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劉備孫策結盟,三足鼎立之勢!
雙穿門:我能往返漢末三國 餘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襄陽之戰,曹操嫡系戰敗而死,劉羽繳獲糧草輜重不計其數,投降的文臣武將同樣不少,兵馬士卒起碼有數萬,如果算上數萬荊州水師,收穫極多。
劉羽順勢率兵進駐襄陽,對那些曾經“迎立劉羽”的荊州文臣武將給予厚待,用最高的禮儀來接待他們,讓這些人評價荊州人士的優劣,最後加以重用。
這一招收買人心的手段,頓時令荊州上下對劉羽掏心掏肺,那些曾經一直想要“迎立劉羽”的派系,更是激動不已,很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荊州襄陽、南陽因為戰亂摧殘,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劉羽下令撫卹軍民,存恤吏士家室。
凡是死者沒有產業,家人“不能自存者”,命令縣官不要停止對其口糧供應,長官要對他們撫卹、慰問。做到了鰥寡孤獨皆有所養。
此舉令劉羽在荊州的民心爆棚!
劉羽為政寬仁,對荊州進行戰後安撫,鎮壓荊州不安因素。對於南下軍事交戰並沒有停止,命令麾下將士加速行軍,趁勝追擊。
當初被夏侯惇圍困長坂坡的關羽和張飛,聞訊後重振旗鼓,率兵南下,追擊劉備的兵馬--太史慈等將。
當時劉備看到曹軍佔據優勢,頓時從江陵派太史慈率兵出擊,包抄關張後路,想要擴大戰果,給予劉羽兵馬重創。誰知道峰迴路轉,形勢急轉直下。
直到關羽和張飛追殺而至,劉備這邊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暴漲的水位忽然之間快速下降,完全就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天空中還在下著暴雨,比起前幾日雨量小了許多,但不至於令高漲的水位快速下降,突然消失了。
這件事情令劉備等人驚疑不定,百思不得其解!
面對關張追殺,太史慈敗退。最後到達江陵的時候,部隊傷亡過半,幸好劉備兵馬齊出,出城馳援,不然太史慈都有可能折損在關張之手。
關張兩將兵圍江陵。
不過關張兩將並沒有貿然強攻,如今暴雨雖然小了,但對行軍影響依舊很大,不利於攻城作戰,他們只能在江陵三十里外安營紮寨。
這是陸路方面,水路也有水師南下。
臧霸等將統率鋼鐵鉅艦逡巡漢水,如今劉羽擊敗曹操之後,奪下襄陽、整合曹營勢力和荊襄勢力,頓時揮兵南下,順著漢水前往三江口。
除了二十多艘鋼鐵鉅艦之外,還有數百艘荊州水師艦隊。
這支艦隊原本在曹操統帥下圍攻樊城,劉羽透過雙穿門進行“漢水現調”,將暴漲的洪水調到現代的乾旱地區,可謂是一箭雙鵰。
而這些圍攻樊城的數百艘荊州水師戰艦,因為缺少足夠的水源而擱淺。劉羽平定曹營勢力後,令人將擱淺的戰艦拖到了漢水之中,終於得以重獲新生。
在鋼鐵鉅艦統帥下,荊州水師數百艘艦隊共同順著漢水南下,可謂是興師動眾、聲勢浩大!
這個訊息傳出後,頓時令江南、江東為之震動!
……
江東孫策。
自從解決劉繇後,孫策成為江東的“無冕之王”。又因為袁術僭號稱帝,令孫策有了背立的機會,還不用擔負背信棄義的罵名。
袁術被劉羽平定之後,整合淮南勢力。
隔著長江的江東地區,無疑成為了對峙劉羽兵馬的前線部隊,首當其衝,直面要害。
這令江東地區有些瑟瑟發抖,有不少文臣武將想要臣服劉羽,但因為孫策打著“勤王救駕”的名義,他們不好直言不諱,但暗中肯定與劉營“眉來眼去”書信往來。
孫策的背後有周瑜和魯肅,自然看的清清楚楚。
然而他們沒有辦法阻止,這是大勢所趨,他們阻止就是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了。但周瑜和魯肅都是文武全才的智謀之士。
周瑜設計,挑動淮南佛教叛亂,令淮南動盪,劉羽兵馬需要鎮壓淮南之亂,同時需要安撫接連戰亂的淮南地區,短時間難以顧及江東。
這為江東贏得了足夠發展的時間和機會。
後他們得知曹操入駐襄陽、劉備奔逃江陵與江夏劉琦互為犄角後,江東這邊人心大定!
曹操、劉備皆是當世英雄,肯定可以擋住劉羽兵馬,長江中上游地區形成防禦線。而他們只需要防備淮南劉營兵馬,靠著長江天險,至少數年內是高枕無憂!
然而他們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曹操這個梟雄會敗的那麼快,以至於令劉羽奪下襄陽!
“淮河-大別山-襄陽-秦嶺”防線,兩大進攻地接連失守,長江天險變成他們“共有之物”,劉羽兵馬可順著漢水直下長江,而劉羽兵強馬壯,江東不能及也!
