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願和媽媽一路走一路拍,最後來到塔川后山觀景臺,這裡是塔川后山的制高點,可以俯瞰整個村子和遠處的群山,五彩斑斕的樹葉將整個山底點綴得像一幅精美的油畫,姜願給媽媽拍了很多美到窒息的短影片素材。

拍到興致正濃時,姜瀾芳忽然“哎喲”一聲。

姜願緊張:“媽媽,怎麼了?”

姜瀾芳站不穩:“扭到了,扭到了,快來扶我一下。”

程青衍跑得比姜願還快,三步並兩步走到姜瀾芳面前,扶著她的手臂,聲音緊張:“哪裡扭到了?”

姜願也趕到跟前:“媽,你沒事吧?”

姜瀾芳抓著程青衍的手臂,緩了緩:“好像後腰扭了一下,不要緊,我緩一緩。”

姜願四處找地方給她媽坐,可惜這山上哪有凳子,程青衍把自己的外套脫掉,鋪在地上說:“坐我衣服上。”

姜瀾芳說:“哪有這麼竟是,直接坐地上就行了,我一個農村人,還能怕髒,快把你衣服收起來,別凍到。”

程青衍還是緊張她:“要不要去醫院?能走嗎?我揹你,我們這個年紀,扭到腰不是小事。”

姜願也說:“對啊,媽媽,我們去醫院吧?”

姜瀾芳堅持不打緊:“可能是扭到一根筋,緩一緩就沒事了,哪裡那麼矯情,讓我休息一下。”

程青衍還是不放心,對姜願說:“願願,幫我把無人機收起來,我揹你媽媽下山,我們去縣醫院。”

姜願說:“好嘞。”

姜瀾芳哎呀一聲:“別別別,我能走,回去買兩片膏藥貼貼就行了,你上次給我買的藥膏,我包裡還有,願願,你去車子裡拿,在那個大的行李箱裡。”

姜願不放心:“媽,你確定不用去醫院?”

姜瀾芳急了:“真不用,我自己的身體,我心裡還沒有數嗎?別跟你程叔一樣大驚小怪,聽我的,快去,這讓你程叔揹我,我的腰才受不了,萬一路上兩人再摔了。”

姜願也怕程青衍背不動,她媽媽還挺壯實的,下山又是階梯,別到時候兩人一起滾下山,程青衍臉都綠了。

姜願馬不停蹄地趕到村口,找到自己的車子,開啟後備箱,找到包一番找,找到一袋膏藥匆匆趕回後山,抬頭就看到程叔叔在給她媽媽揉腰。

姜願尷尬地走過去,把膏藥遞給她媽媽。

程青衍說:“給我,我幫你媽媽貼,你媽媽剛才走了兩步,看上去還行,沒我想得嚴重。”

姜瀾芳附和:“我就說不嚴重嘛,是你們倆大驚小怪,貼這裡,對,就是你的手摁著的地方。”

程青衍撕開膏藥,又確定了一遍:“這裡?”

姜瀾芳說:“對,就是這裡。”

姜願摸摸鼻子,站在旁邊,感覺自己有點多餘,什麼時候起她和她媽媽已經不是相依為命的關係了,媽媽的生命裡多了一個人,在這一刻具象化,她無法再忽視。

下山的路上,姜願攙扶著媽媽,彆扭地說:“媽媽,你之前不是說,想讓程叔叔來家裡住嗎?”

姜瀾芳說:“你不是不同意嗎?怎麼忽然提這個?”

姜願聲音如蚊子:“那什麼,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不用考慮我的意見。”

姜瀾芳沒反應過來,說:“你是我女兒,我怎麼能不考慮你的意見,等等,願願,難道你不反對了?”

姜願小聲說:“算是吧,只要你自己開心就好。”

姜瀾芳驚訝地看著女兒,臉上露出意外的笑容:“願願,我的乖女兒,你……媽媽太感動了,老程。”姜瀾芳回頭看著程青衍:“願願同意了!”

程青衍納悶:“嗯?同意什麼?”

姜願覺得尷尬:“程叔叔,你扶著我媽吧,我想上廁所,先走一步。”然後快走幾步,跑得比兔子還快,一直等到村子裡,才和兩個人重新匯合。

村子裡有吃飯的民宿,姜願已經點好幾個菜,等姜瀾芳和程青衍趕過來的時候,菜正好上桌,熱氣騰騰,有湯,有肉,有蔬菜,不過姜願覺得沒她媽媽燒得好吃。

程青衍也說:“還是你的廚藝最好。”

姜瀾芳說:“回去我燒給你們吃。”

姜願還是不放心她媽媽的腰,提議:“要不今天下午我們就回去吧,我覺得素材拍得已經差不多了,下午如果回去的時間尚早,去屯溪人民醫院拍個片子。”

程青衍做主:“好,就這麼定,吃完我們就回去。”

姜瀾芳的意見全程被姜願和程青衍忽略。

下午走高速,趕到屯溪兩點半,姜瀾芳被兩人拉去醫院拍片子,片子出來後,醫生說問題不大,讓回去養,別做劇烈的運動,兩人才放下心來。

之後幾天,都沒讓閒不住的姜瀾芳上山下田,監督著她在家休息,最多讓她拿著手機剪剪片子。

程青衍推掉屯溪酒店的客房,搬到了姜願家來住。

程渝白把魚莊的設計稿發過來了,中間溝通修改了幾遍,確定好最終設計稿後,程青衍找裝修公司來建魚莊,每天開始忙碌起來,不再天天無所事事做個釣魚佬。

有一次姜願還聽到程叔叔和她媽聊天,提到榆村以前的獼猴桃產業:“今天在水庫看著裝修隊忙建魚莊的事情,遇到一個大學生村官,對這個事情還挺感興趣的,我看他問了很多村民關於三十多年前水庫裡面的山林種植獼猴桃的事情,說想推進,爭取推進這個扶貧助農專案,等明年春天看能不能買到獼猴桃樹幼苗。”

姜瀾芳可激動了:“太好了,我之前就找村裡說過這個事情,別的村都有產業,就我們村啥都沒有,村裡怎麼做工作的,你看樵山村有香榧,三陽有山核桃,宏譚有黃精,我們村也得支稜起來才對,看來村裡是把我的意見放在心裡了。”

程青衍說:“榆村還有茶葉,漫山遍野都種滿了茶葉,不算沒有產業,只是茶葉沒有打出自己的牌子,我之前和你弟弟聊他茶廠的生意,他說這邊的茶葉價格不高,一年三季,就春天的毛峰價格高一點,綠茶是一季比一季價格賣得低,而且你們採茶,除了毛峰是手工採摘,後面的綠茶都是用大剪刀直接剪,品質不出眾,拿去外面就很難把價格提上去,是這樣嗎?”

姜瀾芳說:“所以才要再增加一點產業嘛。”

程青衍說:“看看後面魚莊能不能做起來,若是魚莊能夠拉動鄉村旅遊,到時候直接開放採茶專案,讓遊客們體驗採茶的農家樂專案,這種專案會吸引父母帶孩子來體驗生活,既有教育意義,又能開啟茶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