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酸棗一別,不曾想數年後在荊州再見。回首往事,物是人非,令人不勝唏噓啊!”

當曹操率領文臣武將出營後,果然看到劉備率數名隨從在營前拜見。

看到劉備鬢角發白,曹操回想往日崢嶸歲月,對比自己如今進退兩難的處境,忽然慨然長嘆,唏噓不已。

劉備與曹操四目相對,似乎也感受到物是人非,同樣發出了一聲嘆息聲。

但劉備也知道自己的來意,感慨過後,直截了當的正色道:“孟德兄,此次我是代表景升兄而來……”

劉備還在說著,就被曹操揮手打斷,笑道:“玄德,你我久別重逢,先不談其他,與我敘敘舊可好?”

“也好。”劉備想了想,暫時壓住勸曹操止戈興仁的想法。

曹操於是命人在園中涼亭設宴,煮著一樽酒,盤內放著青梅。兩人飲酒品梅,劉備感慨:“南陽的青梅比徐州更酸甜可口。”

曹操爽朗笑道,旋即說道:“說起青梅,我忽然想起去年與張繡交戰的一件事情。

“當時烈日當空行軍,眾將士不敢解甲卸鞍,全身被汗水浸溼了,悶熱口渴,周圍又沒有水源,眼看著軍心動盪,眾將士有些堅持不下去。

“我忽然心生一計。用鞭虛指前方‘這地方我熟,前面有梅林’。眾將士頓時口齒生津,精神振奮的往梅林方向行軍,最後終於找到了水源。

“今日看到這梅子,忽生感慨,不得不由衷感嘆!”

“呵呵,孟德兄這一招‘望梅止渴’之計,令將士們看到希望,鼓舞士氣,暫時解決口渴難耐的影響,也加快了行軍速度,同時避免被敵軍有機可乘。”

劉備拍手稱讚:“實乃是一箭三雕啊!”

“玄德果然是慧眼如炬。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不會畏縮不前,會利用成功的渴望來激勵自己,令自己有勇氣去戰勝困難,這就是我堅持不懈的秘訣,也是我治軍的良方!”

曹操笑道:

“玄德可知道,我敗逃兗州,繞道豫州,到達荊州南陽,千里奔逃,困難重重,這一路上是利用何種辦法,鼓舞軍心士氣?又是如何堅持下來?”

劉備心下駭然,但面上卻不動聲色的搖頭說道:“備不知道,孟德兄有何賜教?”

“哈哈哈——”

曹操放聲大笑,旋即臉色漸漸嚴肅下來,甚至有些肅殺,正值烏雲滾滾、電閃雷鳴,令曹操顯得狀若瘋魔:

“在劉羽兵馬追殺之際,我軍可以堅持到南陽。正因為我找到抵擋劉羽兵鋒的策略——那就是奪下荊州,以秦嶺、大別山為屏障,阻擋劉羽兵馬南下。

“關東諸侯之所以潰敗,全因為無險可守。冀州一馬平川、黃河沿岸更是長驅直入。劉羽麾下兵強馬壯,缺少天險阻擋,我們根本不是其對手。

“入荊以‘秦嶺—襄陽—淮河’防線結成戰略同盟,如此才能抵擋劉羽兵馬南下,才能獲得發展生存的時間和機會,獲得喘息的時機!

“而不是像曾經在兗州發展數年,在劉羽揮兵南下後,只能放棄自己的根基,平白為劉羽做了嫁衣裳!

“這就是我的‘望梅止渴’,也是我敗逃南陽後,還能堅持下來,捲土重來的希望所在!”

“孟德兄,荊州在景升兄治理下,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南陽新野之戰,雖然令景升兄傷筋動骨,但還沒有到失去自保的能力。

“若是你想要謀奪荊州,勢必要爆發一場惡戰。令荊州上下生靈塗炭、戰火摧殘。

“如今劉羽揮兵南下,孟德兄與景升兄都是呼應天子勤王救駕的漢室忠臣,兵戎相見,不是給了劉羽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嗎?”

劉備這時候勸道:

“孟德兄,張繡和賈詡南陽之戰,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宛城後撤退,顯然是以退為進,驅虎吞狼之計,未來必定捲土重來!

“備希望你以大局為重!與景升兄化干戈為玉帛,聯手對峙劉羽兵馬南下!”

