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元帥獨自帶著張保,悄無聲息地走出營門,來到康郎山附近。他仔仔細細地把山勢地形觀察了一遍,這才返回營地。回營後,他對眾弟兄說:“我看康郎山前靠著鄱陽湖,山勢極其險峻,就算有百萬大軍,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攻破。況且餘化龍武藝高強,我早就聽聞他的大名。明天我去和他交戰,賢弟們只管在一旁觀看,不要助戰。只有等我收伏了他,才能攻破這座山;不然的話,只是白白耗費錢糧,拖延時間,最終也沒有什麼好處。”
眾將領都領命,各自回營休息。
到了第二天,嶽元帥召集齊所有將領,只聽“撲通通”三聲大炮響起,出了營門,一路上“咕鼕鼕”戰鼓齊鳴,帶領大軍徑直抵達康郎山下。各將官整齊地擺好隊伍,在後面觀看。
那邊的小嘍囉飛速上山報信。餘化龍得到訊息,立刻帶領眾人下山迎敵。兩邊的軍士穩住陣腳,旗幟分開,嶽元帥騎著馬站在陣前,問道:“來將叫什麼名字?”餘化龍回答:“我是餘化龍。來的人莫非就是岳飛?”岳飛說:“正是。你既然知道本帥的名字,為何還不下馬歸降?等我向天子奏明,少不了給你封侯的爵位。”餘化龍大笑道:“岳飛,我早就聽說你是個英雄好漢,可惜你不瞭解天時。宋朝奸臣當道,皇帝昏庸,氣數已盡。兩位皇帝被擄走,中原沒有君主。你不如歸順我主,重新開創江山,再劃分疆土,豈不是美事一樁?你要是憑藉一已之力,想要挽回天意,恐怕一旦喪命還辱沒名聲,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請你好好想想。”
岳飛說:“將軍這話就錯了。我宋朝從太祖開國,到現在已經一百六七十年,皇恩深厚,只是偶然被奸臣誤國,才導致金人來侵擾。如今人心還懷念舊主,天意也不願宋朝滅亡,所以我主上有神明庇佑,騎著泥馬渡過長江,在金陵登上皇位,任用賢能之士,中興之日指日可待。我看將軍儀表堂堂,有才能抱負,卻不能成為國家棟梁,甘願做綠林草寇,這是不忠。既不能揚名顯親,反而玷汙了自已的清白,這是不孝。禍害百姓,殘害良民,這是不仁。只知道自已在康郎山是英雄,卻不知道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比你更厲害的人嗎?一旦失手,身敗名裂,這是不智。將軍空有一身本事,卻忠孝仁智四樣都沒有,不過是個平庸之人罷了,還說本帥不知天命!”
這一番話,說得餘化龍滿臉羞愧,無言以對,只能勉強說道:“岳飛,我也不跟你鬥嘴。你要是能勝過我手中的槍,我就歸降你。要是勝不過我,你也得來歸降我主。”嶽爺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要是我這邊添一個小卒助戰,就算我輸。不過要刀對刀,槍對槍,不許暗算,不許放冷箭,不然就不算好漢。”餘化龍說:“妙啊!這才是好漢!那就和你大戰三百回合看看。”說著就舉起虎頭槍向嶽爺刺來。嶽爺把瀝泉槍一擺,兩匹馬交錯,雙槍並舉。這一個舞起槍來像雪地裡舞動的梨花,那一個刺出槍去如風裡擺動的柳絮。果然都是好槍法,你來我往,打了四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餘化龍架住嶽元帥的槍,喊道:“稍等!岳飛,你果然本事高強,今天勝不了你,明天再戰。”兩邊各自鳴金收兵。
