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洛邑,閒雲野夫江鷗子
綜武:這個苦境有點強 公若不棄收公為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凌絕頂於春秋戰國之際,走出天山草廬。
成周洛邑,周公旦所修建,在周平王遷都於此後,不斷擴建,使之佔地方圓三萬裡,城牆高達五百丈,城門高三百六十丈,寬一百八十丈,城池宏偉壯觀。
城牆之上佈滿守城士兵,又有諸多守城利器,更有大陣串聯山脈地勢,鎮壓洛邑。
每個士兵皆是後天境界,而守城將領則是先天修士,無不表示周王朝的實力雄厚,震懾天下。
洛邑分為內外兩處。
外城居住普通百姓,由諸多坊市一同組成,在各處又栽種靈樹調節天地靈氣,使得靈氣能源源不斷的匯聚於此。
內城則是王公貴族的府邸所在,普通百姓無法進入,內城立於陣法節點,以此溝通天地,人道龍運,縱有叛亂也能用大陣鎮壓。
內城的主要建築有太廟、宗廟、考宮、路寢、明堂等“五宮”。這些宮殿、宗廟的建築結構均為“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復格、藻稅、設移、旅楹、畫旅”等式樣,城內還有“內階、玄階、堤唐、應門、庫臺、玄閫”等不同的通道。
而凌絕頂如今便來到了洛邑。
凌絕頂下天山之後,先是乘坐麒麟,後在人多之處,讓麒麟變小,將其抱在懷裡,慢悠悠的行走。
如今的凌絕頂雙目銳利,眼中內蘊萬千變化,深不見底,但自身氣質卻是平平無奇,沒有絲毫氣息外洩。
又身穿天蠶絲所制之衣,以金絲鑲嵌碧玉,又用玉冠束髮,再梳成馬尾之形。
懷中抱著一頭赤金小麒麟,時不時擼兩下,進入洛邑後,凌絕頂尋了一處酒店,走了進去。
要了一壺酒,幾碟小菜,便坐在凳子,等著上菜。
“你跑下山來幹什麼?在山上待著好好的,現在這樣太不好玩了。”麒麟對凌絕頂說道。
凌絕頂笑著對麒麟道:“我來這裡,是來見一見天下將出的賢才,以及能與我論道之人。”
麒麟驚訝道:“如今的天下還有誰能與你論道,昔日的姬發,姜子牙,周公旦三人未飛昇六天之界前倒是可以與你論道,但如今有那個可以與你論道的,說來聽聽。”
凌絕頂說道:“如今的天下,能與我論道的人很多了,比如這洛邑之中,那守藏閣內有一人能與我論道,而在極西之地也有一人可以與我論道,在魯國也有一個人可以與我論道。
很多的,不要小看天下人了。”
凌絕頂聲音清澈,溫潤如玉的說道。
而不久,店小二則將凌絕頂所點之酒菜上桌,凌絕頂便倒了一杯酒,慢慢的飲起來。
而在此時,酒店之外走進來一人,身穿青白布衫,頭戴金絲冠,手拿拂塵,腳穿布履,身後揹著一口劍,黑髮披散於身後,劍眉星目,正是一個俊秀少年郎。
“咦,有趣,一身根基堅實,境界已入先天,功體雖是一般,卻有一股純正劍意瀰漫周身,倒是算得上年輕有為,若是調教一二,或許能成天下有數的劍客。”凌絕頂望著這個年輕劍客開口道。
麒麟聽聞,出聲道:“怎麼,看上了,你要是願意又不是不可以將他收為弟子,畢竟你的劍道,劍理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
凌絕頂對麒麟說道:“不急,不急,慢慢來。”
然後對你青年劍客開口道:“這位小兄弟,到我這裡來,我請你飲酒。”
那青年劍客聽聞,也不猶豫,直接走到,凌絕頂桌前,坐到了凌絕頂對面,對凌絕頂說道:“這位先生,我們素不相識,今天剛一見面,就請我飲酒,不會不妥嗎?”
