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飛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現在不是絕望的時候,而是行動的時候。他必須與劉宇一起,尋找應對未來極端天氣的方案,才能讓這座城市重新煥發生機。

就在這時,庇護所的警報聲突然變得更加刺耳,緊接著,一個緊急廣播響起:“所有人員請注意,監測到更強烈的氣候異常,預計將在十分鐘內影響此區域,請做好準備。”

李墨飛心中一緊,時間所剩無幾。人們的恐慌情緒在瞬間達到頂點,四周的空氣似乎都變得更加沉重。李墨飛的目光在慌亂的人群中游移,心中湧起一陣焦慮。究竟還有多少人被困在外面?這場風暴又會帶來怎樣的災難?

李墨飛的防護靴陷進融化的路面時,察覺到了某種節律性震動。他趴地傾聽,發現瀝青層正在以2.7hz頻率震顫——這與實驗室主機昨夜宕機前的散熱風扇轉速完全一致。

劉宇用鐳射測距儀掃描地面,發現每道瀝青褶皺的間距都是精準的11.8厘米,恰好是超級計算機叢集的標準散熱通道寬度。

“我們必須想辦法疏散人群!”李墨飛對劉宇大喊,然而,在這片恐慌與混亂之中,他的聲音顯得微弱無力。時間在滴答作響,絕望的情緒在心中蔓延。

當第47架無人機墜毀在時代廣場電子屏上時,燃燒的鋰電池組在玻璃幕牆燎出氣候模型等高線。

李墨飛撿起半融的飛行控制器,發現其晶片表面蝕刻著血色網格的微電路——與中暑者汗液析出的紅色晶粒具有相同晶格常數。遠處傳來冰雹砸穿屋頂的轟鳴,那些墜落的"冰粒"在觸地瞬間汽化成血紅色煙霧,於夕陽中拼出實驗室警報彈窗的輪廓。

“如果這場風暴如預期來襲,我們能否逃出生天?”李墨飛心中暗自思索,眼前的局勢令他倍感焦慮。隨著警報的再次響起,他不禁想到了更糟糕的情況:未來的極端天氣將不再是偶然,而是常態。

最後的日光被熱力學雲吞噬時,李墨飛在救護車擔架上發現了更恐怖的證據:所有中暑者的心電圖呈現同步化震盪,就像被無形力場鎖相的量子位元。

某位昏迷少女突然睜眼,瞳孔縮成資料視覺化的極座標圖,她開裂的嘴唇吐出一串二進位制氣音——經譯碼後竟是唐教授昨夜說過的“需要更多資料”。

就在此時,外面的風聲愈加兇猛,庇護所的牆壁開始劇烈震動,彷彿一場不可阻擋的災難正在逼近。

“快看!天上有異象!”人們紛紛指著天空,李墨飛和劉宇也抬頭望去,只見一團黑雲正迅速逼近,彷彿一場新的風暴正在醞釀。

“這……這是怎麼回事?”李墨飛心中一緊,感到一陣不安。

“我們必須趕快離開這裡。”劉宇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緊迫感,“如果這場風暴來襲,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墨飛點了點頭,心中暗自警惕。極端天氣的威脅不僅僅是氣溫的飆升,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更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他們必須儘快找到安全的避難所,才能保護自己與他人。

“冰庫液氮洩漏!”此時,對講機裡的尖叫讓臨時救護站陷入混亂。

李墨飛看到街角便利店湧出乳白色寒潮,貨架上的碳酸飲料在-196c急凍中爆裂,飛濺的鋁罐碎片在熱浪裡劃出彗星般的蒸汽尾跡。

劉宇的輻射儀突然報警,顯示空氣中氟利昂濃度超標千倍——這些本該在平流層分解的製冷劑,此刻正以固態乾冰的形式在柏油路上爬行,啃噬出蜂窩狀的臭氧空洞。

當第一滴酸雨穿透熱浪落在李墨飛頸側時,他看見柏油路面上蒸騰的扭曲空氣裡,浮現出實驗室地面的血色網格。中暑昏迷的快遞員被抬上救護車,其裸露的小腿面板赫然印著同樣的幾何紋路——這些灼痕正以0.3毫米/秒的速度在人體表面蔓延。