嶽元帥回到營中坐下,對眾弟兄說:“餘化龍的槍法,果然厲害。要是能讓此人歸降,還怕平定不了金人嗎?”眾兄弟也都稱讚:“槍法果然好。”當夜大家閒聊一番,暫且不提。
到了第二天,餘化龍仍舊領兵下山,這邊嶽元帥也領兵出營。餘化龍說:“岳飛,本帥昨天和你沒分出勝負,今天一定要擒住你。”嶽爺說:“餘化龍,先別誇口,今天和你一決高下。”二人舉槍又戰。果然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兩人又打了一整天,還是不分勝負。嶽元帥把槍架住,喊道:“餘化龍,天已經晚了,要是想夜戰,就命軍士掌燈;要是不想夜戰,就先收兵,明天再戰。”
餘化龍說:“那就讓你多活一夜,明天再戰。”兩邊鳴金收兵,各自回營。
到了第三天,兩人又開始交戰。打到午後,還是分不出高下。餘化龍心想:“岳飛本事果然高強,怎麼才能勝他呢?必須用我的神鏢,才能贏他。但在眾人面前打倒他,別人會說我暗算,有損我的威名;不如把他引到山後沒人的地方,再打他。”餘化龍主意已定,虛晃一槍,喊道:“岳飛,本帥打不過你了!”回馬就往山左邊敗逃。嶽爺心想:“他槍法沒亂,怎麼會敗,其中肯定有原因。”便大喝一聲:“餘化龍,不管你有什麼詭計,本帥難道怕了你?”就拍馬追了上去,追到山後邊。餘化龍見岳飛追來,撥回馬又和他戰了七八個回合,然後又回馬逃走。嶽爺繼續追。
餘化龍悄悄取出金鏢,扭轉身子,大喝一聲:“著!”一鏢向嶽爺打去。嶽爺笑道:“原來就這點本事。”把頭往左邊一偏,這鏢就打空了。餘化龍又發一鏢打來。嶽爺往右邊一閃,這一鏢又沒打中。餘化龍慌了,“簌”的一聲,又把第三枝鏢朝著嶽爺心窩打去。嶽爺伸手一抓,把鏢接在手中,說:“餘化龍,你還有多少?乾脆一起拿出來。”餘化龍說:“岳飛,你就算接住了我的鏢,也奈何不了我。”嶽爺說:“也罷,本帥雖然沒用過這種暗器,今天就借你的來試試。”就把手中的鏢朝著餘化龍頭上打去。餘化龍伸手一接,又朝著嶽爺打來。嶽爺又接住,再朝著餘化龍打去。兩人打來打去,就像織女穿梭一樣。嶽爺接住鏢,說:“餘化龍,你既然自認為是英雄,能知曉天命,憑你平生本事都勝不了本帥一人,何況天下這麼大,難道就沒有比本帥更厲害的人嗎?為什麼還不下馬歸降,改邪歸正,去謀求富貴呢?”餘化龍說:“岳飛,你別大話連篇,想讓我下馬。你要是能把我打下馬,我就歸降你。要是不能,我怎麼會服你?”嶽元帥大喝一聲:“本帥好意勸你,你卻不聽,快下馬來!”一聲大喝,一鏢打了過去。
餘化龍只防備了上下身子,卻沒想到嶽爺這一鏢把他坐騎項下的掛鈴打斷了。那匹馬一驚,跳了起來,把餘化龍掀翻在地。嶽爺連忙跳下馬,雙手把他扶起,說:“餘將軍,這匹馬沒上過真正的大陣,你換一匹再來決戰。”餘化龍滿臉羞愧,跪下說:“元帥真是天神!小將情願歸降,希望元帥收留!”嶽爺說:“將軍要是真不嫌棄,我就和你結為兄弟,一起扶持宋朝江山。”餘化龍說:“小將怎麼敢?”
