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韓非星眸微動,答道:

“願聞君上金言。“

“不過區區十萬弓駑、駿馬萬匹,另加一質子罷了。“

聞言,韓非突然感覺有些不妙。

“不知君上要了誰?”

趙傒微微一笑,指尖叩案,道:“韓太子云入咸陽為質。“

“兄長!”

韓非驟然色變,立刻明白秦國的險惡之心。

那韓雲身為東宮之主,是除了韓王安以外唯一能調和陰陽之樞紐,平衡韓國兩大勢力利益的人。

若是韓雲入秦為質,韓國朝堂立刻就會掀起黨爭,國本殆盡。

“君上此念萬不可取!兄長乃儲君之尊,斷不可赴秦為質,父王必不允准!”

聞言,韓非立刻站起身子來,玄色衣袂帶起獵獵風聲。

見此,趙傒沒有再接話,只是笑笑不語,案上玉玦寒光流轉。

質韓雲與否,韓人安能定奪?

若其拒之,大秦便以無數鐵騎叩關,待其國帑空虛、民心凋敝,自當俯首稱臣。

只要不是滅韓,其他幾國也不會太過介入,畢竟大秦以“長安君“之名,諸侯縱有微詞,亦難攖其鋒。

聞言,趙傒廣袖輕拂青銅爵,唇角漾起三分笑意,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然見公子風儀,倒令本君思得破冰之策。”

聽聞有轉機,韓非指節輕叩案几,問道:“願聞君侯妙計。“

“聽聞公子負笈蘭陵,於旬卿門下治學數載春秋?”

趙傒緩聲發問,目光似穿透堂前繚繞的沉水香霧。

“蒙夫子不棄,略得聖賢遺澤。”

韓非執禮應答,玄色深衣隨動作泛起暗紋。

“不知君上問起此事,是有何關聯?”

“自然有關聯,既然韓雲貴為太子,難離新鄭,若以韓非公子代行入秦之責,既全兩國邦誼,亦不違禮制綱常,如何?”

聞言,韓非面色微微一變,他沒有想到趙傒竟然會願意讓他代替太子韓雲。

要知道現在的韓非在韓國只是一位平平無奇的公子,地位可比不上韓雲。

韓非廣袖中的手指驟然收緊,面上卻仍如古井無波。

他自歸韓土不過半載,夙夜所謀皆為強韓弱秦之策,豈料這位大秦渭陽君竟欲他入秦,此時入秦可不符合他的想法。

於是,韓非說道:

“君上說笑了,我在韓國諸公子之中,可比不上大哥,若貿然入秦,恐負君侯期許。”

趙傒聞言並不著惱,轉眸望向庭中虯結的老松,話鋒忽轉:

“聞公子近日注《說難》新篇?“

趙傒也沒有強求,而是轉到其他話題。

不過,話題雖然轉移了,但在一旁伺候的紫女卻是神情訝異。

她沒有料到趙傒對於眼前這個尋歡作樂的公子如此重視,竟然願意讓韓非代替太子韓云為質。

大秦渭陽君在大秦也是權勢赫赫的存在,一言既出,自然不會說笑。

若是他真的想要韓非,那位還未親政的秦王也不會反駁的。

…………

良久,青銅獸爐中龍涎香霧嫋嫋升騰之際,一陣叩門聲驟然響起,將室內凝滯如膠的空氣劃開裂隙。

這聲音打破寧靜,卻又不失禮貌的節奏,迴盪在這間古樸而典雅的室內。

只見一個身著鵝黃襦裙的少女輕移蓮步入內,正是以琴藝著稱的弄玉。

她踏入門檻的那一刻,整個房間的氛圍都為之一變。

燈光透過半開的窗欞灑在她的身上,勾勒出一層柔和的光暈,宛如從畫中走出的仙子。

但見其眉目蘊藏秋水之靜,肌理流轉月華之澤,舉手投足間自含洛神臨波之儀態。

她的裙襬輕輕搖曳,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優雅與從容。

見此,紫女的目光微微一抬,落在弄玉身上,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她撫弄著腰間的鸞紋玉帶,絳唇輕啟,道:

“當此良辰,恰逢渭陽君與九公子駕臨,快展示一下你的琴藝,若得貴客青眼,他日七國雅集間必傳頌你的琴韻。”

話音一落,青銅燈樹上的燈火忽明忽暗,在為紫女的話應和,映得四壁光輝流轉,恍若預兆吉言。

聞言,弄玉微微一笑,她的眼眸如秋水般清澈,宛如一汪深邃的潭水,波瀾不驚,卻又帶著一絲淡淡的謙遜。

她斂衽施禮,雲鬢間步搖微顫,發出清脆的鈴音。

她輕啟朱唇,說道:

“指間粗陋之技,若是技藝不到家,還請二位貴人見諒!”

她的聲音宛如崑山玉磬相擊,清越中自帶三分謙和,帶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溫柔,讓聽者的心靈也變得寧靜起來。

此時,端坐青玉案側的馮悅怡忽而開口,語氣溫和地說道:

“弄玉姑娘儘管演奏便是!”

馮悅怡師承陰陽家東君,通曉星象占卜之術,一身精通陰陽術也是不凡,甚至達到一流高手之境,心境一向很難受到影響。

然而此刻,她卻被弄玉周身流轉的澄明氣韻所感,心中不禁生出一絲好奇與期待。

她微微側頭,目光落在弄玉身上,彷彿在探尋著什麼。

聞言,弄玉也不怯場,她緩緩坐下,手指輕輕落在琴絃之上。

琴音響起,如同天籟之音,清越而悠揚,好似從九天之上飄落的仙音。

只見七絃初振,便有清越之音若崑山玉碎,那聲音穿透了整個紫蘭軒,甚至傳到了遠處的庭院之中。

頃刻間,韓非眉間鬱結的愁雲被這琴音滌盡,他只覺得心中一片清明,彷彿所有的煩惱都被這琴音帶走了。

琴聲漸入幽微時,忽見軒窗外錦羽朱喙的雀鳥如受敕令,自新鄭城闕間翩躚而至。

這些雀鳥彷彿被琴音所吸引,紛紛從四面八方飛來,它們的翅膀在夜晚燈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如同一個個靈動的小精靈。

數百禽鳥隨宮商之律迴旋飛舞,它們的尾羽劃出的弧光竟暗合河圖軌跡。

琴音如同一條無形的絲線,牽引著這些鳥兒,讓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

“昔師曠奏《清角》而玄鶴起舞,今觀百鳥朝鳳之象,方知琴道通玄非虛言。”

馮悅怡輕撫案上,素來淡漠的眸中泛起漣漪。

她看著窗外的鳥陣,心中不禁感嘆,這琴音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夠引動天地間的生靈。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對弄玉的琴藝有了新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