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返航的船隊(求訂閱)
大明太子:最強幕後黑手 那片江湖大又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遼東光復!”
“女真部落損失嚴重!”
“納哈出從侯爵晉升為了公爵!”
“高麗國正式改名為魏國,中山王長子徐輝祖為第一任魏國公!”
“原高麗王王禑因為禪讓有功,被封為高麗伯,也獲得了一小片土地作為他的封國。”
這也是太子朱標的意思,在大明和魏國之間有一片小小的緩衝地。
大明和所有諸侯國之間,陸地不能接壤,這是朱標定下的規矩。
“為永絕後患,設計毒死原高麗王王禑,再讓他血脈較遠的宗室後代繼位。他們其子孫,世世代代都是傀儡,永遠也掀不起什麼浪花。”
這是姚廣孝給朱標的建議。
在圓滿完成任務後,姚廣孝已經和朱棣返回了應天府。
老和尚對於朱棣的評價是,有勇無謀:“若不是小僧運籌帷幄,出謀劃策,燕王殿下一定會吃一個大虧。”
不過朱老四不知道姚廣孝在背後的吐槽言語,他如今可是興致高漲,這一次他可是親自參與了高麗國的覆滅程序。
他的老丈人徐達也在如今的魏國境內,給朱棣送了一大片土地。
“俺這個親王也當得很威風,全天下都有本燕王的土地!”
朱棣細數了一下,衛國、魏國,以及他七弟的齊國,都送了他不少土地。
在高麗國成為歷史後不久,奉太子朱標之命前去探索新世界的方鳴謙,率領著遠航船隊返航了。
在經過原來的高麗海域時,方鳴謙也得知了高麗變天的訊息,如今高麗國改名魏國,由中山王長子魏國公徐輝祖統轄。
方鳴謙在得道這個訊息後,也是震驚了許久之後,才緩緩回過神。
……
在朱標的翹首期盼當中,方鳴謙率領的北上探索的船隊應該終於回來了。
朱標讓其在家休整了一天,便立即急不可待地將方鳴謙召入了東宮。
方鳴謙面見朱標之後誇張的跪下行了全禮:“臣方鳴謙見過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歲!”
朱標一時間被這傢伙弄得有些懵逼。
除了大朝會和一些特殊時候,沒有人會行這種大禮。方鳴謙這是在幹嘛?就是要拍馬屁也太明顯了吧?
朱標於是問道:“愛卿這是何意?”
方鳴謙說道:“殿下,臣剛剛從海外回來,就聽說大明已經收復了遼東、納哈出投降,而一向懷著不臣之心的高麗國,也已經被消滅了,臣為大明賀,為聖上賀,也為殿下賀!”
這傢伙是會拍馬屁的,朱標聽著也非常受用。
朱標哪裡知道,方鳴謙之所以這麼如此,主要是為了讓他高興高興,以防他萬一對自己在海外擅自代表大明做出的決定不滿意的話,會不會當場發落自己。
之後方鳴謙開始訴說自己這次去東、北方向的探索。
方鳴謙說道:“殿下,臣今年四月初七從舟山出發,依照殿下的吩咐先到了琉球島,那裡是我們大明的海外領土。”
朱標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臣在琉球休息了幾日,北上去了濟州島。殿下說過,大明和倭國如今是敵對關係,臣儘量讓船隊遠離倭國沿海。”
“你做得對。”
“再之後,臣沿著高麗國……如今應該叫魏國了,船隊沿著魏國的東海岸繼續北上,路過了北海國,也是如今海國公廖永忠的封國。”
“北海國如何?”
“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海國公治國有方,就是人口太少了,只有區區七八萬。”
那就好,北海國可以牽制倭國就夠了。
至於人口,以後大明境內的會源源不斷地遷移過去。
蝦夷島這個地方,溫度冷了一點,但其實和遼東差不多,不過資源豐富,尤其魚類資源,足以養活百萬人口。
等北海國發展起來,絕對會是倭國的一大心頭之患。
“海國公知道臣是奉太子之命而來,對臣非常熱情,還託臣給殿下帶一下禮品。”
朱標對於那些禮品並不關心,又道:“你繼續說。”
方鳴謙又道:“臣在蝦夷島呆了幾天後,帶領船隊繼續北上。船隊大約行駛了好幾天,來到了蝦夷島北部一座很大的島嶼上。”
頓了頓,他又強調了一遍:“比蝦夷島還大了好幾倍!”
