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稱在京東路單騎復青、濟的壯舉,固然是氣吞山河。

但很可惜,這個喜訊並沒能第一時間傳回東京汴梁。

因為趙子稱取得完勝的時候,他透過鄆、兗等地與汴京聯絡的道路,已經被金兵切斷了。

當然,理論上如果趙子稱想要報信,他還是可以透過淮南路的地盤繞路兜個大圈子派出信使。可這兵荒馬亂的,他原本就被皇兄猜忌,得到的授權很有限。淮南路的官員將士也不會配合他,溝通很繁複。

加上“捷報”並不是什麼優先順序很高的東西,“敗報”才是必須星夜兼程不計代價去送的。這也就導致汴京的趙桓沒能立刻知道遠房堂弟的功績。

相比之下,倒是整個京東東路境內,趙子稱的聲望一時無兩。

不管是趙子稱曾經在那兒做過官的登、萊;還是剛剛收復回來的青、濟;還是此前從未與趙子稱有過交集的濰州、密州、沂州、邳州等地,全都立刻接受了他這個“京東路經略制置使”的統治。

另外,因為他這個“京東路經略制置使”理論上是可以同時管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了,所以京東西路的一部分與趙子稱統治區接壤的州府,也在得到趙子稱的捷報後快速向他靠攏,聽從他的安排。

只不過,京東西路如今大部分地區都被金兵隔斷了,或者是被金兵直接佔領,如鄆州、兗州,所以能夠被趙子稱直接統治到的地方,主要只是一個徐州。

但這也足夠了,因為徐州乃是極為重要的南北要衝。

趙子稱要防止自己統治的山東半島和泰山地區不被金人從陸上掐斷、確保京東東路與淮南路聯絡暢通,就必須守住徐州。

雖說徐州再往東,還有海州、楚州等地,也可以聯絡南北,但這些地方相比于徐州更加無險可守,是一馬平川的蘇北平原。

要想確保山東和淮南之間不被掐斷,守蘇北平原是沒戲的,必須守徐州。

趙子稱考慮到關勝、秦明、呼延灼等武將都習慣了原本的防區,為了避免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當然不能輕易換防。

