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天都,宮闕皇城中。

出了極天殿,外界幾乎無人知曉,當今皇帝已有數月未曾上朝。

十年前,皇帝新斬了謝懷錚,也曾意氣風發、勵精圖治過一段時間。

他去除分封,推行州府,將天下設為九道,在九道均設立左右布政使司。

左右布政使分管軍政二權,能繞過三省六部,直達天聽。

又設立轉運使、千珍閣,集中搜羅天下珍奇靈物,統一調配至紫薇學宮,以此培育修士大軍。

治理妖患,打擊邪道。

又將稅法改革為三稅法,即田稅、財稅、靈稅等等。統計人口,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所有治理方案,皆在分權,又在集權。

也曾為百姓民生而頒佈實令,誅殺貪宦,打擊閹黨……

種種舉措,誰能說今上不作為?

可就是如此野心勃勃的皇帝,在大肆斬殺了一批貪官的五年後,卻忽然改變了原先的作風。

他推行的所有改革,皆在無形中被逐步擱置。

天下九道,十八名左右布政使,雖可直達天聽,然而日常軍政奏報卻始終難以繞過內閣。

首輔劉劭,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世人皆稱劉相,或稱太師。

其出任吏部尚書,至今已足有二十年!

世上甚至未必有二十年皇帝,卻竟有二十年吏部尚書,劉劭權威至此,謝懷錚死得不冤。

當然,以上種種秘辛,不在朝堂、不達到一定位置之人,通常難以看清。

世人也無從知曉,皇帝自從五年前起,就開始怠懶上朝。

從最初的每日小朝、五日大朝,到後來的取消小朝,只上大朝。

再後來,又變成了十日大朝、十五日大朝。

如此持續數年,再到今年,從年初二月起,皇帝竟連十五日一次的大朝都不上了!

可以說,除了特定的幾人,譬如首輔劉劭、鎮獄司指揮使公孫楚、清虛道宮玄明真人、紫薇學宮山長聞道元……

以及某一批皇帝的貼身宦官,朝廷內外,其餘官員竟已有許久,甚至都沒有見過皇帝的面了。

即便北疆大旱,皇帝竟然都不早朝。

一應國事,皆交由內閣處理。

在如此前情下,這一日,皇帝正召見紫薇學宮山長聞道元。

聞道元亦為當世大儒,其主張無極太極說,修行深厚,法理通透。

近來皇帝時常召集聞道元講道,不談蒼生,只問長生。

皇帝問:“聞師,延壽之物朕至今也吃過不少,精力上自覺充沛,可不知為何,朕心中有所感應,壽限始終難以突破百歲。

這究竟是為何?

莫非真如當年的天聖國師所言,天子雖為人皇,卻又為天所忌,不論如何也難以壽超百歲?”

聞道元面貌清癯,雖是花甲年紀,卻滿頭青絲。

他頷下生有三縷長鬚,雙目湛然有神。

有關延壽的問題,皇帝其實已經不是初次提問,然而縱是聞道元,也無法真正給予解答。

聞道元卻也不急,他輕捋短鬚,語氣和緩道:“陛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自來命格越勝,延壽越難。

陛下身為九五至尊,已是天下最貴。若要延壽,須得為人所不能為,成就千古未有之功績。

如此方能打破天地烙印,縱使壽盡,也能千秋萬代。”

這種說辭,聞道元同樣不是初次提及。

可是皇帝卻並不滿意。

他苦笑道:“聞師啊,千古未有之功業,說來簡單,可朕又從何達成?

浩劫淵上,朕難道不曾布兵?貪官汙吏,朕難道不曾斬殺?

可是不成啊,凡是皇帝皆能如此行事,又如何稱得上千古未有之功績?

縱使真有如此功績,朕也無需千秋萬代。

朕只欲再延壽百十載!

聞師,你說,朕可能達成?”

皇帝目光灼灼,緊盯聞道元。

他已經越來越急躁,雖不明顯,可是從每一次召見的談話來看,他給聞道元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

這也是一種無形的博弈。

然而聞道元身為當世大儒,紫薇學宮魁首,卻自有一份底氣存在。

皇帝步步緊逼,聞道元則八風不動。

他微微笑說:“陛下不欲千秋萬代,只想延壽,也同樣應當達成千古未有之功績。以此大功,打破天命。”

皇帝仍道:“可是千古功績……”

話音未落,忽聞前朝太微宮中鐘聲驟響。

咚——

悠長的鐘聲宛若春雷,轟然炸響在所有人心間。

皇帝一驚,才側頭,便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滿面堆笑,弓著背,踩著急促而又輕巧的步伐,歡天喜地說:

“陛下,陛下,大喜啊!”

這是皇帝的貼身大伴汪鎮。

皇帝見他如此歡喜,方才陡然提起的心頓時一鬆,便聽汪鎮揚起聲音說:

“陛下,天南道鄉試,今科考場中,有學子一道策論生出紫煙。當時便見紫光沖天,氣遏行雲。

此乃是天大的吉兆啊!

可見陛下苦心為民,天地都生動容,否則又如何會降下這等吉星?”

說到這裡,汪鎮自己都感動了。

他忍不住抬起手背,輕輕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皇帝呆了片刻,隨即大喜道:“氣成紫煙,此言當真?好好好,快快快!是何等文章?速將文章呈來!”

汪鎮自然是早將文章準備好了,雖不是原稿,卻是他自己根據密符親自抄錄。

他雙手將謄抄的文章奉上,皇帝抬手接過,正要自己細看,可一見到上頭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又有些眼花。

當下連忙將文章遞給旁邊的聞道元,聞道元立刻接過。

聞道元心中也有驚異,氣生紫煙的文章他並非沒有寫過。可寫成此等文章時,他已是在衝擊大儒境。

又何如眼前此篇,竟是一學子在鄉試考場上寫就。

大黎自從立國,數百年未見此等天驕!

聞道元看文章極快,他初時一目十行,不過數息,已是將全篇文章看完。

可片刻後,他又連忙返回過來,從頭再將文章細讀。

然後,他就越讀越慢,越讀越細。

來來回回,反反覆覆,不知不覺間,竟是將近一刻鐘過去了。

皇帝哪裡等誰等過這般長時間?

初時還有耐心,後來就有些皺眉。

但眼前畢竟是聞道元,皇帝終究不敢催促太過。

他便只能再三忍耐,直到再也忍不住出聲:“聞師……”

卻忽見聞道元面上神情舒展,陡然一聲大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