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襄陽。

劉表的刺史府邸之中,歌舞歡慶,觥籌交錯,熱鬧非凡。自從蔡瑁和張允奪下樊城,訊息傳回襄陽城後,頓時令他們歡欣鼓舞。

並且蔡瑁和張允的首戰獲勝,也令劉表和世家等“主戰派”的氣勢,壓倒了那些曾經的“反對派”和“中立派”,佔據了政治上的勝利。

政治就是如此,你力排眾議搞出政績,那麼你就是雄才偉略。但如果你力排眾議搞砸了,那麼就是剛愎自用,我行我素。

很顯然,蔡瑁和張允首戰獲勝,給了劉表足夠鎮壓一切的政績。這場宴會,除了為前線將士慶功,也有展示力量,宣揚武力的目的。

須知劉表身為荊州刺史,但實際上並沒有掌控荊州九郡,至少荊南五郡有些不太服從調令,一個個自認為是本地世家大族,對劉表這位外來戶有些不認可。

劉表靠著與襄陽世家的聯手,與蔡氏的聯姻等手段,連消帶打,合縱連橫,控制襄陽的局面。但還沒有控制荊州全郡的局面。

而蔡瑁和張允的表現,無疑給了劉表更進一步的機會。

此次宴會上面除了襄陽本地世家大族和官員之外,還有不少的名士大儒,以及荊南五郡的世家大族和代表們。

這些人聞訊之後,神色各異,但對劉表恭敬許多。

不少荊南五郡的世家代表們,甚至主動向劉表敬酒,這就是一種臣服的表現!

見此情形,劉表心下大喜!

相信只要蔡瑁和張允再接再厲,奪下新野、攻略宛城,與曹軍前後夾擊圍攻張繡兵馬,擊潰張繡兵馬,必定會震懾荊州全郡!

張繡可是劉羽麾下大將,擊潰張繡等於擊潰劉羽。

在如今劉羽兵馬橫推天下、不可一世的時間段;在關東諸侯潰敗、曹操敗逃南陽、劉備徐州潰敗的時間段;他們在南陽之戰的勝利,無疑可以振奮人心!

即打擊了荊南五郡世家大族的囂張氣焰,也為劉表北伐爭霸天下鼓舞士氣!

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這令劉表意氣風發、志得意滿,已經在幻想著奪下南陽,而後北伐爭霸天下的畫面了。

關東諸侯潰敗,那是他們無能,但他劉表可是“八駿之一”,更是漢室宗親,試問天下還有誰?!

劉表醉酒當歌,人生得意須盡歡!

只是就在眾人推杯換盞,慶祝“樊城之戰”的勝利時,不合時宜的聲音卻在此時迴盪出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嗯!!!”

正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宴會,宛如按下停止鍵似得,就在那一瞬間安靜下來,戛然而止,鴉雀無聲!

在兩軍交戰的時候,傳令兵有著暢通無阻的權利,畢竟兵貴神速、資訊在交通不便的當前有著重要的時效性,因此傳令兵暢通無阻來到這個高層宴會。

然而可能是前線戰報太過於驚世駭俗,以至於傳令兵神色緊張,方才靠近大廳就發出了噩耗的聲浪,對比正載歌載舞的高層宴會,無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的諷刺。

“何事如此驚慌!”

劉表已經有些醉意,但在那一瞬間蕩然無存。傳令兵的噩耗聲,以及他神色驚慌的表現,都令劉表脊背發涼、毛骨悚然,感受到了不好的危機感。

正觥籌交錯的眾人,也神色各異望向傳令兵,那些力挺劉表的主戰派有些埋怨的望著傳令兵,眼神中有些殺氣。雖然知道這是傳令兵的職責,但也怪罪他沒有眼力勁。

傳令兵聞言之後,在劉表面前單膝跪地,稟報道:

“啟、啟稟將軍,前線戰報……蔡將軍和張將軍率兵至新野後,敵軍望風而逃,他們搜尋城池確定沒有埋伏後,引兵進入新野休整一夜。誰知道……

“敵軍在城中埋下眾多火藥、膏油和薪柴等易燃物,等到將士埋鍋生火造飯後,頓時點燃新野,整座城池化為火海,我軍死傷慘重!

