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氣候災難的連鎖反應
末世空間異能的救贖之路 咖啡無糖不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西伯利亞凍土帶的永夜被異常高溫撕裂,監測站的警報聲如瀕死的哀鳴刺破極地寂靜。三組不同型號的溫度計在 48 小時內接連爆表,玻璃管中的水銀柱在高溫下劇烈膨脹,炸碎了防護外殼。金屬外殼迸裂的瞬間,銀白色的汞珠濺落在雪地上,在零下 50 度常態下本應堅硬如鐵的冰層,此刻竟騰起嫋嫋白霧。
觀測員安娜的睫毛上凝結著冰晶,顫抖的手指反覆擦拭著望遠鏡鏡片。當她第三次確認紅外線熱感成像儀的資料時,喉嚨裡發出壓抑的嗚咽 —— 原本覆蓋整片監測區域的靛藍色低溫圖譜,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刺目的猩紅吞噬。突然,遠處傳來冰川斷裂的轟鳴,宛如遠古巨獸的嘶吼,巨大的冰體在熱浪中轟然崩塌,墜入融化的冰湖,激起數十米高的巨浪,將岸邊的觀測木屋震得搖搖欲墜。
冰層深處傳來的爆裂聲越來越密集,像是無數把冰鎬同時鑿擊著大地。安娜的登山靴下,永凍層表面浮現出蛛網般的裂痕,縫隙間滲出的黑色液體正冒著細密的氣泡,那是被解凍的遠古有機物在厭氧分解。她顫抖著擰動對講機旋鈕,各個頻道卻都被尖銳的蜂鳴佔據,彷彿整個電離層都在燃燒。
實驗室方向傳來金屬扭曲的尖嘯,低溫艙的鋼化玻璃表面爬滿霜花與裂紋,紅色警報燈在濃霧中明滅,宛如瀕死生物的瞳孔。突然,一聲悶響震得她耳膜生疼,最東側的艙門轟然爆開,褐色泥漿裹挾著冰晶噴湧而出,那股混合著腐殖質與硫化氫的惡臭讓她胃部翻湧。泥漿落地的瞬間,地表騰起陣陣白煙,凍土消融的速度肉眼可見地加快。
正午的太陽像顆膨脹的火球,將輻射量超標 300% 的熾熱光束砸向苔原。地表蒸騰起扭曲的熱浪,那些曾經堅如磐石的永久凍土層發出垂死的哀鳴,“滋滋” 聲裡夾雜著冰晶爆裂的脆響,彷彿整片大地都在被無形的火焰炙烤。融化形成的泥潭如同貪婪的黑色巨獸,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呈波浪狀推進,每一次翻湧都伴隨著令人牙酸的擠壓聲,彷彿大地的骨骼在被碾碎。
泥漿裹挾著千年凍土塊翻滾,所過之處,泥炭層像被無形巨手撕開的陳舊書頁,將遠古封存的秘密一一暴露。深褐色的泥炭中,閃爍著琥珀般的冰晶碎屑,那是上個冰河時代最後的見證。隨著泥潭的蔓延,一具猛獁象幼崽的遺骸緩緩浮出水面,尚未完全腐化的面板仍保持著詭異的灰粉色,彷彿凝固了生命最後一刻的掙扎。它蜷曲的四肢還保持著奔跑的姿勢,殘存的毛髮上結著冰晶與泥漿的混合物,在烈日下泛著詭異的光澤。
而那對曾經倒映著冰川的眼睛,如今只剩下兩個空洞的眼眶 —— 凍結的眼球早已被甦醒的嗜冷菌啃噬得千瘡百孔,黑色菌絲如同蛛網般爬滿空洞,滲出渾濁的黏液。這些貪婪的菌類正以驚人的速度分解著遺骸,釋放出陣陣刺鼻的腐臭。在這腐臭中,隱隱還夾雜著一股更古老、更神秘的氣息,彷彿來自遠古的低語,訴說著這片土地曾經的輝煌與滄桑。更令人不安的是,隨著凍土融化,被封印數萬年的甲烷氣泡不斷從泥潭中湧出,在陽光下炸裂,為這場生態災難添上了更危險的註腳。
