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太師領了仁宗皇帝的旨意後,便寫了一封家書,選派了四個機靈的家將,讓他們將信送到掛印總兵海東公龐天德的府上。家將們來到公府門口,一箇中軍官走上前來,警惕地問道:“什麼人,在這兒鬼鬼祟祟地窺探?”家將們恭敬地回答:“啟稟大人,我們是奉太師爺的差遣,前來投送書信的。”中軍官說:“把信拿出來我看看。”家將們趕忙把書信呈上,中軍官接過信,看了一眼,說道:“你們先在這兒等著。”隨後,中軍官走進府內,向龐天德稟告:“啟稟公爺,京中太師爺派家將來了,這兒有一封家書。”龐天德接過書信,拆開一看,不禁說道:“真是奇怪,幾十年來一點訊息都沒有,近年來老夫人被封了公爵,哥哥這才想起我這個兄弟了。”這可真是“窮來休要尋親眷,富在深山有遠親”。
龐天德回憶道:“當年我在軍政府擔任監軍守備的時候,多次求他到兵部去說情,希望能減免一些差役。可他卻說,宰相同兵部沒有什麼往來,不好去託關係。還說派差升調這些事,關乎國家政務,不能徇私。我聽他這麼一說,以後就再也沒提過這事。近年來他知道我征服了邊夷,現在鎮守遼蠻,就派家將來送家書了。我先不說他勢利,再仔細看看這封書信。”只見信上寫著:“愚兄自年輕時與賢弟分別後,時光飛逝,歲月不斷更替。欣喜地得知賢弟您恩榮蓋世,功績冠絕古今,如今爵高位尊,擔任掛印總兵之職,肩負著臺垣的重要使命,為我們龐氏家族增添了光彩,我無不感到高興。如今大宋仁宗皇帝留心國事,談及賢弟的英雄事蹟以及四位賢侄的高超武藝。忽然接到皇帝的恩旨,命令愚兄火速寫信給您,召您和四位賢侄一同進京面見皇上,不得有絲毫延誤。因為有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此事非同小可,所以特地派遣家將,送來這封欽命的家書,讓他們日夜兼程,望賢弟收到書信後,立刻動身進京,如此便能穩穩地享受豐厚的俸祿了。”
龐天德把家書看了一遍,突然哈哈大笑起來:“還好我生了四個兒子,個個都精壯能幹。大兒子龐龍虎,使一根梨花槍;二兒子龐牛虎,用一把開山斧;三兒子龐毛虎,專門使用一對鋼鞭,他那圓睜的眼睛,比銅鈴還大,面色赤紅,頭髮發紅,就像火部的神將;小兒子龐飛虎,生得面如傅粉,唇若丹砂,宛如瑤宮仙子,使用一柄方天畫戟。我能有今天的公爵之位,也多虧了這四個兒子的幫助。看來我們龐家祖宗墳墓的風水也不算差。閒話不多說,先把那家將喚進來。”中軍官來到外間,說道:“公爺讓你進去拜見。”那家將聽到傳喚,跟著中軍官走進內堂,叩頭說道:“相爺派小人來叩見公爺,想請您和四位公子一同進京議事。”龐天德說:“你們先到外面廂房休息,消停兩日再說。”家將退到外廂,龐天德走進內室,見到夫人李氏。李氏見他面帶喜色,便問道:“公爺,今日有什麼喜事,讓您這麼高興?”龐天德說:“夫人,說起來也奇怪,我哥哥在京做了二十多年丞相,從來沒給我寄過書信。如今他知道我被封為海東公,而且四個兒子正值血氣方剛,武藝高強,就派家將來送了一封信。”夫人問:“不知道信裡寫了什麼?”龐天德說:“這封信說是朝廷的欽命,讓我和兒子們一同進京,想來是要我們父子幫他的忙。”夫人說:“按理說應該過繼一個兒子給他,但是你大哥在朝廷雖然受寵,卻和同僚關係不睦。他因為害了呼家一門,現在還在捉拿呼家的兒子,結果反倒被呼家的兒子打得大敗,所以才想起兄弟和侄兒們,讓我們進京商議,不過是想讓你幫他罷了。”