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天佑把各項部署安排妥當後,有人來報告說宋將前來挑戰,揚言說要與他們一決高下。蕭天佑立刻披掛整齊,跨上戰馬,率領著番兵擺開了陣勢。對面宋軍中,嶽勝率先出馬,他揮舞著大刀,大聲喊道:“你們這些番軍,速速退去,免得傷了和氣。不然的話,就別怪我們不客氣,讓你們自取滅亡!”蕭天佑聽了,勃然大怒,挺起長槍,徑直朝著嶽勝衝了過去。嶽勝也毫不畏懼,掄起大刀,迎了上去。 兩人剛交手沒幾個回合,孟良和焦贊分別從左右兩側衝了出來,與番兵展開了激烈的交鋒。蕭天佑一人奮力迎戰幾員宋將,沒過多久,他假裝不敵,轉身逃跑。楊六使從旁邊追了上來,挺槍刺向蕭天佑,只聽“當”的一聲,火星四濺,那長槍卻怎麼也刺不進蕭天佑的身體。楊六使又驚又疑,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 嶽勝、孟良等人見狀,催促著士兵們乘勝追擊。

就這樣,他們被蕭天佑引到了雙龍谷口。楊六使看到這裡山勢險峻,十分險惡,心裡頓時警覺起來,連忙拉住韁繩,停住了馬,說道:“大家先別追了,小心敵人設下埋伏。”孟良卻滿不在乎地說:“這個地方我很熟悉,裡面是個絕地,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雁嶺。番將們不熟悉這裡的路徑,要是他們走進谷中,我們正好可以趁機把他們擒住,為什麼不進去呢?”楊六使覺得孟良說得有道理,便帶著眾人追進了谷中。 然而,他們進入谷中後,卻沒有看到番將和他們的人馬。

楊六使心中一驚,說道:“不好,敵人肯定有陰謀,我們要是不趕緊撤退,一定會被困在這裡。”話還沒說完,就聽到谷口金鼓齊鳴,喊殺聲震天,耶律第率領的伏兵一下子全衝了出來,將宋軍全部包圍了起來。孟良、嶽勝等人拼死抵抗,可山上的番兵不斷地往下投擲箭矢和石塊,宋兵死傷無數。等他們想要從雁嶺殺出一條生路時,卻發現道路已經被番兵用石塊等東西堵住了。山後旌旗翻滾,番兵嚴陣以待,根本沒有人敢靠近。

楊六使和眾人被困在谷中,想盡辦法也無法脫身。焦贊上前說道:“小將願意帶領一隊士兵,衝開谷口,救大人出去。”楊六使搖了搖頭,說:“番兵太多了,我們根本抵擋不住。要是白白損傷了士兵,卻又無濟於事,還不如先等一等,說不定能找到機會逃脫。”嶽勝卻著急地說:“可是寨中並不知道我們被困在這裡,如果外面沒有救援,我們的糧食也快吃完了,等番兵趁著我們疲憊的時候殺進來,我們豈不是隻能坐以待斃?現在我們的人馬還比較強壯,我覺得還是按照焦贊說的做比較好。” 楊六使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其實救援的地方是有的,只是沒有人能去通風報信。這裡離五臺山不遠,要是能有一個人去那裡,把我們的情況告訴我的哥哥楊五郎,讓他裡應外合,我們就有可能擺脫困境了。”

孟良自告奮勇地說:“大人和大家就在這裡忍耐一下,我裝扮成番軍,偷偷地逃出山谷,前往五臺山去搬救兵。”楊六使叮囑道:“你去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見到我哥哥後,讓他儘快趕來。” 孟良於是脫下盔甲,裝扮成番人的樣子,向楊六使告辭後,趁著夜色偷偷地逃出了雁嶺。剛出嶺,就遇到了巡邏的番兵,孟良眼疾手快,一刀將其斬殺,取下了他身上的鐵鈴,在番營裡四處走動,嘴裡不停地用番語喊著:“牢牢守住營寨,牢牢守住營寨,別讓楊都大跑了。”又喊:“牢牢守住險要之地,牢牢守住險要之地,別讓楊巡檢跑了。”