更令人心悸的是,泥潭表面泛起詭異的熒光綠。無數甲烷氧化菌在富氧環境中瘋狂增殖,形成流動的熒光菌斑。它們貪婪地吞噬著凍土釋放的甲烷,每一次呼吸都噴湧出比二氧化碳強效數十倍的溫室氣體。這些氣體在陽光下折射出淡紫色光暈,與熒光綠的菌毯交織,宛如地獄之火在苔原表面無聲燃燒,將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推向更危險的深淵。
備用的軍用級感測器在劇烈震動中艱難啟動,紅色液晶顯示屏開始瘋狂閃爍。當最終定格的數字 —— 零上 17 度,以刺目的血紅色刺入眾人眼簾時,整個北極圈的監測網路都陷入了詭異的死寂。冰層斷裂的轟鳴從數百公里外傳來,彷彿遠古巨獸在沉睡中發出的嘶吼。
南極洲上空的電離層突然扭曲成詭異的漩渦,這個畫面讓衛星通訊頻道里陷入死寂。二十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氣象學家,他們面前的螢幕上,紅色預警資料如同被驚動的火蟻群,瘋狂地上下竄動。白髮蒼蒼的首席科學家漢斯?馮?施密特摘下已經起霧的老花鏡,佈滿老年斑的指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他實驗室的牆壁上,密密麻麻貼滿了三十年來記錄全球氣候變遷的圖表,此刻正隨著窗外呼嘯的颶風微微顫動。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眼睛佈滿血絲,指節因過度用力而泛白,死死摳住操作檯邊緣,渾濁的瞳孔裡倒映著不斷跳動的猩紅資料。記憶突然閃回 ——1998 年那個領獎的夏天,他站在斯德哥爾摩燈火輝煌的頒獎臺上,鎂光燈如同永不墜落的太陽,將鐫刻著 "為人類氣候研究作出傑出貢獻" 的獎章照得通體透亮。當指尖觸碰到冰冷的金屬時,胸腔裡翻湧的熱血幾乎要衝破喉嚨,他對著全世界承諾:"我們終將馴服這頭氣候巨獸。"
而此刻,那枚曾承載著人類驕傲的獎章正躺在他汗溼的掌心,金屬邊緣早已被摩挲得失去稜角。渾濁的淚水滴落在獎章表面,與掌心滲出的鹹澀汗液交融,在暗金色的紋路間蜿蜒成河。皺紋如干涸的河床般橫亙在臉頰,每一道溝壑都記錄著三十年的科研歲月 —— 從在南極冰芯實驗室裡通宵達旦分析資料,到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據理力爭的熱血,再到親眼目睹冰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時的絕望。
淚水順著這些褶皺蜿蜒而下,在獎章表面聚成細小的水窪。那枚鐫刻著 "2120 年度諾貝爾氣候科學獎" 的燙金獎章,此刻正像一片漂浮在汪洋中的殘破方舟,鎏金字跡被淚水暈染得扭曲變形,宛如整個世界的文明勳章在這一刻分崩離析。
實驗室的防爆玻璃突然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百年一遇的超級颱風正用無形巨掌擠壓著這方最後的避難所。玻璃表面泛起蛛網狀的裂紋,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大地乾涸的紋路,在高壓下不斷延伸、交織。遠處傳來的海嘯預警聲裹挾著鹹腥海風撞進室內,那聲音裡夾雜著深海的怒吼與絕望。
