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國環視一圈幾位老友,目光落在方誠身上,沉聲開口:

“你對世家和異人應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他們的力量來源五花八門。”

“有的是與生俱來的血脈天賦,得天獨厚;有的是因為某種特殊遭遇,偶然觸發變異,從而獲得超乎常人的能力。”

“但無論如何,想要深入挖掘其潛力,最終都需要透過‘冥想’來不斷加深對自身異能本源的感知和掌控。”

“而我們傳統武學中的氣功,尤其是從‘真元鑄鼎’層次邁向‘內景外顯’的關鍵突破,也需要一種與‘冥想’相似的‘觀想法門’。”

說到這,馬建國頓了頓,稍作斟酌。

“這個法門,我在你第一次來研究會時,便已向你提起過。”

“兩種冥想方式似乎有共通之處,但本質截然不同。具體如何,我現在沒法向你詳細描述。”

“你只要記住一點,武者的‘觀想法門’,是對自身‘精氣神’三寶合一的凝鍊與昇華,是將自身的生命能量修煉到極致,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馬建國加重語氣,強調道: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武者自身持之以恆的苦修,而並非天賦異稟的血脈或偶然的變異,也不是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神佛。”

吳德旺也適時補充道:

“夏國數千年曆史中,有確切記載達到‘內景外顯’這種至高層次的武者,寥寥無幾,多半隻存在於傳說中。”

“而在近兩百年間,真正被官方證實達到此境界的,只有厲歸真前輩一人。”

“就算他擁有某個世家傳承或者異變產生的天賦能力,那也僅僅是錦上添花,加快修煉速度而已。”

“所以,阿誠……”

馬建國接過話,看著方誠,眼神中充滿了肯定與期許:

“你無需擔心將來身體檢測數值異常,會被特搜隊當成異類。你走的路,其實和厲前輩一樣,是最純粹、最正統的武道之路!”

他頓了頓,似乎想起什麼,又繼續說道:

“過段時間,我家那小子不是要參加特搜隊的複試體檢嗎?”

“到時候,我陪他去一趟特搜隊總部,順便找裡面的老熟人打個招呼,給你也備個案,登記成‘古武學傳承者’。”

“這樣一來,以後就算你展露出一些過人的能力,也有個合理說法,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對!”

張海祥一拍胸脯,聲若洪鐘:

“特搜隊裡也有我幾個不成器的徒弟,我跟他們打聲招呼,看誰敢找我們武學研究會未來頂樑柱的麻煩!”

“沒錯,誰敢動你,先問問我們這幾把老骨頭答不答應!”

吳德旺和陳子振也紛紛點頭,表示全力支援。

他們以前也曾對方誠的來歷有過猜測,但此刻,所有的疑慮都已煙消雲散。

除開這驚世駭俗的武學天賦,眼前這個年輕人待人接物,謙遜有禮,溫潤如玉。

如果有人說他是那種精神變態、殺人如麻的怪物,打死他們都不願意相信。

“哈哈。”

董雲川隨後笑容滿面地附和道:

“阿誠,有我們這幾個老傢伙給你背書,你儘管放心大膽地練功。”

“最好哪天也練到傳說中的‘內景外顯’層次,帶著大夥去一趟特搜隊總部,給那幫瞧不起練武之人的傢伙開開眼,殺殺他們的威風!”

方誠心中一暖,隨即鄭重起身,對著幾位師長深深鞠躬抱拳:

“多謝各位師長費心。”

這正是他此次應邀參加武學研究會聚會,展露實力的主要目的。

有了這幾位德高望重、人脈深厚的前輩做後盾,自己未來行事無疑會方便許多。

馬建國笑著擺了擺手:“都是自己人,不說這些客套話。”

經過這番推心置腹的交談,氣氛徹底熱絡起來。

幾位老爺子圍著方誠,重新坐下來,繼續探討著各自在練武方面的經驗心得。

方誠一邊認真聆聽,一邊不時提問幾句,只覺得茅塞頓開,頗有裨益。

想到了自己之前專門學習空手道時遇到的難題。

雖然各種招式技法已經練得極為嫻熟,卻始終無法解鎖相關技能。

於是,藉機向幾位武林前輩請教:

“各位師長,我之前練習拳擊、散打,路子都偏向剛猛,大開大合。但在實戰中,我發現這種打法有時候失之靈活,變化不足。”

“這段時間,我也在嘗試練習空手道,只是‘手刀’這門技術,始終感覺不得要領,好像遇到了瓶頸。”

“所以,我想向各位師長討教傳統武學中的掌法精髓,希望能讓自己的技擊之術,更進一步。”

眾人聞言,皆是微微頷首。

“阿誠,你想學習掌法提升格鬥技術,思路是對的。”

吳德旺教授推了推眼鏡,隨即笑著說道:

“不過呢,你這研究方向可搞錯了。”

