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二十二年六月休整完畢的西征大軍,向整個小亞細亞發起全面進攻。

阿卡拉、錫諾普、加拉太、比提尼亞、尼科米底亞、以弗所相繼被攻破。

當劉嘉率領大軍抵達伊蘇斯之時,手中還有上萬兵馬的屋大維根本不敢抵抗,直接放棄了伊蘇斯。

他把手中的大軍全部交給了敘利亞總督,自己則逃回了羅馬。

面對劉嘉的進攻,羅馬敘利亞總督明白只靠一己之力根本無力對抗。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把敘利亞東部割讓給了安息帝國,以換取安息帝國的協助。

安息王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何況這麼多年來,安息也早就與匈奴人結下了仇恨。

安息帝國出動了近十萬大軍與羅馬人聯合對抗匈奴大軍。

劉嘉在經過一番衡量之後,派出使者向羅馬、安息帝國提出進行談判。

羅馬人與安息人此時也不想再與匈奴人進行戰爭,遂同意了這一提議。

隨後三方代表在伊蘇斯展開了正式的談判。

這時羅馬人才搞清楚,原來與自己交戰的並非是真正的大漢帝國,而是大漢帝國下屬的無數諸侯國之一。

得知這一情報之後,已經逃回羅馬的屋大維沉默了許久。

“大漢帝國!”

從這一刻起,屋大維和羅馬人就有了一個新的目標,那就是學習大漢,超越大漢。

光武二十二年十月,三方在伊蘇斯簽訂了停戰協議。

不過劉嘉這時告訴兩國,協議要生效還得大漢皇帝同意,並在協議上用印才行。

羅馬人趁機提出派出使者前往長安朝見大漢皇帝。

劉嘉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最終羅馬人向大漢派出了一支人數超過千人的使團。

這支使團中有羅馬的貴族、長老院的長老、公民代表、軍隊將領、最多的還是學者。

這些人還沒有抵達長安,僅僅是輪臺城就使他們陷入了震撼之中。

“這座城市太偉大了,這應該是大漢僅次於長安的城市了吧!”

一名自認為見多識廣的貴族學者向僱傭的嚮導詢問。

“這輪臺在西域還算不錯,但如何能夠與大漢內地相比……這樣的城市大漢至少有兩百個……”

嚮導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名龜茲國的普通人而已,他對大漢內地也只是聽說過。

不過這卻並不妨礙他向這些從西方來的土豹子吹噓。

這些羅馬人被他的吹噓糊得一愣一愣的。

“真的有超過百萬人的城市嗎?”

一名來自希臘的學者忍不住詢問。

“這還有假……你們要去的長安城就超過了一百萬人口……除了長安還有成都、臨淄……這些大城也有百萬人口……”

在輪臺停留了半個月後,羅馬使團離開輪臺繼續前往長安。

離開之時,使團中許多學者都表現出了戀戀不捨的態度。

輪臺書院的所見所聞讓這些學者感覺自己面前似乎出現了一扇大門,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

光武二十三年九月,羅馬使團終於抵達長安。

當第一眼見到長安城之時,所有人就完全被震撼到了。

“這個世界怎麼會有如此偉大的城市……”

“這是隻有神能夠建造的城市吧……”

“天啊……這就是地上天國吧!”

從見到長安城那一刻起,驚歎聲就沒有停歇過。

羅馬使團這些人在回到羅馬之後,極力鼓吹大漢的一切。

在他們的推動下羅馬開始了全面改革,不管是軍事、政治還是文化上都開始全面漢化。

許多學者在大漢期間還加入了道教,在他們的引導下,道教也被引入了羅馬,並迅速成為了羅馬第一宗教。

羅馬國內也有許多守舊之人反對這一切,最終還導致羅馬帝國爆發了一場持續十餘年的內戰。

趁著羅馬帝國內戰之機,順義王也順利征服了日耳曼尼亞地區。

……

光武二十七年,劉裕幼子劉軒被封建於肅慎之地為肅王建都太華城。

在就蕃之後,他按照劉裕的要求向北方派出了大量的探險隊。

光武二十九年十月,一支劉軒派出的探險隊,來到了一處冰封的海峽處。

此時距離這支探險隊離開太華城已經有一年之久。

領隊的使者在與隨從商量後,最終決定冒險越過海峽。

他們的這一次選擇讓歷史記住了他們。

越過海峽之後,一行人發現對岸並非是原本以為的一座小島,而是一塊大陸。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一行人決定繼續往南而行,很快眾人就發現了一條遍佈金沙的河流……

這一發現讓眾人欣喜萬分,不過他們並沒有在此多做停留,而是繼續南下。

兩個多月後,這支探險隊遭遇到了當地人的襲擊。

探險隊雖然擊敗了當地土著,但本身損失也比較大,更關鍵的是探險隊所攜帶的物資已經不多了。

探險隊上下經過一番商議,埋葬掉死去的同伴後,選擇了原路返回。

一年後,這支探險隊在損失了近半的隊員後終於回到了太華城。

他們發現新大陸,並找到大量金礦的訊息也隨之傳開。

劉軒在命人把探險隊之人安置好後,立即派人把這個訊息告知劉裕,同時也開始組織一支更大規模的探險隊前往那未知的大陸。

未央宮中收到劉軒送來的訊息後,劉裕立即命人把劉治喚了過來。

“劉軒那小子找到新大陸了!”

劉治一到劉裕就把此事說了出來。

劉治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已經沉穩許多。

聞言向劉裕詢問道:“父皇可是欲派人前往新大陸開拓?”

劉裕搖了搖頭,“開拓東方新大陸是汝,是汝之子孫的任務,某已經老了……”

劉治聞言沉默了,“父皇已經決定了嗎?”

劉裕笑著拍了拍劉治的肩膀,“大漢就交給汝了。”

劉治臉上露出遲疑之色,最終他還是開口勸說道:“父皇身體康健......兒臣願永為太子......”

劉裕哈哈一笑:“朕已經老了,思維已經開始退化……大漢需要的是一位年富力強的皇帝,而非一位思維退化的老人......今後大漢就交給你了,朕也該休息休息了......”

……

光武三十年十月,劉裕正式下詔禪位於太子劉治,並昭告天下,後世皇帝超過六十五歲必須退位為太上皇,並定為祖制,隨後劉裕避居上林苑為太上皇。

光武三十年十月十二劉治在未央宮正殿舉行登基大典,正式即皇帝位。

第二日新即位的劉治下詔冊封原太子妃張氏為皇后,冊封長子劉玄為太子。三日後又下詔於明年正月改元昭武。

屬於劉裕的時代結束了,但大漢創造的文明卻將光耀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