蕭雲逸猶豫良久,心中無法立刻做出決定,於是便道:“我需要些時間好好考慮一會。”
身為武勳子嗣,如果選擇留在京城任職,最優選肯定是羽林軍,或者金吾衛。
只不過之後的時間就得慢慢熬,時間長不說,上限也不會太高。
若是想要有更高的成就,參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進入軍營從小兵開始做起,有著蕭仲淵暗中鋪路,只要不是個廢物,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能夠成為手握實權的五品校尉。
到時候再去邊境鍍個金,回來就能官升四品。
若是立下軍功,官升三品也不是什麼難事。
順利的話,都不需要十年時間,便能夠達到同齡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蕭仲淵語重心長道:“為父在北境戰場上舍生忘死浴血奮戰,除了一心保家衛國之外,也想著能夠為你殺出一條青雲路。”
“為父也希望你能夠爭氣些,去京畿大營歷練一番,這對你的成長會有極大裨益。”
“當然,你母親說的也沒錯,世襲罔替的爵位足以讓後代子孫無憂。”
“你如今也長大了,該有自己的想法,是做個血性男兒去拼搏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還是當個遊手好閒的紈絝虛度餘生……路要怎麼走,全在你一念之間。”
蕭仲淵說了很多,言語間皆是對蕭雲逸未來的人生規劃。
聽得出來,他是真心在為唯一的親兒子考慮。
蕭雲逸暗自思索,假如離開京城避免與蕭懷謙接觸,那麼是否能夠擺脫既定的命運?
穿越之前,他並沒有看完全文,只看到中後期蕭懷謙進入內閣,權力之大僅次於首輔和次輔。
京城是權力的核心地帶,內閣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不進內閣皆螻蟻!
換句話說,哪怕他當上了三品將軍,手中兵權也絕不可能超過十萬,依舊是敵不過坐上內閣第三把交椅的蕭懷謙。
選擇永遠比努力要更加重要!
如果選擇離開京城參軍,無異於是將自己的命運交到蕭懷謙手上,任由對方搓圓捏扁。
這能行?絕對不行。
必須要留在京城阻止蕭懷謙一步步高昇。
蕭雲逸有了決斷,當即表態:“父親,我考慮好了,不去京畿大營,我要加入金吾衛。”
蕭仲淵聞言,心中不免感到失望,繼續勸說道:“為父深受皇恩,節制京畿道三州兵馬,只要你從軍,無論是去哪一營,為父都能夠為你保駕護航,定能讓你仕途順遂。”
京畿道境內共六州之地,鎮北大將軍節制三州兵馬,掌控半個京畿道。
毫不誇張的說,以蕭仲淵今時今日的地位,想在軍中捧一個人完全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
“父親,加入金吾衛也是從軍。”蕭雲逸不為所動。
“這如何能一樣?”蕭仲淵耐著性子解釋道:“金吾衛乃是天子親衛,為父也難插手其中,即便有心也是無力。”
在京城裡當官,誰離天子最近,誰受天子信任越多,誰的權利就越大,
內閣輔臣,司禮監掌印、秉筆太監,錦衣衛指揮使,南北衙禁衛軍統領,皆是如此。
天子更加信任哪一方,權利便在哪一方。
離開京城就是遠離權力核心,再大的官也不過是案板上的魚肉。
蕭雲逸似乎想到了什麼,直視蕭仲淵的雙眼,詢問道:“父親為何非要我離京參軍?”
蕭仲淵遲疑了一會,坦言道:“前幾日,機緣巧合之下,為父請玄門高人為你們兄弟倆批了一卦。”
“算出你們兄弟倆的命格,一個是海中金,玄武當權。另一個是爐中火,朱雀乘風。”
“兄弟二人,分則各自都能取得極大成就,合則水火不容,反目成仇。”
玄門高人?
這又是哪個小齒輪在偷偷轉動?
蕭雲逸心思微動,追問道:“誰是海中金?誰是爐中火?”
蕭仲淵並未回答,轉而說道:“玄武當權,朱雀乘風,兩者皆是極好的命格,只要你們兄弟倆分開……”
不等聽完,蕭雲逸直接打斷,輕聲質問道:“那為什麼不是我留下,讓他離開呢?”
蕭仲淵解釋道:“你兄長從文,適合留在京城為官,以他的才學,將來定能夠入閣拜相。而你從武,自然是更加適合在外從軍,有為父為你保駕護航,將來必會當上一方大將。”
蕭雲逸似有所悟,追問道:“所以說,在您心中早已有了決定,要將我送去京外軍營,那為何還要多此一問?”
不等回答,自顧自說道:“父親,您表面上給了我選擇的權利,實際上只要我的選擇不符合您的心意,那就得重新選擇,直到您滿意為止。
“您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真心為我好,還是為了要給蕭懷謙鋪路?”
蕭雲逸鋒芒盡斂,言語間帶著深深的迷茫與困惑。
“父親,您十幾年不曾歸家,剛回來就為了什麼水火命格要將我趕出京城……對您而言,我與他到底誰更重要?”
蕭仲淵呼吸為之一滯,好半晌才開口道:“都重要,為父只不過是希望你們能夠手足齊心,各自都能夠有所作為。”
你能夠坦言沒有隱瞞,我很高興,但其中夾雜著的私心,讓我很不喜歡。
蕭雲逸暗自腹誹,面上不動聲色,恭聲道:“父親,您的想法我理解,但母親就只有我這麼一個兒子,我得留在母親身邊盡孝。”
民稟五常,仁義斯重,士有百行,孝敬為先。
不尊雙親之人不舉孝廉。
孝道是朝廷選拔官員的重要標準之一,古今皆是如此。
蕭雲逸以盡孝為由要留在京城,蕭仲淵也不能強行將其送去軍營。
否則一旦將事情鬧開,難免落下個“只讓子孝父,不讓子孝母”的名聲。
最終,蕭仲淵只能放棄心中的想法,留下一句:“你若不肯從軍,那就好好當你的紈絝世子,不要妄想踏入仕途為官。”
朱雀與玄武,一人在朝,一人在野,相互之間想必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為了能夠心安,蕭仲淵決定再去找玄門高人指點一番。
蕭雲逸緩步走到屋外,望著湛藍的天空,嘴裡輕聲嘟囔著:“玄武當權,朱雀乘風,水火不容,誰生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