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十年九月初二,謝俊指揮大軍正式對三摩呾吒發起攻城戰。
漢軍先是使用投石機和床弩等遠端武器對三摩呾吒進行了一番狂轟濫炸。
隨後在漢軍驅使下僅僅經過幾天最基礎訓練的七萬籤軍如同潮水一般向城頭湧去。
為了激勵這些從當地徵發的籤軍,謝俊下令,攻破三摩呾吒城後,三日不封刀。
所獲財貨,三成歸籤軍,三成歸漢軍,其餘四成歸國庫。
經過兩日殘酷的攻城戰,整整付出了近一萬籤軍死傷的代價,漢軍這才終於攻破了三摩呾吒城。
這三摩呾吒城與後世滿清之時的北京頗為相似,城中並不允許本地人居住。
居住在其中的都是外來的雅利安人,對這些外來侵略者,由當地土著組成的籤軍士兵們根本沒有絲毫憐憫。
三日的屠殺之後,城中的雅利安人幾乎被殺絕,只有幾十名年輕貌美的女子被留了下來,準備進獻給漢軍軍吏。
謝俊等人雖然也想收下這些美人,但在想到劉裕這些年的教導之後,為了安當地土著之心,一狠心還是下令把這些雅利安女子全部斬殺。
……
謝俊攻陷三摩呾吒之時,楊光統帥的水師也順利奪取了耽摩慄底城。
相比於三摩呾吒,耽摩慄底城的財富更多。
僅僅是把城中的財富搬運上船就用了整整七日的時間。
根據初步估算,這一次漢軍從耽摩慄底城所掠取的財貨價值就超過了一千一百萬萬錢,這可是相當於大漢四年的財政總收入。
光武十年九月十一,謝俊與楊光兩人終於取得了聯絡。
兩人合兵之後,卻是把目光瞄向了摩羯坨國在東方的第一大城——羯羅拿蘇伐剌那。
……
“陛下,身毒傳來訊息,謝俊與楊光兩人已經分別佔領身毒東部的三摩呾吒與耽摩慄底城……”
趙塵滿臉笑意的把身毒送來的情報呈遞給劉裕。
“彩!”
劉裕高興了拍了一下几案。
“賞,當大賞!”
“來人把丞相給朕請來!”
劉裕在等待何宇到來的這段時間,再次思考起了大漢的未來。
如今大漢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兩洋帝國。
領土面積之廣袤不但遠超孝宣皇帝之時,就連後世各朝也無法與之相比。
光武九年所制的輿圖,大漢的領土面積已經東至倭奴列島,西至西海(裡海),北至極北,南至星洲(新加坡)。
犛羌之地(青藏高原)也已經探索了大半。
大漢的領土面積算一算已經達到兩千萬平方公里。
以現在的交通條件,如此龐大的國土面積實在是難以直接管理。
若是不進行變革恐怕在自己死後,大漢就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
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經過這幾年的思考,劉裕發現自己能找到的有效辦法,只能如同西周一樣實行“封建”。
……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這個時候何宇終於到了。
“丞相請座!”
何宇再次躬身行了一禮,這才在下首坐了。
“不知陛下詔臣前來所為何事?”
劉裕道:“今日秀衣使者送來了身毒的訊息,我大漢已經順利佔據身毒東北之地……”
“謝俊、楊光、劉崇、龍陽等人皆有大功,不知丞相以為該如何賞賜……”
何宇思忖片刻道,“我大漢一向首重開拓之功……劉崇、龍陽兩人皆當封侯……謝俊與楊光兩人也該加封才是……”
“丞相所言甚是,朕亦是由此打算……只是……”
劉裕隨即把自己欲效法西周封建之事說了出來。
何宇聽完之後卻是一驚,大漢自孝文皇帝開始就一直在限制縮小諸侯王國之勢力,他沒有想到劉裕竟然欲反其道而行之。
何宇斟酌一番後道:“陛下……我大漢自孝文皇帝開始就……陛下若行封建臣恐再有七國之禍……”
何宇雖然沒有直言反對,不過話裡話外的意思其實都是不支援行西周封建之事。
何宇的反應並不出劉裕的意料,畢竟自從孝景皇帝之後,大漢就再也沒有過真正實封的列侯。
劉裕微笑著向何宇詢問道:“孝景皇帝之時大漢有土地幾何,如今大漢之土有幾何?”
何宇對劉劉裕拜了一拜隨後才道:
“今日大漢之地已是景皇帝之時的六倍有餘…此皆陛下之功也……陛下當為千古一帝!”
劉裕聞言卻是嘆息一聲:“我大漢若是繼續行昔日之政,某恐百年之後,此土將不為大漢所有……時異而事異,事異而時變……某以為大漢也到了該變革之時……”
劉裕此言一出,何宇卻是在心中仔細思考起來。
良久何宇嘆息道:“陛下所慮甚是,只是臣擔心……”
劉裕擺了擺手,“朕知道卿擔心的是何事……這世間如何能有不滅的帝國……若行封建,若干年後即使大漢滅亡……我諸夏已然還在……”
何宇此時卻是起身鄭重的向劉裕一拜:“儒士們稱孔丘為聖人……臣今日方知陛下才是千年來我諸夏之聖……孔丘等不過徒有虛名而已……”
有了何宇的支援劉裕很快就召集三公九卿和大都督府各都督舉行內朝進行討論。
“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何宇首先提出行封建之事。
劉裕在等何宇說完緣由之後,方才詢問眾人的意見。
一眾公卿列侯大臣將軍可都是人精,如何不知道封建之事實際是劉裕的意思。
皇帝只是借丞相之口把此事給挑明瞭。
眾人首先考慮的就是劉裕重新對列侯進行實封對自己是否有好處。
經過一番思考後,公卿們並沒有發現如此會對自己的利益產生危害,至少現在沒有。
何武這時起身詢問道:“陛下與丞相是欲對列侯全部實封乎?”
何武此問正是問出了列侯們想要問的問題,因此所有人聞言皆是緊張的望向劉裕。
劉裕微微一笑道:“大漢如今地域已經極為遼闊……某以為大漢欲牢固控制邊荒之地,唯有再行封建!”
“我大漢雖富有四海,但卻沒有一塊土地是多餘的……朕欲以諸侯守為四方諸邊以安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