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老衲本寂率‘寒山寺’僧眾參見‘佛子’——”

擎雲師兄弟一行五人,一大早就離開了“寒山寺”。

時至正午,“寒山寺”山門大開,以“寒山寺”方丈本寂大師為首的數十名僧眾,早早地就守候在了寺門前。

“阿彌陀佛,本寂大師切莫如此!‘佛子’之名不過是家師的錯愛,大師還是稱呼貧僧‘妙風’即可。”

“寒山寺”門前來了三人,準確地說,是來了三名出家的和尚,兩老一少。

開口說話之人,正是那位出身於莆田南少林,去歲又北上少室山歸認禪宗祖庭,後又被少林方正大師收入門下的妙風和尚。

而跟在妙風和尚身後的兩位老僧,卻是少林寺中與方正大師同輩的兩位師弟,方明和方滅。

此二人長年在少林寺後山修行,一身功夫早已達到一流境界,此次被方丈師兄派下山來,卻是為妙風充當保鏢而來。

畢竟,如今妙風和尚的身份已非往日可比,那可是被少林寺方丈親口封讚的“佛子”啊。

“‘佛子’過謙了!既然如此,老衲就託個大,稱呼您一聲妙風禪師吧!”

好傢伙,“寒山寺”的方丈本寂已經年過五旬,也是打小的童子功練起,如今卻要對一位三十歲不到的妙風低眉順目,甚至還以“禪師”相稱?

“本寂大師隨意即可——”

妙風和尚顯得很是從容,一邊同本寂方丈攀談,一邊還沒忘記同本寂方丈身後的“寒山寺”諸房首座見禮。

“阿彌陀佛,掌門師尊,此處並非講話之所,我等還是先請妙風禪師入寺再詳談如何?”

看到自家師尊似乎只顧得同妙風和尚說話,老半天了還沒請人進去,本寂大師身後一位年輕人說話了。

奇怪的是,此人對本寂大師口稱“掌門師尊”,卻並非是出家的僧人,反而是一位三十歲上下的壯士。

“哦,呵呵,是老衲糊塗了,妙風禪師遠來辛苦,快快裡邊請——”

經過那位壯士的提醒,本寂大師如夢方舒,伸手向著“寒山寺”的山門一指,身後眾僧急忙閃出一條道來。

“阿彌陀佛,妙風焉敢獨自先行?本寂大師請——”

妙風和尚似乎不願爭先,也伸手虛引,最終二人聯袂向著“寒山寺”內行去。

......

“妙風禪師,日前老衲收到少林飛鴿傳書,言道妙風禪師要南下‘講法’,不知是怎樣一個章程?”

在山門外迎接之時,“寒山寺”出動了二十多位有身份之人,而來到方丈室待客之時,有資格入內的卻只有三人而已。

“寒山寺”方丈本寂大師,“藏經閣”首座本緣和尚,再有一位,竟然是方才在山門外出言提醒本寂大師的那位中年壯漢?

而妙風和尚這一邊,只有妙風一人在座,其他兩位方字輩的老僧則靜靜地站在妙風的身後。

原來,就在三日之前,本寂方丈收到了一封來自少林寺的飛鴿傳書,其上內容很簡短,只是說到新晉“佛子”妙風要南下“講法”,希望“寒山寺”能夠提供方便。

“佛子”之說,半年前就傳到了江南之地,而妙風和尚的大名,更是早在數年之前就傳遍了整個江湖。

“東雲”、“南風”、“西令狐”,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任誰都能看出,只要這三位能夠安安穩穩地成長起來,取代甚至超越如今正道武林三大高手的位置,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這三人之中,“南風”妙風和尚是唯一一位從江南武林崛起的,又同為佛門弟子,“寒山寺”眾僧自然多有關注。