“要知道空手道,古稱‘唐手’,最早就是從我們夏國傳到琉球,再從琉球傳到東瀛。”

“其核心格鬥技術,大量借鑑了我們白鶴拳。所以,你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手刀技術,不如先看看它的源頭。”

方誠心中一動,立刻站起身,對著吳德旺一抱拳:

“還請吳師叔不吝賜教。”

“好。”

吳德旺也來了興致,爽快地答應:“我們過去那邊,我給你演示一遍。”

一行人隨之來到院中的空地上,興奮地圍觀兩人教學。

“拳法,我就不說了。”

吳德旺瞅了一眼院子角落,那座缺了一大塊的石灰岩假山。

想起當初方誠那非人的一拳,明智地沒有班門弄斧。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正式講解:

“白鶴拳,作為南派武學的重要代表,其精髓在於模仿白鶴的身形與動態。它的掌法,其實比拳法更加獨特,也更加重要。”

說話間,吳德旺已經擺開了架勢,身形微沉,雙臂舒展,氣質陡然一變,真有幾分閒雲野鶴的飄逸。

“你看,這是‘鶴嘴掌’!”

話音未落,他五指併攏,微微彎曲,形如鶴嘴,手腕一抖,閃電般向前啄擊。

動作快而短促,帶著一股銳利的勁風,直指要害。

“這是‘擺掌’,模擬的是鶴翼扇打!”

他手臂一橫,掌心向外,以掌緣為力點,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橫向削擊。

動作看似輕柔,卻蘊含著以柔克剛的巧勁。

“還有‘削掌’,發力如刀……”

“‘推掌’,藉助腰馬合一,形成穿透性的推力……”

“這些招式的核心,都在於短促發勁與弧線化力的結合,配合我們門派獨特的‘鳴聲’呼吸法,可剛可柔,變化萬千。”

吳德旺一邊講解,一邊演練。

隨著掌勢的吞吐開合,他喉間不時發出一兩聲清越的鶴鳴,與掌風呼嘯相合。

隱約竟有種鶴唳九天,聲動四野的意境。

一套掌法演示下來,身形飄逸,行雲流水,盡顯名家風範。

方誠看得目不轉睛,心中豁然開朗。

他發現,白鶴拳的這些掌法招式,與空手道的手刀、貫手在發力原理和攻擊線路上,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擺掌、削掌,幾乎就是手刀的變體;而鶴嘴掌,則與貫手的穿刺理念如出一轍。

自己之前只專注於站在原地,進行手刀的劈砍動作。

卻忽略了手指、腳步變化,乃至全身各處的協調發力。

或許,始終無法解鎖技能的原因就出在此處。

“吳師叔。”

看著吳德旺將所有基礎招式演示一遍後,方誠稍作思索,問道:

“傳統武學中的掌法,是否也包括了指法和爪功?”

“問得好。”

吳德旺讚許地點頭:

“從廣泛意義上說,確實如此,拳是握指,掌是開指,掌法、指法、爪法,手型相似,本來就屬於同源。”

“就像這鶴拳中的招式‘鶴嘴手’,看似屬於掌法,實則包含了指尖的啄擊技術。”

“而‘推掌’,在接觸目標的瞬間,五指也可以順勢擒拿,由掌化爪。”

“這在武學術語上,叫做‘掌指同源’,不落窠臼。”

他頓了頓,繼續補充解釋:

“你在搏擊俱樂部上班,應該知道擂臺上幾乎見不到人用掌,對吧?因為用相同的力量發起攻擊時,一記重拳造成的衝擊力,遠比一掌拍擊要大得多。”

方誠點頭,這是現代搏擊的共識。

“但是。”

吳德旺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在傳統武術中,掌法為何如此重要?”

“因為,除了掌法具有極強的動作複合性,可以靈活轉化成其他技法,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它與‘氣’的配合。”

吳德旺舉起右手,五指舒展開來。

“你試想一下,當真氣執行時,是這樣五指伸直,讓氣脈通達指尖末梢更順暢?還是……”

不待方誠回答,他隨即又緩緩收攏五根手指,用勁捏緊。

“……是這樣緊握成拳頭,真氣更加順暢?”

方誠眼神一亮,不假思索道:

“五指伸展,氣息會更加通順。”

“沒錯。”

吳德旺微微頷首,沉聲說道:

“一旦握緊成拳,手臂上的各條經脈受到擠壓,氣血淤滯下,反而會阻礙真氣的貫通。”

“因此,對於內功有成的武者而言,掌法遠比拳法更適配真氣使用,當達到真氣外放的境界時,其施展出的威力也遠非拳頭可比。”

“只是絕大多數人,根本練不到需要用‘氣’的層次,自然會覺得掌法毫無用處。”

這番解釋,讓方誠對“氣功”這項技能與格鬥招式的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明白了。”

“好,你來試試,先打一遍套路。”

吳德旺示意道。

方誠走到場中,雙腳開立,緩緩抬手。

隨即身姿一展,揮舞雙掌,將剛才吳德旺演示的白鶴拳套路,完整地演練了一遍。

尤其掌法方面,從鶴嘴掌的啄擊,到擺掌的扇打,再到削掌的劈砍,動作舒展流暢,發力精準,彷彿已經浸淫此道多年。

看得幾位老爺子紛紛撫掌,稱讚喝彩。

不愧是我們武學研究會的天才,悟性如此之高!

