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昱(化名張昀)與司馬懿的暗中較量愈演愈烈,魏國的權力核心漸趨混亂。曹丕在東吳邊境的戰報和許都的傳言之間搖擺不定,朝堂內的分歧愈發明顯,而三國局勢的風暴即將達到頂點。
洛陽的司馬懿府內,燈火通明。司馬懿正在與心腹密議下一步行動。
“張昀利用東吳牽制孤,已讓邊境局勢複雜至極。陛下雖然心生疑慮,但尚未徹底倒向孤這一邊。”司馬懿沉聲說道。
司馬師低聲問道:“父親,若無法一擊致勝,張昀恐會藉機反撲,屆時我們恐怕無法全身而退。”
司馬懿冷冷一笑:“孤不會讓他有這樣的機會。傳令下去,讓邊境守軍制造更大的戰事,並假意撤退,留下蛛絲馬跡指向許都。孤要讓曹丕徹底相信,張昀與東吳之間早有勾結。”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同時,孤會派密使前往許都,收集關於張昀的更多證據。只要稍有破綻,他的命運便到此為止。”
許都,張昱的府邸內。
張昱正在聽取親信的密報:“司馬懿已開始製造邊境戰事,試圖進一步引陛下懷疑將軍。現在朝中已有幾名大臣開始上奏,要求徹查許都城防的漏洞。”
張昱聽後,神色如常,緩緩說道:“此事早在意料之中。司馬懿擅長步步為營,但他忘了一件事——越是多疑的人,越容易露出破綻。”
他沉思片刻,隨即對親信下令:“第一,散佈流言,稱司馬懿在洛陽暗中積蓄兵力,意圖以邊境危機為藉口調兵入許都。第二,繼續聯絡東吳,讓他們在邊境製造假動作,進一步攪亂魏軍的佈局。”
親信愣了一下,試探問道:“將軍,若司馬懿提前察覺,是否會反將我們一軍?”
張昱目光堅定:“司馬懿的弱點在於他太謹慎,他不會輕易放手一搏。而我的目標,是讓他徹底失去退路。”
建業,孫權的大殿內。
孫權正與陸遜和呂蒙商議近期魏軍的動向。一名密探快步入內,將最新情報呈遞上來。
陸遜看罷,拱手說道:“主公,張昀讓我們製造的假動作已成功引起魏軍的關注。司馬懿的調動頻繁,邊境空虛。這正是我軍擴充套件地盤的機會。”
呂蒙沉聲說道:“若趁機攻入魏境,是否會引來蜀漢的不滿?”
孫權擺手笑道:“蜀漢此時自顧不暇,劉備與曹魏的糾葛未完。只要我們行動得當,張昀會為我們掩蓋此事。傳令下去,調兵沿長江而上,試探魏軍虛實。”
許昌的宮中,曹丕正在翻閱奏摺,神色陰沉。
“東吳邊境屢有戰事,而司馬懿與張昀各執一詞……孤到底該信誰?”他喃喃自語。
此時,宦官送來一封匿名密信。曹丕開啟信箋,內容卻讓他更加憤怒。
信中寫道:
“司馬懿於洛陽私募門客,積蓄兵力,欲借邊境戰事調兵入許都,控制魏國中樞。張昀雖被貶,但心繫魏國,實為陛下忠臣。此事若不查明,恐後患無窮。”
曹丕看罷,冷哼一聲:“兩人都不可信!來人,傳孤旨意,即刻召張昀與司馬懿入宮面陳邊境事宜。”
次日,曹丕在朝堂之上召見司馬懿與張昱。
司馬懿率先開口:“陛下,邊境戰事頻發,孤雖盡力穩住局勢,但東吳的動作顯然與許都的某些人暗中勾連,不可不察。”
張昱不慌不忙,拱手說道:“陛下,臣雖被貶,但心繫魏國,絕未與東吳有所牽連。至於邊境戰事,是否因洛陽守備薄弱,導致東吳得以可乘之機,臣以為應徹查。”
司馬懿冷笑:“張大人言下之意,是孤失職?”
張昱淡然回道:“臣不敢,只是以為邊境之責,非一人可獨斷。”
曹丕聽著兩人針鋒相對,眉頭緊鎖。他沉聲說道:“夠了!司馬懿,張昀,孤命你二人聯手處置東吳之事。若再有失誤,孤絕不輕饒!”