事實上,“寒山寺”算不得真正的武林門派,甚至上一任方丈壓根就不是習武之人。

也就是從本寂方丈開始,“寒山寺”才零零散散地招收武僧入門,幾十年來,“寒山寺”武僧的人數亦不過三十之數爾。

也正因為本寂方丈習武的原因,這些年才逐漸參與武林事務,只是影響極其有限,就連姑蘇之地都無法做到一家獨大。

倒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本寂方丈同雲遊至江南的少林方生大師結識,二人亦算是一見如故,講經論武、相談甚歡。

自那以後,“寒山寺”算是攀上了少林派的高枝,但凡重要時節或是門下傑出弟子出山,“寒山寺”必有一份心意送往少室山。

這一來二去的,“寒山寺”在江南武林也逐漸嶄露頭角,甚至有知情之人,業已將“寒山寺”看做少林派在姑蘇一地的分支。

“阿彌陀佛,小僧此次南下名為‘講法’實則秉承家師之念,意欲擇取幾處佛門寺院‘布武’而已。”

“當今江湖,雖說少林、武當有武林泰斗之稱,可魔教雄踞‘黑木崖’,‘五嶽劍派’更是分鎮五嶽,枝蔓遍佈大江南北。”

“北方尚有少林祖庭在,可江南之地卻武風凋零,小僧才南下‘布武’,第一站就從‘寒山寺’開始吧。”

妙風和尚說完,轉頭衝著身後的一名老僧點了點頭,只見那名老僧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三本帛書來。

“本寂大師,此乃小僧為‘寒山寺’帶來的三本少林功法,拳法一門‘少林羅漢拳’,掌法一門‘韋陀掌’,以及指法一門‘摩訶指’。”

隨著那名老僧上前獻書,妙風和尚依次道出了三本秘籍的名稱。

“啊,這?......”

饒是本寂方丈經多見廣,手中捧著三本武功秘籍,整個人都不淡定了。

這三本秘籍可不是什麼大路貨,乃是大名鼎鼎的“少林七十二絕技”其中之三啊!

“羅漢拳”和“韋陀掌”多少還差點兒意思,在少林寺中尋常武僧都能接觸到,無非是易學難精而已。

可是,那一門“摩訶指”可非同一般,據說其中一式“三入地獄”,一旦練至大成境界,中指之人當場斃命都是輕的。

“阿彌陀佛,貧僧本緣,忝為‘寒山寺’藏經閣首座,貧僧有一事不明,還望妙風禪師能夠當面解惑。”

三本武功秘籍,還是大名鼎鼎的“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三,哪一位江湖中人見了能不眼熱啊?

這東西別說是三本了,就算是隻有一本讓到江湖上去,都能把人腦袋打出狗腦袋來啊。

能夠得到這樣的秘籍,而且一下子還是三本,說不動心那是假的。

可是,無功不受祿,“寒山寺”往昔就算是同少林派有再好的交情,莫非還值得對方出手如此大方嗎?

“原來是‘藏經閣’首座當面,小僧妙風有禮——”

既然第一站要到“寒山寺”來,該做的功課妙風和尚還是要做的。

他知道眼前這位本緣和尚,乃是方丈本寂的親師弟,甚至俗家還是同宗之親,鎮守“藏經閣”,武功修為還在方丈本寂之上。

“阿彌陀佛,據老衲所知,此三門功法乃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三,向來只有本寺弟子才能修煉。”

“尤其是這本‘摩訶指’,非對少林有所建樹者都無緣觀覽。非是我‘寒山寺’妄自菲薄,似乎......”

本緣和尚乃是一位純粹的武人,平日裡除了偶爾翻翻經書,就是躲到靜室之中練功,難得武功秘籍當前卻還能保持一份清醒。

“阿彌陀佛,本緣大師之意小僧明白。小僧臨下少林之時,已經同掌門師尊稟告過了。”

“姑蘇之‘寒山寺’,杭州之‘靈隱寺’皆為我佛門聖地,斷不能讓宵小之輩染指,當同莆田南少林享有‘同等’待遇。”

這一次,妙風和尚說的異常堅定,打見面開始臉上始終帶著的謙和之氣,竟然瞬間蕩然無存了?

“這個?......”

