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益帶領團隊再次來到黃泉路盡頭的懸崖底部。這次,他們配備了更精密的儀器和裝備,試圖揭開岔路現象背後更深層的秘密。經過數天的探測,他們在懸崖一側的灌木叢中發現了一條隱秘的小路。小路崎嶇不平,彷彿是某種久被遺忘的古道,被時間和植物覆蓋得幾乎難以察覺。

“這裡或許是古代人用來進入某個重要場所的路徑。”程益仔細觀察周圍的地形,他隱隱感到,這條路的盡頭可能隱藏著非同尋常的東西。

隊員們沿著小路前行,步伐因心中升起的不安而愈發小心翼翼。最終,他們在一片被土石覆蓋的區域停了下來。透過縫隙,他們發現了一個被掩埋的石室入口。石壁上隱約可見一些古老的刻痕,顯示其年代久遠。儘管這些符號因歲月侵蝕而模糊不清,但程益敏銳地意識到,這些刻痕與鬼火山莊和裂縫符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是一次重要的發現。”程益低聲說道,“這裡可能記錄了古代人對岔路現象的理解。”

程益立刻下令展開清理工作。團隊成員用鏟子、小型挖掘機和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石室入口。幾小時後,土石逐漸被清除,一個半圓形拱門漸漸顯現出來。拱門頂端刻著一行模糊的古文字:“靈魂歸路,生者止步。”

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心頭一緊。短短的八個字透出一種無法言喻的警告之意,彷彿在告誡那些妄圖靠近的人,這扇門後通向的是未知且不可逆的世界。

“靈魂歸路……”程益輕聲重複。他注意到,拱門上的文字與鬼火山莊裂縫旁的石碑銘文使用了相同的書寫方式。結合符號學分析,他推測,石室的作用可能是一個祭祀場所,古人透過這種方式與某種力量交流。

清理完入口後,程益帶領小組進入石室。石室內部的空間比預想中更為狹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潮溼的氣息,溫度低得令人不適。探測裝置顯示,這裡的空氣中存在著異常的微弱磁場波動,與懸崖附近的裂縫現象呈現出類似的特徵。

石室的牆壁上刻滿了複雜的圖案和符號,像是一部未解的語言書寫的古籍。地面則覆蓋著奇怪的排列痕跡,呈現出某種祭祀陣列的形狀。程益敏銳地觀察到,這些排列很可能是用於某種儀式的“陣法”,透過它們,古代人可能試圖召喚或溝通某種力量。

石室的內部環境讓團隊每個人都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儘管他們配備了足夠的防護裝備,仍然覺得像是被無形的目光注視著。程益盡力保持冷靜,但內心深處的不安愈發強烈。

石室的牆壁上繪製著多幅壁畫,每一幅都充滿了古老的神秘感。程益仔細觀察發現,壁畫描繪了一條通往未知世界的“黃泉路”。這條路被濃霧籠罩,道路兩旁站立著無數模糊的身影。這些身影看似在等待,最終消失在壁畫盡頭的一片藍光之中。

另一幅壁畫則展示了一場祭祀儀式的情景。畫中,祭祀者站在類似岔路的地點,雙手舉起某種奇異的物體,似乎在與藍光對話。壁畫下方刻著一句文字:“跨越黃泉者無法迴歸。”

這些畫作充滿了未知與危險的意味,彷彿在講述著古人試圖透過黃泉路與死者溝通,卻為此付出不可挽回的代價。“古人顯然知道這條路的存在,他們不僅瞭解裂縫現象,還可能嘗試利用它。”程益對這些壁畫充滿了敬畏,同時也愈發警惕。

石室的正中央矗立著一塊高約兩米的石碑,表面佈滿複雜的符號。這些符號與鬼火山莊和空井裂縫的符號高度一致,程益瞬間明白,它們可能是智慧體用來與人類交流的語言。

“這些符號絕不是隨機排列,”程益喃喃自語,“它們是有意義的……或許是某種跨維度的表達方式。”