朝堂散後,司馬懿冷冷盯著張昱的背影,低聲說道:“張昀,你的日子不多了。”
張昱回頭一笑,語氣不卑不亢:“司馬大人,局未終,何必言勝負?看著吧,誰的日子更難熬,還未可知。”
兩人心照不宣地踏上各自的戰局道路。風暴的中心已然顯現,三國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許都,張昱府內。
張昱凝視著一幅新的情報地圖,地圖上標註著東吳邊境的最新軍情和魏軍的佈防。他的親信急匆匆趕來,低聲說道:“將軍,東吳近日加大邊境兵力,試探性攻勢愈發頻繁。司馬懿卻下令邊軍主動後撤,意圖製造假象。”
張昱嘴角浮現一絲冷笑:“司馬懿以退為進,試圖引東吳深入。他的算計雖深,但此計未免過於險惡。若東吳看穿他的虛實,魏軍將陷入被動。”
他頓了頓,繼續吩咐:“傳令密探,將訊息故意透露給東吳,讓他們以為司馬懿此計另有所圖,引東吳更大規模出擊。”
親信愣了一下:“將軍,若東吳全力進攻,魏國邊境恐難穩固。”
張昱目光堅定:“正是要讓局勢徹底失控,方能逼迫曹丕徹查司馬懿。我需要一場不可挽回的危機,讓他的佈局徹底崩潰。”
洛陽,司馬懿府中。
司馬懿正研讀邊境戰報,長子司馬師憂心忡忡地說道:“父親,東吳的攻勢越來越猛烈,許都卻遲遲沒有動員援軍之意。張昀此人是否已在暗中煽動朝臣?”
司馬懿目光一寒:“張昀的手段越多,便越證明他心虛。他若以為能利用東吳來扳倒孤,便太天真了。”
他轉向心腹,將一封密信遞給他們:“立即將此信送往邊境,命守將集中力量突襲東吳的補給線,孤要讓他們嚐到後勤斷絕的痛苦。”
司馬師沉聲說道:“父親,若邊境失守,恐怕陛下的怒火將首當其衝。”
司馬懿冷冷說道:“孤自有分寸。張昀的局雖然巧妙,但他低估了孤的耐性。”
建業,孫權宮中。
東吳的大臣們正在緊張討論邊境局勢,陸遜拱手說道:“主公,魏軍的防線已經暴露,我們若能迅速突襲,便可在長江沿岸奪取幾處重要城池。”
呂蒙卻搖頭說道:“主公,司馬懿乃魏國第一謀士,他的退兵或許只是誘敵深入之計。我們不可貿然進攻。”
孫權笑著擺手:“不必爭執。傳令下去,調集更多兵力,製造假象,讓魏軍誤以為我們即將全力進攻。我們要先將他們的防線攪亂,再一舉出擊。”
成都,蜀漢大營。
諸葛亮正在分析魏國的局勢。他的幕僚將一封密信遞給他,信中詳細記錄了東吳與魏軍的邊境交戰情況。
魏延提議道:“丞相,東吳與魏軍膠著之時,正是我軍出兵漢中的好機會。不如趁勢進攻,重奪漢中!”
諸葛亮搖頭:“不可冒進。魏國雖亂,但司馬懿未必真失控。我們此時應按兵不動,讓魏吳兩方繼續消耗。我軍的機會,還在後頭。”
劉備走上前,沉聲問道:“孔明,你對張昱的佈局如何看?”
諸葛亮沉思片刻,說道:“張昱此人深諳險中求勝之道,但他以一已之力攪動局勢,終究危險。若他失敗,司馬懿將徹底穩固權勢。”
劉備點頭:“此戰若他能勝,我蜀漢定會助他一臂之力。”
許昌宮中,曹丕收到東吳邊境的最新戰報,臉色鐵青。
“邊境戰火未平,司馬懿卻遲遲未有進展,張昀又暗中與東吳勾連,魏國豈能容此等亂象?”曹丕怒道。
宦官低聲問道:“陛下,那是否應下旨徹查?”
曹丕沉聲說道:“孤已受夠這兩人的爭鬥。傳旨,召張昀和司馬懿二人回許昌,孤要當面對質,徹底解決此事!”
張昱接到召令後,迅速整頓行裝,與親信低聲說道:“曹丕終於忍不住了。這場棋局即將揭曉,我們必須抓住最後的機會。”
司馬懿也從洛陽趕往許昌。他在路上沉思,心中暗道:“張昀,你步步緊逼,但最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兩人在許昌宮中相見,曹丕陰沉的目光在兩人之間掃過。他冷冷說道:“東吳邊境戰事愈演愈烈,孤已受夠你們的爭鬥。今日,誰是忠臣,誰是亂臣,孤要有個交代!”
張昱拱手說道:“陛下,臣對魏國赤膽忠心,但邊境之亂,實因某些人私心過重,未能全力守護魏國。”
司馬懿冷笑:“張大人之意,是指孤失職?若真如此,不如請陛下徹查,看看到底是誰在暗中挑撥離間!”
張昱與司馬懿的對質中,曹丕沒有表態,顯然,他想讓兩人繼續暴露更多底牌。
張昱從宮中退下,目光深遠,低聲說道:“司馬懿,你的棋局已現破綻。下一步,我不會再給你任何機會。”
司馬懿則冷笑著回到府中,喃喃道:“張昀,局未終,孤從未輸過。我們拭目以待。”
三國的風雲棋局愈發複雜,一場終極博弈,正在迅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