“蔡將軍和張將軍求援……”

傳令兵還在說著,上座的劉表就感覺頭暈目眩,差一點就要暈死過去了!

下方正拿著酒杯、正抓著食品水果、正掛著還未冷卻的笑容的眾人,頓時在那一瞬間有著千百種神色變幻,宛如變臉似得,最後集體化為了驚駭!

“譁——”

整個刺史府邸之中,爆發出了一聲難以置信的譁然聲。旋即是眾人的竊竊私語聲,情急之中的交談散發出迥然不同的陣營和看法。

“蔡瑁和張允為何如此魯莽,城中空無一人,這不是擺明了是敵軍的誘敵深入之計嗎?為何不在城外安營紮寨過夜?”

“他們急行軍出發,先克樊城,後星夜兼程奔赴新野。城門洞開,他們也是小心謹慎的搜查了,誰知道敵軍如此奸詐,竟利用火藥埋伏!”

“身為將領,不懂得觀察形勢,探清敵軍的埋伏,這就是他們的失責!況且劉刺史一意孤行,執意出兵反抗劉羽,我就極力反對。如今的劉羽,大勢已成,不可力敵啊!”

“如今多說無益!敵軍火燒新野,我軍傷亡如何,還需要立刻派遣兵馬馳援,避免敵軍趁火打劫、趁勝追擊啊!”

“這還只是劉羽麾下一名將領而已,張繡統率的兵馬也只有五千多!然而劉羽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兵精糧足,我們這不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嗎?”

“我一開始就不贊同出兵,如今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回頭路,這是將荊州帶向生靈塗炭、帶向戰火摧殘,你們、你們將成為荊州罪人啊!”

“……”

這一刻,反對派頓時佔據上風,壓得那些曾經主戰派抬不起頭。就連劉表這位荊州刺史,神色駭然之中,也是面上無光。

特別是那些荊南五郡的代表、世家大族們,神色驚駭過後,變得晦暗不明,眼神閃爍之中,不知道在想著什麼。但他們對劉表的那種恭敬,已然蕩然無存!

這時候劉表的重臣蒯良最先驚醒過來,建言說道:

“明公,張繡先是在博望坡火燒曹軍,而後設下新野之計,火燒我軍,兩軍潰敗,敵軍若是趁勝追擊,未來必定虎視襄陽。

“必須儘快出兵救援蔡瑁和張允兵馬,他們麾下畢竟有兩萬荊州軍,哪怕損失慘重,也可以重振旗鼓,令他們立刻退守樊城,以此對峙劉羽兵馬。

“劉羽一直奉行‘攤丁入畝’賦稅改革,南陽的世家大族肯定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只要我們重振旗鼓,還能再次與劉羽兵馬對峙拉鋸!”

此言,頓時令劉表驚醒過來!

他立刻下令調兵遣將,馳援蔡瑁和張允。然而荊州軍先是發兵兩萬出征,如今城中兵馬守城之餘,已經沒有太多空閒。

別看荊州劉表稱雄荊江,號稱“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但這個數字是很虛的,將後勤的民夫全部算進去,真正可戰兵力有一半就算厲害了。

蔡瑁和張允兩將乃劉表嫡系猛將,兩萬兵馬更是劉表麾下精銳,如今身陷新野必須救援。可襄陽也需要兵馬鎮守,最後只能抽調近萬兵力馳援。

此言,也令荊南五郡等世家大族驚醒過來!

劉羽是奉行攤丁入畝,他們與劉表不對付、不認可,但不代表與劉羽也能一條心。

如今劉羽勢大,他們難道還能對劉表落井下石嗎?至少劉表沒有推行攤丁入畝!

一念及此,這些世家大族都決定支援一些家丁部曲。

當荊州勢力團結起來後,頓時又立刻召集兩萬兵馬,要北上馳援蔡瑁和張允,務必要將這支部隊救回來,絕對不能讓他們覆滅在新野!

