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手機響起,手機震動的頻率與李墨飛太陽穴突跳的血管形成共振。當"黃婭婭"三個字在螢幕上亮起時,他看見自己汗溼的拇指在鋼化玻璃留下蝸牛爬行般的指紋,這些螺旋紋路與實驗室地面的紅色網格驚人相似。

“李墨飛,你還在實驗室嗎?”電話那頭,黃婭婭的聲音急促且帶有一絲疲憊。

“剛出來,怎麼了?”李墨飛問。

“知道嗎?我今天採訪了幾位市民,他們都說最近的高溫天氣越來越難以忍受。今天地面溫度把外賣箱裡的冰袋都蒸發了,有個叫王建軍的外賣員,膠鞋底熔在了地磚上。”黃婭婭的聲線裹挾著街頭嘈雜,“今天下午,市中心有十幾個人因為中暑被送進了醫院。”她突然壓低聲音,“救護人員切開他手掌時,面板和手機鋼化膜粘在了一起……”

李墨飛抬頭望向西北方天際,那抹妖異的玫紅極光正在啃食星群。他脖頸後的汗珠突然變得滾燙——這不符合蒸發吸熱原理的灼燒感,讓他想起全息投影裡突破臨界值的地幔溫度。

黃婭婭的語氣變得急切,“李墨飛,這真的只是自然波動嗎?還是說……氣候真的在失控?”

李墨飛握緊了手機,沉默了片刻。黃婭婭的疑問正好直擊他心中無法言說的恐懼。“我不知道,黃婭婭。”他低聲說道,“但我感覺……事情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黃婭婭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李墨飛,如果你發現了什麼,一定要告訴我。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他知道,黃婭婭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最近的高溫、極端天氣、頻發的自然災害……這一切都在無聲地提醒人們,氣候危機已經悄然降臨。可是,像唐教授這樣的科學家們,依然在謹慎與理性中躊躇,不願輕易下結論。

“我會的。”李墨飛聲音低沉,堅決。他結束通話電話,通話結束時的忙音像把冰錐刺入耳膜。

李墨飛抬頭望向遠處的城市天際線。那一排排高樓大廈在昏黃的燈光下,像一座座冰冷的堡壘,似乎與這片被烈日炙烤的土地隔絕。李墨飛快步穿過停車場,發現瀝青路面正在滲出晶亮的黏液,這是新型降溫塗料在60c環境下的相變失效。他的影子被路燈拉長成資料曲線模樣,每一步都踩在自己變形的投影上。

李墨飛深吸一口氣,試圖讓冷冽的夜風帶走一絲煩躁,卻發現內心的焦慮愈發劇烈。他知道,這不僅僅是資料的異常,更是一場深深的危機——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可能一切都為時已晚。

走下臺階時,夜色中的街道顯得格外空曠,偶爾有幾輛車劃過,車燈在黑暗中留下短暫的光痕。李墨飛的步伐加快,彷彿在逃離某種無形的壓力。他腦海裡迴盪著黃婭婭的話:“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是的,不能坐以待斃。李墨飛握緊了拳頭,內心默默發誓:無論前方的路有多艱難,他都必須堅持下去。因為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輸掉的不僅是資料,而是整個世界的未來。

然而,正當他邁步離開時,他的手機螢幕突然亮了起來——是一個來自“國際氣候委員會”的緊急通報。他猛地停下腳步,指尖在螢幕上停頓了片刻,他心中一緊,心臟驟然一跳,彷彿有什麼不祥的預感在醞釀。

那條通報上,赫然寫著:“全球氣候突發事件等級已經被提升至‘紅色預警’”。

當國際氣候委員會的紅色預警彈出時,街角便利店突然爆發出尖叫聲,冰櫃陳列窗在眾目睽睽下炸裂,二十噸冷藏食品在十秒內腐敗的惡臭席捲街道。李墨飛迅速點開通報,螢幕上顯示著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數字和圖表,全球範圍內的極端氣候事件接連不斷,彷彿一場無形的風暴正在醞釀。李墨飛看著手機推送裡"冷鏈系統全面癱瘓"的新聞快訊,突然發現自己的呼吸在溼熱空氣中凝成了白霧——這是隻有在-20c才會出現的反季節現象。

“這可不是簡單的自然波動。”李墨飛暗自思忖,腦海中浮現出那些正在被淹沒的城市、被暴風襲擊的鄉村,以及無數無辜的生命。他深知,這不僅僅是科學的資料,而是每一個人的命運。

“我必須告訴黃婭婭。”他心中暗想,轉身準備回到實驗室,但就在這時,他的手機再次震動,螢幕上再次出現了一個陌生的號碼。

“喂?”李墨飛接起電話,聲音中透著一絲焦慮。

“墨飛,是我,唐教授。”電話那頭傳來唐教授略顯緊張的聲音,“我剛剛看到了國際氣候委員會的緊急通報,並再次對比了你的資料,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我們需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方案。”

“我正準備趕回實驗室。”李墨飛的心跳加速,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緊迫感。

"好,實驗室見。你快點。”中燃起一絲希望。或許,科學的力量能夠改變這一切,或許他們還有機會阻止這場即將來臨的災難。

返回途中,地鐵隧道傳出防空警報般的轟鳴。李墨飛貼著滲水的牆壁前行,觸控到混凝土表面新生的蕨類植物——這些本該在侏羅紀氣候裡繁殖的物種,此刻正在城市血管裡瘋長。他快步走向實驗室,腦海中閃過無數個方案和可能性,然而,隨著每一步的推進,他的心中也愈加沉重。越是接近真相,越是感受到深淵的逼近。

實驗室走廊的應急燈全數亮起,將每個防火門都框成血紅色相片。李墨飛在主機重啟的嗡鳴裡聽見唐教授的喃喃自語:“他們篡改了北極甲烷濃度資料……”老教授手中的紙質報告正在自燃,邊緣捲曲成灰蝴蝶的形狀。

就在此時,李墨飛的手機再次響起,螢幕上閃爍著來自黃婭婭的訊息:“李墨飛,快看新聞!全球範圍內的極端天氣事件正在升級,媒體已經開始報道了!”黃婭婭同時發來了一個新聞類短影片:南極中山站直播畫面——冰川崩塌激起的百米浪濤中,隱約可見血色網格光影,與實驗室地面的警示圖案完全一致。

李墨飛衝出陽臺用望遠鏡觀察城市,發現每棟寫字樓的玻璃幕牆都倒映著同樣的紅色網格,彷彿整個新海市正被裝進某個巨型氣候模型的座標系。

“快看!”黃婭婭突然出現在實驗室樓下,她高舉的平板電腦正在播放驚悚畫面:市中心中暑昏迷的市民被抬上救護車時,他們的視網膜上殘留著血色網格的灼痕。

李墨飛的心一沉,彷彿一塊巨石壓在心頭。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世界的命運。他的手指在螢幕上滑動,開啟了新聞頁面,裡面的內容令他不寒而慄。

《全球氣候突發事件,數十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氣溫飆升,城市陷入水深火熱》

《科學家警告: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這些標題,極其驚悚,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