刺耳的警報聲驟然撕裂實驗室的死寂,ai 氣候模型的全息投影劇烈震顫。猩紅資料流如噴湧的岩漿,在穹頂螢幕上反覆灼燒著 "臨界值突破" 的警告,每個畫素都泛著不祥的幽光。三維建模的地球表面,赤道洋麵如同沸騰的坩堝,七團暗紅色氣旋正在瘋狂吞噬著藍色的海洋 —— 那是同時生成的五級颶風,它們旋轉的風眼猶如巨獸瞳孔,裹挾著每秒 85 米的狂風與百米高的風暴潮,在海面上撕開猙獰裂口。
衛星雲圖如同末日畫卷般不斷重新整理著令人窒息的資料:西北太平洋上空,"海妖" 颶風的眼牆厚度突破人類觀測史紀錄,其內部裹挾的水汽總量換算後,足以填滿 6000 個西湖。暗紅色的螺旋雲帶中,每秒都有超過 3000 萬立方米的海水被蒸發成致命水汽,颶風眼內氣壓值已降至 870 百帕,相當於將整座喜馬拉雅山脈的重量,壓在每平方米的地面上。
而在大西洋深處,前所未見的 "刻耳柏洛斯" 三渦旋系統正上演著恐怖的天體力學奇觀。三個巨型風暴以詭異的同步率彼此纏繞,在藤原效應的作用下,形成一個直徑超過 2000 公里的超級死亡漩渦。衛星畫面中,它們碰撞產生的閃電如同巨蟒般撕裂雲層,每次放電釋放的能量都堪比百萬噸級核彈。
最令人脊背發涼的是,這些違反氣象規律的超級颶風,竟無視地球自轉與季風帶的影響,以每小時 80 公里的驚人速度徑直衝向紐約、東京、上海等全球主要沿海城市。氣象學家們透過緊急召開的全球視訊會議反覆確認:這些颶風的行進軌跡,竟與二十年前某個絕密氣候武器實驗的模擬資料高度吻合。
年輕的助理機械地反覆插拔著資料線,金屬聯結器碰撞的咔嗒聲在寂靜的實驗室裡格外刺耳。他突然想起三天前父親在電話裡提到的那場百年不遇的洪災,當時自己還安慰老人 "只是區域性極端天氣"。此刻螢幕上同步傳來的衛星雲圖,正將全球十七個國家的受災區域連成觸目驚心的紅色網路。
角落裡的實習生突然打翻了咖啡杯,深褐色的液體在鋪滿桌面的千年氣候資料圖表上蜿蜒成河。1880 年至 2023 年的全球平均氣溫折線圖被浸透,原本平緩的曲線在 2050 年後突然垂直攀升,就像一道撕開地球面板的傷口。滾燙的咖啡濺在他的手背上,卻比不上看見北極海冰覆蓋率跌破 5% 那行數字時的刺骨寒意。
冰層表面蒸騰起濃稠如乳的霧氣,那是永凍層在 18c熱浪中甦醒的呼吸。甲烷氣泡裹挾著千年腐殖質破土而出,在水面炸開細密的漣漪,將整片冰湖染成詭異的墨玉色。黑色融水如同大地潰爛的膿瘡汩汩滲出,裹挾著猛獁象化石碎骨的水流在苔原上衝刷出猩紅河道,那些嵌在河床上的象牙殘段,泛著珍珠母貝般的冷光,彷彿遠古巨獸凝固的嗚咽。
無人機螺旋槳攪動著潮溼的空氣,傳回的畫面裡,雅庫茨克市的建築群正經歷著緩慢而恐怖的變形。百年曆史的磚石建築在沉降中發出骨骼斷裂般的呻吟,克里姆林宮風格的尖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傾斜,雕花穹頂下的彩繪玻璃在扭曲中折射出破碎的光斑。地基深處,融化的冰楔持續釋放著驚人的力量,將混凝土板頂起又撕裂,揚起陣陣裹挾著冰晶的塵霧。
夕陽的餘暉如同遠古祭祀的血祭,將整片廢墟浸染成扭曲的猩紅。那些曾承載著人類文明驕傲的摩天大樓,此刻正以詭異的弧度緩緩傾倒,鋼筋混凝土斷裂時發出的刺耳聲響,彷彿來自地獄的喪鐘。玻璃幕牆如同破碎的鏡子,將血色天空切割成無數個末日圖景,折射出人類最後的瘋狂與絕望。
街道上,裂縫如同貪婪的巨蟒,不斷吞噬著柏油路面。裂縫中滲出的融水裹挾著泥沙,將原本平整的街道變成了泥濘的沼澤。偶爾有幾塊碎裂的路面突然下陷,激起一片渾濁的水花,彷彿大地在憤怒地咆哮。瀝青在高溫與融水的雙重侵蝕下,變得如同融化的巧克力,粘稠的質地緊緊黏住每一個試圖逃離的腳印。
