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日子過得真不錯
四合院:截胡系統開局躺贏 腦袋濛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
“京茹,你這日子過得真不錯,三十多歲既沒上班也沒種地,要是知道以前掙工分有多難就好了,現在幹活還得更賣力。”
“是啊,京茹,你真是好命,你姐姐秦淮茹嫁了個好丈夫,你也跟著享福……”
秦京茹聽到這些誇獎,笑得眉眼彎彎,帶著兒時玩伴如今的大媽們進了屋,單獨分發了禮物。
……
“秦淮茹,那邊那位就是賈東旭啊,還好你當初沒看上他,不然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了。”
……
“秦淮茹,這賈東旭真不記仇?有些不太理解。”
秦淮茹輕聲說道:“建設和賈東旭是兄弟!”
……
“大哥,聽說姑爺又納妾了?”
秦二叔只是隨便聊聊八卦,不影響大局,他兒子當大廚在酒樓工作,以後這一房也算城裡人了。
“唉!這不能怪建設,外面的 ** 實在太多。”
岳父雖有些無奈,但並不擔憂,他和老伴與言樂同住,言樂是個懂事的孩子,從不輕浮。
“沒錯,姑爺不僅有錢還長得帥,難免惹人羨慕。”
秦二嬸接著說道:“大哥,你得提醒淮茹注意,家裡的產業要緊,可別讓那些不懷好意的人鑽空子。”
“二嫂儘管放心,女婿心裡明白得很。
關響如今已是線長兼副書記,朝陽在國外深造,未來必有大作為。
言樂接管酒樓後,大家都會跟著她一起打拼。”
岳父對自己的女兒充滿信心,更何況還有京茹幫忙。
……
傍晚,李建設順利完成了土地置換,擇定七日後清晨九點開工修建莊園。
因村裡住宿不便,眾人連夜返回城市。
次日清晨,《京城日報》以“先富帶後富,共赴富裕路”為題,報道了紅星集團董事長攜妻子回鄉探親、發放現金與蘋果之事,瞬間引發熱議。
……
“直接發錢合適嗎?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種方式更像是走資本主義路線。”
“我不認同你的觀點,李建設既然有錢,為何不能分給鄉親?這正體現了先富帶動後富的精神。”
“我並非反對發錢,只是覺得這種方式太直接,是否會導致懶惰之風盛行?這違背核心價值觀。”
“你別多管閒事。”
對於李建設發錢一事,社會輿論褒貶不一。
但大家都承認,李建設確實富有,回鄉一趟就送出幾千元。
要知道,有些家庭的全部積蓄也未必有這麼多。
李建設迅速走紅,“九二零”事件引發京城數十萬人關注,他的發家史、成名史被挖了個遍,甚至包括複雜的感情經歷。
隨即有人舉報:
“我張三、李四、王麻子聯名舉報李建設涉嫌重婚。”
“李建設納妾,這是對新時代的挑釁。”
儘管接踵而來的舉報如石沉大海般杳無音信,負責調查的人卻陷入迷茫——李建設竟然仍是單身。
即便如此,例行詢問依舊進行。
“李會長,您與陳雪茹是什麼關係?”
“合夥人。”
面對質詢,李建設毫不退縮,這段關係完全經得起推敲。
“那麼婁曉娥呢?她可是給您生了個兒子!”