當時番營裡的人都沒有懷疑他,任由孟良在營中走來走去。孟良一直巡邏到三更時分,才走出了嶺外,大步朝著五臺山的方向趕去。 不到一天的時間,孟良就來到了五臺山的山門前,他看到一個侍者,便問道:“你師父在寺裡嗎?”侍者反問道:“你從哪裡來的?”孟良回答說:“我是楊六使將軍派來的,要見楊禪師,有急事要告訴他。”侍者一聽是楊家的人,就帶著孟良走進了方丈室,向楊五郎稟報後,楊五郎出來與孟良相見。 楊五郎問道:“你到寺裡來,有什麼事情?”孟良回答說:“小人姓孟名良,最近歸順了楊巡檢,和他一起鎮守三關。

因為北番侵犯邊境,楊大人和他們交戰時,不幸中了敵人的計謀,被困在了雙龍谷,外面沒有救兵,糧草也快吃完了,所以特地派小人來請求師父,出手相助。”楊五郎笑了笑,說:“我現在已經是出家之人了,怎麼能再去上陣殺敵呢?而且我已經很久沒有練武了,武藝都荒廢了,就算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你還是去汴京,向朝廷求救吧,這樣才不會耽誤大事。” 孟良著急地說:“從這裡到京師,路途遙遠,不知道朝廷什麼時候才能出兵。還望師父看在兄弟手足的情分上,親自走一趟,救救大家的性命,您要是去了,就如同活佛轉世,萬望不要推辭。”

楊五郎沉思了好一會兒,才說:“去倒是可以去,只是我的戰馬已經死了,沒有一匹好馬,我很難成行。”孟良連忙說:“師父要是肯去救他們,小人立刻回寨中給您找馬來。”楊五郎說:“我以前騎的馬,很難找到合意的替代品。除非能借到八大王的千里風、萬里雲這兩匹馬中的一匹,我才能夠前往。”

孟良說:“這也沒辦法,小人只能連夜趕到汴京,向八王借馬了。”楊五郎說:“要是能借到這兩匹馬中的一匹,那對付番兵就有把握了。” 孟良於是向楊五郎告辭,直接前往汴京。沒過幾天,他就到了京城,進入八王府中拜見八王,把要借馬的緣由說了一遍。八王一口回絕道:“別的事情都好說,唯獨這兩匹馬,我平時看它們都看不夠,怎麼可能借給別人去打仗呢?你就別再說了,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孟良無奈,只好悶悶不樂地退了出來。 孟良來到無佞府,見到了楊令婆,把楊六郎被困的事情告訴了她。楊令婆聽後,傷心地流下了眼淚,說道:“我的夫君帶著幾個兒子歸順朝廷,如今只有六郎一人能繼承他父親的志向,現在又被番兵圍困,如果有什麼不測,讓我以後依靠誰呢?”楊九妹在一旁說道:“母親您別太擔心了,既然哥哥有難,女兒願意和孟良一起去救他。”

楊令婆說:“你去也好,但是在邊境上做事,一定要小心謹慎。”楊九妹點頭答應。孟良說:“請小姐先離開汴京,在二十里之外等候。小人今晚就去八王府中,偷到那匹馬後,就來和您會合。”楊九妹聽從了他的安排,先去準備,然後向母親告辭離開了。 孟良再次來到八王府的後花園,趁著夜色,偷偷地翻牆進入府中。將近黃昏的時候,他在御書樓旁邊放了一把火。不一會兒,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整個王府都被照得通紅。軍校們急忙向八王報告,八王大驚失色,立刻派人去滅火。孟良趁著混亂,偷偷地溜進了馬廄,偷走了千里風這匹馬,從後花園的門跑了出去,直奔城外。等火勢被撲滅後,中軍有人來報告說:“有一個壯士,騎著千里風從東門跑出去了。”

