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依然神色泰然,面不改色,回應說:“道院乃是清幽寧靜之地。
祭祀之事,必須依照禮法,不能肆意妄為。
祭祀的意義,在於懷著誠摯的敬意,而不是追求形式的繁瑣複雜。
你們的所作所為,雖說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偏離了祭祀的真正內涵。
倘若真心想要為逝者祈求福佑,就應當懷著敬畏之心。
舉行莊重的儀式,而不是隻做表面功夫,從而引發諸多的非議。”
秦二狗的眼中流露出一抹嘲弄之意:“老道士,這一會兒又要莊重儀式了!
你太無聊了。
說來說去,不管我們怎麼做,怎麼說,都無法讓你滿意。
我們不是為你祈福還願,你懂嗎?
我們也不是你一個臭道士,天天研究這個、研究那個。
我們的修養限制了我們的眼光,不要以你的道德表準去要求別人!
因為,你不懂百姓的酸甜苦辣,你只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在指責別人!
你的內心,真的能平靜嗎?”
道士神色微動,恢復平靜後看著秦二狗,說道:“我的內心是否平靜,並非由你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來決定,而是取決於我對道的堅守。
我所追求的平靜,是不被外界所幹擾,堅定地堅守正道。
祭祀之事,關係到禮法,關係到對逝者的尊敬,不能僅憑一時的念頭就隨意行動。
倘若你們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場紛爭自然就可以平息了。”
秦二狗嗤笑一聲:“哼,說得倒是容易。
那照你所言,我們到底該怎樣做才算是符合你口中的那所謂禮法呢?”
道士不緊不慢地言道:“祭祀之禮,當以簡潔為要,莊重為本。
需備上潔淨的祭品,心懷誠意地祈禱,以此抒發對逝者的懷念與尊崇之情。
切不可過度執著於形式上的奢靡繁雜。
關鍵在於內心的誠摯,而非外在的虛華。”
秦二狗憨然一笑:“既然這樣,那你瞧瞧我們這場祭祀夠不夠莊重?
夠不夠簡潔?準備的祭品夠不夠乾淨?
你再去問問各位鄉親,他們心底是不是虔誠?你能曉得嗎?!”
道士神色如常,回應道:“我誠然無法將眾人內心的想法盡數洞悉。
但就這祭祀的各類表現而言,的確存在不當之處。
莊重並非單指場面的喧鬧,簡潔也絕非是對儀式的敷衍了事。
而潔淨的祭品也不單單是表面上的無垢。
真正的莊重、簡潔與潔淨,應當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敬重與畏憚。
且要在每一個細微之處得以體現。
倘若僅僅是為了走個過場,而將祭祀的真正意義拋諸腦後。
那無疑是違背了禮法的初衷。”
秦二狗冷哼一聲:“你這個臭道士,我真是受夠你了!
這兒是個鄉下地方,你還當這是你們那破道觀呢?
啥都得按照你們心裡頭想的來準備!
你純粹就是在瞎折騰,白白浪費大家的時間!
著實可惡至極,瞧著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實際上內心虛偽透頂!
啥事兒都要爭個長短,你這就是為了那點虛名。
心都不淨了,還爭名奪利呢。
能靜下心來才怪!
愚心的話你自已信嗎?”
道士神色安然,緩緩言道:“我絕非是為追逐那虛無的名聲,亦不是貪圖利益。
我之種種作為,全然是為守護禮法的威嚴,使祭祀之事迴歸其原本的純粹模樣。
在這鄉野村落之中,禮法斷不可廢弛。
倘若任由你們這般行事,不單是對逝者的大不敬,更是對傳統文化的肆意褻瀆。
我所力爭的,乃是這正義之道,絕非個人的私利。”
秦二狗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哼,說得倒是漂亮!
那照你這話的意思,我們難道就啥都不用幹了?”
道士輕輕搖頭,說道:“非也非也。
祭祀之事當依據當地風俗,適度精簡儀式,關鍵在於內心的誠摯敬意。
可組織村民一同將墓地清掃乾淨,以此表達對逝者的緬懷之情。
籌備簡單卻飽含真情的祭品。
例如自家栽種的蔬菜水果,以此彰顯對生活的感恩之心。
在祭祀之時,誠心祈禱,追思逝者的美好過往。
讓祭祀化作一場心靈的溝通,而非僅僅走個形式。
唯有如此,方可真正實現祭祀的意義。”
秦二狗很佩服道士的修養與口才,太會說了,令人難以爭辯。
他也懶得和他浪費口舌,順水推舟,誇讚道:“妙啊,說得太好了!
既然這樣,那今日這場祭祀,就交由這位尊敬的老道士來主持,期望你莫要讓諸位鄉親們失望啊!”
道士忽然回過味來,感覺有點鑽圈套裡面去了。
不過,他很快恢復正常,微微頷首,面容莊重地應道:“承蒙各位鄉親的信任,貧道自當竭盡全力,將這場祭祀主持妥當。”
言罷,道士便開始井然有序地安排各項事務。
他引領著鎮上的村民來到城外一大片墓地,有條不紊地開始了清掃墓地。
眾人皆認真專注,墓地上的雜草與雜物被逐一清理乾淨。
隨後,村民們紛紛將自家種植的蔬菜水果作為祭品取出,擺放得規整有序。
祭祀正式開始,道士引領著眾人誠心祈禱,現場氛圍莊嚴肅穆。
在道士的引導下,村民們回憶著逝者的樁樁件件,心中滿是敬重與懷念之情。
祭祀結束之後,眾人皆感受到了一種源自心靈的安寧與滿足。
此刻,秦二狗內心興奮不已。
早知曉這般情形,何苦耗費諸多唇舌,直接請老道士來操持此事該有多好。
“哈哈,總算讓眾鄉親們心服口服地燒些紙錢燒往陰間,想必判官大人定會十分欣喜吧。”
他滿心歡喜地走到道士跟前,臉上掛著微笑,拱拱手,說道:“老道長,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
往後類似的事宜,還得多勞煩您吶。
敢問道長如何稱謂?
在何處道觀清修?”
道士微微點頭,言道:“貧道道號清玄,於青雲觀中修行。”
秦二狗趕忙說道:“原來是清玄道長,失敬失敬!
今日之事,多虧道長指點迷津,令我迷途知返。”
清玄道士淡然回應:“無妨,能使祭祀之事合乎禮法規範,亦是貧道的職責所在。”
秦二狗眼珠轉動,接著說道:“那道長以後能否常來此地,為我們指點一番呢?”
清玄道士略作思考,應道:“倘若有所需求,貧道自當盡心盡力。”
秦二狗欣喜若狂,連連道謝。
他順勢從鬼戒中拿出一枚平安符遞過去。
“清玄道長,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還望道長笑納。”
清玄道士接過平安符,仔細端詳一番,頓時驚歎不已,十分慎重地將其收起。
而後微微一笑:“多謝。未曾想到,秦道友竟非平凡之人。
這張平安符甚是珍貴,貧道笑納了。”
秦二狗聽了道士的話,心中一緊,但臉上依舊保持著笑容。
“道長說笑了,這平安符不過是我偶然間所得,能得道長青睞,榮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