元帥說:“本帥愛才如命,你不必過於謙虛。”二人就用土堆成香案,對著天空立下誓言。嶽元帥年長,做了兄長,餘化龍為弟弟。
嶽爺說:“賢弟,我假裝被你的鏢打中敗回去,在眾人面前再和你戰幾個回合,好消除你主公的疑慮。”餘化龍說:“遵命。”二人再次上馬,嶽爺在前邊假裝敗逃,餘化龍在後面追趕。到了戰場,嶽爺大叫:“眾兄弟,我被奸賊打了一鏢,你們快來助戰!”這時湯懷、張顯、王貴、牛皋等眾將一起衝了上去。
餘化龍稍微戰了幾個回合,寡不敵眾,敗回山上,見到兩個頭領報告說:“小臣假裝戰敗,騙岳飛追趕,用金鏢打傷了他,正要擒住他。誰知他那邊人多,一起助戰,我打不過他們。明天必須主公親自出馬,肯定能大獲全勝。”羅輝對萬汝威說:“不能怪元帥,一個人怎麼能敵得過那麼多人呢?明天我和御弟親自出馬擒住他。”
先不說這兩個賊寇商議出戰的事。再說岳元帥收兵回營,眾弟兄以為嶽爺真被鏢打中了,都來問安。嶽爺假裝說:“被他暗算,差點失手。幸虧只是打中了手指,沒受重傷。”大家正在談論,忽然有探子來報告:“現在金兀朮派元帥斬著摩利之領兵十萬,來攻打藕塘關;駙馬張從龍領兵五萬,攻打把水關。情況十分危急,請元帥下令定奪。”元帥賞給探子牛肉、美酒和銀牌,吩咐他再去打聽,探子謝過賞賜後離開了。
嶽元帥滿心憂慮,心中煩悶不已,對眾將說道:“湖寇還沒平定,金兵又打過來了,這可如何是好?”眾將都無計可施,只能乾著急。這時,楊虎上前稟報道:“末將曾經和萬汝威結拜為兄弟,他以前常邀我一起奪取宋朝天下。不如讓我前去,用利害關係說服他歸降,不知元帥意下如何?”嶽元帥聽後十分高興,說道:“要是將軍肯為國家出力,那真是朝廷的福氣。不過你一定要小心行事,本帥就等你的好訊息了。”楊虎領命出營。
到了第二天,萬汝威和羅輝傳令給眾嘍囉,讓他們緊緊守住三關,就等二位大王親自下山與岳飛決戰。
再說楊虎不走陸路,來到水口,挑選了十二名水手,駕著一隻小船,徑直朝水寨駛去。小嘍囉連忙向二位大王報告。大王隨即下令讓楊虎上山。見面行禮完畢,萬汝威問道:“賢弟你有一身好本事,又佔據著太湖的險要地勢,怎麼反倒歸降了岳飛?今天來見我,有什麼話要說?”楊虎回答:“不瞞兄長說,小弟在太湖的時候,有威力強大的大炮,成群的水鬼,還有花普方等眾多勇將,西山糧草充足,可還是被岳飛一陣攻打,大敗而歸。承蒙他愛才重義,將我收留在軍中,還奏明天子,封我為統制之職。所以今天特地來勸二位大哥,不如歸順宋朝,必定能封妻廕子。不知二位大哥意下如何?”萬汝威聽了,頓時勃然大怒,大喝一聲:“推出去砍了!”左右的人剛要動手,餘化龍急忙跪下說道:“大王刀下留人。”大王問道:“這個沒志氣的傢伙,自已沒本事,屈膝投降他人,還敢胡言亂語,惑亂我的軍心,留他做什麼?”餘化龍說:“大王以前對楊虎有恩,今天殺了他,豈不是把往日的情誼都一筆勾銷了?”萬汝威說:“既然這樣,把他趕下山去。要是在軍前把他抓住,絕不輕饒。”
楊虎嚇得抱頭鼠竄,下山來到水口。他來時乘坐的小船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原來,萬大王要把楊虎綁起來殺掉,這十二個水手嚇得不敢留在船上,急忙從陸路逃回,向嶽元帥報信去了,所以只剩下一隻空船。楊虎只好央求幾個小嘍囉幫忙,搖著船回到本營上岸。他讓小嘍囉暫時在營門外等候,說:“等我見過元帥,取些銀錢來送給你們。”