這令江東人心惶惶,又有一大批“迎立劉羽”的文臣武將出現。
他們自己想要投降還巧立名目,進行自我安慰,為自己的無能和私心尋找託詞,將虛偽展現的淋漓盡致!
“劉羽奉天子以令不臣,這是名正言順,劉羽靠著朝廷名義師出有名,如果我們抵擋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況且劉羽加封王爵,代天子征戰四方,為人臣子,豈能以下犯上?”
這些人怕是忘記,他們曾經左一句“劉羽挾天子以令諸侯”,右一句“劉羽無君無父”,當時劉羽鞭長莫及他們破口大罵。如今兵臨城下就開始欺軟怕硬了?
“我們可以抵擋劉羽,是依靠長江天險。現在,劉羽佔有荊州襄陽,劉表所訓練的荊州水軍,已全部由劉羽接管,他還有鋼鐵鉅艦,再加上步騎兵馬,水陸並進。
“如此一來,長江天險已由劉羽與我們共有,而雙方的勢力又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劉羽,投降朝廷。
“正所謂順天者昌、逆天則亡!”
提出迎立劉羽的文臣武將中,有不少是曾經中原地區、衣冠南渡之人,他們東奔西跑,顯然是被打怕了。如今逃無可逃,終於只能認命了。
至於交州蠻荒地區,估計他們看不上。
然而這些人可以“反抗不成就享受”,甚至他們只要認了“攤丁入畝”,估計還能在劉羽麾下任職高官厚祿。可是孫策不行!
孫策與劉羽有著殺父之仇啊!
讓孫策有些感動的是,周瑜和魯肅鼎力支援他,與他有著共同的想法。
在江東風雨飄搖,迎立劉羽派系勢大的時候,周瑜和魯肅挺身而出。
周瑜說道:“劉羽雖是漢室宗親,但其禍亂朝政、銀亂後宮、挾持天子、無君無父,實乃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天子日夜被軟禁皇宮,釋出密詔令天下勤王救駕,我等漢室忠臣,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自該奮不顧身,忠君報國,豈能因為劉羽賊兵勢大,就畏懼怯戰從賊呢?
“況且劉羽也並不是不可戰勝!
“襄陽之戰的情報已經傳回來了。曹操之所以潰敗,不是因為劉羽勢不可擋,是因為水患天災影響,並不是因為攻戰失利。實際上,曹軍一開始還佔據優勢!
“劉羽被曹軍兵圍樊城,關張兩將被夏侯惇圍在長坂坡進退不得。都在說明劉營兵馬還是有被反擊的可能,不是無法戰勝!曹軍的失敗,不過是因為意外。
“只要我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肯定可以找到擊敗劉羽的機會。並且如今我們也不是孤身作戰,我們拱衛江東、劉備坐鎮江陵、江夏有劉琦兵馬。
“劉羽兵馬遠道而來,筋疲力盡。方才經歷襄陽之戰,荊襄軍民看似歸順,不過是在劉羽軍隊的威逼利誘之下,並不是真正的心悅誠服,甚至還有兄弟親友血仇。
“只要我們與劉備、劉琦聯手,必定可以打敗劉羽兵馬!”
…
周瑜一直在避重就輕,樊城暴漲的洪水突然消失,劉備連戰連敗,劉羽麾下兵強馬壯等事情,他都避而不談,專門陳說己方優勢之處。
因為道路交通不便,很多軍情戰報沒有第一時間傳來,在場文臣武將知之不詳、不甚瞭解,因此不少人覺得周瑜說的也有道理,未戰先怯,懦夫行徑!
周瑜趁熱打鐵說道:“劉羽若是揮兵南下,必將順著漢水匯入三江口。我請求率兵進駐三江口,親臨前線督戰,保證擋住劉羽水師。”
“我可親自前往江陵會見劉備,商討聯盟抗羽之事!”魯肅也挺身而出。
這兩位孫策的左膀右臂表態後,迎立劉羽的派系頓時偃旗息鼓了。
孫策趁熱打鐵,直接起身,鏘的一聲拔出佩劍,直接將面前的案几一刀兩斷,霸氣側漏!
“我意已決,勤王救駕,誓死反抗劉羽此賊!文臣武將若是再有說投降劉羽之人,就如同這案几一樣!”
孫策之父孫堅舊部--程普、黃蓋、韓當和祖茂也鼎力支援,終於將那些不和諧的聲音壓下去。最後達成一致,聯合劉備,抵擋劉羽兵馬!
經過最終抉擇後,孫策任命周瑜、程普、魯肅為左中右都督,與劉備合力迎戰劉羽。魯肅代表江東親自面見江陵劉備。
……
江陵。
劉備率軍傾巢出動,終於救回了太史慈等兵馬。關羽和張飛終於退兵三十里,安營紮寨,形成對峙之勢。
這令江陵內外震動!
