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漢將皇甫嵩
三國:從娶荀採到君臨天下 參商引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黃巾大營外圍
短暫的廝殺過後,鍾辰掃視了一眼周圍戰場,隨即側過身,對身邊的親衛厲聲喊道:
“鳴金,撤!不要戀戰!”
話音剛落,他手中的破軍槊猛然揮動,帶起一道凜冽的寒光,將槊刃上殘存的血跡甩盡。
身旁的親衛聞言,不敢遲疑,急忙從腰間取出銅鑼,使勁敲響。
一陣清脆的鳴金聲在夜色中迴盪。
戰場上計程車卒紛紛聽令,迅速收攏隊形,不再糾纏對手,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撤離。
夜風吹過,帶來一股血腥氣,黃巾賊的動作顯得混亂不堪。
與此同時,黃巾賊的大營另一側卻迎來了更加猛烈的襲擊。
火光乍現,喊殺聲震天動地。
皇甫嵩率領援軍星夜兼程趕到,鐵蹄陣陣,塵土飛揚。
皇甫嵩身披鎧甲,騎在戰馬上高聲喝令:“全軍突擊!打穿黃巾賊的大營,進入長社城!”
麾下士卒聞令而動,朝著黃巾賊的大營發動攻勢。
此前接到好友朱儁兵敗的訊息後,皇甫嵩一方面派人快馬加鞭返回雒陽,請求增援,另一方面則親率本部兵馬,急行軍馳援。
皇甫嵩所部裝備精良,並且配置了精銳的三河騎士,這是從河內、河東、河南,招募精壯,組建的騎兵部隊。
戰馬賓士間塵沙四起,護軍司馬·傅燮親自率領騎兵,厲喝一聲:
“衝鋒!”
剎那間,騎兵迅猛的衝入黃巾賊大營。
黃巾賊被打得猝不及防,奔騰的騎兵帶來了極大震撼。
傅燮的披風迎風獵獵作響,舞動長槍,槍頭寒光閃爍,每一次揮刺都帶走一條性命。
隨後,皇甫嵩策馬而至,揚起長劍,指向黃巾賊大營深處,大聲喝道:
“步卒跟上!順勢攻殺,直奔長社方向!”
步卒聞令而動,緊跟騎兵之後,手持盾牌和長矛,穩步推進。
皇甫嵩的指揮得當,在他的統領下,大軍在黃巾賊的大營內橫衝直撞。
身處戰場的皇甫嵩,在指揮的同時,始終注意觀察黃巾賊的陣營佈置。
藉著火光,他發現波才依草結營,心中頓時生出計策。
然而,火攻是否可用,還需看天時是否站在大漢一方。
大軍一路廝殺,終於由西至東徹底打穿了黃巾賊的大營。
黃巾賊的營地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吶喊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長社城下
鍾辰等人剛剛歸來,尚未喘息片刻,便察覺到遠處有隱約的馬蹄聲傳來。
聲音由遠及近,逐漸變得清晰。
常昊抬起頭,神情一震,略顯遲疑的低聲問道:“鍾公子,難道是黃巾賊的騎兵追來了?”
鍾辰雙眉微蹙,搖了搖頭,篤定的說道:
“不可能。黃巾造反主要活動在內地,他們怎麼可能擁有成建制的騎兵?這支騎兵雖然出現的很意外,但絕非黃巾賊。”
常昊聞言,微微放鬆,思索後問道:“鍾公子,你的意思是……援軍到了?”
鍾辰嘴角微微揚起,點頭說道:
“沒錯,八成是皇甫將軍派來的援軍。不過,為防意外,我們還是小心為上,先回城內觀望再說。”
常昊立刻抱拳應命:“諾。”
他轉身朝隊伍揮手,示意眾人跟隨鍾辰返回城中。
城門在吱呀作響中緩緩開啟,鍾辰率部迅速入城。
鍾辰帶人出去夜襲,樂進、丁浩和馮靖,只能更加戒備,所幸,他們平安回來了。
進入城內,鍾辰看向馮靖,急切的說道:“馮縣尉,速派人在城樓上加舉火把,通知守軍準備迎接援軍!”
聽聞此言,馮靖一愣,隨即大喜過望,連連點頭說道:“援軍到了!好,我這就去辦!”
說罷,馮靖匆匆轉身,大步向城樓方向跑去。
不多時,眾人陸續登上城樓。
晚風在城牆之上呼嘯而過,更多的火把被點燃,將城樓上下映照得通明。
鍾辰凝視著城外的動靜。
遠處,一片模糊的黑影正快速移動,大批騎兵逼近。
為首的將領身披鎧甲,手持長槍,看向城樓,朗聲喊道:
“我乃大漢左中郎將麾下護軍司馬·傅燮!長社守將何在?速速開城迎接援軍!”
城樓上的鐘辰聞聲,臉上顯露出一絲恍然之色:
“傅燮……我記得他是前任太尉劉寬的學生,果然是朝廷派來的援軍。”
劉寬是劉邦的十五世孫,頗有才幹,算得上宗室能臣,在黃巾起義前,就上書揭發張角有陰謀,顯然當時沒被重視。
有趣的是劉寬死後的諡號是“昭烈”。
城樓之上,火光搖曳,將夜色中的城牆和旗幟映得忽明忽暗。
為求謹慎,鍾辰藉著火光,辨認城下軍隊的旗幟和士兵服飾,確認無誤後,才下令道:
“開啟城門迎接。”
隨著命令傳下,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
鍾辰轉身對隨行的屬下說道:“走吧。”
隨後,帶著一行人沿著石階快步趕回城下。
城門處,傅燮已經整隊而立,手握韁繩,跨坐馬背上。
雙方相遇後,鍾辰停下腳步,拱手肅然說道:“潁川鍾氏·鍾辰,見過傅司馬。”
傅燮聞言,面露微笑,翻身下馬,還禮道:“鍾公子守衛長社有功,皇甫將軍就在後方。”
鍾辰微微頷首,做了個請的手勢:“傅司馬,先入城吧。”
傅燮卻擺了擺手,堅定的說道:“不必了。我在此等候皇甫將軍,一同入城。”
鍾辰聞言,點頭應道:“好,那我便一同等候吧。”
沒過多久,遠處傳來陣陣腳步聲與馬蹄聲,隊伍中旌旗招展,皇甫嵩率領大軍抵達。
鍾辰仔細觀察著皇甫嵩,見其面容沉穩,眉宇間隱含一絲雄威之氣。
入城後,眾人分工明確。
丁浩協助傅燮,安排漢軍駐紮之事;鍾辰陪同皇甫嵩一行人前往縣衙議事。
縣衙內燈火通明,皇甫嵩徑直步入,坐至主位,其餘眾人則分列左右。
作為長社的官方人員,馮靖站起身,稍稍欠身拱手,簡明扼要的向皇甫嵩彙報了長社城和朱儁最近的情況。
尤其在提及鍾辰時,言語間頗為欽佩,對其遠見和夜襲時的果斷大加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