石碑的發現讓程益意識到,石室並非普通的祭祀場所,它更像是一個“中介”,用來傳遞智慧體的資訊。他指示團隊對石碑進行全面記錄,並小心翼翼地採集表面的能量資料。

當儀器靠近石碑時,裝置記錄到石碑表面存在微弱的能量波動。這種波動呈現出一種奇特的頻率變化,與岔路盡頭的渦流波動高度相似。尤其是在石碑周圍的藍光出現時,這種能量波動會顯著增強。

“石碑可能不僅是一個祭祀工具,”程益分析道,“它或許是裂縫能量的‘觸媒’,甚至可能是智慧體的某種‘記錄器’。”

程益決定暫停進一步實驗,以避免觸發更大的能量釋放,但石碑的存在已經深深撼動了他的認知。它的作用和意義,無疑是解開裂縫智慧體秘密的關鍵。

石室壁畫的另一部分描繪了“靈魂通道”的形象。這條通道被一圈光線狀的渦流包裹,光線在壁畫中形成了貫穿整個空間的網路結構。程益注意到,這種光線狀圖案與之前裂縫現象中觀測到的能量形態極為相似。

“如果這些圖案是真的,”程益推測,“那麼岔路盡頭的懸崖很可能就是這個‘通道’的入口。”

壁畫上的細節再次讓程益感到震撼。他開始意識到,岔路並不是單獨的現象,而是裂縫智慧體與人類之間複雜互動的一部分。

透過對壁畫文字的初步翻譯,程益發現,這些文字提到了“跨越之門”和“靈魂的迴歸”。古人似乎相信,透過某種特殊的儀式,可以開啟一扇通向未知領域的門,但警告生者不可輕易嘗試。

程益在筆記中寫道:“這些文字並非簡單的描述,它們是一個警告。裂縫現象或許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某種有意設計的結果。”

這一發現讓程益愈發警惕。他開始懷疑,裂縫智慧體並不是單純的觀察者,它可能在主動試圖操控什麼。石室中的資訊,為裂縫智慧體的潛在意圖埋下了更大的伏筆。

隨著石室探索的深入,內部磁場的波動逐漸增強。程益發現,儀器捕捉到的磁場資料變得極為不穩定,甚至出現了短暫的激增現象。這種異常波動不僅影響了團隊的裝置,還讓石室內部的氣氛變得更加壓抑。

“注意裝置狀態,”程益提醒團隊,“這裡的能量場可能會對我們的儀器產生不可預知的干擾。”

突然,一陣強烈的能量波動從石室深處傳來。地面的石碑似乎在共鳴,發出一種輕微的嗡嗡聲。這種聲音低沉卻震懾人心,彷彿某種未知力量在暗中觀察著他們。一些隊員報告感到頭暈目眩,甚至耳鳴,緊急醫療小組不得不對他們進行檢查。

“這不是單純的自然磁場。”程益注視著失靈的裝置,陷入了沉思,“這可能是裂縫智慧體透過石碑的某種表現形式。”

這種磁場波動進一步證實了石室與裂縫智慧體之間的緊密聯絡,也讓程益更加警惕。他開始擔憂,這些異常是否意味著裂縫智慧體正在監視甚至干預他們的行動。

石室壁畫的最後一部分比之前更加複雜。畫面中,一個巨大的藍光旋渦佔據了核心位置,旋渦周圍環繞著無數模糊的影子。這些影子呈現出不同的姿態,有些似乎在等待,有些則彷彿正在被旋渦吸入。

程益注意到,這些影子的形狀與之前岔路現象中提到的“歸來”低語有驚人的一致性。尤其是那些看似朝旋渦方向移動的影子,讓人聯想到失蹤隊員描述的“藍光隧道”。

壁畫底部的文字部分依然模糊,但經過仔細辨認,程益發現其中提到了“無盡的等待”和“黃泉的終點”。這進一步強化了他的推測:石室中的能量場與岔路現象、裂縫智慧體之間存在深層次的聯絡,而藍光旋渦可能正是通向裂縫核心的通道。