凌絕頂開口道:“我只是覺得我倆有緣而已,待飲酒過後,不就相識了,在下軒龍凌絕頂,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青年劍客開口道:“在下姓江,名鷗子,自號閒雲野夫,見過先生。”
“閒雲野夫江鷗子,名字倒是不錯,或許我們會成為好朋友,來滿飲此杯。”凌絕頂笑道。
又將一杯酒遞給閒雲野夫江鷗子,江鷗子接過酒杯,便直接一飲而盡。
兩人便熟絡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起來。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便一同走出了酒店。
閒雲野夫江鷗子對凌絕頂開口道:“不知軒龍先生可有去處,若無,我在這城中有一小屋,可暫時讓先生落腳,還望先生答應。”
凌絕頂開口道:“我來這裡,不過是為了尋人而已,倒是不必麻煩小友了,留待日後再說,那我便告辭了。
望以後還有機會一起喝酒。”
說罷,便向閒雲野夫江鷗子告辭離去。
閒雲野夫江鷗子向凌絕頂說道:“那便祝先生順利尋得友人,一路順風。”
凌絕頂聽聞說道:“再會了小友,待到日後相見我請你喝我珍藏多年的好酒。”
兩人就此別過。
.........
凌絕頂向著內城周王室守藏閣所在走去,途中麒麟開口道:“你好像對那個傻小子,有不一樣的感覺,連當初的姬發也沒有,但這種感覺我說不出來。
說一下,你為什麼會對這個傻小子刮目相看,我感覺你不是把他當小輩看待,好像真得要和他交朋友一樣。”
凌絕頂開口道:“他會是我的好友,具體情況,你以後就知道了。
走吧,我們一起去見一見守藏閣裡的那位道友,想必他已經等我很久了。”
麒麟聽聞也就沒有再多言。
片刻後,內城周王室守藏閣所在地,凌絕頂踏步而來,周圍士兵巡邏不斷,卻沒有一人,能看見凌絕頂。
“切,又搞這一出,你這樣不怕你要見的那個人,不知道你來找他。”麒麟說道。
“不怕,他之境界,修為已經不下於飛昇而去周武王姬發,姜子牙,周公旦三人,他知道我要見他,他自己不就已經出來了。”凌絕頂開口道。
只見守藏閣中走出一人,身高八尺八寸,仙風道骨,鶴髮童顏,雖然年歲很大了,但臉膛紅撲撲,非常健康。
無論怎麼看都有一種超然世外的氣質,像是就此飛昇界外,化作老仙。
開口對凌絕頂說道:“李耳已等先生多年,沒想到先生今日方到。
軒龍先生請進。”
凌絕頂聞言,邁步走進周王室守藏閣在中,與李耳相對而坐。
凌絕頂開口對李耳言:“道友等我多年,今日方到,還請務怪。”
“能得見軒龍先生,已是李耳今生有幸,又怎會怪罪先生。
先生親至,已是蓬蓽生輝。”李耳說道。
說罷李耳便將一壺茶水拿了出來,給凌絕頂倒上一杯,而後又給麒麟也倒了一杯,將茶水遞給凌絕頂與麒麟。
凌絕頂和麒麟接過茶水,品了一口。
凌絕頂又說道:“道友已達天人一體,道我合一的境界,我今日來此,便是想向道友論道。
道友以為,道為何物?”
李耳聽聞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李耳便恭敬不如從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
道常無名,無為而無不為,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以柔弱勝剛強,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
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的準則。
道為天地萬物之根基,至大無外,至小無內,自無中生有,有還於無,包羅永珍。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一陰一陽即是道。
而我等修行,便是在求道,逐道,證道,成道。
至三皇五帝以來,天下修行方式不斷進步,不斷改善,到了如今以後天,先天,近神,登神四境為主,而道境三十六重天為輔,直至成就大羅天道果。
李耳不才,以一炁演化天地自然永珍,修行至今,不過一炁而已。
不知道先生可有其他看法。”
凌絕頂聞言開口說道:“若以我之經歷,不過是做平凡人,行平凡事,從平凡之中做到這些事本身便是超凡。
我之眼中,做人便要修身,正心,正身,正意,正勢,正道,縱使是平凡人,也會在平凡事中做出超凡。
道為我用,我即是道,不分彼此。
道友修行之一炁,是天地起源,也是永珍歸一之時的源頭。
待到道友功成道境三十六重天,烙印三十六重虛空,成就大羅天,以自身一炁演化永珍,或許道友,會有另一種體驗。”
凌絕頂與李耳交談論道,雖是平平無奇的講述自身的道,卻在相互學習,不斷進步。
直至兩人論道三天三夜,才肯罷休。
論道之事結束後,凌絕頂拜別李耳,往洛邑外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