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天佐在兵敗逃回之後,蕭後整日憂心忡忡,擔心宋朝會趁機前來討伐。有一天,她與群臣商議道:“最近我們北番兵敗而歸,又聽聞南朝正計劃著要出兵征討我們。如今楊家將人馬眾多,兵強馬壯,如果他們率領軍隊北伐,我們誰能抵擋得住呢?”話還沒說完,韓延壽便上奏道:“俗話說:‘大國有徵伐的軍隊,小國有防禦的準備。’如今我們大遼的宿將老帥,大多已經年老體衰,不堪重任。懇請陛下效仿選舉的辦法,釋出榜文,在各國招募英雄勇士,任命他們為將領,以應對宋人可能的入侵,這才是長久之計。”
蕭後覺得有理,便批准了他的奏請,讓文臣起草招募榜文。榜文內容如下: “北番蕭太后為招募英雄,以保國家太平:眾所周知,軍隊以將領為貴,將領以才華和能力為重要。如今正值大遼多事之秋,戰事頻繁,干戈不止。特此釋出榜文,招募各地豪傑。若有懷抱謀略隱居在山谷之中,身懷武藝卻身處荒遠之地,能夠拔取軍旗、斬殺敵將、攻打關隘、奪取城池,無論具備何種技藝和才能,只要能輔助成就霸業者,都可匯聚到幽州,我將親自測試其才能。若果真稱職,當即授予重權,尊崇其爵位。特此公告。” 蕭後看完榜文,覺得措辭恰當,便下令將榜文張貼在城門上,公開招募英雄。正所謂:“欲教勝敵楊家將,除是神仙降世來。”
大中祥符四年,蓬萊山的鐘離權和呂洞賓兩位仙人,正在三島的洞中煉丹、下棋。鍾離權忽然問道:“你還記得在岳陽樓觀賞白牡丹的事嗎?”呂洞賓回答道:“色慾之心,人人都有。像我這樣已經脫胎換骨的仙人,尚且會被其迷惑,更何況是凡夫俗子呢。”鍾離權說:“這確實符合常理。”接著又問:“在黃鶴樓的酒舍,你為何留戀了半年之久?這難道是仙家應該做的嗎?”呂洞賓說:“弟子修煉存神煉氣之法,但對酒的喜愛卻難以戒掉。”鍾離權笑著說:“眾道友都說你是‘酒色神仙’,看來確實如此。”
呂洞賓聽後,自覺羞愧,因尊敬師長,便沒有與他爭辯。 突然,從南北方向湧起一道殺氣,直衝雲霄,只見:紅光萬丈,如同火人般耀眼,千條殺氣裹挾著煙霧撲面而來。呂洞賓看到後,讓仙童撥開雲霧檢視。仙童回來報告說:“原來是南朝的龍祖與北番的龍母在爭鬥,這股殺氣就是從那裡傳來的。”鍾離權說:“我透過氣數推算,這場殺伐爭鬥還將持續兩年,只是可憐了黎民百姓,要遭受戰亂之苦。”
呂洞賓問道:“既然師父能透過氣數知曉,那您說說,是龍母會戰勝,還是龍祖會戰勝呢?”鍾離權說:“龍母屬於逆妖之類,逃到北番後,稱霸一方。而龍祖順應天命而生,是萬民之主,如今雖遭受龍母的侵擾,但不久之後,龍母必定會被龍祖消滅。”呂洞賓說:“這二龍相爭,百姓何其無辜?我們仙家以救人為宗旨,師父為何不降臨凡間,收服龍母,讓她歸入仙班,以免百姓遭受戰亂之苦,這不是一件好事嗎?”鍾離權說:“這世間之事紛紛擾擾,自會有人來平定。我們只需專心修煉,不要讓這些閒事擾亂心神。”說完,便徑直走進了洞中。 呂洞賓見鍾離權離去,心中暗自思量:“眾仙都嘲笑我看重酒色,師父又說龍祖是順應天命的一方。
我如今想要親自降臨凡間,輔佐龍母,滅掉南朝,但又擔心會與師父的想法相悖。最近聽說番界的碧蘿山有一棵萬年椿木,已經修煉成精,不如讓它脫身降世,去幫助龍母。”於是,他讓仙童把椿木精喚來,對它說:“我現在交給你三卷六甲兵書。上卷是觀視天文的,中卷是變化藏機的,這兩卷你不必學習;只有下一卷,世人很難理解,裡面記載的全是陰文迷魂妖遁之類的法術,你要仔細研讀。如今北番蕭太后釋出了招募榜文,想要招募英勇之士,與南朝交戰。你可以脫身降世,帶著這卷兵書去輔佐北番。等滅掉宋朝之後,我就收你一同進入仙道。”