楊虎進營去見元帥。元帥說:“剛才水手逃回來,說你被賊人斬首了。今天你卻安然無恙地回來,肯定是歸順了賊寇,想來哄騙本帥。把這個傢伙綁出去砍了!”楊虎大聲叫道:“小將怕元帥起疑心,所以把送我來的小嘍囉留在營外。求元帥把他們叫來問問,就知道小將的心意了。”元帥下令把小嘍囉叫進來,他們一齊跪下。元帥問道:“你們是鄱陽湖的賊人,還是被他們擄來的鄉間百姓?”那些小嘍囉為了保命,都說:“我們是良家百姓,被這位將軍擄來的。”元帥微微一笑,說:“現在你還有什麼可辯解的?快快推出去斬了!這些既然是鄉下百姓,就放他們走吧。”那幾個小嘍囉叩頭謝恩,慌忙跑回山上去報信。
這邊把楊虎綁出營來,帳下眾將見事情重大,都不敢出聲,只有牛皋大喊一聲:“刀下留人!”然後跑過來跪下稟報道:“楊虎私通賊寇,雖然罪該斬首,但沒有確鑿證據,真假難定。求元帥開恩,饒他性命。”元帥說:“既然牛將軍求情,就饒他死罪,捆起來打一百棍。”牛皋一開始聽到說“饒了”,非常高興;可聽到要“捆打一百”,心想:“倒像是我害了他!要是砍頭,疼一下就結束了。這一百棍子,豈不要活活打死,還要受這麼多疼痛!”想再上去求情,又怕惹元帥發怒。眼看著打到二十棍,牛皋忍不住了,只好又跪下稟報道:“做武將的全靠兩條腿,要是打壞了,怎麼騎馬打仗?牛皋情願代他挨八十棍。”元帥說:“既然這樣,就饒了他。但要是他逃走了,豈不是放虎歸山?誰敢擔保他?”兩邊眾將沒有一個人敢答應。
還是牛皋站出來說:“小將願意擔保。”嶽元帥說:“你既然肯擔保,就寫份保狀來。”牛皋說:“我不會寫字。湯二哥,麻煩你幫我寫吧!”湯懷說:“你既然肯捨命保他,我怎麼會不幫你寫?”隨即寫了保狀,讓牛皋畫了押,呈給元帥。元帥就叫牛皋帶楊虎回營。眾將各自散去。
楊虎向牛皋道謝,對家將說:“把我的行李取來,到牛老爺營中安歇。”牛皋說:“我要是怕你逃走,就不會保你了。你回自已營中養傷去吧。”楊虎說:“承蒙兄長厚情,我何時才能報答。”於是辭別牛皋,回到自已營中。他坐下後心想:“元帥打我幾下倒沒什麼,可也該先查問清楚啊。怎麼能稀裡糊塗地冤枉我呢?”
楊虎正在懊惱,忽然家將悄悄進來稟報道:“元帥派了機密之人求見。”楊虎隨即命令:“帶他進來。”家將出去把那人帶到跟前,那人跪下呈上密信。楊虎拆開看完,就取火將信燒了,對來人說:“我知道了。”來人叩頭告辭。楊虎就用藥湯洗淨棒瘡,喝了些酒,喝得大醉。睡了半夜,到五更時,他起身對家將說:“我要去個地方,得兩天才能回來。你們要緊守營寨,不要聲張,就說我在後營養病,有什麼事都不許通報!”家將領命。