只是還未等他們出城,就有信使帶著蔡瑁和張允的人頭,來到了刺史府邸,將兩個大箱子放在了劉表的面前,令荊州上下駭然失色!

哪怕沒有開啟箱子,可他們還是嗅到了空氣中瀰漫的血腥味。像這種人頭是需要硝制,以防腐敗。但兵貴神速,張繡哪裡有太多時間,不過草草應付。

因此劉表的鼻腔之中,嗅到了血腥味和腐敗的味道,他顫抖的開啟,旋即蔡瑁和張允死不瞑目的人頭,就那麼直接呈現在眼前,頓時將他嚇住了!

“嗯——”

劉表曾經的雄心壯志,意氣風發,他想要北伐爭霸天下、問鼎中原的野心,都在看到人頭的瞬間,蕩然無存了。甚至因為恐懼駭然,他身軀都有些顫抖起來。

最後嚇死過去了!

“明公!!!”

“劉刺史!!!”

“景升兄!!!”

“快傳大夫!!!”

刺史府邸頓時驚慌失措起來,特別是他們擁立上去的時候,看到劉表桌案上面的人頭,同樣是駭然恐懼,大驚失色!

最後還是蒯越眼疾手快合攏蓋子,方才壓下那種瀰漫的恐慌!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刺史府發生的事情很快傳遍了襄陽。除此之外,還有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以及之後火燒宛城之戰的細節。

張繡和賈詡的表現,頓時震撼住了荊州上下!

荊州上流社會自然是為之驚恐,他們有不少就是中原避禍南下的世家大族。沒想到躲得了一時、卻躲不了一世,劉羽的兵馬再度南下了。

別看張繡率兵撤出南陽,但很多人都知道,這不過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罷了,如今張繡兵少糧草不足,未來必定會捲土重來。

甚至荊州客居很多名士,比如水鏡先生司馬徽,荊州名士龐德公,以及流寓到襄陽的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人。

這些名士大儒來往甚密,時不時談經論道,隱居山林,縱論天下!

他們更是窺破其中的隱秘,認為這是張繡的“以退為進”、“二虎競食”之計。

然而就算知道又如何?

這是陽謀!

以曹操的野心會放棄這個機會吞併荊州?還是願意真心誠意的臣服劉表?

以劉表的圖謀,會甘願放棄荊州嗎?哪怕經此一敗,身心重創,他可能不願意北伐了,但也不會放棄荊襄之地,這裡不能北上,還能固守!

因此這一招“二虎競食”,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陽謀!

司馬徽等名士只能感嘆劉羽麾下人才濟濟,戰亂終究從北上、中原地區蔓延到南下荊州了!

荊州的黔首百姓們也有些恐慌!

這些底層百姓其實很多都不知道“攤丁入畝”賦稅改革,甚至就算聽過這個“攤丁入畝”,也不知道具體的內容,知道內容也不懂的識文斷字。

荊州人文鼎盛、開經立學,招收的是那些名士大儒,是那些士子名流,再不濟也是寒門士子。黔首百姓等平民子弟根本沒有能力和資格讀書識字。

就算是荊州,識字率也普遍不高。

在世家大族的統治下,這些上流社會抵擋劉羽,自然會極力的抹黑劉羽,抹黑他的政策。

因此,荊州的百姓們大多隻知道劉羽“禍亂朝政”、“銀亂後宮”、“挾持天子”、“無君無父”,不知道劉羽的“仁政”。

在底層百姓看來,劉羽只知道驕奢淫逸,而荊州刺史劉表等官員,還知道體恤愛民,獲得了不少的民望和支援。

這種情況下,底層百姓自然是代入“荊州軍”,並且其中就有不少軍屬。當火燒新野之戰的訊息傳來後,自然是恐慌一片,對劉羽兵馬的恨意!

此戰,令荊州上下人心惶惶!