八王一聽,生氣地說:“肯定是孟良耍的詭計!”他立刻讓人牽過萬里雲,揮鞭追趕。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孟良偷到馬後,心中暗自高興,卻沒想到八王騎著的萬里雲速度極快,如同騰雲駕霧一般,不一會兒就追了上來。孟良正騎著馬趕路,忽然聽到後面傳來一陣風聲,八王在後面大聲罵道:“你這個逆賊,趕緊把馬留下,我饒你一命!”孟良大吃一驚,心想:“他怎麼這麼快就追上來了?”他靈機一動,把千里風推進了泥澤中,自已則躲進了旁邊的松林裡觀察動靜。 八王追到近前,看到馬陷在泥澤中,冷笑著說:“這個賊子,沒辦法了就想出這麼個主意,把馬推到泥澤裡。等我的隨從們到了,把馬救起來再走。”說完,他跳下自已的馬,走到泥澤邊檢視情況。

孟良在月光下看到這一幕,趁機跑出來,跨上了八王的萬里雲,說道:“八大王,您別怪我,我借這匹馬去退番兵,等事情辦完了,一定把馬還給您。”說完,他揮起馬鞭,騎著馬跑遠了。八王看著孟良遠去的背影,悔恨不已。正在懊惱的時候,後面的隨從們趕到了,八王才知道自已被孟良用計騙走了萬里雲。

隨從們安慰道:“殿下您別擔心,等他救出楊郡馬,肯定會把馬送回來的。”八王只好讓人把陷在泥澤裡的千里風救了起來,返回了汴京。

將近黎明時分,孟良恰好與楊九妹碰面。孟良滿心歡喜地向九妹告知,自已成功盜得八王的萬里雲馬。楊九妹聽聞後,面露喜色說道:“如今既已得到這匹寶馬,你速往五臺山,懇請五哥下山救援,我則先前往三關等候訊息。”孟良點頭應允,隨即快馬加鞭趕往五臺山。見到楊五郎後,孟良趕忙稟報道:“我已借到馬匹,而且九令妹也一同前來救援了。”楊五郎看著孟良,心中頗為感動,說道:“看你為了主公,如此不辭辛勞,我自當下山相助。”於是,楊五郎即刻召集了五六百個頭陀,高高揚起楊家的旗號,離開了五臺山,一路疾馳來到三關,與楊九妹等人會合。

楊九妹心急如焚地說道:“六哥被困已久,情況危急,趁現在趕緊出兵營救吧。”楊五郎卻顯得頗為沉穩,他思索片刻後說道:“番兵眾多且實力強勁,我們先派人去打探訊息,瞭解清楚情況後再出兵也不遲。”眾人聽了楊五郎的話,都覺得有理,便按兵不動,靜靜等待訊息。 這邊楊五郎等人的訊息很快傳到了蕭天佑的軍中。蕭天佑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他神情嚴肅地說道:“楊五郎的救兵已然趕到,此人勇猛無比,極難對付。

不過,我有一計,可使救援之軍自行撤退,讓宋兵全部困死在谷中。”耶律第連忙問道:“元帥有何妙計?”蕭天佑微微一笑,說道:“如今軍中俘獲了一名邊地百姓,他的面貌與楊六郎極為相似。我們可將他斬殺,把他的頭顱高懸在高杆之上,就宣稱昨日楊六郎被我番兵擒獲,他的部下也幾乎被誅殺殆盡。楊五郎等人若見到此景,必定會信以為真,從而退兵。”耶律第聽後,連連稱讚:“此計甚妙!”蕭天佑當即下令將那名百姓斬殺,割下他的頭顱,讓番兵將其懸掛在陣前,並四處宣揚楊六郎已被殺,這便是他的首級。

很快,哨兵將這個訊息傳回了關中。楊五郎聽聞後,大驚失色,心中悲痛萬分,說道:“我弟弟被困,很有可能被番兵趁機殺害,這也並非沒有道理。”於是,他立刻命令楊九妹出關去辨認首級。楊九妹急忙披掛整齊,策馬來到關下。她先派軍人前往番營通知蕭天佑:“若那真的是楊家六郎的首級,我們便立即退兵。”軍人來到陣前,將此話傳達給了番軍。蕭天佑得知後,命部下將首級抬出轅門,讓楊九妹檢視。