“婁曉娥的戶籍在香江。”
李建設輕搖其頭,心中暗歎:這調查人員未免太過草率。
“不必逐一詢問了,她們都是我的合夥人。
丁秋楠是我的乾妹妹,秦京茹是我小姨子,至於趙欣梅,那是我的女兒……”
話未說完,李建設便轉身離開。
當日負責問詢之人隨即被調往外地,關於他重婚納妾的指控也隨之銷聲匿跡。
養小三違法嗎?並不違法,只是違背道德而已。
“建設,西區的紅星商場店鋪已經售罄,本來剩下一百多間,可這幾天全賣光了。”
陳雪茹所指的“賣完”不包括預留的超市和少數自營商鋪。
“在意料之中,雪茹。
我計劃今後親自站到臺前,成為紅星集團的形象代言人。
這樣,我的知名度越高,就越能為旗下產業做宣傳。”
李建設打算在六十歲時退休,所以現在正是享受事業巔峰的好時機。
“我大致懂了,建設。
這次商場盈利顯著,幾乎翻倍。”
陳雪茹興奮地說道,因為東區的第三座紅星商場正在籌備中,店鋪將不再出售,而是歸屬集團所有。
“這就是名人效應的作用。
在大眾的認知中,紅星商場意味著高額利潤,自然會吸引投資。”
提到林理,李建設暫時擱置了商業話題,認為涉及利益的問題有些庸俗。
……
歲月如梭,轉眼便是除夕之夜八點鐘。
伴隨著老趙的開場致辭,主持人登臺介紹到場嘉賓。
“來了,我看到建設哥了。”
“李叔叔上了電視。”
李家院子裡,一群人圍坐在一臺小小的電視機前,專注地看著春晚節目。
與此同時,無數家庭亦如此,城市中的電視機逐漸普及,至少每個院子都會有一臺,許多住戶聚在一起共享春晚盛況。
秦家村中,秦二叔正準備開啟電視,時間快到了,早開不僅浪費電,對電視也不好。
忽然,一位大媽喊道:“二爺,等等!人都沒到齊呢!”屋內眾人愣了一下才明白過來。
“陳嬸兒,你不懂就別亂說,該播的時候自然會播。”有人說。
“王小二,不開電視的話,放什麼節目?”另一個人反駁。
最後秦二叔還是開啟了電視,他自己也不確定到底誰說得對。
……
“快看,真的是李建設!他現在真是厲害,上了電視。”有人說。
“我們院子裡出了個大才子,我就說過李建設與眾不同。”
劉海中家也圍著電視,他假裝不在意地站在旁邊,但實際上非常開心,因為三個兒子都帶著媳婦回來看春晚了。
問題是,老大也要回來,而店鋪只有一個,三個兒子都想讓他養老。
為了公平分配,他得再賺兩家店鋪才行,累得很。
……
“爸,快看是我哥,還有秦淮茹和婁曉娥,陳雪茹也在那裡。”孩子指著螢幕說道。
閻家兄弟今天都在盆景店後院看春晚,他們心裡盤算著閻埠貴的家產。
閻埠貴坐在電視機旁,想著如何讓孩子們繼續給他養老錢,還打算再買個院子。
……
春晚現場,主持人劉曉倩拿著話筒介紹:“著名詞曲作家李建設先生,愛國人士婁曉娥女士,工農代表秦淮茹女士,以及陳雪茹女士。”
畫面很快切換到下一桌,雖然時間短暫,但她們都出鏡了,並且有介紹。
李建設微笑著喝茶看春晚,氣氛很愉快。
晚會結束時,他和大家一同敲響了新年鐘聲。
不過,他並沒有參與買榜打歌,否則只要安排人打電話轟炸,他也能上臺表演,但那樣做沒必要,他只需留下影像記錄就好。
時光飛逝,眨眼間已至一九九零年春,李建設即將邁入六十歲的大門,正籌備退休事宜。
“片爺!”
“李爺,您這是接孩子放學嗎?”
片爺邱光普一臉錯愕,他與李建設相交甚密,卻也分不清是孫子還是兒子,尤其今天還牽著兩個孩子。
“沒錯,接孩子放學。”
李建設笑意盈盈,左手牽著徐家輝,他是徐靜理之子;右手牽著唐思源,為唐豔玲所出,均年僅六歲,現就讀學前班。
此班級設於小學內,位於一年級前的一段預備階段。
“李爺,您真是好福氣呀。
我就不打擾您了,改日到酒館共飲一杯。”
片爺手中提著鳥籠,因年歲漸長,雖退出了經營,但仍持有股份,領取分紅,生活愜意。
“一定來。
下下個月我就滿六十歲啦,片爺您一定要來。”
李建設生於一九三零年五月,屆時將享受豐厚的退休金。
“當然會去。”
片爺再次打量兩個孩子,認出了其中之一是徐慧真的外孫,這關係可真複雜!