幾棟老式公寓的牆壁上,裂痕如同蛛網般蔓延。剝落的牆皮下,露出了封存千年的凍土層,裡面完好儲存著的蒲公英標本,在裂縫中輕輕顫動。那些淡黃色的絨球,彷彿是被困在時間膠囊裡的精靈,此刻卻成了這座城市最後的見證者。每一次微風拂過,絨球便輕輕搖晃,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如今的淒涼。
爆裂的排水管噴出滾燙的熱水,在冰冷的空氣中瞬間凝結成晶瑩的冰稜。這些冰稜如同利劍般刺向天空,與地面流淌的融水相互交織,形成一幅藍白相間的詭異畫卷。融水在裂縫中蜿蜒前行,時而匯聚成小小的湖泊,時而又消失在更深的裂縫中,彷彿在演繹著一場永不停歇的生死迴圈。
聯盟氣候理事會的全息會議室內,三十六面投影屏同時迸裂出刺目的猩紅警報,蜂鳴器尖銳的嘶鳴震得空氣發顫。懸浮在空中的氣候沙盤突然劇烈震顫,代表極地冰蓋的藍白色模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細碎的冰晶簌簌墜落,在虛擬地面上化作一灘灘水漬。
首席科學家張明的指節發白地扣住操作檯,全息手套與觸控面板摩擦出細微的靜電聲。他調出的北冰洋海冰覆蓋率曲線如同斷崖般垂直下墜,藍色軌跡末端正以每天 0.5% 的恐怖速度蠶食最後的防線。資料模型中,原本穩定的北極渦旋區域此刻扭曲成混沌的紫色漩渦,像是宇宙中正在坍縮的黑洞。
"北極渦旋徹底崩潰了。" 他的聲音混著喉間壓抑的震顫,防輻射眼鏡表面跳動的熱浪預警將瞳孔染成赤紅。當他切換西伯利亞氣壓分佈圖時,原本盤踞在歐亞大陸上方的金色高壓氣旋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癌細胞擴散般的紊亂氣流,"季風系統正在瓦解,印度季風區的降雨量同比減少 78%,而撒哈拉沙漠邊緣的暴雨頻率卻激增三倍。"
隨著全息屏轟然切換,南極半島的實時畫面讓整個會議室陷入死寂。畫面裡,埃裡伯斯火山的冰蓋正以液態的形態傾瀉而下,融水在黑色火山岩上衝刷出蜿蜒的血痕。原本終年積雪的文森峰如今裸露出褐色的岩石骨架,零星的殘雪蜷縮在背陰處,宛如垂死者眼角乾涸的淚滴。監測資料彈窗突然炸開:"南極半島核心區溫度突破 30.2c,重新整理歷史極值。"
糧食生產大國代表瓦西里突然拍案而起,金屬座椅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聲響,在寂靜的會議室中格外突兀。他身後的全息屏驟然亮起刺眼紅光,烏克蘭大平原的衛星影像以 16 倍速更迭 —— 原本金黃的麥浪先是被炙烤成枯褐色,緊接著,不知從何處蔓延的野火如同貪婪的巨獸,橙紅色的火浪裹挾著火星吞噬著即將成熟的麥穗。氣味模擬系統釋放出焦糊味混合著硫磺的刺鼻氣息,前排戴著嗅覺調節裝置的代表們不約而同抬手捂住口鼻。
"我國今年的糧食產量將暴跌 42%!" 瓦西里的俄語帶著濃重的憤怒顫音,喉結隨著咆哮劇烈滾動。他猛地扯開襯衫領口的紐扣,露出脖頸上暴起的青筋,"上週第聶伯河的水位跌破歷史最低 —— 看這個!" 全息屏切換成水文監測資料,代表水位的藍色曲線斷崖式墜落,"灌溉系統已經癱瘓了三個州!無人機傳回的畫面裡,抽水站的管道正在乾裂!"