於是就讓這些部將繼續謹守原地,單獨把岳飛調到徐州,讓他擔此重任。

岳飛也知道徐州的重要性,並沒有多說什麼,直接就帶著少量部隊先上任了。

趙子稱離京之前,得到了皇帝的授權,可以對京東東路文武官員進行酌情調整,這個命令一開始是為了安撫“可能重新反正”的關勝、秦明等人的,讓趙子稱多幾個招撫的籌碼。

如今卻便於趙子稱調整武將官職,趙子稱臨時給岳飛加了一個徐州防禦使的寄祿官,其他也做了相應調整。

(注:宋朝的州防禦使只是寄祿官,也就是一種待遇,實際上並不負責具體這個州的防禦。趙子稱這次是特例,讓岳飛名實相副了。)……

趙子稱在東線部署自己防區的同時。原本就打算順勢而下、再次對汴京發動攻勢的金軍,也因為在東線沒有更多便宜可撈,而加速了各個環節的行動。

總人數接近八萬人的金軍傾國主力,從東北和正北兩個方向,朝著汴京夾擊而去。

自正北而來的那一路,沒什麼可贅述的,因為和原本歷史同期的動作基本相當。

而從東北邊過去的那一路,則正是從鄆、兗方向得手後,一擊左勾拳橫著往汴京掃去。

這一路人馬,在逼近汴京之前,就先拿下了汴京以東的宋州(歸德府/商丘),然後再朝著汴京擊去。

說句題外話,宋州正是當年趙匡胤上位之前的龍興之地。趙匡胤早年是當過“歸德軍節度使”的,歸德的治所就在宋州,後來趙匡胤建國之所以取國號為宋,也是因為他在宋州幹過。

所以宋州在北宋一朝地位很高,屬於北宋的“南京/應天府”。原本歷史上後來趙佶、趙桓父子被俘虜後,趙構趁著其他皇族近支都沒了搶著稱帝,就是在應天府完成的登基手續。

只不過歷史上的趙構太弱,在應天府登基後繼續被金軍攆著到處跑,一路逃到江南還被搜山檢海,最後才不得不等金兵北退後選臨安為行在所。

如今這一世,因為趙子稱的蝴蝶效應,金兵沒能打破太原,無法從正北方和西北方夾擊汴京,就改成了從正北方和東北方夾擊,位於汴京以東的宋州,率先被金人奪了。

而宋軍在汴京戰場能組織起來的防守兵力,也並不比原本歷史同期多多少——原本歷史上,宋軍第二次死守開封時,兵力比第一次守城戰弱太多,這裡面的關鍵變數,就在於西軍的相當一部分主力,被金人消耗在了太原那塊血肉磨盤上。

因為原本歷史上金人堅持進攻太原,大宋也不得不一直在金兵暫退解圍汴京那段時間分兵救援太原。結果打成了添油戰術,被金人縮短了補給線、反而拉長了宋軍的補給線。

宋軍不斷在去太原的路上被金軍消耗掉,等西軍精銳幾乎被放幹血後,金人再全力南下汴京,就再也沒有西軍能救汴京了。

這一世,金人沒有強攻下太原,大宋倒是保住了山西大部的地盤,王稟也沒死。

可完顏宗翰在之前在山西方向由圍攻轉入封堵時,也稍稍用了一些花招,誘殲了宋軍一部援軍,只是這個殲滅戰的規模,遠不如歷史同期那麼大。

但再算上完顏宗望臨死前詐死示弱誘敵、野戰反擊种師道那一戰,那場宋軍也折損了好幾萬精銳,一進一出都算上,宋軍的總損失規模並不比原本歷史少多少——當然變化還是有的,因為趙子稱的蝴蝶效應,金兵的損失也多了很多。

尤其跟种師道反擊決戰那一次,金兵嫡系精銳也戰死了好幾千人。再加上之前第一次汴京守城戰時金人的額外損失、趙子稱突圍造成的損失、趙子稱去京東東路時幹掉完顏鶻懶的一千二百人奚兵。

林林總總全算上,金人至少比歷史同期多死了五六千女真本族精兵,外加至少五六千漢兵、契丹兵、奚兵。全算起來,金國的戰兵死者也多了至少一萬來人。

所以完顏宗翰集結東西兩路主力、全部擰成一股繩來到汴京再戰,也只能抽出八萬人了。原本以金國的實力,估計能抽出十萬之眾打一場滅國之戰(第一次南下時,光東路軍就六萬了)另外,還有一句題外話必須說——原本歷史上,种師道就是在金兵兩次南侵汴京的間歇期病故的,雖然不是完全自然死亡,多少有羞憤導致病情加重而亡的因素。

但這一世,种師道因為被趙桓逼著進兵、中了完顏宗望臨死前的詐死誘敵計,敗得如此憋屈。所以回來後不久,仍然傷病憂憤而亡。

當時种師道本就在敗退時受了點輕傷,又迭加情緒上的極度悲痛悔恨。他的心態,大約也跟重病期間被李隆基逼著出潼關跟安史叛軍決戰的哥舒翰差不多。

本時空的种師道死後,西軍剩下的人之所以離心離德,完全不想給趙桓賣命,也多有這方面的因素考慮。

很多將士都義憤填膺,把趙桓逼迫進兵的瞎指揮,視為跟李隆基一樣的愚蠢行徑。狗屁不懂的沙比皇帝就特麼愛瞎指揮!而既然當年李隆基瞎指揮之後,就罪有應得遭遇了馬嵬驛兵變,沒人願意保護李隆基逃到蜀地了。那他趙桓憑什麼再讓西軍賣命保護他?這種弱智也配讓人效忠?西軍殘部不敢直接明著抗旨,但出工不出力絕對是做得到的。甚至可以說,西軍最後的殘部,在見死不救這一點上,做得比趙子稱還徹底。而且憑良心說這也是趙桓自己瞎折騰瞎微操應得的下場。

