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再添一把火
大明權臣:從嘉靖朝科舉開始 沐冬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原本他還想著,即便不顧臉面,也要多佔幾分利,可如今王遠分文不取,他反倒有些不樂意了。
若王遠毫無利益可得,日後還能盡心盡力辦事嗎?
“朕富有四海,豈會奪臣子之財?如此行徑,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王遠一愣,瞬間明白了嘉靖皇帝的心思,試探著問道:“那不如微臣將銀行作價一萬兩銀子,賣給陛下?”
嘉靖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朕說了不奪你財!這銀號還是算你名下,但朕要入股,就一萬兩銀子。朕拿七成股份,給你留三成。”
這下王遠是真的驚訝了,沒想到嘉靖皇帝竟願意讓出三成利益。
一旁伺候的黃錦也愣住了,跟隨皇帝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家主子主動讓出這麼多利益。
“陛下,微臣怎敢與天子做交易?此事若傳揚出去,定會引起天下士林轟動!”王遠連忙推辭。
“那你便再兼一個正四品的少府令!更何況朕允的事情,誰敢置喙?”嘉靖皇帝一錘定音。
見皇帝如此堅持,王遠也不再拒絕,立刻叩首謝恩:“是!微臣愧領陛下隆恩!只是懇請陛下為銀行題名,改為‘大明皇家銀行’,如此方能彰顯皇家威嚴。”
嘉靖皇帝一聽這個名稱,眼前頓時一亮,心中十分滿意,也未計較為何不讓他親自改名之事:
“準了!明日朕便讓工部送去題好字的牌匾。還有其他事嗎?”
“微臣再無其他事,這便告退了!”
待王遠離去後,嘉靖皇帝仍沉浸在興奮之中。
五千萬兩銀子,這是他在位數十年來從未見過的鉅額財富。
雖說大明一年賦稅數額與此相當,但那些賦稅多為糧食、布帛等物,並非現銀,且大多存於各地太平倉,便於就地調配。
而他的內帑,因多年來修建宮殿耗費巨大,從未超過三百萬兩。
如今一想到即將坐擁如此巨財,嘉靖皇帝便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靜。
~~~~~
因銀號收歸皇莊,內廷即刻遣人主持與朝廷的事務交接。
不過日常運營仍牢牢掌控在王遠手中,嘉靖皇帝深悉太監貪墨成性,怎會放心讓他們久留這等油水豐厚之地?
是以只令其負責與朝廷的對接事宜,具體經營一概由王遠調配人手操持。
讓王遠沒有料到的是,前來主持大局的,竟是他的老相識——陳矩。
得了王遠授意,陳矩身著嶄新的司禮監官服,帶著兩名小太監,徑直來到固安伯陳景行的府邸。
這陳府門前石獅巍峨,朱漆大門上銅釘鋥亮,門房見是內廷來人,不敢怠慢,一路小跑著進去通報。
片刻後,固安伯身著便服,快步迎了出來。
“固安伯金安!”陳矩滿臉堆笑,一揖到底:
“我大明皇家銀行新張,小人特來拜會。聽聞伯爺近日手頭緊?只要您開口,額度、利息都好商量。”
固安伯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心中暗喜,這不正是雪中送炭嗎?
可老謀深算的他,一聽到“皇家銀行”的名頭,不由得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這不是王祭酒的產業嗎?何時成皇家的了?莫不成陛下也開起錢莊來了?”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以嘉靖皇帝愛財如命的性子,十有八九是強行收歸己有了。
想到要和皇帝做生意,他下意識地連連擺手:“老夫不缺錢,更不借什麼高利貸。”
陳矩早有應對之策,不慌不忙地按計劃說道:“既然伯爺無需,小人便去忠勤伯府上碰碰運氣,聽說他正為銀子發愁,說不定有生意可做......”
“慢著!”固安伯眼神一凜,一把拉住陳矩的衣袖:
“你且細細說說,這皇家銀行到底是怎麼個章程?裡面可有什麼彎彎繞繞?”
陳矩心中暗喜,臉上卻依舊保持著恭敬的神情:
“這皇家銀行是少府令王遠主持的,是朝廷新設的官辦機構,正經八百的衙門!
