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的局勢在張昱的推動下,士族與朝廷的矛盾愈演愈烈。然而,孫權作為一代梟雄,他並非毫無作為之人。在陸遜的協助下,東吳開始針對蜀漢的滲透行動展開反制,一場隱秘的博弈悄然拉開帷幕。

建業宮殿內,孫權召集陸遜、魯肅及東吳重臣商議如何應對當前局勢。孫權面色陰沉,開門見山地說道:“吳郡、會稽一帶叛亂頻發,士族私下勾結蜀漢已是不爭之實。若不盡快處理,江東遲早崩潰。諸位有何良策?”

陸遜抱拳出列,冷靜說道:“主公,蜀漢在江東扶持士族分裂,並破壞我們的商貿和糧道,意圖削弱我們的根基。但我們並非毫無勝算。蜀漢雖然手段毒辣,但他們的力量集中於長江以北,只需切斷他們的滲透路徑,我們依然可以穩住局勢。”

孫權點了點頭:“如何切斷?”

陸遜從袖中取出一份地圖,指向長江沿線的幾個重要節點:“主公,蜀漢的滲透依靠商旅與間諜,這些活動的樞紐在長江幾處碼頭。如果我們能夠加強這些節點的控制,並佈下疑兵,封鎖蜀漢的水軍行動,他們就很難進一步威脅江東。”

魯肅補充道:“此外,蜀漢對士族的策反多以經濟利益為誘餌。我們應立即調整對士族的稅收政策,暫時緩和矛盾,同時派出使者分化士族聯盟,爭取部分勢力重新歸附。”

孫權緩緩點頭:“伯言(陸遜字)所言有理。這些年來,我過於倚重武力鎮壓,忽略了江東內部的民心所向。此次若能穩住局勢,朕定重賞全軍!”

與此同時,張昱在蜀軍江陵大營接到細作傳來的情報,得知孫權計劃切斷蜀漢的滲透路徑,並對士族聯盟施加懷柔政策。他將訊息彙報諸葛亮後,主動請纓前往長江沿線,破壞東吳的反制行動。

諸葛亮看著面前的張昱,語重心長地說道:“子恆,江東形勢複雜,若孫權全力反撲,你一旦暴露,恐凶多吉少。”

張昱卻笑道:“丞相放心,此事我早有對策。我會以商旅的身份接近東吳各地,同時透過金銀賄賂東吳的守軍,開啟長江沿線的封鎖節點。只要江東無法切斷我們的聯絡,他們的計劃便是徒勞。”

諸葛亮點頭:“善。若此事能成,我大軍南下將無後顧之憂。”

張昱帶著一支精銳小隊,以商人的身份沿長江行動。他的第一目標是吳郡附近的一個重要碼頭——此地是東吳掌控長江物流的核心節點,也是孫權命陸遜重點佈防的地方。

張昱利用現代人的邏輯分析東吳佈防的漏洞。他發現東吳的封鎖策略雖然嚴密,但守軍多以軍法威懾,缺乏實際的經濟激勵。於是,他利用蜀漢從許昌帶來的黃金,逐步腐蝕碼頭的守軍。

“這只是小小的一份心意。”張昱微笑著,將一袋黃金放在東吳守軍隊長的桌上,“我只是個普通商人,只求在這亂世中謀生。如果將軍能網開一面,兄弟們以後自當報答。”

隊長盯著黃金,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商人通行無礙,但若被查出,切莫牽連到我。”

張昱點頭:“將軍放心,這裡的一切,我會替你保密。”

透過類似的方法,張昱逐步突破長江沿線的封鎖,恢復了蜀漢與江東士族的聯絡。同時,他利用間諜活動掌握東吳軍隊的佈防資訊,將這些情報送回江陵,供諸葛亮制定戰略。

與此同時,東吳的懷柔政策雖然暫時緩解了一部分士族的不滿,但效果並不理想。一些被蜀漢暗中扶持計程車族開始對孫權表現出公開的不服從,甚至暗中資助叛軍。

在會稽,朱氏家族私下聚集了一批地方豪強,籌劃反叛朝廷。他們甚至派人聯絡張昱,希望得到蜀漢的直接軍事支援。

“朱公,不必急於求成。”張昱在與朱紀的秘密會面中說道,“士族聯盟尚未徹底穩固,東吳還有很強的反撲能力。我們只需配合蜀漢大軍,逐步蠶食朝廷的控制力,最終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朱紀聽罷,點頭說道:“張公所言有理。但若孫權得知我們的計劃,恐怕我們會遭受滅頂之災。”

張昱目光堅定:“不必擔心,蜀漢的力量已經滲透到江東的每個角落。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江東之主必定易主!”

然而,陸遜並非易與之輩。他很快察覺到張昱在長江沿線的活動,透過截獲蜀漢密信,推斷出張昱的身份。他向孫權建議:“主公,蜀漢派遣的這個張昱,乃是江東動亂的幕後主使。此人心思縝密,需速速除之。”

孫權下令加大對蜀漢商旅的盤查,並派出一支精銳騎兵,試圖截殺張昱。

張昱在返回江陵的途中,遭遇東吳騎兵的圍堵。他冷靜分析地形,利用江邊的蘆葦蕩設定陷阱,成功擊退敵軍。面對死裡逃生的部下,他淡然說道:“東吳已經注意到我們,但這更證明我們的計劃正在奏效。”

張昱透過賄賂與情報操控,成功破壞了東吳切斷蜀漢滲透路徑的計劃,同時進一步推動江東士族的分裂。儘管陸遜和孫權試圖反制,但張昱的現代思維與靈活手段讓他們的努力陷入困局。江東的局勢愈發不穩,蜀漢大軍的南下已成不可逆轉之勢,而張昱在亂局中的關鍵作用也愈發顯現。

江東大局已亂,東吳的反擊是否還能奏效,成為了下一步的關鍵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