種種因素迭加之下,隨著歷史的車輪進入靖康元年的九月初,金兵終於再次包圍了汴京城——至少是從北面和東面兩個方向完成了包圍,而西邊和南邊暫時還沒圍上。

李綱已經被趙桓派去別的地方了,趙桓急急忙忙讓其他執宰重新組織防禦,但是宋軍作戰非常不利,完全無法阻擋金人,趙桓已經開始病篤亂投醫了,諸如“找郭京請神兵”之類的迷信鬼神操作也都開始蠢蠢欲動。

……

趙桓的無能和瞎折騰,當然也落在了汴京城內一眾皇親國戚的眼中。

只是大部分皇親國戚也一樣無能、沒有遠見、得過且過,所以暫時掀不起什麼浪來。

但趙子稱的妻子慕容妍,顯然不在這個無能短視之列。她早在夫君離京之前,就反覆得了關照,開始為突圍做準備了。

過去這半個月裡,她結交那些“皇室小姑子”的行動也進展得挺順利,頗有一小撮十七歲以下、十二歲以上、尚未嫁人的小姑子,跟她這個“遠房堂嫂”玩得不錯。

已經退位的太上皇趙佶當年實在是太能生了,他一共生了三十四個女兒。前十八個女兒都已經年滿17歲嫁人了,或者是小時候就早夭了。

第十九女順德帝姬趙瓔珞往下,一直到第二十九女和福帝姬趙金珠,分別在十二到十六歲,還沒嫁人,當然中間也有兩個早夭病死了,實際上活下來的也就九個。

第三十女往後的最後五個,都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子,經不起兵荒馬亂折騰,帶著逃跑太累贅了。而且因為實在太小,就算被金人抓住也不至於受凌辱,慕容妍也就沒花心思去結交兒童增加自己的難度。

經過半個月的結交,趙瓔珞至趙金珠九姐妹裡,除了個別特別懦弱膽怯、哪怕死都不敢違抗皇兄趙桓命令的以外,其他大部分都對遠房嫂子慕容妍有了充分信任。

畢竟堂兄趙子稱的英雄無敵名聲形象,在這些閨閣小姑娘裡面也流傳頗廣了,她們都知道要是有堂兄保護,肯定能好好活下去,不至被俘受辱。眼看守城作戰進展不利,皇兄又要瞎操作,慕容妍終於抓住一個機會,跟幾個最聊得來的小姑子謀劃了一下逃跑事宜。

最終順德帝姬趙瓔珞、儀福帝姬趙圓珠、柔福帝姬趙多富,還有趙香雲、趙珠珠、趙金兒、趙串珠、趙金珠,這幾個人都想託嫂子幫忙帶她們逃跑。

這些人裡,大部分還是比較懦弱的,原本歷史上後來也沒怎麼抗爭,只有趙多富和趙金兒反抗了。趙多富後來想盡辦法伺機逃跑,逃回了南方,趙金兒則是不願受辱,在被抓後疑似自盡了。

慕容妍跟她們交往了一段時間後,也大致看出了她們的性格,所以就讓趙多富和趙金兒管理其他六個姐妹,確保她們一切行動聽指揮。

突圍之前,慕容妍只簡單交代了幾點,算是約法三章:“如今汴京還在死守,如果公然突圍,讓百姓知道皇親國戚都跑了,會動搖民心士氣。所以我們必須偷偷地走,而且不要張揚身份,也不能跟自己人動手。

多富,金兒,只好讓你們舍下一些臉面,到時候萬一遇到攔截,由你們二人跟皇城司的軍官說明情況。我自會挾持他們,讓他們放吊籃放行,能不傷人就儘量不傷人。”

