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父子算明賬。

還真的是一點虧也不吃啊。

李斯深吸一口氣,有些無奈道:“九公子,大秦統一四海,早已將底蘊打光。

雖說獲得了六國王室的財富。

但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朝廷沒你想象中的富有。”

聞言,王翦同樣沒好氣的道:“小子,你這有些過份了。

堂堂皇子,不思為朝廷解憂,反而變著法子賺朝廷的錢財。”

聞言,嬴鋒有些嗤之以鼻,臉色不善道:“兩位,即便我獻出東西,財富還不是落入某些人的囊中嗎?

既然性質一個樣,為何不能落入我的口袋呢?

不僅增加了稅收,同樣還能在需要的時候拿出。

而且,長安一地想要發展,那樣不需要錢財,光靠情懷,能讓人死心塌地嗎?”

聽完嬴鋒的話,兩人都沉默了下來。

良久之後,李斯這才有些苦澀的開口道:“公子,心中有數便好。”

說完,話鋒一轉道:“公子,以國府當下的決策,想要推行郡縣制和大一統理念,就得需要大量的文吏。

國府當下的決策乃是徵用當地貴族或德高望重之人為秦牧民。

再大肆宣揚秦法,讓舊六國之人不再畏懼秦法。

從而接受大秦的統治。

公子,你覺得此舉如何?”

聞言,嬴鋒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反問道:“廷尉,你未入秦前,做為黔首,對於在各地的所見所聞,想必是不少吧?”

李斯臉色一變,但很快就恢復了過來道:“斯未入秦前,的確是周遊過不少地方。”

聽完李斯的話,嬴鋒輕笑道:“廷尉,在我的認知中,治理天下,便是治民。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聞言,李斯臉色一瞬間便沉了下來,思索片刻道:“此乃斯老師曾提及之論,沒想到公子也曾聽聞。”

嬴鋒輕笑道:“所以,在本公子看來,想要天下安穩,應該以人為本,以民為本。

絕不是仕大夫和世家豪強。

大秦統一天下,壓制的是民,而不是仕大夫和世家豪強。

這在本公子看來,有些本末倒置了。

但同樣也是沒有辦法。

想要治理天下,將朝廷運轉起來,只能依賴他們。

這也是秦凝六國,卻不敢為難六國貴族,對其禮遇有加的原因吧?”

李斯聞言,內心震撼無比,錯愕的看著嬴鋒,沒想到嬴鋒眼光如此毒辣,一眼便能看出大秦的不足之處。

深吸了一口氣,李斯臉色莊重道:“公子,你可知,在這個連果腹都無法做到的時代,想要啟蒙有多難嗎?”

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仕壟斷了文化,無論王朝更迭,仕這階級從來都是如魚得水。

但從他把紙造出來,這一切都會隨之而改變。

“廷尉,民間大才數之不盡,不是都得依仗這些貴族與仕族。

而與普通黔首最大的對立面乃是當地所有的世家豪強。

想要天下歸心,讓黔首認可大秦,讓其有歸屬感,就得打破枷鎖。

不能再以貴族役民,而是要讓他們翻身,當家作主,而不再是倚仗當地世家豪強而活。”

聽完嬴鋒的話,李斯立即內心苦澀,以當下的朝廷,不可能行此事。

但嬴鋒的提議卻是最好的。

但這事影響到太多人的利益,絕不可能透過。

想到此,李斯搖了搖頭道:“公子,有些事得以大局為重。

當下應以安穩為主,不宜再起戰事。”

聞言,嬴鋒臉色充滿不屑道:“廷尉,六國都被大秦滅了,還會擔心這些喪家之犬嗎?

想要感化他們無疑是痴人說夢。

何不以他們的血讓六國黔首歸心。

以他們的錢財重鑄新的大秦?

更是以招賢令,收攏民間大才,治理大秦?”

說完,嬴鋒站了起來,背對兩人,聲音充滿冷漠道:“你們信不信,六國貴族表面上是臣服於大秦,但背地裡卻在暗中發展勢力,等待時機,一舉推翻大秦呢?”

王翦聞言,身上的殺意瞬間暴發開來,語氣冰冷道:“大秦能滅他們一次,便能再滅他們一次。”

大秦太過於驕傲了,同樣太過於自信了。

但正常人都會覺得是天方夜譚。

但歷史上的確就是如此滑稽。

嬴鋒搖了搖頭,神色凝重道:“兩位不妨想想,為何陛下遲遲不立太子?

大兄得到了滿朝文武和民間黔首的認可。

仁義之名傳遍天下。

如此人物,為何遲遲得不到陛下的認可,立為太子呢?”

這一刻,李斯與王翦全部沉默了下來。

嬴鋒見狀,忍不住調侃道:“怎麼了,這都不敢直面問題之所在嗎?”

王翦故作鎮定的抿了一口酒,以此來掩飾自已的尷尬。

李斯則是神情複雜,有些苦澀道:“扶蘇公子仁義無雙,但卻唯獨缺少為君者的霸道。

為臣者,當為世之楷模。

為君者,君子駕馭不了群臣,以仁義理政,將會動搖國本,甚至。。。”

聞言,嬴鋒的臉上浮起一抹譏笑道:“廷尉說的還不夠全面吧。”

李斯沒有回應,為臣者,這是他能說的最大限度了。

嬴鋒瞥了兩人一眼道:“在我大兄的性格未發生改變前,陛下是不可能改變他的想法。

不然,未來的大秦便不再是贏秦,而是儒秦了。”

雖然兩人都不想承認,但以扶蘇當下的性格,這一切從來就不是危言聳聽。

這也是王翦和李斯不待見扶蘇的原因之一。

一旦扶蘇上位,分封制也重新復辟,繼而用周禮治天下,數百年後,又是一個輪迴。

以往沒的選擇,但自嬴鋒一鳴驚人後,已經不再是唯一了。

這也是兩人投資嬴鋒的原因之一。

相對於扶蘇,嬴鋒更加適合為二世。

雖然,現在的始皇帝還是對扶蘇不曾放棄。

但始皇帝絕不會拿大秦的未來讓扶蘇去肆意揮霍的。

想到此,李斯沉聲道:“公子,如若以你的想法實施,天下黔首是否會提前認可大秦?”

聞言,嬴鋒搖了搖頭道:“一個貴族的沒落,就會有新的貴族崛起。

這是必然的輪迴,此舉無解。

想要讓天下黔首歸心,從來都是以相應的國策和高壓的律法相輔相成。

同時,朝廷還得掌握輿論,讓黔首瞭解大秦國策。

避免被有心之人散播不利言論,敵仇大秦。

只要做好此三點。

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天下民心盡歸秦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