椿木精拜謝道:“小仙下凡,恐怕難以施展法術,這兵書也擔心無法精通。”呂洞賓說:“你先去揭下榜文,我會親自降臨凡間,幫你運用這些法術。” 椿木精當天就拜別了仙主,化作一道金光,伴隨著如雷的聲響,降臨到北番,來到了幽州城。此時,正看到各地的壯士聚集在關門外觀看榜文。椿木精走上前去,大聲說道:“讓我來揭榜。”眾人一看,只見此人面如黑鐵般黝黑,眼睛如同金珠般明亮,身高一丈有餘,雙臂的筋肉高高突起,模樣極為奇異。守軍見他揭了榜文,便將他引進朝門,去拜見蕭後。 蕭後看到椿木精的模樣,大吃一驚,說道:“世上竟然有如此怪異容貌的人?”接著問道:“壯士是哪裡人氏?”椿木精回答道:“小臣祖居碧蘿山,姓椿名巖。”
蕭後又問:“你有什麼武藝?”椿巖回答說:“兵書戰策,十八般武藝,我無一不通。”蕭後聽後,非常高興,隨即與文武大臣商議給他封官。蕭天佐上奏道:“這位壯士剛到,還未展現出他的才能,陛下可先封他一箇中等職位,等他建立了奇功,再另行商議也不遲。”蕭後同意了他的奏請,於是封椿巖為團營都總使。椿巖謝恩後便退了下去。 再說宋真宗因為在魏府所遭受的恥辱,一直想要報仇雪恨,於是召叢集臣商議對策。八王上奏道:“陛下擁有一統天下的強盛國力,幽州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要奪取它並不困難。
只是目前兵馬尚未集結完畢,還需要等待時機,從容討伐。”真宗沒有回應,這時,忽然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道:“不趁著現在進兵,還等到什麼時候呢?”眾人一看,原來是光州節度使王全節。他近前上奏道:“臣有一計,可讓北番拱手投降。”真宗問道:“你有什麼計策?”王全節說:“如果只起用中原的兵力,很難迅速取勝。懇請陛下下令讓澶州一路、雄州一路、山後一路出兵,這三路是幽州的咽喉要道,便於運送糧餉;臣再率領一支軍隊,共四路同時進發。北番即使有勇猛的將領,又怎麼能抵擋得住呢?”真宗採納了他的建議,當即下令讓三路出兵,任命王全節為南北招討使,李明為副使,率領五萬兵馬先行。
王全節接到聖旨後,選定日子,領兵離開了汴京,朝著幽州進發。當時正值初春,風和日暖,一路上可以看到:路邊的野花沒有了往日的光彩,林中的杜鵑啼叫聲卻格外動人。 大軍行進到九龍谷後,便安營紮寨。訊息很快傳到了幽州,近臣向蕭後奏報:“南朝派出了四路兵馬,聲勢浩大。”
蕭後大驚失色,說道:“沒想到他們來得如此迅速!”接著問道:“誰可以領兵迎敵?”話還沒說完,椿巖便應聲而出,說道:“陛下不必擔憂,臣舉薦一個人,退宋兵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容易,奪取中原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蕭後問道:“你舉薦的是誰?”椿巖說:“是臣的師父,姓呂名客,現在就在宮門外,不敢擅自進來。如果任用此人退敵,還怕不能取勝嗎?”