趙多富和趙金兒也算有擔當,答應了嫂子的要求。

次日晚上,慕容妍就帶著她麾下那二三十個會武藝的慕容家家丁,帶著七八個帝姬和少數親隨跑路——這也是趙子稱從他那五十騎親衛當中撥出來留給妻子的。之前趙子稱去京東路,就只帶了隨身護衛中那些燕雲劍客,沒帶慕容家丁。

這天入夜前,慕容妍就先借口請了那些小姑子們到府上敘話,先會合,天黑後不走有皇城司士兵盯著的正門,而是仗著自己輕功還行、身段靈活,逾牆而走,還護著小姑子們一個個翻牆。

不一會兒就到了汴京的南城牆,慕容妍同樣沒走城樓城門,而是找了一段沒有樓的城牆,先翻身而上控制住了負責那段城牆的軍官,然後讓趙多富和趙金兒出面講道理。

慕容妍也不是隨便亂挑的突圍點,她提前偵查過,這段城牆的守衛軍官之前也在第一次汴京守城戰時,跟岳飛他們並肩作戰過,所以跟當時岳飛手下那些慕容家家丁,有不少還認識。

所以控制住軍官後,她們就表明身份:“韓指揮使,我們別無他意,只是想護著幾個帝姬出城,你也應該知道,官家雖然有旨不許任何皇親國戚走,但區區幾個女人,難道還能殺敵麼?留下也只是累贅,讓婦孺先走,而且不加張揚,也不會損及士氣吧。”

那個營指揮使一開始還不肯,慕容妍只好再恩威並施:“你也曾跟嶽指揮使並肩作戰過,當今形勢有多危急你不是不知道。官家都快信重那些妖人能退敵了!那不是拿滿城百姓的性命開玩笑麼?只要我們逃出去,自會想辦法投秀王,眼下只有秀王英雄無敵,勇武敢戰,能救大宋退金人。官家都沒幾天了,你還指望官家能保你們麼!自古有亡國者,有亡天下者,亡國肉食者謀之,亡天下匹夫有責!有秀王在,我漢人天下就不會亡,最多隻是一家一脈的氣數德運有所更易罷了!”

那個指揮使最後還是忍不住壓低聲音抗辯:“女俠所言雖然有理,但放了你們出去,明日查到,我也不免是個死!”

慕容妍最後快刀斬亂麻地補了一句:“你先縋她們出城,我許你跟著一起逃——也不算逃,算是護送這些皇家女眷突圍,輾轉到秀王那裡,我自保你至少一個都指揮使。”

那營指揮使聽說到了趙子稱那裡能一下子官升好幾級,終於心動了,也不管自己的家人還在城裡,挾持者也不可能放他回去帶家屬,又考慮到趙桓看起來確實氣數將盡,他才一咬牙認了。

趙多富趙金兒等八人以及那群慕容家丁、侍女全部被縋出去,最後才是那一小群跟著一起跑的禁軍將士。

出城後沒有車馬,好在慕容家的家丁武藝體力都不錯,慕容妍讓那些小姑子用綢緞纏住身體,綁在家丁背上,以便輕鬆揹著走。慕容妍自己有武功,直接徒步就是。

走了半夜時間,到天亮時分,他們一行人也走出了二十多里地,頗有些疲累,在城南略偏西、靠近朱仙鎮的一片小果樹林裡歇息一會兒再走。

大約再走十幾裡,就可以到朱仙鎮了。

就在慕容妍休息的時候,他們遭遇了金人的巡邏斥候騎兵隊。金人的斥候隊人數也不多,一般也就最多二十騎。

八個帝姬看到金人的柺子馬出現,也是大為驚恐,這些生長於深宮的少女,哪裡見過兇殘的柺子馬。

不過慕容妍卻是完全不懼,她還招呼那二十多個家丁有手弩的儘量準備好手弩,還約束韓指揮使那幾十個跟著逃的禁軍士兵也做好準備。

禁軍士兵為了逃得快,也是丟盔棄甲的狀態,把鐵甲都留在了城裡的陣地上,長兵器也沒帶,只有腰刀和弓弩。

但看慕容妍如此鎮定,這些將士也受到了激勵,一個女人都敢一戰,男人要是慫了哪還有臉做人?