楊虎悄悄出了營門,上馬加鞭,獨自一人朝康郎山奔去。到了山前,天已大亮,他高聲喊道:“楊虎求見大王。”守山的小嘍囉趕忙向萬大王報告。大王下令:“宣他進來!”楊虎來到大寨,見到萬汝威,跪下哭道:“不聽大王的話,我差點丟了性命!可恨岳飛叫我來勸大王歸順,我回去後他就要斬我。幸虧牛皋搭救,打了我幾十棍,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就逃到這裡來了。希望大王念及往日的深厚情誼,替楊虎報了這個仇,我就算死也沒有遺憾了。”萬大王就命令軍士檢視楊虎的棒瘡,果然打得很重。萬汝威突然大喝一聲:“楊虎,你敢效仿當年黃蓋獻苦肉計嗎?”楊虎大聲叫道:“我這次來可沒有別的心思!”說著就從腰間拔出劍要自刎。萬汝威急忙起身,雙手扶住他說:“我和你開玩笑呢,你怎麼當真了?你要是聽我的話,也不至於受這樣的苦。”接著吩咐餘化龍:“你替我好好照顧御弟,帶他到營中調養棒瘡,擺酒款待。”餘化龍領命,和楊虎回到本營,上好藥,然後擺席飲酒。
餘化龍心裡琢磨:“楊虎反覆無常,是個朝秦暮楚的小人。”喝酒的時候,便嘲諷他說:“將軍前幾天來勸我主歸降宋朝,怎麼今天反倒歸降我主了?真是世事難料啊!”楊虎說:“將軍有所不知,我這次來,也是為了順應天時、結交好漢,還有報答像穿梭鏢一樣情誼深厚的義兄弟。”餘化龍聽了這話,大驚失色,連忙讓左右侍從迴避。這些服侍的人都退下後,餘化龍問道:“將軍這話,肯定另有隱情。”楊虎看了看四周沒人,便說:“實不相瞞,如今金兵攻打把水、藕塘兩關,元帥無法分兵,心中憂慮煩悶,所以讓我用苦肉計,來幫助將軍成就大事。”餘化龍十分高興,說:“將軍真是英雄!我有眼不識泰山,實在慚愧!”兩人越聊越投機,都喝得酩酊大醉才罷休。暫且不說他們這邊。
再說那天早晨,牛皋坐在營中,小校前來報告:“楊虎逃走了。”牛皋聽了,心裡十分懊惱:“這個傢伙,果然害了我!”只好來見元帥,說:“楊虎夜裡逃走了,不知去向,我特來領罪。”元帥說:“我也不管,就命你去把他抓回來贖罪。”牛皋領命,帶領五千人馬,來到康郎山下,大聲呼喊:“楊虎你這個傢伙,快快出來見我!”
嘍囉趕忙跑上山通報,萬汝威當即命令楊虎下山迎敵。楊虎說道:“小將多虧牛皋搭救,實在不好對他下手,還請大王另派良將出戰。”餘化龍主動請纓:“那就讓小將前去將他擒來。”萬汝威點頭應允:“就命你去。我這就去邀請羅大王一同到山頂觀戰。”餘化龍領命,立刻帶領嘍囉氣勢洶洶地衝下山,大喝一聲:“牛皋,你不過是我手下的敗將,還敢再來?”牛皋氣得吹鬍子瞪眼,吼道:“可恨楊虎這個賊子,我救了他的命,他卻逃到這裡來害我!快叫他出來,讓我抓他回去贖罪!”餘化龍冷笑著說:“楊虎今早已經來投降了,大王認他做了兄弟,他現在可是享盡榮華富貴。你不如也歸降我主,我在主公面前保奏你,也封你個大官,怎麼樣?”牛皋啐了一口:“放你孃的屁!我是什麼身份,怎會降你?看爺爺的鐧!”說著,“鐺”的一聲,一鐧朝著餘化龍的腦門狠狠砸去。餘化龍趕忙舉槍抵擋,兩人交起手來,你來我往戰了五六個回合。牛皋漸漸招架不住,敗退回陣。餘化龍也不追趕,鳴金收兵,上山去見兩位頭領。
三人正在商議退兵的計策,忽然有嘍囉來報:“岳飛派人來下戰書。”羅輝和萬汝威拆開戰書,只見上面寫著:
大宋掃北大元帥嶽,書諭萬汝威、羅輝知悉:汝等無能草寇,像螞蟻、蜜蜂一樣聚集在一起,膽小怕事,怎能成大事?若有膽量一戰,就親自下山,一決高下。若不敢戰,就速速將楊虎獻出,率眾歸降。我皇上心懷上天的好生之德,必定能饒你們性命。若等我踏平山寨,那可就玉石俱焚了。你們最好早做打算,別等後悔莫及!