龐天德說:“夫人說得不對,就算他無情,我們也不能無義。我應該和孩子們一起進京,說不定還能謀個好前程。要是進兵能抓住呼家的人,就能名揚四海,威震天下。大丈夫就應該藉此機會建功立業,成為國家的棟樑。如今你大伯派人來請,畢竟是手足情深,有這份關切。至於進退,我心裡自有打算。家人,去把公子們請到堂上來。”家人來到內室,說道:“公子們,老爺有請。”公子們聽到傳喚,一起上堂拜見龐天德,問道:“爹爹,喚我們出來,有什麼吩咐?”龐天德說:“因為你們的伯父龐吉為了追捉呼家將,要我們父子進京商議。要是能抓住呼家將,那就是大功臣,不愁做不了大官。”公子們說:“爹爹,我們應該去。一來可以為朝廷出力,二來能夠建功立業,為國除奸,這是我們做臣子的分內之事。”龐天德高興地說:“難得我兒們有志氣。”只見公子們個個雄赳赳、氣昂昂,一起上前說道:“母親在上,孩兒們要和爹爹一起進京,就此拜別。”夫人說:“兒啊,你們年紀都還輕,可別輕信別人的話。況且你們大伯那麼勢利,因為自已抓不到呼家的人,就想騙你們去替他賣命。”公子們說:“母親不必擔心,我們此去,自然會見機行事。請母親放心,孩兒們就此拜別。”夫人含著眼淚說:“你們這些畜生,我做孃的捨不得你們,你們倒好,說走就走,撇下我這個做孃的。”公子們說:“不是孩兒們要撇下您,自古道:‘男兒志在四方’。”夫人啐了一口,說:“呸!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們都是蠻牛!”然後又含著一包眼淚吟道:“燕子銜泥空費力,初豐毛羽想離巢。未知何日還鄉井,可能相會小兒曹。”龐天德聽著母子倆說了這麼多嘮叨的話,便對兒子們說:“孩兒們,就此別過夫人吧。”龐天德吩咐家將:“今日就陪四位公子起身,路上一定要小心伺候。到京見到太師爺,就說我耽擱一兩個月就到。”家將們請四位小將軍上馬,龐天德又再三叮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又對兒子們說:“你們兄弟四個見到伯父,不可仗著自已的本事誇口。”公子們齊聲答道:“曉得。”隨後便策馬離去。
沒過幾天,他們就到了長安地界。來到軍前,家將帶著四位小將拜見龐太師,說道:“伯父在上,侄兒們拜見。”龐太師說:“賢侄們請起。”兄弟四人起身,又說道:“爹爹隨後就到,讓侄兒們先行一步,向伯父問安。”龐太師看著這四個侄兒,心中十分歡喜,說道:“老夫聽說你們四個兄弟,個個武藝高強,明日先到教場,我要看看你們的本事,也好根據你們的能力安排官職。”第二天,龐太師讓侄兒們到教場比試。龐龍虎提起銀槍,舞動起來如雙龍爭勝,槍尖八面迴繞;龐牛虎拿起開山斧,連使了五六十個盤旋動作,斧影閃爍,猶如電光;龐毛虎揮動竹節大鋼鞭,乒乒乓乓,舞得十分利落;龐飛虎手持方天畫戟,舞動起來更是驚人。龐太師看他們兄弟四人比試完,心中十分滿意: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這兄弟四個威風凜凜,不愧是將門之子。龐太師吩咐他們回營,眾人一起上馬。
