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妥妥的數值怪】
黑科技:橫跨兩界的超級帝國 昭靈駟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個材料,一個電推引擎,這都是中航臨飛負責的模組,而且是優勢強項模組。
材料強度達標就不用擔心飛機在空中散架解體,電推引擎動力強勁,能推得動這樣的超級空中巨無霸,室溫超導材料支援超導浮空垂直起降。
有了這些保障,運-50運輸機的設計師當然敢奔放的設計。
沒有這些核心保障,也不敢讓這麼大體格的超級運輸機設計成既要具備強大隱身能力,還要具備超音速突防的能力。
在動力系統方面,運-50運輸機採用無隔道超音速進氣口,這種進氣口形狀經過最佳化,能減少雷達波的反射,能夠在高速飛行時提供穩定的氣流。
運-50運輸機將會搭載4臺全電驅動引擎,單臺推力達到65噸,總推力合計為260噸。
蕭宇看到這個資料指標頓時不由得笑著道:“好好,單臺推力要我們搞到65噸,上門還真是對中航臨飛有信心哈,這種數值都敢報,就這麼相信我們能創造奇蹟?給咱們上這麼大強度……”
要知道,名動天下的安-225運輸機,其6臺d-18t發動機,單臺推力不過才23.4噸左右,總推力在140噸左右。
運-50的設計直接要求4臺電推引擎,而且要求單臺推力要達到65噸。
給中航臨飛定下這樣離譜的指標任務,實在是有j-36戰鬥機珠玉在前,因而對蕭宇和中航臨飛信心倍增。
所以才敢這麼“獅子大開口”,實際上軍方是把這最離譜的一個設計方案給了過來,其實還有更低一檔更保守的設計方案放在櫃子裡的,但是沒告訴中航臨飛。
就是想先給中航臨飛上上強度,能不能成後面再說,但萬一真的能搞定呢?
除非蕭宇這邊明確說了搞不定,明確了技術上還不具備可行性,到時候再拿出另一個保守方案。
但是吧,還是那句話,萬一蕭宇要說能搞定呢?
那櫃子裡的那套保守的方案就不存在了。
旁邊的陳在青忽然道:“搞不定麼?”
蕭宇笑了笑,淡定的說:“還沒搞,怎麼就知道搞不定?但應該是能搞定的。”
雖然沒有把話說的太過於絕對,但不用想,肯定百分百能搞定。
因為蕭宇背後有著藍星世界的科技支援,軍方給的指標任務在他這裡實際上是完全沒有任何壓力的。
在藍星世界那邊的大型民用運輸機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大,能讓堪比超級航母這等體格噸位的運輸機在天上飛,動輒十幾萬噸級別的運輸機。
那都不能稱之為運輸機了,叫運輸飛船更加貼切。
藍星世界是屬於老天賞飯吃的那種,富含大量天然的室溫超導礦脈,連天國的首都“天都市”都直接建立在一座人造的懸空山之上,對比之下,十幾萬噸的運輸飛船都是小卡拉米了。
運-50運輸機這樣的引數尺寸在地球這邊是妥妥的超級空中巨無霸,但擱在藍星世界,跟那些龐然巨物一比較,小的就跟一個玩具似的。
不過軍方沒有上帝視角,更不知道蕭宇背後有藍星世界的技術支援。
軍方其實也拿不準的,感覺運-50運輸機的這套設計方案有點過於離譜,蕭宇這邊能不能搞定,他們也沒有把握。
只是先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萬一能成事呢,畢竟j-36都已經開始列裝服役了。
這時,蕭宇翻了一頁檔案,瞅了瞅對運-50運輸機的飛行效能指標要求。
指標資料要求運-50運輸機支援2.5馬赫超音速巡航,4馬赫短時突防能力,最高升限3萬米。阿鎂的f-22戰鬥機升限是2萬米,前些年用一顆熱氣球就讓阿鎂的f-22戰鬥機露了底,運-50運輸機的升限3萬米,不管是老鎂的f-22戰鬥機還是大鵝的蘇-57戰鬥機,國外的戰鬥機升限都在2萬米或2萬米以下。
換句話說,運-50運輸機以3萬米的升限飛行,其它國家的戰鬥機根本夠不著。
不但夠不著,還追不上。
超音速戰鬥機追不上運輸機,傳出去得驚掉無數的人下巴。
追不上也很正常,因為運-50被設計為超音速運輸機。
不僅追不上,甚至還找不著。
因為運-50運輸機要求具備強大的隱身效能,飛機的體格跟一個標準足球場相當的尺寸,結果雷達反射面小的跟一架戰鬥機似的。
以為是戰鬥機,結果肉眼看到了才發現,好傢伙,是這麼一個超級空中巨獸!此外,運-50運輸機的最大航程要求達到2萬公里,妥妥的又是一項數值怪。
2萬公里的最大航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架運輸機在地球表面的任意座標位置起飛,可以降落在地球表面任意地點,因為地球赤道周長才4萬公里。
即便抵達目標投放座標點直接空降,運-50運輸機本身不降落行補給,空投完了直接返航也有1萬公里的半徑覆蓋範圍,當前全球範圍的主要熱點地區都能覆蓋在投送範圍內。
運-50運輸機的設計思路,無疑是東方大國在飛機制造領域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再一次詮釋。
所謂的“必然王國”就是別人幹什麼就跟著幹什麼,完全按照鎂西方的標準和定義來。
但自從有了j-20以後,就不再需要緊跟別人的步伐,也不再受限於別人的規則。
新的創新思維已經取代了過去的模仿,而今,則是根據自己定的戰略和方式,走自己的路。
華夏人自古以來就不是死板的人,以前條件艱苦、裝備落後的時候能想出讓陸地坦克上艦,到了今時今日,又覺得火力不足就反過來讓艦炮上陸地。
這種操作也只有東方人能幹得出來了。
同樣的,誰規定運輸機就不能按戰鬥機的思路去搞?
而運-50運輸機,就是用設計戰鬥機的思路去設計運輸機,讓一架運輸機擁有戰鬥機的超音速突防能力,還擁有媲美戰鬥機的強大隱身能力。
這就是“必然王國”之後,走向“自由王國”的結果。
不再受到鎂西方的標準和條條框框的束縛,自己自由發揮,再用實踐檢驗標準。
末了,陳在青看向蕭宇說道:“只是,軍方要求軍方要求一架運-50運輸機的造價成本要控制在228億左右,最終採購價在239億,這點預算壓根就不夠啊。”
陳在青補充道:“光是一架運-50運輸機的所需要的室溫超導材料的用料成本,按照目前的價格就得1000個億左右。”
運-50運輸機想達到設計的效能要求,滿足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載重,其中室溫超導材料的綜合用料規模需要270噸,室溫超導材料的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到了3.89億元/噸。
以這個價格計算,270噸的用料那也要花費1050億的天價,要是按照之前8億/噸的價格,那更是得要2000億成本。
蕭宇看著預算資料,淡定地笑道:“一架228億的成本預算還是合理的,按現在的室溫超導用料成本肯定奔著千億去了,軍方給出的這個數,顯然是考慮到五至八年後的室溫超導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得出的數字,那時候的室溫超導用料成本不可能還這麼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