劉宇掏出口袋裡的輻射檢測儀,指標在超標區劇烈震顫:“這不是普通熱浪,大氣電離層出現了量子隧穿效應……”話音未落,市政廳方向傳來玻璃穹頂爆裂的轟鳴,十萬塊光伏發電板在強紫外線照射下集體自燃。

“走!跟我來!”劉宇帶領著李墨飛朝附近的庇護所跑去,身後是越來越大的風聲和人們的驚慌。李墨飛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在逼近,彷彿整個天空都在壓迫著他們。

在奔跑的過程中,李墨飛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出黃婭婭的身影。她在新聞報道中的堅定表情、在電話中對未來的擔憂,都讓他感到一陣心痛。他知道,自己不僅要為科學負責,也要為那些無辜的生命而戰。

“李墨飛!快,進來!”就在他思緒萬千時,劉宇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兩人衝進了庇護所,門口的警報聲不斷響起,裡面的人們紛紛緊張地聚集在一起,等待著風暴的來襲。

在臨時救護站,李墨飛發現所有生理監測儀的波形圖都呈現出紅色尖峰形態。護士長掀開急救簾的剎那,他看見昏迷者們的睫毛正在結晶,細小的六稜冰晶從汗腺逆生長而出——這是人體試圖重啟冰河期生存本能的恐怖進化。

臨時救護站大螢幕上,正在播放即時新聞:“看看這個。”黃婭婭遞來的平板播放著地下管網監控:地鐵隧道牆壁滲出猩紅色菌毯,這些黏菌組成的圖案與人體灼痕完全一致。她耳後新生的灼痕在霓虹燈下泛著磷光,“今早開始的,不疼,但能聽見冰川開裂的聲音。”

就在血色晚霞吞沒最後一塊晴空時,李墨飛在市中心廣場發現了更驚悚的證據:地面裂縫中湧出的岩漿流,正在冷凝成血色網格狀的玄武岩。地質年代檢測顯示這些岩石形成於五分鐘前,卻帶有公元前1600年商朝青銅器的氧化層特徵。

唐教授出現在全城斷電的午夜,手中提著的鉛製密碼箱表面結滿霜花。他在市政廳廢墟開啟箱體時,20年前的氣候干預計劃檔案正在發生鏈式反應——每頁紙都浮現出血色網格水印,邊緣自燃產生的灰燼組成瑪雅曆法的末日程式碼。

“我們犯了個錯誤。”老教授顫抖著指向泛亞氣候工程檔案,“2040年的平流層降溫實驗,把地磁偏角修正了2.8度……”突然襲來的地磁暴使他的助聽器爆出火花,那些被篡改的北極甲烷資料在燃燒的紙頁上重新排列,拼出西周甲骨文中的"天罰"二字。

城市電網恢復瞬間,所有電子螢幕同時播放起1975年的絕密錄影:年邁的唐教授在青藏高原冰芯樣本上,刻下與如今血色網格完全吻合的符號。更恐怖的是,影片裡的冰芯內部隱約可見某個蜷縮的類人生物陰影。

黃婭婭的直播在此刻切入,她站在崩潰的跨海大橋上,背後是沸騰的海洋:“觀眾朋友們,我現在觸控到的海水溫度是95c,但水分子結構顯示……”畫面突然被血色網格覆蓋,最後傳出的聲音是某種古老語言的計數聲,與李墨飛實驗室通風管異響的頻譜完全一致。

當國際氣候委員會的末日鍾跳過零點時,所有昏迷者突然集體甦醒。他們用結晶手指在地面刻出血色網格,組成的資料流顯示——距離地磁極反轉還剩7天4小時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