劉備是為劉表當說客,但曹操顯然不為所動,反而想要勸說劉備。

忽然電閃雷鳴,滾滾雷聲轟隆隆作響,閃電接連,更是形成了蜿蜒起伏的龍形姿態。

曹操遙指天空,轉而對劉備問道:“玄德知道龍的變化嗎?”

劉備不知曹操何意,直接問道:“願聞其詳!”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猶如大丈夫能屈能伸,得志時縱橫四海。失志時隱忍待發。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經常在外遊歷,一定知道當世英雄。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嗎?”

曹操忽然問起天下英雄,令劉備越發不解其意。

想了想後,劉備自謙道:“我見識淺薄,怎麼認得出誰是英雄呢?”

“哈哈哈,玄德經歷黃巾之戰、討羽之戰、官渡之戰等等戰役,又何必自謙呢?哪怕沒有見過,至少也聽過吧?”曹操笑問道。

劉備想了想後:“劉羽可當得上英雄之名?”

“自然可以!”

曹操點頭說道:

“劉羽雄才偉略,其勢力龐大、兵強馬壯。可鯨吞天下、氣吞寰宇,他若不是英雄,天下何人可稱英雄?

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玄德太過敷衍了。除了劉羽,還有其他人嗎?”

“若是淮南袁術沒有僭號稱帝,應該能稱為英雄吧?”

劉備嘆息一聲,既是感慨這位昔日盟友謀朝篡位,也是慶幸自己沒有上了賊船。同時也是試探曹操的野心。

曹操搖頭說道:

“淮南袁術,冢中枯骨而已!

“玄德且看,劉羽已經發布檄文聲討袁術,必定可以輕易攻略淮南,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奪下淮河防線。

“此等鼠目寸光、盲目自大的匹夫,不足掛齒!”

曹操還真的說對了。

因為道路交通不便,資訊傳遞延遲。如今劉羽已經攻破淮南,袁術這位仲氏之主已經戰敗而亡了!

“小霸王孫策可當英雄?”劉備驚疑再問。

“孫策可以有今日地位,不過是靠著江東猛虎孫堅的蔭庇罷了,算不得英雄!”

劉備接連說了許多天下諸侯,但都被曹操否定了。

最後劉備問道:

“那劉表劉景升乃荊州刺史,八駿之一,單槍匹馬入荊州,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他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這是英雄吧?!”

曹操還是搖頭:“劉表徒有虛名罷了!”

劉備心下駭然,越發不理解曹操的想法,只得搖頭說道:“除此之外,我實在是不知道了!”

“能叫做英雄的人,應該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曹操用手指指劉備,然後又指向自己,說道:“除劉羽之外,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沒想到曹操野心如此龐大,縱論天下英雄,蔑視群雄。唯獨劉羽、劉備和曹操三人而已,可以入得了曹操的法眼。

然而曹操想要表達什麼?

劉備自謙說道:“孟德兄言重了,備何德何能可稱英雄?!”

“玄德不要妄自菲薄。”

曹操拉著劉備的手,情真意切的說道:

“玄德,劉表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看似儒雅隨和,然而疑心很重、生性多疑,好於座談。

“經過南陽一戰後,劉表麾下精銳死傷慘重,大將蔡瑁和張允戰死,更令他失去對荊州的掌控力。並且此戰,也將劉表爭霸天下的雄心壯志打垮了。

“這等好於坐談,立意自守,沒有四方之志的沽名釣譽之徒,是絕對守不住荊州的!與其未來落入劉羽之手,還不如你我聯手,奪下荊州抵擋劉羽!”

“萬萬不可!!!”

劉備頓時色變,直接起身嚴肅道:“我走投無路之際,是景升兄派人千里迢迢邀約,這等恩情我不知如何回報,怎敢恩將仇報、背信棄義?!”

曹操感受到劉備語氣中的堅決,心下嘆息一聲,只得再道:

“玄德,你我都是勤王救駕的漢室忠臣。若是放縱劉羽奪下荊州,未來大漢江山都將淪為劉羽此賊的掌控,實在是愧對歷代先皇,愧對當今陛下啊!”

“就算如此,我也不會趁人之危。”劉備堅定的說道。

曹操苦勸無果後,終於不在多勸了。

兩人繼續飲酒,但劉備口中卻不是滋味。

原本是毛遂自薦,想要替劉表勸說曹操止戈興仁,以此報答劉表在其落難時的援手之恩,誰知道曹操反過來勸說他聯手奪下荊州。

這一趟算是白走了!