分別後,李建設帶著兩個孩子回家,走到門口時,恰逢秦淮茹牽著兩個孩子歸來。
“爸爸!”
“爸爸!”
孩子們揹著小書包歡快地跑來。
李建設只得先放開兩隻大手,蹲下身子抱起兩個小兒子。
他一手攬著趙曉磊,那是趙欣梅之子;另一手抱著李崇志,為秦淮茹所生,也是他最小的孩子,未滿四歲,巧的是兩人同一天生日,也算圓滿。
為了小兒子,他與秦淮茹再次登記結婚,堅守初心,這輩子只與秦淮茹成婚,今後也不打算分開。
等再過兩個月退休,便可安心頤養天年,即便帶孫子到十多歲,也不失為一段美事,我倒要看看……
“爸,老師說您是首富,首富是什麼呀?您不是叫李建設嗎?”李崇志年紀太小,不懂首富的含義,更不知道李建設出生時就因超生被罰過款。
“首富就是德高望重的意思,爸以前可是勞動模範。”
李建設親了親小兒子,也親了下曉磊,今年五歲了。
他自己也快六十了,決定收心,以後不再納妾,最多逢場作戲,緊跟潮流。
時代在變,思想也在開放嗎?
秦淮茹這時說:“建設,晚上孩子們都要回來,關響也在路上。”
“好,咱們家好久沒聚了。”
幾年前,李建設把自家院子擴建了不少,現在李家的院子面積相當於九套三進大宅,真正的豪門,這裡也不會輕易被拆。
他還逐步收購周邊的土地,確保這一片將來不會有高樓,以免破壞風水。
紅星軋鋼廠多年前就被收購了,現已夷為平地,婁曉娥負責開發商業區和住宅區。
“哥,您回來了啊。”
賈東旭拄著柺杖站起來,腿腳不便,那是年輕時騎三輪車出車禍留下的後遺症。
雖不算嚴重,動過手術後休養半年左右就能扔掉柺杖,但畢竟年紀大了,跑不動是肯定的。
“東旭,叫你回家休息,怎麼還在這兒?”
李建設年事已高,反而更重視兄弟情誼,不能讓他六十歲時還讓小弟過來幫忙。
“哥,我想和您一起退休。”
賈東旭只比李建設小几個月,跟隨他多年,也想善始善終,況且他有退休金。
“好,好,你讓傻柱過來做飯吧。”
李建設還在為傻柱的養老問題頭疼,這個不靠譜的系統對此毫無反應。
實在不行,他打算拉上何大清結拜,認傻柱為乾兒子,最後一搏。
“傻柱來了,在忙著呢。”
賈東旭嘴唇動了動,欲言又止,終究什麼都沒說。
“叔叔!”
槐花快步跑來,接過孩子。
“嗯!”
李建設點頭,槐花在院中已多年,一直未離開,現在家中寬敞,她也從耳房搬至廂房居住。
幾個小傢伙一起玩耍,四個男孩年紀相差不過兩歲,感情極好。
他坐在前院椅上品茶,片刻後見一英俊男子攜妻兒入內。
“爸!”
“爸,我們回來了。”
“爺爺!”
李建設立刻起身抱起孫子,用胡茬蹭了蹭他的臉,惹得孫子皺眉嫌棄。
一陣嬉鬧後,才由兒媳將人送入院中。
“賈叔叔好。”
朝陽留國多年,現為集團研發部主管,專注技術領域,對管理興趣不大。
“朝陽,你好。”
賈東旭回應一聲便沉默,李家子女皆有所成就,他家情況卻截然不同,大兒子表現 ** ,只在左家莊照顧寡婦勉強維持生活,收入全部上交,自己毫無積蓄。
好在小兒子還算出色,讓他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