回到帳內,龐太師吩咐丫環,請眾位侄媳婦出來相見。丫環把眾位侄媳婦請到帳前,她們見到龐太師,說道:“公公萬福,今日喚媳婦們出來,有什麼吩咐?”龐太師說:“今日請你們來,沒別的事。我覺得黑虎死後,我膝下無子,如今四個侄兒來了,我想從他們當中選一個過繼為子。”眾侄媳婦說:“公公說得極是。自古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是不早點立嗣,我們龐氏家族的香火由誰來接續呢?”龐太師哈哈大笑:“我大房龐吉有後了!”隨即吩咐快擺香案,拜謝天地祖宗,然後收大侄子龐龍虎為兒子。叔嫂們相互見禮,這裡就不多說了。龐太師感慨道:“假子真孫從古就有說法,如今宗祧有繼,看誰還敢欺辱我們。”龐太師帶著嗣子龐龍虎,以及侄兒龐牛虎、龐毛虎、龐飛虎一同上京啟奏。見到仁宗皇帝,龐太師奏道:“臣龐吉承蒙我王旨意,召胞弟龐天德進京。只因他有病在身,未能及時趕到,先讓他的四個兒子前來謝恩。”仁宗當天就召見四虎將上殿,見到他們後,非常歡喜,當即封四虎將為將軍,讓他們隨營聽候調遣,又命令龐龍虎等人:“速速跟隨你們的父親和伯父前往軍前效力,以後按功勞升賞。”四人一起謝恩出朝,回到營中整頓軍務,暫且按下不表。這正是“今日龍城飛將至,管教胡馬度陰山”,期待他們能在軍前建功立業。
再說呼守勇自從逃到高山,被趙大嫂和鳳奴救下,見到大舅趙虎臣後,彼此相處得十分融洽。趙虎臣還將妹妹鳳奴許配給呼守勇,兩人成了親。幸好鳳奴賢惠懂事,但呼守勇時常想起慘死的爹孃,心裡怎麼能安寧呢?於是他和鳳奴商量:“我想去新唐國,借些兵馬回來,再做打算。”趙鳳奴聽了,苦苦相勸:“官人,別這麼著急。今日哥哥嫂嫂在山下練兵佈陣,我們去看看吧。”呼守勇說:“那倒可以。”
兩人來到山下,只見那裡擺著一字長蛇陣。一聲炮響過後,長蛇陣變成了四門陣,接著又變成了八卦陣,最後化為五行陣。呼守勇讚歎道:“好精妙的陣法!”這五行陣取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之意。趙虎臣收兵後,忽然看到妹夫和妹妹,連忙起身問道:“妹丈,你們什麼時候來的?”呼守勇說:“剛到。”鳳奴便把呼守勇想去新唐國借兵的想法告訴了趙虎臣,與他商議。趙虎臣說:“賢妹,妹丈的事你別太著急,我在這裡招兵買馬,也是為了妹丈。”呼守勇說:“既然大舅您願意幫忙,在此招兵買馬,何不同我一起去新唐國借些兵馬,這樣就可以和龐家決戰了。”趙虎臣說:“但從這裡去新唐國,據說有八九千里遠,一路上有羌兵把守,恐怕很難去成。妹丈你先耐著性子,在這兒再耽擱一段時間吧。”呼守勇聽了,心裡悶悶不樂。
趙虎臣見他心情不佳,便準備了酒筵,為呼守勇解悶。酒喝到一半,忽然有嘍兵來報:“啟稟大王,龐妃又派了四虎將領兵前來,說是要捉拿呼將軍。”趙虎臣聽了,立刻發出十二枝令箭,讓嘍兵們四處去打聽訊息,又命令頭目守住山寨。嘍兵們領命而去。趙大嫂說:“官人,我看我們必須先抵擋住他們,再做下一步打算。”呼守勇聽了,嚇得臉色蒼白,說道:“我們兵少將寡,怎麼打得過他們?不如大家一起逃往新唐國吧。”趙虎臣說:“別長他人志氣,滅自已威風。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妹丈害怕,就快去和舍妹商量商量。”呼守勇來到內室,與鳳奴商議一起逃往新唐國的事。鳳奴說:“公子,不是我不答應,聽說去新唐國的路有萬里之遙,我還是和哥嫂留在這裡,這樣也能讓公子少些路途上的擔憂。”呼守勇說:“只是你身懷六甲,凡事一定要小心。”鳳奴說:“這個我自然會注意。”呼守勇又再三叮囑趙虎臣夫婦,然後便告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