專為百姓解燃眉之急,既能提供貸款,也可代為保管錢財。放貸收取些許利息,存錢反倒還能生利。
它的前身正是王祭酒的銀號,如今經過改制,生意愈發興隆,京城上下都讚不絕口。
上至達官顯貴,下到升斗小民,都誇這是便民利民的好買賣。”
“說白了就是借錢收利息?”固安伯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著陳矩:
“這利息高不高?別到時候利滾利,把老夫的家底都吞了!”
“瞧您說的,伯爺!”陳矩連忙賠笑:“平常人月息五厘,借一萬兩銀子,每月還五十兩。
不過王祭酒特意關照,給伯爺您三厘的優待,貸款額度也放寬。伯爺您身份尊貴,這點薄面還是有的!”
固安伯心動不已,可多年在官場摸爬滾打,讓他依舊保持著謹慎:
“哪有這等好事?你們就不怕有人借錢不還?到時候拿什麼法子討債?”
“伯爺說笑了!”陳矩神情嚴肅起來,胸脯一挺:
“這可是皇家產業,背後是陛下的威嚴!誰敢拖欠皇銀?再說借貸都要抵押物,房契田契、珠寶玉器都行。
要是還不上錢,抵押物自然歸銀行抵債。我們還有專門的法務衙役,按大明律例辦事,絕不含糊!”
這番話看似有理有據,實則暗藏玄機,可固安伯此時滿心都是籌錢的事,並未深想。
他最近正為炒房的本金焦頭爛額,甚至都動了向女婿裕王借錢的念頭。
當下一拍大腿:“那老夫先借個五萬兩試試!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有半點差錯,休怪老夫不客氣!”
“痛快!伯爺是貴客,今日就能放款!”陳矩笑容滿面地應道,隨即從袖中掏出早就準備好的文書:
“您只需在這契約上籤個字,蓋上您的私印,銀子即刻送到府上。”
…
與此同時,王遠乘坐著八抬大轎,浩浩蕩蕩地來到成國公府。
府門口的守衛一見是國子監祭酒的儀仗,急忙入內通報。片刻後,成國公朱希忠親自迎了出來。
“見過國公爺!”王遠笑著行禮:
“小子之前送您的房子,可還合心意?當初說要送您兩套,您還推辭呢!現在後悔了吧?”
成國公苦笑著搖頭,想起往事,不禁感慨:
“賢侄與我兒交好,就別這麼生分了。若不嫌棄,喊我一聲朱伯父。
你這房子確實不錯,老夫也沒想到,短短時間價格竟翻了兩番。
當初若不是怕陛下猜忌,早就收下了。對了,你今日過來,是有事情相求?還是給伯父我送發財的路子?”
“朱伯父好眼力!小侄聽說您最近也在涉足房業?”王遠笑著問道,眼神中帶著幾分狡黠。
成國公倒也不隱瞞,直接點頭:“的確,這房價一天一個樣,老夫沒忍住,買了幾套。
說起來,還得多謝賢侄,指點的鹽政生意雖能賺大錢,但回本太慢。
這不,想靠買賣房子週轉一下。只是投入有限,賺得不過是蠅頭小利。”
王遠聽了,尷尬地笑了笑。的確,正是因為自己推行新政,才導致京城權貴們短期內資金緊張。
他當即說道:“伯父,今日我便是為這事來的。我們大明皇家銀行,可以給您提供二十萬兩的無息貸款。您只需在約定期限內歸還本金,分文利息都不要。”
“二十萬兩?無息貸款?這是什麼章程?”成國公驚訝地瞪大了眼睛,警惕地看著王遠遞來的文書:
“天下哪有這等好事?賢侄,你可別誆騙伯父,是不是有什麼附加條件?”
王遠連忙解釋:“就是銀行借給您二十萬兩銀子,兩三年內不用還利息,只要在期限內還上本金就行。
這筆錢您可以隨意使用,炒房也好,做生意也罷。伯父您乃勳貴之首,德高望重,小侄哪敢算計您?”
“就籤個字就能拿二十萬兩?不會有什麼貓膩吧!”
成國公將文書翻來覆去地檢視,還不時用手指輕輕摩挲紙張,彷彿要從上面摸出什麼破綻:
“賢侄,你可得跟伯父說實話,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盤算?”
