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御之下則是四方神獸,負責鎮壓邪魔。
四方之神即青龍、朱雀、白虎、玄武。
四方神獸之下則為眾星神。
眾星神中地位最高的是北斗七星神,也只有北斗七星神是固定的。
普通星神皆不固定,凡人透過修行亦可成為星神。
星神之下則是負責管理四方天下的陰陽神,又叫做神道。
神道根據修行之路不同又分為仙神兩道。
仙道不受約束可自由修行,只是世間有危機之時需出世救民。
神道則為各地的山神、土地、水神、海神,諸神並無地位高低。
與仙道不同,神道需要協助四御管理四方。
按照新的道教理論,萬物修煉之後皆可為神。
為了限制道教對世俗的干預,防止道教與歷史上一向尋求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在新生的道教教義中劉裕特意要求加入一條。
“修行之士不可干預世俗皇權。”
道教建立後,劉裕又下詔在終南山、青城山、泰山、天山、峨眉山、五臺山、武夷山、哀牢山、長白山、普陀山、嵩山、崑崙山等十三處名山修建道教宮觀。
一眾道教宮觀皆歸九卿中的太常管理。
呂方等十三人也被劉裕授予真人稱號,他們除了整理編纂各種道經之外,還需要繼續制定祭祀諸仙神的禮儀,並完善仙神理論。
待十三處宮觀建成後,他們十三人也將前往各地主持教內事務。
其餘參加集議的黃老之士與方士也都被授予度牒成為大漢第一批道士。
他們不日也將在漢軍將士的護衛下前往各地傳播道教。
光武十三年九月,劉裕正式下詔把拜火教、沙門教定為邪教。
西域諸國中一向緊跟大漢的龜茲國王首先宣佈改宗道教,並把原龜茲國中的沙門教寺廟全部改建為道觀。
龜茲國之後,姑墨、車師、鄯善、莎車、于闐諸國也相繼宣佈道教為國教。
諸國的行動,讓利益嚴重受損的沙門教掀起了一場反漢運動。
已經幾乎被逼上絕路的阿達克也派出使者希望與沙門教聯手。
不過如今可是刀把子說了算的年代,沙門教的反漢運動來的快去的也快,不過區區三個月時間就被平定。
參與其中的沙門僧除了少部分逃回身毒,其餘全部被殺。
參與其中的信徒在改宗之後則被罰三年勞役。三年勞役之後就可恢復自由之身。
另一邊,經過近兩年的時間,河中的拜火教的叛亂也基本被平定。
作為領導者阿達克也帶著人逃入了山中。
為了阻止安息帝國支援大宛和康居地區的拜火教徒。
劉裕放任西遷的匈奴和烏孫人洗劫了安息帝國舊都尼薩城。
安息帝國被掠走近二十萬人口,損失的金銀財貨更是不計其數。
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尼薩城也被匈奴人付之一炬。
透過對安息帝國的掠奪,西遷的匈奴人的勢力又再度發展起來。
不過效果卻也是極好的,尼薩之戰後,安息帝國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支援拜火教徒。
就連安息帝國的蘇西亞總督也被撤職,召喚回泰西封。
從安息帝國身上嚐到好處的匈奴和烏孫人,也一發不可收拾,時不時的會襲擊一番安息帝國。
不甚其煩的安息帝國採取了禍水西引的辦法。
他們向匈奴人提供了歐洲東部和羅馬帝國的輿圖,並向匈奴人描述西方的富饒。
安息帝國的舉動果然起到效果了,西海王和順義王都被安息人的描述打動了。
光武十四年二月,順義王、西海王聯合烏孫王上書劉裕,請求西征。
劉裕爽快的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並給三王送去了三萬件漢軍淘汰的舊兵器。
光武十四年六月,被後世稱為黃禍的第一次西征開始了。
西海王出動了一萬五千騎,順義王出動了三萬騎、烏孫王出動了兩萬騎兵向西方發起了大規模的遠征。
為了表示對三王的支援,西域都護府也出動了兩千騎兵隨同西征。
短短半年時間西征大軍就佔領了廣闊的烏克蘭以及高加索山地區。
一直在羅馬與安息帝國之間搖擺不定的亞美利亞王國也被征服。
南方整個黃金半島和南洋諸島皆已被水師探明,在重要地區也建立了基地。
身毒方向,大漢已經對整個身毒展開了全面殖民。
……
前往長安的馳道上,一隊人馬正在快速前行。
隊伍中央是一輛頗為華麗的四輪馬車。
兩名中年男子正在車內談論著最近的訊息。
“陛下竟然欲再次大行封建!”
說話之人乃是奉命從東海郡前往長安的齊郡太守李毅。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感嘆連連。
與他同車之人則是北海太守華歆。
“如今西、南兩個方向皆是大勝,再次大行封建也是應有之意!”
華歆一邊說著話,一邊看著窗外,也不知道他心中的真實想法到底如何。
這華歆出生與李毅卻是不同,他雖然出身中央武學,不過其父卻是儒士賢良與李毅這等軍漢出身之人,平日裡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這一次兩人會同乘一車,完全是李毅死皮賴臉硬靠上來的。
李毅看著郭德嘿嘿一笑,“華太守就沒有想過被封建的一日?”
華歆聞言心中一動:“這李毅據說可是丞相和左都督的學生,莫非他提前得到了什麼訊息!”
“十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大漢無論文武,可都是把封侯當成自己的目標的。
華歆自然也眼饞被封建之人,但大漢的傳統是無軍功不得封侯。
雖然自孝武皇帝之後,這個慣例就被打破了,宣、元、成三朝更是封了不少恩澤侯,不過當今皇帝登基之後又恢復了祖制,非軍功不得封侯。
如今可是連皇后的父兄外戚都一直沒有封侯,何況自己這一內郡太守。
自己雖然武藝也不弱,騎馬砍殺也不輸於旁人,但畢竟沒有拿的出手的軍功。
華歆儘量以淡然的語氣道,“某不過一文士出身,如何能封建一方!”
李毅一眼就看穿了華歆的偽裝,不過卻沒有揭穿他。
“華公過謙了,誰不知陛下一向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文士被封侯的可也不少!”
“彼等可以封建一方,華公又有何不能……”
“某曾經聽聞,華公年輕時曾求學於李公(李旦)……不知此事可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