羅輝和萬汝威看完,頓時火冒三丈,在原書後面批下“來日決戰”,將來人趕下了山。兩邊各自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嶽元帥率領眾將,帶著大軍來到康郎山下,三聲炮響,列成整齊的陣勢。羅輝、萬汝威也帶領眾嘍囉下山,同樣把隊伍擺得整整齊齊。又是一聲炮響,嶽元帥立馬陣前,羅輝、萬汝威也騎馬出陣,餘化龍和楊虎跟在後面。牛皋一見楊虎,氣得用手指著大罵:“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今天我非殺了你不可!”萬汝威拍馬向前一步,大聲說道:“岳飛,你空有一身本事,卻全然不識天時!宋朝的氣運已經到頭了,你何苦白費力氣,保著那個昏君?要是不歸順我,今天我誓必要抓住你。”
嶽元帥義正言辭地回應:“你們二人要是識趣,就及早歸降,還能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要是執迷不悟,性命可就危在旦夕了!”羅輝聽了,怒不可遏,喊道:“誰能給我拿下岳飛?”餘化龍挺身而出:“我來拿他!”話音剛落,手起一槍,竟將萬汝威刺於馬下。楊虎也不甘示弱,手起刀落,把羅輝砍成兩段。嶽元帥見狀,立刻下令搶山。這一聲令下,眾將士如猛虎下山般一齊上山,該砍殺的砍殺,該逃跑的逃跑,願意投降的紛紛跪地。餘化龍負責招撫剩餘黨羽,殺掉了兩個賊人的家眷,收拾好錢糧後下山,和嶽元帥一同回營。這時,眾將才明白楊虎用的是苦肉計。牛皋嘟囔著:“這麼大的事,也不通知我一聲,把我當傻子。下回打死我,我也不管這閒事了。”當天,營中擺下盛大筵席,全體將領共同慶賀,暫且按下不表。
第二天,元帥升帳,眾將參拜完畢。元帥命令牛皋帶領本部五千人馬,作為第一隊先行,連夜趕去救援把水關;餘化龍、楊虎二人領兵五千,作為第二隊前去接應。三人領命出發。元帥將投降計程車兵登記入冊,錢糧入庫。又命令地方官收拾好寨柵和船隻。同時寫好奏章進京報捷,保奏餘化龍為統制,之後便起兵向把水關進發。
再說牛皋的部隊抵達把水關,軍士前來報告:“把水關已經被金兵攻佔了。”牛皋一聽,豪情萬丈地說:“既然如此,孩兒們,奪了關再吃飯!”三軍齊聲吶喊,來到關下挑戰。番將出關迎戰。兩邊的軍士整齊列隊,牛皋大聲喝道:“番奴,報上名來,好記在我的功勞簿上!”番將回應道:“南蠻聽好了,我乃金邦老狼主的駙馬張從龍。你這南蠻既然來送死,也報個名吧。”
牛皋挺直腰桿,威風凜凜地說:“你給我聽好了,爺爺我乃是總督兵馬掃金大元帥嶽爺部下的正印先鋒牛皋老爺!先嚐嘗爺爺的鐧!”說著,“嗖”的一鐧就打了過去。張從龍使的是兩柄八楞紫金錘,兩人交上手,戰不到十二三個回合,牛皋就因為張從龍的錘太重,招架不住,撥轉馬頭,敗下陣來,嘴裡還大喊:“孩兒們照舊!”眾軍士果然齊聲吶喊,亂箭齊發。張從龍見亂箭射來,只好收兵退回。牛皋敗陣後,在路旁紮下營寨。
第二天,餘化龍、楊虎二將趕到,問軍士:“為什麼牛爺在路旁紮營?”軍士回答:“一到就去搶關,結果吃了敗仗。”
楊虎對餘化龍說:“我們先安下營寨,一起去看看他。”不一會兒,營寨安置妥當。餘化龍和楊虎來到牛皋營前,守營軍士連忙要去通報。楊虎擺擺手說:“我們和你家老爺是好兄弟,報什麼報!”直接進了營。那軍士怕牛皋脾氣不好,還是飛速進去報告:“餘、楊二位將軍到了。”牛皋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們要來就來,報什麼報!”軍士嚇得不敢吭聲,趕緊退下。牛皋還在罵罵咧咧:“楊虎這個狗東西,自已想搶功勞,還鬼鬼祟祟地哄我。我以前每次出兵都打勝仗,自從被他那個賊元帥花普方在水裡淹了一回,一出門就打敗仗。”
餘化龍和楊虎剛走進來,正好聽見他在罵,立刻停下腳步,覺得不太好進去,就悄悄地出了營。楊虎抱怨道:“他自已打了敗仗,反倒怪我們。”餘化龍提議:“我們去把把水關搶回來,把功勞送給他,和他講和,省得他一直惱火,怎麼樣?”楊虎點頭贊同:“說得有理。”
兩人回到營中,吩咐眾軍士吃飽喝足,直接去搶關。
正是:康郎已決安邦策,把水先收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