他顫抖著指向螢幕右下角跳動的糧食儲備資料,代表庫存的綠色柱狀圖正以毫秒級速度縮短。每當數值下降一格,全息穹頂就投射出糧價指數的三維折線圖,猩紅的曲線呈 90 度垂直攀升。在資料洪流的衝擊下,瓦西里突然踉蹌著扶住會議桌,鏡片後的瞳孔劇烈收縮 —— 那裡正播放著哈爾科夫糧倉的實時畫面,機械臂將最後一批發黴的小麥倒入粉碎機,揚起的粉塵中,隱約可見窗外排著長隊的饑民。
缺水國家領導人阿瑪尼的全息影像在會議桌中央閃爍,他身後的開羅街頭正爆發激烈衝突。暴徒們用燃燒彈攻擊淡水淨化站,沖天的黑煙中,婦女兒童抱著空水桶在廢墟間奔跑,臉上滿是驚恐和絕望。"你們囤積著全球 68% 的淡水資源!" 阿瑪尼的聲音因激動而嘶啞,全息投影的邊緣泛起電流乾擾的雪花,"撒哈拉沙漠的擴張速度已經超過我們的綠化工程,現在連尼羅河流域都開始出現鹽鹼化!" 他突然舉起一份地質報告,紙張在顫抖的手中發出嘩啦聲響,"如果再得不到水源,我們將炸燬阿斯旺大壩!"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威脅和無奈,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生存,他似乎已經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吳玉站在環形會議桌的中心,身後的星圖正在標記各國資源衝突熱點。波斯灣海域的紅色光點密集閃爍,那裡剛發生了三起油輪劫持事件,每一個光點都代表著一次衝突,代表著生命的消逝和資源的爭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區域,兩國軍隊正在爭奪冰川融水的控制權,冰冷的槍口對準彼此,隨時可能爆發激烈的戰鬥。"各位," 她的聲音透過量子揚聲器傳遍每個參會者的耳機,冷靜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們監測到南極冰下湖的甲烷釋放量突破臨界點,現在不是爭奪資源的時候。" 她的眼神堅定而嚴肅,試圖讓各國代表認識到當前局勢的嚴重性。
全息屏突然切換成南極鑽探畫面,深冰雷達顯示巨大的氣泡層正在快速上升。張明放大其中一個氣泡的三維模型,半透明的甲烷分子在虛擬空間中瘋狂震動,彷彿隨時都會衝破束縛。"這些沉睡了百萬年的溫室氣體一旦釋放,地球平均氣溫將在十年內上升 5 度。" 他調出遠古氣候模擬圖,當甲烷濃度達到當前水平的 120% 時,海平面上升的紅色曲線直接衝破了沿海城市的海拔標記。畫面中,東京、上海、紐約等國際大都市都被海水淹沒,只剩下高樓的頂部露出水面,曾經繁華的城市變成了一片汪洋。
瓦西里突然冷笑一聲,全息影像的背景切換成莫斯科紅場的抗議人群。示威者舉著 "糧食換技術" 的標語牌,將成袋的發黴小麥倒在克里姆林宮門前,表達著對政府的不滿和對糧食短缺的擔憂。"我國的聚變反應堆技術可以解決淡水問題,但需要澳大利亞的鋰礦和巴西的稀土。" 他將一份貿易清單推到會議桌中央,每一項資源需求都對應著苛刻的技術交換條件,"如果不能在 24 小時內達成協議,我們將關閉所有糧食出口通道。" 他的語氣強硬,毫不妥協,為了國家的利益,他不惜與其他國家對峙。
阿瑪尼的全息影像突然劇烈閃爍,通訊訊號被開羅街頭的電磁干擾器阻斷。當畫面重新穩定時,他身後的建築已經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整個城市,也照亮了人們絕望的臉龐。"這是你們逼我們的!" 他舉起一份加密檔案,資料鏈顯示埃及軍方正在部署反衛星武器,"如果尼羅河斷流,我們就毀掉你們的導航系統!" 會議室內瞬間爆發出激烈的爭吵,各國代表的全息影像相互重疊,憤怒的聲浪幾乎要衝破量子通訊的頻寬限制。有人指責對方自私自利,有人為自己的國家辯護,整個會議室陷入了混亂。
吳玉的戰術腕錶突然震動,收到了來自 "新紀元"ai 的加密資訊。全息投影中浮現出一串複雜的數學模型,ai 的虛擬形象在角落閃爍:"根據我的演算,建立全球資源共享網路是唯一解。" 它調出一個環形資源分配系統的藍圖,將各大洲的資源節點用量子糾纏通道連線,"用聚變能源換取淡水,用稀土金屬交換糧食,所有交易透過區塊鏈智慧合約執行。" ai 的聲音冷靜而機械,但提出的方案卻給陷入困境的各國帶來了一絲希望。