尤其他們都知道,被保護的人群裡有好幾個帝姬。哪怕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將士們對帝姬已無多少敬畏之心,可男人天生在美女面前顯擺自己的本能是不會變的。

“弟兄們!有卵子的就把刀拿穩了!別讓娘們兒看了笑話!”那指揮使也是硬著頭皮,操刀張弓準備為面子而戰。

金人斥候隊也發現了這裡的異常,不過並不擔心,大大咧咧就包抄過來。

慕容妍一揮寶劍,所有帶著弩的家丁和宋兵便齊齊把蓄勢而發的弩箭射出,第一波就射落了至少五個柺子馬騎兵,還有更多金兵或馬匹帶傷。

慕容妍隨後就仗劍殺出,直撲為首的金軍斥候隊長,一躍而起抹了那金人軍官的腦袋,隨後左右亂殺。

其餘家丁一擁而上,把那隊金兵幾乎殺光,最後有兩個金兵見狀不妙想逃回去報信,卻被慕容妍搶到了戰死金兵的馬匹、飛馬追了上去,最後從背後擲劍把逃走的金兵全部扎死。

她雖是女兒身,都跟著夫君和父母習武那麼多年了,要是連十幾個金人騎兵都對付不了,還是有心算無心,那武功也白練了。

看著嫂子拎著幾個金兵人頭若無其事地回來,八個小姑子全部嚇傻了,這就是堂兄秀王府上的實力麼?連嫂子這種女流,殺金人都那麼輕鬆。

“還愣著幹什麼?都有馬了,還指望家丁揹你們麼?二人一騎全部上馬!不會騎馬的讓我的侍女帶你們騎!”

慕容妍還是帶了幾個侍女在身邊的,這些女子也都略有一丁點武藝,同時基本騎術肯定沒問題。

殺了這群金人,繳獲了超過十匹戰馬,讓帝姬和侍女們都騎馬完全夠了,家丁們不用揹人,走路逃跑也更快些。

眾人在朱仙鎮略作補給,繼續南下,終於安全逃出金人包圍圈,進入了大宋控制的地界。

慕容妍準備按計劃,先陸路南下到淮西一帶,然後坐船順淮河而下,前往淮陰後再北上青徐,跟夫君會合。全程雖然要兜個圈子,但好在安全。

後來的一切進展也確如她所料,再沒遇到什麼意外,風塵僕僕繞路走了大半個月,終於抵達徐州,徹底安全跟夫君會合。

……

話分兩頭,慕容妍帶著八個小姑子偷偷趁夜逃亡的事兒,並沒有激起多少波瀾,因為做得夠隱秘、沒對自己人動手,也就沒有傷害汴京守城的人心士氣。

趙桓那邊,早就被其他軍事壓力忙得焦頭爛額了,妹妹們跑路後的次日,他竟然都沒立刻發現這一變故。

又數日之後,實在無計可施的趙桓果然還是信了郭京的“神兵”,讓一群裝神弄鬼的人去跟金兵打,結果被金人反推進了汴京城。

金兵徹底佔了汴京外城,又團團圍住內城,逼迫趙桓投降。

趙桓再死撐了一會兒,也通知不到勤王大軍來救他,最後親自入金營投降,只求金人別殺他。

完顏宗翰見到趙桓時,也是忍不住好奇上下打量:“你就是宋人皇帝?呵,都姓趙,怎麼能骨氣差別那麼大呢?來,別擔心,死不了的。趙大官家,想活命很簡單,寫一封詔書,勸青州趙子稱向我大金國投降即可。只要趙子稱投降了,孤就不殺你。”

很顯然,完顏宗翰是準備讓趙桓當“叫門天子”了。

——

ps:終於一口氣寫到皇帝沒了……明天請假一天,換地圖腦子思路有點亂。

想想最後純架空的反攻階段怎麼寫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