楊九妹仔細一看,那頭顱的面貌確實與楊六郎極為相似,頓時悲從中來,痛哭不止,她怒目圓睜,指著番兵大罵道:“殺兄之仇,我定要報!”隨後,她撥轉馬頭,回到關中,將此事告知了楊五郎。楊五郎長嘆一聲,感慨道:“本是為了救我弟弟而來,沒想到他竟已遭此劫難,實在是我楊門的不幸啊。” 然而,孟良卻對此事心存疑慮,他沉思片刻後說道:“五將軍,此事疑點重重。當日我離開雙龍谷時,本官部下還有眾多人馬,即便遭遇襲擊,也不至於沒有一人逃脫報信。所以,此事不能輕易相信。”楊五郎聽了孟良的話,心中也開始猶疑不定,不知這訊息究竟是真是假。 當晚,秋風輕輕拂過,明月高懸,將大地照得如同白晝。楊五郎身披外衣,走出營帳,抬頭觀望星斗。

他凝視著夜空,發現代表楊六郎的將星依舊明亮,正照耀在雙龍谷的方向。楊五郎心中暗自思忖:“六郎必然還活著。”第二天,他對楊九妹等人說道:“我昨夜夜觀星象,得知你哥哥安然無恙。但如今得想辦法派人去通知他,並打探清楚情況才行。”孟良毫不猶豫地說道:“我願意再次潛入谷中,探聽虛實。”楊五郎點頭說道:“有你去再好不過。”孟良隨即告辭出發。楊九妹見狀,也說道:“孟良既然去了,小妹我也前往附近打探訊息。”楊五郎叮囑道:“你去一定要小心謹慎,切勿讓敵人察覺。”楊九妹自信地說道:“我自有辦法。”

說罷,她辭別楊五郎,喬裝成打獵的小軍,朝著天馬山方向而去。 天馬山一帶,道路錯綜複雜。楊九妹進入林中後,突然發現無數番兵正朝著她的方向趕來。她急忙轉身,躲到了後面,恰好看到一座小茅庵。楊九妹趕忙進入庵中。庵主見到她,迎上前問道:“你是何人?為何獨自來到這深山之中?”楊九妹如實答道:“實不相瞞,我是楊家的女眷,只因哥哥六郎被番兵圍困,我此番前來就是為了打聽他的訊息。結果走錯了路,還遭遇番兵追逼,無奈之下只好來此尋求您的幫助。”庵主聽後,說道:“這裡已是番邦地界,你怎麼能輕易進入?

快卸下弓箭,換上道服。” 不一會兒,番兵追到了庵中,一把抓住了楊九妹。庵主趕忙上前解釋道:“這是我的弟子,在此出家,你們為何要抓她?”番兵質問道:“既然是出家之人,為何還帶著弓箭?”庵主笑著說道:“你們有所不知,我居住在此山,時常有猛獸傷人,剛才我這弟子外出打獵歸來,帶著弓箭又有何奇怪的?”

番兵聽了,半信半疑,仍不鬆手,說道:“既然你會射箭,想必有些勇力,若能打敗我們眾人,就放了你。否則,定要將你捉去,見我們娘娘。”庵主有些生氣地說道:“你們怎可如此無理?”番兵解釋道:“近來南朝的孟良越過邊界,偷走了驌驦御馬,如今我們奉命四處巡視,以防南人入境。

我們懷疑她也是奸細,所以才要比試一番。”楊九妹挺身而出,說道:“師父,且讓我與他們比試。”說罷,她便來到草坪中與番兵比試起來。那些番兵沒有一個能靠近她,紛紛被她擊敗。番兵見鬥不過她,只好各自回營。庵主說道:“你且在這裡待上幾日,我派人去打聽你哥哥的訊息,到時候再做打算也不遲。”楊九妹點頭答應,便留在了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