等到方誠收勢站定。

董雲川也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眉宇間頗有些自得。

“阿誠,你想學掌法,那肯定得好好研究下我們八卦掌。”

他挺起胸膛,傲然道:

“天下所有武術中,比誰家功夫最厲害,至今沒有定論。”

“但要比誰家掌法最專業,最有攻擊力,肯定非我們八卦掌莫屬。”

“拳諺有云,一招單換掌打遍天下無敵手。”

董雲川輕哼一聲,肩膀一晃,隨即擺開架勢,主動向方誠傳授八卦掌的訣竅。

“八卦掌又稱八卦連環掌,以定勢八掌為核心。”

“包括穿、插、劈、撩、橫、撞、扣、翻等基礎掌法。”

“技術特點與刀法頗有共通之處,講究旋轉、穿插、劈砍,所以又有刀掌合一之稱。”

他一邊說著,一邊演示,雙掌開合之間,掌風呼嘯,勢大力沉。

“除了練習掌法,平時還要配合走圈、遊身的功夫,你仔細看好我的步法……”

董雲川腳踏九宮八卦位,步履如在泥地中趟行,下盤穩固,上身卻靈活無比。

“這叫‘趟泥步’,能讓身體具備極強的彈性和化解衝擊力的能力,擅長避實就虛,從側面或背面攻擊對手。”

“實戰中,我們沒有固定的套路架子,而是透過不斷地走圈、換掌,讓招式連綿不絕,在變化中尋找克敵制勝的機會……”

只見他腳步走圈,身形轉動如龍,雙掌如穿花蝴蝶般上下翻飛,打得煞是好看。

與白鶴拳的飄逸靈動有些相似,但動作幅度更大,下盤更穩,掌力也更渾厚。

方誠目光炯炯,將所有招式盡數記在心裡。

待董雲川演練完畢,他上前一步,同樣將一套八卦掌使得有模有樣。

雖然在招式精妙變化上還有欠缺,但基礎掌法經過一遍練習後,很快便純熟如意。

連董雲川吹噓最難練的“走圈”和“遊身”,在他腳下也彷彿練習了數月一般,熟稔於心,架勢十足。

方誠對身體肌肉的掌控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境界。

加上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任何招式,在他面前,彷彿都沒有秘密可言。

董雲川看得又驚又喜,隨即把一旁的陳子振也拉了出來:

“老陳,別藏著掖著了,把你那鷹爪功的絕活也教給阿誠!”

陳子振一臉無奈:“我那是爪功,和掌法不搭噶。”

“怎麼不搭噶!”

董雲川眼睛一瞪:

“沒聽老吳說嗎?指法、爪功也是廣義的掌法。別磨蹭,放心,教會徒弟餓不死師傅!”

陳子振拗不過他,知道今天若不拿出點真東西,是過不去了。

只得上前,將鷹爪功中關於擒、拿、鎖、扣的指掌法門,也簡明扼要地為方誠演示講解了一番。

鷹爪功講究指力,抓筋拿脈,分骨錯筋,招式狠辣刁鑽,與前兩者風格迥異。

其核心在於五指發力,以爪代掌,撕、抓、扣、掐,招招不離人體要害關節。

方誠本身就有散打擒拿的底子,學起來更加輕鬆容易。

看完之後,同樣演練了一遍。

練得興起時,他沒有再單純地模仿。

而是索性將白鶴拳的靈動、八卦掌的渾厚、鷹爪功的狠辣,這三種風格迥異的功夫糅合在了一起。

只見他身形在院子裡閃動遊走,臂展如鶴翼般飄逸靈動,旋身似游龍般渾厚連綿,掌、指、爪隨心而變。

時而穿掌出擊,銳利如矛;時而劈掌下落,凌厲如刀;時而又探手又化作鷹爪,狠辣刁鑽。

整個人彷彿化作一道旋風,掌影翻飛,氣勢驚人,帶起陣陣呼嘯的勁風。

看得幾位老爺子目瞪口呆,連鼓掌喝彩都忘記了。

方誠完全沉浸在這種全新的體驗之中。

感覺自己對“手”的運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拳、掌、指、爪,這些不同的形態,不再是孤立的招式,而是一個可以隨意切換、組合的武器庫。

忽然,他的眼前,閃過一抹璀璨的光芒。

一條熟悉的提示資訊,悄然浮現。

【恭喜,你勤練技藝,融會貫通,成功掌握一項格鬥類技能】

【解鎖技能:掌法lv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