張明突然指著星圖上的一個亮點:"看這個!格陵蘭冰蓋下的火山活動加劇了,現在每天釋放的熱量相當於 100 顆廣島原子彈!" 全息屏上的冰層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露出黑色的火山岩表面。火山口噴出的岩漿與融化的冰水相遇,產生了巨大的蒸汽雲,直衝雲霄。吳玉注意到 ai 提供的模型中,當資源共享網路啟動後,甲烷釋放量的曲線出現了微小的下降趨勢,這讓她看到了一線生機。
會議室外突然傳來劇烈的爆炸聲,震得會議室的地面都在顫抖,全息投影的畫面瞬間扭曲。瓦西里的影像閃爍著警告紅光:"黑海艦隊剛剛報告,他們遭到了不明武裝的襲擊!" 他調出戰術地圖,代表俄羅斯軍艦的藍色光點正在快速熄滅,"這是資源戰爭的第一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震驚和憤怒,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吳玉深吸一口氣,按下了會議桌上的緊急按鈕。環形會議桌的中央升起一個透明的柱狀容器,裡面漂浮著從南極採集的甲烷樣本。"各位," 她的聲音透過全球直播傳遍每個角落,"這是比任何軍隊都可怕的敵人。如果我們不能團結起來,下一場爆炸將來自地球自身。" 全息屏上,甲烷分子模型突然爆裂,釋放出的能量波衝擊著每個參會者的視網膜,彷彿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懇求,希望各國能夠放下分歧,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在南極鑽探站 b-7 號觀測艙內,尖銳的警報聲如同一把利刃,瞬間劃破了零下 80c的死寂。刺骨的寒冷彷彿有了實質,順著科研人員林夏的防護服縫隙瘋狂鑽進來,凍得她牙齒不住打顫。她死死攥住操作檯邊緣,凍得發紫的指尖深深陷入碳纖維材質,留下一道道發白的指痕。她的身體在寒冷中瑟瑟發抖,但她的眼神卻堅定地盯著監測屏。
監測屏上,代表冰下湖壓力的曲線像發了瘋的蛇般劇烈扭動,鮮紅的警示資料不斷閃爍跳動。林夏的瞳孔猛地收縮,還未來得及發出驚呼,儀表盤所有指示燈突然同時爆裂開來。迸濺的玻璃碎片在低溫中劃出詭異的藍色電弧,彷彿無數微型閃電在艙內亂竄。緊接著,整面監測牆陷入死一般的黑暗,只有應急燈發出的暗紅光芒,將艙內映照得如同煉獄。林夏在黑暗中摸索著,試圖找到備用裝置,她知道,現在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二十公里外的無人值守監測塔傳來最後一條資訊:"冰蓋出現巨型裂縫,座標 s89°23'..." 話音戛然而止,隨即整個南極科考網路的通訊頻段被刺耳的白噪音淹沒。此刻,聯盟總部穹頂的全息星圖正在上演末日奇觀 —— 南極區域原本閃爍的銀色監測點如同被滾燙的鐵水澆過,瞬間熔成一片刺目的猩紅。暗紅色的紋路沿著經緯線瘋狂蔓延,彷彿大地在無聲吶喊時迸裂的血管。科學家們看著全息星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他們知道,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南極洲的冰層深處,被禁錮千萬年的遠古甲烷正裹挾著融化的冰水,在裂縫中形成致命的漩渦。這種連鎖反應如同多米諾骨牌,即將推倒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在總部會議室,各國代表的全息投影面色凝重,總統的聲音透過量子通訊顫抖著傳來:"衛星雲圖顯示,赤道暖流向極地偏移速度提升了三倍,留給我們的時間... 不到七十二小時。"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彷彿已經看到了人類文明的末日。
窗外,南極方向的天空詭異地泛起血霧般的橙紅色,那是甲烷燃燒的先兆。林夏望著窗外的異象,耳邊迴響起出發前導師的話:"當自然開始反擊,人類唯一的武器,就是團結。" 她深吸一口氣,在終端上敲下最後一行字:"請求啟動全球氣候防禦協議,這不是演習。" 她的手在鍵盤上微微顫抖,但她的決心卻無比堅定,她希望人類能夠團結起來,共同抵禦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