……

等到劉表悠悠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數個時辰後,天色已經昏暗下來。

周圍只有正在啜泣的後妻蔡氏,以及聞言趕至的蒯氏兄弟等親信,都屬於劉表的自己人。

劉表現在腦袋有些炸裂,既是酒醉清醒後的影響、也是對新野之戰荊州軍損失慘重的刺激。又聞聽後妻蔡氏的啜泣聲,更加心煩意燥!

劉表令下人護送後妻離開,終於清靜少許,這才望向親信,急聲問道:“新野情況如何?蔡瑁和張允戰死,那兩萬大軍,全軍覆沒了嗎?!”

蒯氏兄弟等親信有些艱難地點了點頭。

蒯良嘆息說道:“明公,我已經下令撫卹犧牲將士的家小,但經此一戰,荊州上下人心惶惶,一蹶不振了!”

“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不願與劉羽作對!!!”劉表本就病重,如今神色更顯煞白,旋即竟嘔出一口鮮血。

“明公!!!身體為重啊!!!”

“大夫、快傳大夫!!!”

眾人頓時忙做一團,這一次劉表沒有暈死過去,氣若游絲的說道:

“不用了!不用了!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如今我等該當如何?!”

麾下文臣武將還是令大夫診治過後,又喂劉表喝下一碗中藥後,這才出謀劃策。

蒯良嘆了口氣,經此一戰,他們荊州勢力再也沒有北伐的可能了。甚至因此得罪劉羽,未來首當其衝,將受到劉羽兵鋒所指。

他說道:

“明公,如今我們只能支援曹操屯兵南陽,希望藉此抵擋劉羽的兵鋒所指。

張繡在如此大好形勢下撤出南陽,必是打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想法,我們不能令他們如願!”

“子柔(蒯良表字),曹操也是虎狼之輩,豈會甘願替我們扼守南陽,抵擋劉羽兵峰?

“況且南陽之戰,曹軍也是損失慘重,張繡更是帶走南陽百姓,曹軍難以發展,肯定會有所圖謀。”

劉表是病重了,但絕對不傻,“甚至我軍遭受如此重創,曹操狼子野心,甚至會圖謀襄陽!

“到時候我們支援錢糧和人口,反而是資敵壯大曹軍,令他們轉過頭來對付我們,得不償失!”

“明公,不如我們上奏疏請罪,既是向天子請罪,也是向劉羽請罪。如今劉羽揮兵南下,正是開疆拓土之際,如果我們臣服,他一定會既往不咎的!”

這時候幕僚伊籍建議道。

眾人眼神閃爍、心思各異,不過卻沒有反對。

劉表想了想後搖頭道:

“劉羽當初派遣張繡鎮守南陽,而不是直接對襄陽動兵,其實也是給出一個姿態和臺階。那時候我們盲目自大、意圖北上,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已經錯失良機了。”

還有一句話劉表沒說——

這一次如果臣服劉羽,以他對劉表的不信任,肯定要另選賢臣治理襄陽。劉表等於要放棄大好基業!

他,不甘心啊!

“不如聯手袁術,其麾下大將孫策正攻略江東,與劉羽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交戰,不如我們聯手將劉繇解決了。扼守江淮防線?”

蒯越給出自己的建議。

“不可!”

劉表又搖了搖頭:

“孫策雖然是袁術麾下大將,但我已經看出其有自立之心,袁術和孫策必有內戰,到時候我們是幫袁術還是幫孫策?聯盟不成,反而要被拖入江東內戰之中!”

眾人無奈。

如今真的是走投無路。

正群策群力、苦思對策之時,忽然有荊南情報傳來:“明公,荊南五郡叛亂,他們打著‘迎立劉羽’的旗號!”

“什麼?!!!”

劉表不可置信,不得其解:

“荊南五郡為何此時叛亂?難道劉羽奪得荊州,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可以討得了好嗎?攤丁入畝針對的可就是他們啊!”

“難道是南陽之戰,將那些世家大族打怕了?比起被攤丁入畝削弱家族勢力,總好過家族覆滅?!”

“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宛城,張繡撤退前憑藉三戰,直接擊潰了荊州上下的軍心士氣和戰鬥意志啊!”

