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將劉備一行人迎入茅廬,點起油燈,微風吹過窗欞,光影在屋內搖曳。茅廬雖簡陋,卻乾淨雅緻,書卷氣息濃厚。張昱一進門便忍不住偷偷打量,心中暗道:果然是臥龍先生,這屋子簡直比我大學教授的書房還“仙”!
諸葛亮示意眾人入座,隨即躬身行禮:“亮居山野,粗茶淡飯,不成款待,還請諸位莫怪。”
劉備忙回禮:“先生勿須多禮。此番備冒昧造訪,實為蒼生計,先生如能出山相助,備感激不盡!”
關羽和張飛則默然坐於一側,雖未多言,但目光中多有打量。張飛甚至忍不住低聲嘀咕:“這就是傳說中的臥龍?瞧著文文弱弱的,真能打贏曹操?”
諸葛亮似聽出了他的話,卻不動聲色,只微微一笑,淡然道:“亮雖不才,但曹孟德志在吞併天下,其氣運不可長久。若皇叔能持正義以待天下,必可與之爭衡。”
張飛聞言,眼中多了幾分敬佩,卻依舊抱臂不語。
張昱此時坐在角落裡,心情複雜得像被攪了一鍋漿糊。他既激動又拘謹,不敢亂說話,生怕給“偶像”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心裡已經開始瘋狂腦補:“這就是能想出‘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的人物啊!真人果然比小說還有範兒!”
劉備開口道:“先生能斷天下大勢,備實為敬佩。敢問,如今天下之局,先生有何高見?”
諸葛亮微微頷首,緩緩道:“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氣焰正盛。江東孫氏據水而守,暫未有爭霸之心,而荊州乃天下樞紐,地利人和,正為皇叔立足之地。若皇叔能得荊州,再聯江東,共抗曹操,則大業可期。”
劉備點頭:“先生所言極是,備正愁如何穩固荊州,先生既有良策,請教該如何佈局?”
諸葛亮正要開口,張昱突然忍不住插話:“等等!臥龍先生!據我所知,曹操手下還有一群能人,比如郭嘉、荀彧、程昱……這些人可不好對付啊!咱們光靠荊州,夠打嗎?”
此言一出,滿屋寂靜。
張飛一拍桌子,瞪著張昱:“你插什麼嘴?我們問的是怎麼取荊州,不是問你害不害怕!”
劉備也忍不住微微皺眉,但諸葛亮卻饒有興趣地看向張昱:“敢問閣下尊姓大名,軍中又居何職?”
張昱被諸葛亮這麼一問,頓時有些腿軟:“呃……小人姓張,名昱,目前……目前是糧草官。”
“糧草官?”諸葛亮目光一亮,笑道,“難得皇叔帳下有如此謹慎之人。閣下擔憂曹操勢力龐大,非但不是壞事,反而說明您善於未雨綢繆。”
張昱愣了半晌,隨後竟然有些激動:“先生過獎了!我……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別小看曹操那幫人!”
諸葛亮點頭:“曹操的確不可小覷。正因如此,咱們更要以智取勝,而非與之硬拼。”
張昱趕緊點頭附和:“沒錯沒錯!智取!先生,您繼續說!我一定認真聽!”
張飛看得滿臉無語,小聲嘀咕:“這小子莫不是被嚇傻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繼續道:“皇叔如今雖據荊州,卻尚未真正鞏固,曹操南下隨時可能威脅江南。亮以為,應先固根基,再謀大勢。”
“如何固根基?”劉備問道。
“其一,安撫百姓,招賢納士。荊州剛剛易主,百姓尚未歸心,若不能讓民心歸附,則地雖有而人難聚。其二,設險佈防,備戰曹操。曹軍雖強,但其後方尚有隱患,不會貿然傾力而攻。若我軍能做好準備,穩固荊州,則曹操必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頻頻點頭,正要開口贊同,張昱又忍不住插嘴:“那江東孫權呢?咱們得聯手吧?總不能只盯著曹操,孫權不幫忙也夠嗆啊!”
諸葛亮轉頭看向張昱,目光中多了一絲讚許:“閣下目光長遠。正如您所言,江東乃重要盟友。若能聯江東以御曹操,則勝算更大。”
張昱頓時激動了,抓住機會繼續問:“那……那咱們怎麼跟孫權聯手?他會不會不願意啊?”
“此事需待時機。”諸葛亮不疾不徐地回答,“若曹操南下,威脅江東,則孫權必然願意聯合抗敵。屆時,我等可再做細議。”
張昱聽得連連點頭:“果然還是先生厲害!這些事我都沒想明白,您幾句話就理順了!”
張飛忍不住在一旁翻白眼:“張昱,你再拍馬屁,我看諸葛先生都要被你拍煩了!”
張昱臉一紅,縮了縮脖子,小聲嘀咕:“我這不是崇拜嗎……”
幾人交談許久,天色漸晚,茅廬內的燈光越發溫暖。劉備最終誠懇地說道:“先生所言如撥雲見日,備若得先生相助,必能成大事。”
諸葛亮沉吟片刻,站起身,拱手說道:“皇叔如此誠意,亮豈能推辭?從今日起,亮願為皇叔分憂,助君完成大業。”
劉備大喜,當即起身拜道:“先生願出山,乃備之大幸!”
張昱聽得滿心激動,甚至忘了自已還坐著,一躍而起:“太好了!諸葛先生要出山了!以後咱們就不怕曹操了!”