劉備無功而返,有些自責愧疚,誰知道一個訊息比他先一步回到襄陽城。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強強聯手,必將所向睥睨,橫掃江淮!”

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之事,忽然之間傳遍襄陽城。前半句還沒有什麼,但後半句話,等於說劉備與曹操聯手,圖謀江淮地區。

江淮,即長江和淮河地區。

而荊州也是江淮地區之一!

劉備聞訊後立刻拜見劉表,旋即告知他與曹操交談內容,最後說道:“景升兄,此乃曹操的離間計!”

“玄德小看為兄了,這等雕蟲小技,為兄自然不會上當!”劉表很是大方的揮了揮手,並且調兵給劉備,令他鎮守襄陽城。

劉備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對劉表感激不盡。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收留,還調兵給他。跟徐州刺史陶謙一樣,這是對他有知遇之恩!

只是事後經過孫乾和簡雍分析後,劉備方才驚醒過來。他一個初來乍到的依附者,劉表調兵給他,同樣也是一種監視。

並且劉備初來乍到、沒有任何的軍功戰績,就直接身居要職、鎮守襄陽,等於一步登天似得,擋住了很多人的升遷之路,會引起其他人的眼紅嫉妒。

果不其然,軍中將士對劉備這個關係戶多有非議。

這令劉備心下嘆息,果然如曹操所言,劉表看似儒雅的外表下,其實是生性多疑的內心啊!

劉備不得已只得放權,以初來乍到、對荊州軍不熟悉為由,令麾下將校執掌大權,隨後在住宅後園種菜農耕,過起了“採菊東籬下”的田園生活。

以韜晦之計,躲避那些閒言碎語。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像曹操所說,除了劉羽之外,天下諸侯之中,只有曹操和劉備稱得上英雄!

劉備在家中過著田園生活,但英雄是不會被隱藏住光芒和才華的。

劉表的長子劉琦慕名而來,時常往劉備的家中奔跑。一開始劉備想要避嫌,但劉琦坦誠相待,他也不好一直拒之門外。

並且劉琦時常將天下的訊息帶給劉備,令他不至於一葉障目,缺少對天下的認知。

這一日,劉琦又匆匆而來,帶來了一封詔令:“劉使君,劉羽封王了!”

“什麼?!”

劉備有些意外,接過詔令一看,原來是劉羽平定淮南袁術後,天子論功行賞,為他加封王爵,承襲祖上的“常山王”爵位。

劉備雖然有些震驚,但劉羽畢竟是漢室宗親,並沒有令他太過意外!

只是封王的背後,卻令劉備看出了不一樣的政治因素!

劉羽如今升無可升,還可以加封王爵。未來若是他平定戰亂、統一大漢天下後,又有什麼封賞給他呢?!

諸侯王想要更進一步,只剩下皇位了!

哪怕劉羽不想要稱帝,他麾下的文臣武將,依附劉羽的勢力,也會推動他稱帝!

這也會推動劉羽勢力加速南下,儘快平定天下!

因為想要登基稱帝,只有在天下動盪、群雄逐鹿時,“平定戰亂、統一天下”,挽大廈之將傾,再興大漢,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也只有這個功勞,才能令劉羽名正言順的稱帝!

如此一來,劉營上下會瘋狂南下,不惜一切代價南下。而“秦嶺—襄陽—大別山—淮河”防線,只剩下“襄陽”這個絆腳石了!

拔掉襄陽城,劉羽就能虎視長江!

一念及此,劉備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心情,都消失不見,蕩然無存了!

劉備可是奉召討賊,勤王救駕的漢室忠臣,如今天子蒙羞,被劉羽軟禁京師,臣子無能,以至於令天子受人擺佈節制,他愧對列祖列宗、愧對歷代先帝!

劉備想要去勸諫劉表,可他實在不知道該以什麼名義,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誰知這時候,劉表忽然召見,原來是劉琦經常往劉備住處跑,他問劉備長子劉琦的才學!

這令劉備心下一驚,說明自己一直在劉表的監視之中。甚至長子劉琦一直往他這裡跑,會不會也是劉表授意呢?!

心下想歸想,但劉備面上卻不動聲色,回答的滴水不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