朱標知道方鳴謙抵達的地方應該是後世的庫頁島。
“海國公稱此島為北蝦夷島,以示和蝦夷島區分開來。”方鳴謙繼續解釋道。
北蝦夷島就北蝦夷島,朱標對名稱無所謂。
“北蝦夷島往東,則是北方四島。一共有四個較大的島,另外還有一些面積很小的島。”
朱標覺得選方鳴謙去探索,還是真選對了人,這傢伙非常細心,沒放過一個地方。
“臣本來是想依照當年臣的伯父的路線繼續北巡,但是見到了這些島嶼之後臣改變了注意,決定順著這些島嶼繼續北上。”
“臣從海國公那裡僱傭了一些蝦夷人的嚮導,帶領臣沿著這些島嶼北上。又過了十幾天,臣來到了一片很大的陸地的海邊,那些嚮導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島嶼,南北有上千里長。”
這應該是堪察加半島,只是之前的蝦夷人探索並不完整,誤以為是島嶼。
“臣沿著島嶼的東邊繼續北上。然後越往北越冷,大約八月下旬的時候,臣到了北緯六十度左右的地方,雖然應該是初秋時節,但是極其寒冷,必須穿著厚厚的皮衣才能在船艙外活動。”
“海上還有浮冰漂浮。有一艘千石的船被浮冰撞上沉沒了。因為當時是晚上救援不及,很多船員等到其他的船去救的時候已經凍死了。”
“臣不敢繼續北上,在西邊的陸上刻了石碑記錄了一下之後就原路返回了。”
“返回的路上又遇到了之前看到過的那座大島,其島一半完全被冰雪覆蓋,另外一半則是草木繁盛,有一座很高的山。我們這就決定登島探索一番。”
“對了殿下,臣帶著人在這座島嶼上逗留了數日,根據此間景色,對此命名為冰火島。”
說到這裡方鳴謙對朱標說道:“臣等只不過是草擬命名,還請殿下賜名。”
朱標點點頭說道:“這個名字很不錯,就叫做冰火島吧,不必改了。你只管說接下來的事情就好。”
記得白令海峽應該是在北極圈附近,也就是北緯66.5度左右,他們這次到了北緯66度的地方,差不多就是到了白令海峽了。
總體而言,朱標對這次探索非常滿意,發現了白令海峽,那離抵達東洲大陸(美洲)就不遠了。
這條路線,總比穿越廣茂的太平洋去東洲大陸安全多了。
不過稍後方鳴謙還將給他更大的驚喜。
方鳴謙接著說道:“殿下,臣之後沿著蝦夷人說的那個島嶼南下,由於是回程路途熟悉,所以二十天之後就回到了那個島嶼的最南端。”
“臣在那裡刻石記錄以後,沿著島嶼西邊向北進發。然後臣在那裡竟然發現了金礦!還是就暴露在地面上的金礦!”
“臣等拿了數萬斤的金子,將整個船隊的船隻都裝滿了,然後一部分船隻繼續北上,其它的船隻南下返回。”
當時能夠繼續北上是十分不容易的。雖然所有的船員都明白這些黃金不可能全部落到自己手裡,但是總能留下一些,所以都著急回家。
方鳴謙是費勁了力氣,又利用了自己權威,才最終選出了幾艘船繼續北上,其餘的船滿載著黃金返回。
被選出來繼續北上的船隻的船員都怨氣十足,要不是方鳴謙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擔保一定不會少了他們的黃金,加上這些船員也偷偷的在船上藏了一些黃金,他們絕對不會願意繼續北上的。
方鳴謙激動地說道:“臣返航後清點黃金共計得了三萬斤,臣已經命人送到了京城,為恭賀陛下和殿下新年的賀禮。”
三萬斤黃金可是四十八萬兩黃金啊,這個時候合三百多萬兩白銀,這的確是一筆鉅款。
朱標還是非常開心的,他知道庫頁島上蘊藏著數量龐大的黃金,如今這座巨島也將收歸大明所有。
“怪不得將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瘋了一樣的去往新大陸,這尼瑪來錢太容易了,就這麼一趟就這麼多錢,就是白撿啊!”他心中不禁如此想著。
朱標此刻非常高興,這可是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忍不住笑道:“方愛卿的這個禮太大了,孤心甚慰啊!”