劉備安撫眾將士後,號召文臣武將議事。
太史慈綁著繃帶,但沒有性命之憂,將詳情告知眾人道:
“襄陽之戰的情況有些詭異,明明樊城被淹,曹操率荊州水師五百多艘艦船圍城。劉羽等核心文臣武將走投無路之際,忽然之間洪水就消失無蹤了。
“正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意外,曹操等水師部隊都來不及撤退,就直接擱淺原地,陣型大亂,軍心潰敗,以至於被劉羽兵馬輕而易舉的擊潰。
“夏侯惇兵圍關張,聞訊後不顧一切的北上。曹操嫡系將領接連戰敗而死,麾下文臣武將投降者不計其數。劉羽順勢奪下襄陽城。
“我軍正好北上包抄,迎頭撞上大獲全勝的劉羽兵馬,只能潰敗後撤。關羽和張飛兩將率軍追殺,直至江陵,幸好主公率軍救援,不然我等……唉!”
聞言之後,劉備及其文臣武將神色有些凝重!
劉備得知曹操自盡而死後,心下嘆息一聲!
他們曾經並肩作戰,參與討羽之戰,後面白馬之戰、官渡之戰等等戰役,都在聯手抵抗劉羽南下。然而來到荊襄後,為了利益反目成仇,在南陽大打出手。
如今得知這位曾經的戰友、如今的對手戰死之後,劉備心下也是唏噓不已!
當然這種憂愁的情緒轉瞬即逝,曹操戰死、襄陽落入劉羽之手,他揮兵南下,劉備如今也是危機重重,連唏噓感慨的時間都沒有!
“淹沒樊城的洪水,莫名其妙消失了?!”田豫皺眉說道:“劉羽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還是說,樊城其實有地道貫通,排水得以通暢?!”
“這個解釋說不通,如果排水設定完善,就不至於被淹了。”牽招搖頭說道:“並且以曹操此人的奸詐,沒有萬全把握,他豈會親自率軍兵圍樊城?!”
“關鍵就是忽然之間消失的洪水,這才令兩軍形勢發生逆轉,五百多艘荊州水師戰艦直接擱淺,以至於令曹軍潰敗!兵敗如山倒的潰敗!”田豫點頭說道。
徐庶、孫乾和簡雍等謀臣,同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徐庶本就是豫州潁川人士,對毗鄰的南陽很熟悉,從未聽過南陽有什麼地道之類的可以迅速排水。
但情況已經如此,思考這些於事無補,徐庶說道:
“主公,劉羽奪下襄陽,意味著‘淮河——襄陽’防線全面潰敗,長江對其已經完全不設防了。下一步勢必會趁勝追擊、揮兵南下,度過長江。”
…
“軍師,不知我軍該如何應對?!”劉備望向徐庶,眾人也目光望來。
…
“劉羽勢大,我們勢單力孤,獨木難支。但想來江東孫策也有同樣想法,定會與我們達成聯盟,說不定使者已經在來江陵的路上。
“如此我們控制江陵、劉琦坐穩江夏、孫策在江東,可形成掎角之勢。”
徐庶望著堪輿圖說道:“劉羽奪下襄陽後,水師可以順著漢水南下,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不過漢水匯入長江交匯處乃三江口,江面陡然轉窄,江流如束,形如咽喉,江面橫寬只有一百多丈。我們可以在這裡設伏反擊。”
漢水匯入長江,乃是由北向南。長江奔湧向東入海。這兩股水流的衝擊,會令三江口的交匯處形成一種亂流,甚至還有漩渦。
再加上礁石等影響,如果他們利用得當,甚至可以令劉羽的鋼鐵鉅艦觸礁受損,乃至擱淺都有可能。
徐庶這一說就是小半個時辰,令眾人躁動不安的情緒漸漸安定下來,在曹操戰敗而亡後,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反擊的可能和希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與江夏的劉琦和江東孫策聯盟。劉琦自然沒問題,他們互相之間一直有軍情交流往來,但江東孫策,需要派遣信使交涉。
還未等他們行動,忽然有傳令兵來報:“啟稟將軍,江東右都督魯肅拜見!”
說曹操曹操就到,果然如徐庶所言,江東的使者早已經在來江陵的路上。顯然孫策等人也早有聯盟劉備之意。
“隨我迎接魯肅。”
劉備直接起身相迎,令魯肅感受到劉備的真誠。兩人談論天下大事,相談甚歡,引為知己。劉備對孫策表達了關心,魯肅也傳達了孫策的意圖。
終於,劉備與孫策達成結盟!
夜深人靜的時候,徐庶與劉備秉燭夜談,他說道:
“主公,白日議談時,還有一句話我沒說。
“劉羽勢大,然而主公若是可以藉著此戰,與孫策齊心協力,擊敗劉羽兵馬,將他擋在長江之外。
“那麼,我們與江東將形成兩股抵擋劉羽的勢力,如此可以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未來以江陵為中心,湘水為界,我們可以南下攻略荊南五郡、交州,西進漢中、奪下益州天府之國。高祖以此成就霸業!”
此言說的劉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
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都禁不住激動道:“祝大家新年快樂!!!”
好吧,上一段可以省略……祝大家新年快樂啊,又老了一歲了!!!年年十八歲!!!
順便說一下,本書大概還有幾萬字、或者最多十幾萬字內可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