“如今我等該當如何?劉羽兵馬即將兵臨南陽、荊南五郡卻在此時呼應,腹背受敵,哪怕襄陽防守嚴密,護城河百丈之寬,但也架不住前後夾擊!”

“必須發兵鎮壓荊南五郡叛亂,若是令他們起勢,宵小更會趁機作亂,屆時我們腹背受敵,還如何抵擋劉羽的兵馬南下?!”

“可火燒新野一戰後,我們荊州軍損失慘重,哪裡還有兵馬南下鎮壓叛亂。況且劉羽即將南下,到時候發兵南下,襄陽將城防空虛,缺兵少將!”

“……”

如今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劉表咳嗽不止,病情似乎又有家中的徵兆。

先是南陽潰敗,如今荊南五郡叛亂,整個荊州頓時是風雨飄搖、人人自危!

襄陽城哪怕有百丈護城河環繞,輕易難以攻略,但也是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險氣息,令人喘不過氣來!

就是在這種氣氛下,屯兵南陽宛城的曹操,忽然來信請戰。

曹操在信中言辭情真意切,說出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還說他們都是勤王救駕的漢室忠臣,值此危難之際,正應該攜手與共、共度患難,令荊州上下為之動容!

“值此危難之際,不如就讓曹軍南下平定荊南五郡叛亂?!我等坐山觀虎鬥豈不美哉?!”

“呵呵!驅虎吞狼,最後就怕引狼入室啊!誰知這是不是曹軍‘假道伐虢’之計呢?”

“曹操狼子野心,但令其率兵南下,不讓其進入襄陽即可。到時候我們不是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嗎?!”

“曹操離開南陽後,劉羽兵馬南下,我們首當其衝如何抵擋?就怕曹操真的平定荊南五郡叛亂,最後倒戈相向,反客為主!”

“呵呵!南陽之戰過後,立刻發生荊南五郡叛亂,說不定這還是曹軍奸計,忽悠荊南五郡迎立劉羽是假,借刀殺人圖謀襄陽是真啊!”

“……”

荊州上下頓時分成了“贊同曹操南下平叛”,以及“不贊同曹操南下平叛”兩派,各有各的說法,還都很有道理。

然而上首的劉表,冷眼旁觀!

他身為八俊之一,豈是昏庸無能之輩,曹操狼子野心,令其南下,那是引狼入室,屆時反客為主,雞飛蛋打!

這些“贊同派”之中,說不定就有曹操收買之人!

可是!

經過新野之戰,蔡瑁和張允戰死,兩萬荊州軍精銳全軍覆沒,劉表的鐵桿勢力損失慘重,已經難以獨掌大局,無法鎮壓宵小。

這種情況下,又有“支援劉羽”的派系出來,希望劉表可以上奏臣服劉羽。

還有“支援曹操南下平叛”的派系,話裡話外不都在說他們與曹操狼狽為奸嗎?

劉表可以肯定,萬一曹操反攻襄陽,這些吃裡扒外的牆頭草,一定會里應外合,呼應曹操!

如今的劉表,進退兩難,危急萬分!

本就因為南陽之戰、火燒新野潰敗而病重的劉表,病情又一次加重,更是對荊州襄陽形成多種打擊,人心惶惶,山雨欲來風滿樓,令人喘不過氣來!

在曹操和劉羽之間,劉表寧願選擇劉羽!

至少他們是漢室宗親!

但就在此時,一個人選意外出現在劉表視線之中,成為了開啟荊州局面的突破口——

徐州刺史劉備連戰連敗後,敗走徐州彭城,奔逃淮南地區,已經無路可去。

如今南下廣陵是太守張超地盤、左側是淮南袁術、右側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南下是江東之地,孫策正引兵與劉繇交戰之中。

劉備左思右想,正想要依附袁術,在江東徘徊不定。

劉表回想著劉備的仁名,其麾下人才濟濟,以及其討羽之戰的出色表現,漢室宗親的身份,立刻派遣信使邀請劉備來荊州,以此破解當前之危。

曹操想要“反客為主”,痴心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