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雪鹽燎原出新政
穿越後,我靠種田稱霸天下 寒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殘陽似火,將東海鹽場染成一片赤金。
蕭景瀾俯身抓起一把雪鹽,那鹽如細膩雪沙,從他指縫緩緩滑落。
柳如煙一襲素衣,身姿輕盈地站在一旁,她伸手拿起剛收到的各地鹽報,眼眸掃過,嘴角微微上揚,欣喜說道:“雪鹽的成本已成功壓低至官鹽的三成,每鬥售價僅十五文。”
海東青大步流星地推門進來,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便毫無顧忌地哈哈大笑起來。
柳如煙轉過頭,嘴角帶著一絲俏皮的笑意,撇了撇嘴說道:“腱子肉,笑啥呢,這麼開心!”
海東青笑了笑,撓了撓頭,回應道:“柳姑娘,有好事還不許人樂呵啦?我剛聽說,咱們的雪鹽一上市,就被百姓們哄搶一空,品質上乘不說,價格還是四皇子鹽價的三分之一。”
柳如煙嗤笑一聲,眼中滿是自信:“這還用你說,咱們在這屋子裡不出去都能想到。”海東青頓了頓,繼續眉飛色舞地說道:“那說個你不知道的,雖說咱們沒有完全搗毀四皇子的所有據點,可如今他的鹽已經全部滯銷了。跟咱們的雪鹽比起來,他們的鹽簡直就是劣質品。另外,邊疆那邊,拓跋玉兒已經把咱們的雪鹽帶到了那裡,他們當即就停止了和四皇子食鹽的交換,還直斥四皇子的鹽為垃圾,哈哈!”
說完,海東青又笑得前仰後合,爽朗的笑聲在屋內迴盪。
柳如煙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哼,現在就讓四皇子守著他的私鹽一起發黴去吧。”
蕭景瀾靜靜地聽著,心中甚是欣慰,至少百姓食鹽的問題有了明顯的轉機。
他微微頷首,輕聲說道:“按照新法曬鹽,產量可增三倍。”
海東青和柳如煙紛紛點頭,對這成果表示認可。
可蕭景瀾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緩緩說道:“我這個四哥甚是精明,我們雖然解決了鹽的問題,但是卻沒有抓住他太多的證據。戰船是西戎的,私鹽船和船兵說是海盜的,鹽場據說都是私人名下的,就連追殺我們的私兵都說是太子的。”
他輕輕嘆了口氣,接著道:“我們現在唯一的就是摧毀了他經濟命脈,讓他想造反的念頭扼殺在了搖籃裡。”
這時候柳如煙介面道:“是呀,就連和天機閣的書信,都是身邊的官員書寫的,只用了一個徽記,他並沒有直接參與。”
這時候系統【叮!宿主獲得任務推行全國鹽業新政。】
“咦,系統和我想一起去了!”
蕭景瀾目光堅定,沉聲道:“敵人在明,總好於他在暗。我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解決。”
海東青一臉疑惑,撓了撓頭問道:“東海食鹽的問題不是解決了嗎?”
蕭景瀾目光望向遠方,解釋道:“東海是解決了,還有整個大乾國範圍的食鹽問題。一個是生產力低下,生產的鹽量少品質不好,二是大部分這樣的產業在一些有權有勢的人手裡,他們壟斷市場,抬高物價,讓老百姓吃鹽困難。”
海東青和柳如煙都頻頻點頭,深知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蕭景瀾眼神堅定,語氣果斷:“所以……我們要食鹽改革,要有出新政。”
數日後,金鑾殿上。
一本《鹽政新策》在群臣之間傳閱,群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朝堂之上,蕭景瀾身著華服,身姿挺拔,呈上新鹽樣本,聲音洪亮:“兒臣請廢除鹽引制,改行官收官銷”。
他雙手展開《鹽政新策》,詳細闡述改革方案,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戶部侍郎李承業站在一旁,冷笑一聲,說道:“七殿下可知,此舉會斷送多少人的財路?”
蕭景瀾目光堅定,擲地有聲:“斷的是貪官汙吏的財路,富的是天下百姓的口袋!”
工部尚書崔琰剛想上前斥責“妄改祖制”。
柳如煙已經蓮步輕移,抖開十尺絹布,絹布上面鹽田和稻田交替,形成的紋路如陰陽魚流轉,檉(chēng)柳根鬚穿透鹽鹼地的剖析面清晰可見。
蕭景瀾叩首呈上,雙手高高捧起一個木匣,匣中新麥和雪鹽陳列其中,說道:“東海三十六村已經試行輪作,鹽產增收五成,麥田亦達常田七成。”
這時,公公邁著小碎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把木匣呈了上去。
老皇帝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他用指尖捻了捻細鹽,又把麥子拿起來搓了搓,雙眼頓時放出光來,彷彿瞬間年輕了幾歲。
忽然,老皇帝抬手砸下案几上的九龍杯,高聲道:“好,朕準了!”
接著下令:“即日起《鹽政新策》全國開始實施,日後鹽歸國有,個人所製作私鹽,按照統一價格,給當地食鹽司收購,然後再統一進行銷售。另外各州設定農學堂,學習提高食鹽和種植的方法。”
群臣高呼:“皇上聖明!”
【恭喜宿主完成鹽業新政改革,獎勵體力+2,靈力+20】
此時,【宿主體力37,靈力180】
“不知道這個高階農民後面是個什麼樣的稱呼,又能怎麼樣?呼風喚雨?”
“希望系統多給點任務!”
新政推行月餘,成效顯著。
然而,柳如煙在天機閣內,神色凝重地截獲密信。
她迅速展開,眉頭緊鎖:“四皇子餘黨勾結鹽梟,意圖破壞鹽政。”
她指著地圖,沉聲道:“他們在西戎邊境私設鹽場,用劣鹽冒充官鹽。”
蕭景瀾聽聞,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通知涼州官員和夜傾城給他一網打盡!”
四皇子府內,四皇子一臉怒容,猛地一腳踹翻茶几,
“砰”的一聲,茶几倒地,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咬牙切齒地說道:“蕭景瀾,咱們還沒完!”
東海一戰,成功搗毀了四皇子的鹽業體系,四皇子再也沒有財力發展他的軍工業。
剩下的一些據點因為沒有原料的供應也都停滯了下來。
蕭景瀾也圓滿完成了鹽政的改革,回到了涼州。
柳如煙剛剛掌管了天機閣,所以回閣內整頓門內事務去了。
蘇婉兒則剛安頓好龍淵司的事,又趕來涼州和他會合。
他們把龍淵司遺址的一些農器具都按照圖紙製作了出來,比如那改良後的曲轅犁,木質光滑,設計精巧,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加上自流渠的設計完善了灌溉的水路,清澈的渠水緩緩流淌,滋潤著大地。
蕭景瀾又利用神農鼎製作出了更多的高產糧種,那些糧種顆粒飽滿,蘊含著無限生機。
在眾人的努力下,涼州的農業發展慢慢富足起來。
他們還在不懈地培養土壤和抗旱植物,在試驗田裡,各種新培育的植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他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把沙漠變成綠洲,在沙漠上種出莊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