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勝
開局崇禎,我靠核彈救命 滴入塵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梁山大勝,聚義廳內張燈結綵,酒香四溢。嘍囉們忙前忙後,搬運著桌椅碗筷,氣氛比過年還熱鬧。
晁蓋端坐正中,滿面紅光,大手一揮:“今日大勝,全賴武植兄弟妙計!來人,給武植兄弟,還有武松兄弟、張青兄弟、孫二孃……算了,都賞!一個都不能少!”
嘍囉們齊聲歡呼,震得屋頂的灰塵都簌簌落下。
林曉心想:這晁蓋還挺會來事兒,知道收買人心。不過,這波不虧,系統提示音都快把自已震聾了!
梁山眾頭領紛紛起身,端著酒碗走向林曉。
“武植兄弟,之前多有得罪,這碗酒,我幹了,你隨意!”劉唐率先開口,一仰脖,碗底朝天。
“還有我!武植兄弟,你這腦子是怎麼長的?比我這鐵頭還硬!”阮小五摸著光頭,憨憨地笑著。
“武植兄弟,以後有啥事,儘管吩咐!”
……
林曉被眾人圍在中間,應接不暇。他酒量一般,但架不住這幫人熱情,幾碗酒下肚,已經有些飄飄然。
“諸位好漢,客氣了!都是自家兄弟,不說兩家話!”林曉擺擺手,舌頭有點大。
晁蓋見時機成熟,朗聲道:“諸位兄弟,今日我還要宣佈一件事!從今往後,武植兄弟就是咱們梁山的……合作伙伴!大家沒意見吧?”
“沒意見!”
“誰敢有意見,老子第一個不答應!”武松瞪著銅鈴般的眼睛,掃視四周。
眾人紛紛附和,開玩笑,誰敢跟武松過不去?更何況,林曉現在可是梁山的財神爺!
林曉趁著酒勁,站起身來,拱手道:“晁蓋哥哥,承蒙錯愛!不過,兄弟我有個不情之請。”
“哦?武植兄弟但說無妨。”晁蓋示意林曉坐下。
林曉清了清嗓子:“我想在梁山附近,另尋一處山頭,建個……建個咱們自已的寨子!這樣,既能跟梁山互為犄角,又能……又能保持點距離,免得……免得大家不自在。”
晁蓋一愣,隨即哈哈大笑:“武植兄弟,你想得周到!這事兒,我準了!”
林曉暗自鬆了口氣,心想:總算把這事兒給辦妥了。獨立自主,才是硬道理!
“多謝晁蓋哥哥!”林曉拱手謝道,“不過,兄弟我對這附近的地形不熟,還望晁蓋哥哥能派個……派個熟悉地形的兄弟,幫我參謀參謀。最好是……精通水戰的。”
晁蓋捋了捋鬍鬚,目光在眾頭領身上掃過,最後落在阮小二身上:“小二,你水性最好,這事兒就交給你了!”
阮小二起身抱拳:“哥哥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林曉心中暗喜,這阮小二可是個寶貝疙瘩!有他幫忙,自已這山寨,說不定還能搞成個水陸兩棲的!
“好!事不宜遲,咱們現在就出發!”林曉拉起阮小二,就要往外走。
“哎,武植兄弟,你這……這也太著急了吧?”晁蓋哭笑不得。
“時不我待啊,晁蓋哥哥!等我把山寨建好了,請你喝酒!”林曉頭也不回地說道。
第二日,林曉和阮小二帶著一隊人馬,在梁山附近轉悠。
“武植兄弟,你看這地方怎麼樣?背山面水,易守難攻!”阮小二指著一處山峰說道。
林曉點點頭:“不錯,就是這兒了!”
“這地方叫啥?”林曉問到。
“回哥哥,此處名叫‘獨龍峰’。”身後一名嘍囉答道。
“好名字!”林曉大手一揮,“就叫獨龍峰了!以後,這就是咱們的地盤了!”
林曉開始著手規劃山寨的建設。他前世看過不少基建狂魔的影片,對各種工程建設都略知一二。
“寨牆要用石頭砌,營房要建得結實,練武場要夠大,倉庫要防潮防火……”林曉一邊比劃,一邊說道。
阮小二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心裡佩服不已。
林曉又向晁蓋要了一批物資和工匠,梁山方面全力支援。
沒過多久,一座嶄新的山寨拔地而起。林曉站在山寨門口,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屬於自已的勢力,終於有了雛形!
聚賢寨的建設,在林曉和阮小二的共同督工下,真可謂一日千里。山石壘砌的寨牆,如同蛟龍般盤踞山腰,巍峨壯觀。營房也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木料結實,屋頂厚重,足以遮風避雨。寨中央,一片寬闊的練武場平整而出,鋪滿了細沙,刀槍劍戟碰撞之聲日夜不絕,漢子們的呼喝聲震天響。短短時日,聚賢寨已初具規模,寨門上,林曉親筆題寫的“聚賢寨”三個大字,筆走龍蛇,氣勢非凡,寓意著廣納天下賢士,共襄義舉。
聚賢寨的熱火朝天,自然瞞不過樑山泊的耳目。晁蓋早就聽阮小二稟報過這位武植兄弟的能耐,如今見他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起如此規模的山寨,心中更是驚奇。這日,晁蓋帶著吳用,並邀上劉唐、阮氏三雄等一眾頭領,浩浩蕩蕩來到聚賢寨視察。
“好!好一個聚賢寨!”晁蓋站在寨門外,望著眼前氣象一新的山寨,連聲讚歎,“武植兄弟,真是好手段!這寨子,比我梁山建得還要氣派!”