張飛看著他一臉狂喜的樣子,忍不住嘟囔:“你怕得也太早了吧……”
諸葛亮看著張昱,淡然一笑:“張兄弟如此關心天下大勢,想必以後也能為大業出力。”
張昱被他這一誇,頓時有些飄了,連忙說道:“先生放心!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您儘管吩咐!”
諸葛亮含笑點頭,心中卻暗道:此人雖膽小,但細心且機敏,若加以引導,也許真能有所作為……
當諸葛亮爽快答應出山時,劉備不禁有些愣住了。他原本以為,這次見面不過是表達誠意,為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拜訪打基礎。卻沒想到,諸葛亮直接答應了他的請求。
“先生……先生果真願意相助?”劉備雙手抱拳,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敢相信的喜悅。
諸葛亮微微一笑,點頭說道:“皇叔之誠,亮已聞名。今日見面,皇叔之心更如傳聞。亮既心繫天下,又豈能拒絕明主之邀?”
張昱在一旁激動得差點跳起來,心裡暗自得意:看來我提前給臥龍先生打了“預防針”,讓他知道劉備的重要性,果然奏效!這才一見面,就搞定了!三顧茅廬什麼的,簡直浪費時間嘛!
走出茅廬,劉備看著諸葛亮,依舊有些恍惚。他回頭看了張昱一眼,語氣複雜:“張兄弟,沒想到你說得對。臥龍先生果然願意出山。”
張昱被誇得有些飄了,咧嘴笑道:“主公,您不知道,這可是臥龍先生對咱們有信心!當然……呃,可能也因為咱們這邊確實沒什麼好人選了。”他話一出口,感覺哪裡不對,趕緊補充,“我不是說您不行,我是說……哎,您懂的!”
劉備苦笑著搖搖頭:“你這嘴啊,真該好好學學如何言辭得體。不過……也虧你這次提醒,讓我準備周全,否則恐怕無法打動先生。”
“應該的應該的!”張昱趕緊拍馬屁,“主公天生有領導氣質,先生就是被您的氣場感動了!”
張飛在旁邊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揮著丈八蛇矛哼道:“感動啥?我看就是張昱膽小怕事,才逼得大哥一次就把話說明白了。換我,三次五次也不在乎!”
張昱瞪了他一眼,小聲嘀咕:“你就會衝鋒,談判這種事輪不到你……”
回到臨時營地,諸葛亮與劉備、關羽、張飛坐而論道,而張昱則縮在角落裡,偷偷打量著這位歷史巨人。他看著諸葛亮鎮定自若的樣子,心中越發崇拜,忍不住嘀咕:“不愧是臥龍啊,這氣質,這風度,絕了!”
諸葛亮似乎聽到了張昱的嘀咕,轉頭看了他一眼,忽然問道:“張兄弟對大勢頗有見解,不知是否願與亮一同籌謀?”
張昱被這句話嚇了一跳,差點從坐著的小凳上滑下來。他連忙擺手:“不不不!我哪有先生那種本事?我就是個……嗯,糧草官,負責後勤!”
諸葛亮微微一笑,目光中多了幾分戲謔:“後勤也是大事。軍中若無糧草,何談打仗?亮聽說,曹孟德以治軍嚴謹著稱,其糧道部署更是精妙。若皇叔能以張兄弟為後勤大將,或許能與之一爭。”
劉備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張兄弟雖膽小,卻心思細密,確實是後勤方面的人才。”
張昱聽得一愣一愣,心裡卻直髮虛:不是吧?不是吧?!諸葛亮居然看中我了?!可是……可是後勤這活兒也是要命的啊!
他連忙擺出一副“謙虛”的樣子:“主公,先生,您過獎了!我就是……嗯,盡力而為,盡力而為……”
張飛在一旁嗤笑道:“別裝了,你不是一直自稱我們營地的‘命脈’嗎?現在怎麼又慫了?”
張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小聲嘀咕:“張將軍,我這是低調,低調你懂嗎?”
正當眾人暢談時,一名探子匆匆趕來,單膝跪地稟報:“主公,曹操派出的斥候已探到我軍位置,恐怕不日便會發動攻勢!”
劉備聽聞,臉色凝重:“看來曹孟德已有動作,需儘快回營部署。”
諸葛亮卻從容不迫地說道:“皇叔不必憂心。曹操雖兵多勢眾,但行軍過快,後勤未必能及時跟上。我等若能以守為攻,誘其深入,則有機會挫其鋒芒。”
劉備點頭:“先生所言極是。”
張昱聽到“後勤”兩個字,猛然抬起頭,小心翼翼地插嘴:“先生的意思是……咱們要斷曹操的糧道?”
諸葛亮看著他,微微一笑:“正是如此。”
張昱頓時覺得頭皮發麻:**斷糧道?那得往敵軍後方跑吧?!這也太危險了吧!**他趕緊說道:“先生,這種大事,您還是交給別人吧!我這人膽子小,幹不了這麼刺激的活兒。”
諸葛亮意味深長地說道:“張兄弟既然膽小,更應注重謀略。若能以智勝敵,便可避開險地,不是更好嗎?”
張昱聽得一愣一愣,覺得諸葛亮的話好像有道理,但又隱隱覺得哪裡不對。他試探著說道:“那……那我試試看?”
劉備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張兄弟,你既有膽識,又有計謀,先生看重你,便是對你最大的肯定。”
張昱心裡苦得不行:這肯定我可真不想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