“不過,你老實說,是不是自己也私留了一些黃金?”
方鳴謙說道:“不瞞殿下,臣也私下裡留了一百兩黃金,兩個千戶也各自留了差不多一百兩。百戶、副千戶們各自留了五十兩,其餘之人也各自有所留下。還請殿下恕罪。”
“愛卿何罪之有,比起你發現的地區,這些黃金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朱標淡淡說道。
他對黃金的確心動,但大明如今依靠海貿能夠輕易收購海外的金銀之物,所以他只是心動,但並不狂熱。
朱標平抑了一下心情,然後才讓方鳴謙繼續說著自己的北巡歷程。
方鳴謙說道:“殿下,臣之後帶領剩餘的船隊繼續北上,找到了當年臣的伯父所到過的那個地方。然後臣向西沿著海岸行進。”
“然後海岸漸漸向南,又過了二十幾天,臣來到了之前曾經到過的那個十分寬闊的大河的入海口。”
“臣又繼續沿著西邊大陸的海岸繼續南下,大約在北緯42度的地方海岸轉而向西。”
“再之後,臣繼續前進,發現了一個天然良港,位置十分優越。臣在這裡刻石記錄以後就繼續南下了。”
“之後不久臣就見到了一條大河,河邊還有看似是女真人的人活動。臣與他們試著交談,發現他們有人懂得蒙古語,然後得知這就已經到了圖們江了。”
“又往南不久就見到了高麗國的村落。臣亮明身份要見當地高麗國的官員,該地的官員十分驚訝,不過相當熱情,送與了臣許多糧食果蔬,臣也從中得知了高麗國變天的訊息。”
“他們如今都算是魏國的官員了。”
“臣之後繼續南下,於十一月份到達了釜山。”
“巧合的是,臣在釜山遇到了南下運送黃金回去的船隊。臣詢問之後才知道,他們從那裡南下之後,遇到了一些倭國的海寇對他們進行了攻擊。”
“因為猝不及防,幾艘小船被擊沉或俘虜,然後回過神來才打退了海寇,不過船隻也有所損傷。”
“他們之後一路修修補補、躲躲藏藏,這個時候才到釜山港。然後在釜山港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修補了船隻,這才返回大明。”
朱標聞言,琢磨著是否應該讓徐輝祖將高麗國之前的地名都換個名字,畢竟計劃是滅其國,毀其史。
第一步已經達成,現在就要實行第二步了。
朱標又問了幾個細節,方鳴謙一一作答。
然後趁著朱標並未開口說話的時候,方鳴謙跪下說道:“臣一路上,除了冰火島之外還在很多地方刻石記載,現在請殿下對於這些地方命名。”
朱標聞言說道:“既然如此,孤就起名了。”
“你們到達的最北點,因為荒無人煙,孤取名為‘北靜’。”
“西邊的這一片大海,孤記得唐代的文獻之中稱之為北海,那就叫做北海吧。”(鄂霍茨克海)
“那一條大江,就叫做黑龍江。”
“北蝦夷島,就繼續用這個名字。至於北方四島,這個地方將來讓海國公負責吧,取名的事情也交給他。”
既然要用北海國去遏制倭國,該給的好處還是應該給一些。
在後世,北方四國都被大毛給佔了。這一回,那北方四島也和你們倭國沒一點關係。
“愛卿所說的那個天然良港,大概就是蒙元的永明城一帶,孤就命名為海參崴。”
“東邊的這一片海,孤就命名為永明海。”
朱標飛快動著腦子,立即將這些地方給予了命名。
方鳴謙聞言,立即一臉笑容地說道:“臣多謝殿下的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