蕭後隨即宣呂客上殿,在臺階下見到呂客,只見他氣質清雅,舉止不凡,與常人截然不同。蕭後暗自思忖:“此人必定身懷奇才。”於是開口問道:“你前來應募,是想求取功名,謀個進身之階嗎?”呂客恭敬地回答道:“臣聽聞陛下有意與南朝一爭高下,特意前來,願助陛下一臂之力,奪取天下。”
蕭後又問:“那你需要多少人馬出征呢?”呂客答道:“宋人善戰者眾多,不能與之硬拼,可用陣圖與他們較量。依臣之見,幽州現有的軍馬不足以應對,陛下必須向五國借兵,方可成就大事。”蕭後疑惑地問:“這五國是哪五個國家?” 呂客詳細解釋道:“陛下可修書一封,派遣使臣前往遼西鮮卑國,拜見國王耶律慶,獻上金帛財寶,以籠絡他的心,向他借五萬精兵,想必他不會推辭。
再寫一封信,帶上官誥前往森羅國,賞賜國王孟天能,讓他發兵五萬相助。接著派遣一名使臣前往黑水國,許諾在成功之後,割讓西羌一帶土地作為答謝,讓他們出兵五萬,他們必定欣然答應。然後再派一名使臣前往西夏國,向國王黃柯環說明中原局勢的利害關係,借五萬兵馬。最後派親臣前往長沙國,拜見國王蕭霍王,借五萬兵馬。若能得到這五國的兵力支援,憑藉臣平生所學,排下南天七十二陣,定能讓宋朝君臣見了心驚膽戰,乖乖投降。” 蕭後聽後,大喜過望,讚歎道:“卿真乃姜子牙重生,諸葛亮再世啊!”當天就封呂客為輔國軍師、北都內外兵馬正使。呂客連忙謝恩,退了下去。 蕭後立刻派遣五批使臣,讓他們帶著金銀財寶,分別前往鮮卑等五個國家。
使臣們領了聖旨,各自分頭出發。很快,五國收到賞賜和敕令,都欣然同意出兵相助。鮮卑國王派遣黑靼令公馬榮為統帥,森羅國王派遣亢金龍太子為統帥,黑水國王派遣鐵頭黑太歲為統帥,西夏國王派遣公主黃瓊女為統帥,長沙國王派遣駙馬蘇何慶與公主蕭霸貞為統帥,各自率領五萬精兵,陸續向幽州趕來。 沒過幾十天,五國的兵馬都齊聚幽州,聽候調遣。近臣向蕭後奏報:“五國的兵馬已經全部到齊。”
蕭後宣呂客進殿,問道:“五國的兵馬已經到了,軍師打算如何調遣他們呢?” 呂客上奏道:“臣此次出征並非尋常戰事,陛下可再召回雲州的耶律休哥等人,蔚州的蕭撻懶等人,發動全國的兵力,交給臣來統一指揮排程,定能戰勝中原。”蕭後批准了他的奏請,立即下旨到雲州和蔚州,調回各處的軍馬。任命韃靼令公韓延壽為監軍,上盒秀以下的將領都聽從呂客的調遣,統率二十五萬精兵,加上五國的兵馬,總共五十萬大軍,跟隨呂軍師出征。 韓延壽接到旨意後,來到教場,將兵馬操練得整整齊齊。過了幾天,雲州和蔚州的軍馬也都趕到了。
呂軍師和椿巖率領著五國的精兵以及北番的人馬,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幽州,朝著九龍谷進發。這一去,正應了那首詩:“全憑興國扶王策,能使英雄顯智來。三千世界風雲變,七十天門戰陣開。” 北番的兵馬來到九龍谷,在一片平川曠野上安營紮寨。對面就是宋朝的軍營。第二天,呂軍師召集各位將領,吩咐道:“三月丙申日,干支相剋,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將在那天排兵佈陣,各位一定要聽從命令。如果有遲到的,先斬後奏。” 韓延壽上前說道:“軍師的命令,誰敢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