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嫁衣
兒被換,家被毀?今生我要你們跪著還! 貓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二日,耶律德光在府邸中整裝待發,心中已經下定決心要主動出擊。他的計劃已經逐漸成型——不僅要透過災難救助贏得百姓的支援,更要藉此機會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做出最終決定後,他沒有再猶豫,而是親自帶領人馬趕往宮中,準備向父皇請命開倉放糧,以緩解百姓的疾苦。
一路上,耶律德光的思緒紛飛。北遼的局勢錯綜複雜,自己若不在此時抓住機會,恐怕一切都將變得無從下手。災情越嚴重,百姓的不滿也越加激烈,若能夠透過救災展現出自己的決斷力與領導力,他必定能夠獲得民心和朝中一部分大臣的支援。
在宮廷的朝會上,殿內肅靜,氣氛凝重。皇帝耶律阿保機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神色疲憊。眾多朝臣聚集在殿中,等待著他發號施令。然而,今天的議題卻與往常不同,整個朝堂上,幾乎沒有人敢提出實質性的建議,氣氛沉悶壓抑。
眾人都知道,當前北遼局勢動盪不安,外有邊境壓力,內有天災困擾,朝廷的根基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朝臣紛紛避開了具體的政務,只是口口聲聲地在討論如何穩住局面,如何防備外敵。然而,沒有人真正提出有利於百姓的切實方案,似乎所有人都不敢在這個時刻提出什麼具有衝擊性的建議,生怕一舉錯失會被當作不理智之舉。
就當氣氛愈加沉悶時,耶律德光終於站了出來,聲音清晰響亮:“父皇,兒臣有一事請命。”
他站在朝堂中央,言辭簡練而堅定,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耶律德光的出現,打破了長時間的僵局,也讓原本沉寂的朝堂掀起了一絲波瀾。
“請命開倉放糧,救急解困,緩解百姓疾苦。”他的聲音充滿了力量,帶著一種不可忽視的決心。
朝堂上一片寂靜,眾多官員面面相覷,沒有人敢立刻發聲。朝堂之上,除了耶律德光的請求,幾乎沒有人提出具體的對策。大多數人依舊停留在對現狀的憂慮和討論中,面對天災人禍,彷彿都被某種無形的束縛困住了。
就在耶律德光的話音剛落,朝堂上沉寂的氛圍被打破,隨即傳來一聲低沉的反對之聲:“陛下,五皇子之言未必可行。”這時大皇子的人,明顯是怕耶律德光攔了功勞。
此人名叫張歸義,是朝廷中的老臣,歷經風雨,深得皇帝的寵信。此時,他站起身來,目光犀利地盯著耶律德光,語氣沉穩而不失嚴厲,“放糧救災,表面上看是為民解困,但若倉庫空虛,秋冬饑荒之時,如何保全百姓?百姓雖因眼前的困境而呼聲高漲,但長遠的安定更為重要。若因一時之急,輕易放出糧食,豈不是做賊心虛,待後患無窮?”
此話一出,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凝重。許多朝臣默默點頭,顯然認同耶律歸義的觀點。雖然放糧看似可以迅速安撫百姓,但若糧食短缺,後果可能更加嚴重,朝廷的政治根基也會因此受到威脅。
耶律德光的臉色微微一變,但並未急於回應。正在這時,找在一旁的二皇子和三皇子對視一眼,三皇子邁步一步,說:“兒臣認為此事可行”三皇子的話一出,朝堂上的氣氛頓時有了些微的變化。
大皇子和二皇子三皇子一向不和,此時三皇子站出來附和,自然不是看在耶律德光的面子。大皇子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三皇子的言辭簡練而有力,他繼續道:“放糧之事,百姓的疾苦需要緊急應對,若一味擔憂後果,豈不讓百姓陷入更深的困境?雖然秋冬可能有饑荒,但此時若不放糧,百姓的痛苦將更難以承受,且我們若能夠提前著手恢復農業,增加糧食生產,也未必會讓秋冬的危機如此嚴重。”
他頓了頓,掃視一眼全場,目光中帶著一股銳氣,“我們不能因為暫時的困境而不作為。放糧並非無視長遠之策,而是為了爭取時間,為接下來的恢復工作創造條件。民心一旦穩定,國家才能穩步恢復。”
然而,張歸義的神色依舊嚴峻,他冷冷地回望了三皇子一眼,緩緩開口:“三皇子所言雖有道理,但若倉庫糧食一空,秋冬之時我們如何保障民生?百姓所急需的是眼前的糧食,但若一旦糧倉空虛,秋冬災荒時又該如何自保?此舉,實為急功近利,恐怕會因小失大。”
他話音未落,朝堂上再次傳來幾聲低聲的議論,顯然不少人對張歸義的觀點表示贊同。大皇子也站起身來,補充道:“我們要審時度勢,不能因一時的輿論壓力做出短視之舉。放糧雖能緩解百姓當前的困境,但要清楚地認識到,一旦糧食供應斷裂,後果不僅僅是民眾的死亡,而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動搖,朝廷的根基也將因此動搖。”
三皇子的目光銳利,他沒有急於反駁,而是耐心等待大皇子的講話結束。他知道,在這場權力鬥爭中,不能急躁,必須理智而穩妥地處理每一個細節。
最終,他輕輕一笑,道:“大皇子所言的確有道理,但長遠的安定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眼前的民生。我們要的不是單純的解困,而是要透過現有的資源在保障百姓需求的同時,做好災後的長遠規劃。我同意,秋冬可能會有饑荒,但這不是放糧與否的唯一標準。我們可以透過提前調動周邊地區的糧食儲備,確保災後恢復有足夠的糧源。而且,我們也可以透過加快農田的恢復與再生計劃,力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農業恢復。這不僅僅是一個應急措施,更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百姓的生產能力。”
他頓了頓,目光掃視朝堂中的眾位大臣,語氣更加堅定:“如果我們此時坐視不理,百姓的疾苦無法得到及時緩解,民心散去,國家的穩定將更成問題。將眼前的痛苦和長遠的安定結合起來,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朝堂上的氣氛再次凝重,許多人開始默默點頭,雖然心中依舊有疑慮,但三皇子的立場越來越清晰,且並非單純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做決定,而是有著更為全面的考量。
就在這時,耶律阿保機終於開口,聲音沉穩:“諸位,你們各自的意見,我都聽在耳中。眼前的災情確實緊急,百姓的疾苦我們不能無動於衷。但是,如何在保障眼前民生的同時,確保國家長久安定,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考量的。”
他微微停頓,深深看了一眼耶律德光與三皇子:“老五所提放糧之事,朕已聽清楚,老三所言亦有其道理。既然如此,朕決定,暫時允許放糧,但放糧數量須嚴格控制,並且要確保糧食調撥工作有序進行,避免出現糧倉空虛的情況。至於此事。”
耶律阿保機沉吟一二,又道:“就交給老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