王遠哭笑不得:“伯父,給您這筆錢,主要是想請您繼續把房價炒高。
當初咱們說好了一起操盤,結果您就買了幾套房,對市場影響有限。您放心,在炒房過程中賺到的錢,都歸您。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您最後炒虧了,這二十萬兩本金必須還。現在這銀行是陛下的產業,您要是欠了皇銀......”
王遠故意拖長了聲音,眼神中帶著一絲警告。
成國公臉色凝重地點點頭:“行!”
說罷,便拿起一旁的狼毫,在文書上工工整整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又鄭重其事地蓋上了成國公府的大印。
王遠心中暗笑,成國公竟然看都不看條款就簽字,看來是時候給他上一課了。
這二十萬兩無息貸款雖不要利息,但抵押條款早就在文書裡寫得明明白白。
萬一成國公炒房賠了,他名下的田莊、店鋪等產業,都將作為抵押物歸銀行所有,銀行的本金自然不會有損失。
王遠離開後,成國公立刻將自己派系的二三十位勳貴,都召集過來。
一時間,成國公府內車水馬龍,各路國公侯爺紛紛趕來。
待眾人到齊,成國公站在正廳中央,目光掃視全場,朗聲道:
“你們都聽說了吧,王祭酒搞的那個學宮房,如今房價漲得厲害。本國公打算多買些房子,大賺一筆!”
眾人聽了一臉茫然,泰寧侯率先沒好氣地說道:
“國公爺,學宮房是不錯,可現在都漲到一萬一千兩了,這會兒入手是不是晚了?
再說,您大張旗鼓把我們叫來,就為這事?咱們兄弟間,有話不能提前捎個信?”
泰寧侯祖上也曾做過勳貴首領,因此並不太畏懼成國公,說話也直來直去。
成國公不以為意,淡淡一笑:“我知道你們有些人也買了房子。現在我出一萬三千兩銀子,有多少我收多少!”
“什麼?又漲兩千兩?”眾人一片譁然,幾個勳貴臉色瞬間變了。
有人開始竊竊私語,盤算著自己手中的房子該如何處置。泰寧侯又急道:
“老國公,您別搗亂啊!我們手裡沒多少閒錢,正四處想辦法借錢呢。您這一抬價,我們還怎麼買?難道看著您吃肉,我們連湯都喝不上?”
成國公冷笑一聲:“我可管不了那麼多,再等下去,房價又漲了,我豈不是虧大了?
我剛從皇家銀行借到二十萬兩銀子,正準備大幹一場!這可是無息貸款,天底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什麼?國公爺,您從哪兒借到二十萬兩銀子?”眾人齊聲驚呼,臉上滿是震驚與羨慕。
成國公一臉得意,胸脯都挺得更高了:“陛下不是把王祭酒的銀行收了嗎?現在叫大明皇家銀行,就能借錢。
我這二十萬兩不僅不要利息,三年內還清本金就行。
這麼划算的事兒,我當然得借。就算賺不到錢,把本金還上也不虧。
說不定還能落個,支援皇家產業的好名聲!”
眾人聽了,都覺得有理,紛紛開始盤算起來。
有人眼神熾熱,已經在心裡估算著能借到多少錢;有人眉頭緊皺,擔憂其中有詐。
現場議論紛紛,氣氛愈發熱烈。
“都別急!”成國公抬手示意,待眾人安靜下來,他繼續說道:
“叫你們來,還有件大事商量。咱們得一起把房價抬高,等漲到高位再一起拋售。
不然各自為戰,引起市場波動,誰都賺不到錢。到時候房價暴跌,大家都得賠得血本無歸!”
“國公爺說得對!那這房價能漲到多少?總要有個譜兒,咱們也好心裡有數。”泰寧侯也出聲問道。
成國公捋了捋鬍鬚,胸有成竹地說:“依我看,最高能漲到三萬兩,最低也能到兩萬兩!現在朝廷支援,富商們搶著買,咱們再添把火,還怕漲不上去?”
眾人紛紛點頭,各位勳貴摩拳擦掌,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正源源不斷地流入自己的口袋。
殊不知,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後,一場巨大的危機也在慢慢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