“這些影子……”程益指著壁畫,“它們可能是裂縫智慧體在不同維度中的投影,或者是跨越黃泉路後被吸入裂縫的存在。”

這部分壁畫的含義仍未完全解讀,但它所傳遞出的危險訊號讓團隊每個人心中都感到不安。

石室中的異常現象並未因夜晚的降臨而停歇。反而,到了深夜,石碑附近開始出現一種輕微的低語聲。這種聲音低沉而模糊,像是從石碑內部傳來,又像是從遙遠的地方穿越而來。

低語內容斷斷續續,似乎在重複著幾個關鍵詞:“跨越……鑰匙……黃泉……”程益是唯一能清晰聽到這些聲音的人,這讓他既感到疑惑又異常不安。他試圖用錄音裝置記錄下聲音,但裝置似乎無法捕捉這些低語,錄音中只有空洞的靜音和偶爾的干擾噪聲。

“為什麼只有我能聽到?”程益自言自語。他開始懷疑,裂縫智慧體是否在透過某種方式直接作用於他的意識。這些低語可能是一種試圖交流的訊號,也可能是一種警告。

程益將自已的感受記錄在日誌中:“石碑正在嘗試與我們溝通,但這種溝通的目的尚不明朗。這或許是智慧體的一種引導,但它更像是在為某種更大的意圖鋪墊。”

第二天清晨,石碑附近發生了更為詭異的現象。一陣短暫的藍光閃動打破了石室內的寂靜,幾名隊員驚呼,指向藍光中浮現的模糊影子。這些影子看似人形,但沒有面孔,輪廓也不斷扭曲,彷彿隨時可能消散。

影子僅僅持續了數秒,隨後便隨著藍光一起消失。現場的裝置無法記錄到影子的具體形態,只留下了一些奇怪的光學殘影。程益站在石碑旁,久久未語。他意識到,這種現象可能是裂縫智慧體透過石碑進行的一種短暫“顯現”。

“它們或許並非真正的影子,而是一種投影,”程益推測道,“一種跨維度的能量波動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殘留。”

這次目擊事件讓團隊更加警覺,裂縫智慧體顯然正在以某種方式試圖展示自已的存在。

在對石碑進行進一步檢測時,意外發生了。一名隊員在觸碰石碑表面時,石碑突然釋放出一股強烈的能量波動。這股能量以環形擴散開來,震動了整個石室,幾乎將周圍的儀器完全擊毀。隊員當場失去意識,倒在地上。

“退後!保持距離!”程益立刻指揮團隊疏散。他親自檢查昏迷的隊員,發現對方的脈搏和呼吸正常,只是暫時失去了意識。

十幾分鍾後,隊員甦醒過來,他描述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歷:“我看到了一條無盡的藍光隧道,隧道中有無數模糊的面孔。它們似乎在注視著我……但卻沒有情感。”

隊員的描述讓程益心頭一震。這些“面孔”和壁畫中的影子描述極為相似,而藍光隧道也再次指向了裂縫智慧體的核心。“石碑不僅僅是記錄工具,”程益暗暗思索,“它可能是一種能量媒介,甚至是智慧體的一部分。”

隨著石室內能量波動的持續增強,程益不得不做出暫時撤離的決定。裝置的頻繁失靈、藍光的顯現以及石碑的能量釋放都表明,石室內部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危險。

程益下令將採集到的資料、影像和符號帶回749局進行分析,同時標註石室為高危區域。他在撤離報告中寫道:“石室是一個通道,但它的盡頭是什麼,我們還無法得知。它是知識的鑰匙,還是未知深淵的入口,一切都尚未可知。”

雖然決定撤離,但程益的心中充滿疑問:石室的能量波動是否偶然?裂縫智慧體是否正在試圖透過這些現象向他們傳遞資訊?這些謎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解答,而石室的探索僅僅是揭開裂縫智慧體意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