妙風和尚這番話說的還算是有些隱晦,可對面的本寂方丈和本緣和尚都聽明白了。

“掌門師兄,此事我等是否還要商議一二?......”

同莆田南少林享有“同等”待遇嗎?這話要看怎麼理解了。

妙風和尚就是出身於莆田南少林,既是南少林的牌面,也是南少林未來的希望所在。

可是,這位南少林的牌面和希望,如今卻拜入了少林寺門下,豈不就說明少林寺南北合一了?

“寒山寺”要同南少林“同等”待遇,莫非少林寺也想要兼併了“寒山寺”不成?

妙風和尚口中甚至還提到了杭州的“靈隱寺”,那同樣是一座極有影響力的佛家寺廟,只是,它似乎同武林都不怎麼沾邊吧?

“掌門師尊,本緣師叔,可否容弟子說兩句?”

本寂方丈還沒回話呢,一旁站立的那位年輕壯漢卻搶先開口了。

“雷鳴,你雖未剃度出家,卻是為師最為得意的弟子,有什麼話不妨直言。”

看到這位壯漢有話要說,本寂方丈非但沒有埋怨其隨意插言,反而樂呵呵地鼓勵道。

“是,師尊——”

那名叫做雷鳴的壯漢從案几後邊繞了過來,先是衝著自己師尊行了一禮,然後轉頭朝向了妙風和尚。

“在下雷鳴,乃是此間方丈本寂大師的弟子,亦是江南‘霹靂堂’雷家三子,對於‘妙風’之譽,在下亦聞名已久。”

“師尊,本緣師叔,‘寒山寺’自您二位起,方才在武林之中嶄露頭角,雖說苦心經營了數十年,卻終究只是偏安一隅而已。”

“何也?蓋因我等沒有超乎常人的功法修行而已!世人皆知,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七十二絕技’更是諸多練武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如今,妙風禪師親自上門,且將‘少林七十二絕技’其三相贈,無非是想少林、寒山一家而已。”

“師尊、本緣師叔,弟子不修佛,卻也知天下佛門是一家,莫非在您二人心中佛祖還有少林、寒山之分嗎?”

好傢伙,這個貌似肌肉都要長進腦子裡的傢伙,居然能夠當眾侃侃而談,而且說出去的話貌似還無力反駁?

“這?......阿彌陀佛,徒兒,就憑你今日這番話,你若願意剃度出家,為師將這‘寒山寺’方丈之位相讓如何?”

“本緣師弟,看來是你我二人著相了,還不如鳴兒看得明白啊,既然世人皆稱我‘寒山寺’為少林枝蔓,今日索性就來一個名副其實吧!”

不知真的是雷鳴那番話說服了本寂方丈,還是老和尚自己想清楚了,再次撫摸著手中的三本武功秘籍之時,除了滿眼的歡喜甚至已看不到半絲猶豫?

“阿彌陀佛,看來小僧這第一站功德圓滿了!二位大師,小僧會在‘寒山寺’逗留一月,這三本功法二位......還有這位雷施主均可一併修行,有不解之處,小僧自當從旁解惑。”

看到本寂方丈終於下定了決心,妙風和尚心頭一喜,臉上也再次恢復了最初的笑顏,還甚有深意地看了對面的雷鳴一眼,那種眼神......耐人尋味。

......

“雲師兄,咱們這是打算回去了嗎?”

兩日之後,在姑蘇城逛遊了一圈的擎雲幾人,讓客棧結算了這幾日的費用,出了姑蘇西城門竟然往北而行?

“猛子莫要胡說,九......九公子還沒找到呢。”

從“寒山寺”回來的這兩日,擎雲的話一直很少,即便眾人遊覽了姑蘇的幾處名勝古蹟,甚至接連吃喝了幾家有名的酒樓,都不曾見到擎雲的笑臉。

李猛和張悍可以沒心沒肺的,王威卻不成,可他又不知道雲師兄到底遇到了什麼事情,也只能平日裡說話時更加小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