吳用捋著鬍鬚,眯著眼睛仔細打量,也點頭稱讚:“寨牆堅固,營房齊整,練武場寬闊,確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武植兄弟,真乃將才也!”
劉唐咧著大嘴,甕聲甕氣道:“這寨牆,瞧著就結實!比我家的牆都硬!”阮小五則嘖嘖稱奇:“武植哥哥,你是怎麼做到這麼快的?簡直神速!”
林曉笑著拱手道:“哪裡哪裡,都是兄弟們齊心協力。寨主哥哥,軍師,各位哥哥快請寨內歇息。”
眾人簇擁著進了聚賢寨,寨中景象更是讓他們眼前一亮。操練的漢子們精神抖擻,往來的嘍囉們步履匆匆,一切井然有序,生機勃勃。晁蓋等人越看越是滿意,對林曉的能力更加認可,心中暗道,這位武植兄弟,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聚賢寨立寨伊始,林曉便在寨門口掛起了招賢館的牌匾,廣發英雄帖,昭告天下,聚賢寨廣納四方豪傑,共謀大業。訊息一出,立刻在江湖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聚賢寨?武植?這是哪裡冒出來的?”
“聽說是梁山泊附近新起的一股勢力,寨主武植,據說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招賢館?廣發英雄帖?口氣倒是不小!”
議論紛紛,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聚賢寨的名號,開始在江湖上流傳開來。
果不其然,英雄帖發出不久,便陸續有江湖好漢慕名而來。有的身懷絕技,武藝高強;有的飽讀詩書,才華橫溢;有的走投無路,前來尋求庇護。林曉親自坐鎮招賢館,一一面試前來應募的好漢。他目光如炬,善於識人,對於那些誇誇其談,只會耍嘴皮子的人,直接揮手送客;而對於那些真才實學,有能力有擔當的人,則熱情接待,委以重任。
短短時間內,聚賢寨便聚集了一批精兵強將。有使一杆朴刀,勇猛過人的步軍頭領;有擅長弓馬,箭術精湛的馬軍將校;更有精通水性,能在水上如履平地的水軍好手。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各有本事,但都對林曉心悅誠服,願意為聚賢寨效力。聚賢寨的實力,也因此迅速壯大。
林曉深知,要成就大業,光靠武力是不夠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他在聚賢寨內設立了武學堂和文學院。武學堂聘請武松親自擔任總教頭,又從招募的好漢中挑選出武藝高強者擔任教習,教授寨中兄弟拳腳刀槍,陣法戰術,每日操練,不敢懈怠。文學院則聘請了飽學之士,教授寨中兄弟識文斷字,兵法韜略,讓他們不僅能舞刀弄槍,也能讀書明理,提升整體素質。
孫二孃在聚賢寨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她利用十字坡多年經營的人脈關係,四處打探訊息,招募人才,為聚賢寨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一些在江湖上混不下去,或者得罪了官府的好漢,紛紛投奔聚賢寨,孫二孃來者不拒,只要是真心實意,有能力肯幹活的,都收入寨中。同時,十字坡的酒肉生意也成了聚賢寨重要的物資來源,為山寨的日常運轉提供了保障。
張青則負責聚賢寨的後勤保障工作。他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將寨中的倉庫、糧草、軍械等物資管理得井井有條,確保山寨的吃穿用度,為林曉免去了後顧之憂。張青為人穩重可靠,深得林曉信任,成了聚賢寨不可或缺的後勤管家。
武松更是盡心盡力,他將一身武藝傾囊相授,嚴格訓練寨中的精銳部隊。他親自示範,手把手教導,從最基本的扎馬步,揮刀槍練起,一絲不苟。在他的嚴厲教導下,聚賢寨的精銳部隊戰鬥力日漸提升,逐漸成為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隊伍,也成了聚賢寨最鋒利的尖刀。
鄆哥也沒閒著,他身形靈活,耳聰目明,被林曉安排負責情報傳遞和訊息打探的工作。鄆哥穿梭於梁山泊附近的大小城鎮村莊,打探各種訊息,收集情報,如同林曉的耳目,將各種有用的資訊及時彙報給林曉。
在林曉的精心經營下,聚賢寨如同一個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實力越來越強。它與梁山泊遙相呼應,互為犄角,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梁山泊眾頭領看著聚賢寨的崛起,心中既有欣慰,又有一絲隱隱的擔憂。他們不知道,這位武植兄弟,未來會將聚賢寨帶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