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好奇寶寶朱元璋
大明:我衣櫃裡鑽出朱元璋全家 鹿眠眠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驚喜?是什麼…”
朱雄英話音未落,朱時順變戲法一樣,從背後抽出三張巴掌大小的彩色紙片。
“噹噹!是迪士尼樂園的門票哦!”
看清楚他手中是什麼東西的一瞬間,朱雄英的眼底像是開出一萬朵絢麗的小花。
開心得不真實。
他捧著那三張門票,激動問道。
“真的嗎?有三張誒,小朱叔叔,你陪我和爺爺一起去嗎?”
朱時順壓抑著翹起的嘴角,晃動一根手指。
“不是哦,這三張門票不是我和你爺爺的哦。”
“那…”他疑惑看向朱元璋。
後者衝門口的方向努嘴,示意他看過去。
此時的朱雄英渾然不知自已即將面臨多大的感動。
直到——一對璧人的身影出現在大門開啟的地方。
門後出現的,竟然是穿著休閒西裝的朱標,和穿著純白連衣裙的常氏。
“爹?娘?你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低頭看了一眼手裡的門票,朱雄英像是想通了什麼。
圓圓的眼睛倏地紅成一圈。
眨眼的功夫,朱雄英像一顆小炮彈,一頭扎進朱時順懷抱。
“謝謝!真的很謝謝你!”
心底小小的願望被滿足的那一刻,朱雄英覺得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他不是那個太子長子,不是未來儲君。
這一刻,他只是朱雄英。
朱時順把做悶頭鴕鳥的小胖丁挖出來。
“好了,咱們快出發吧,我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哭鼻子上面。”
“嗯!”
朱雄英高興地走向自已父母。
他左手牽著朱標,右手牽著常氏,腳步歡快又活潑。
“今天的事情,會留在雄英心裡一輩子。”
朱元璋眼眸和煦。
小的時候他家裡兄弟姐妹多。
本來就家貧,人一多就更加吃不上飯。
後來家裡人餓的餓死病的病死,剩下一個命大的自已,靠著乞討過活。
童年的快樂對朱元璋而言,是一種奢侈。
並且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相信等咱百年之後,雄英記住的應該也是今天出門之前這一刻的驚喜,而非去什麼樂園玩了多少東西。”
朱時順點頭。
“雄英才4歲,我希望他每天都能快快樂樂的。”
這也是他想要的效果。
至少在成為承擔大任的帝王之前,他能夠做一個開心的小胖丁就很好了。
聽出他的言外之意,朱元璋道,“有咱和他爹在前頭,再怎麼著急也輪不著他啊。”
一想到朱雄英僅僅活到8歲,朱時順垂在身側的手猝然捏緊成拳。
觀史和親身經歷是兩碼事。
史料中的朱雄英,和他眼前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孩聯絡到一起,他總忍不住對他好一點,再好一點。
不論朱雄英是否真的因為天花去世,朱時順都決心要改變他的命運。
最近的迪士尼樂園距離他們所在的位置還是比較遠的。
綜合比較下來,朱時順決定坐高鐵去。
來到高鐵站的時候,朱雄英的情緒明顯變得比以往要活躍很多。
“爹孃,我們現在要坐的這個叫做高鐵,這個東西可厲害了,能夠一日千里!”
他拉著父母喋喋不休地介紹。
常氏聞言驚訝不已,“那從鳳陽到京師,豈非只要幾個時辰?”
放他們大明,想要回一趟鳳陽老家都是不容易的。
不說水路、陸路如何折騰,只說一路要花費的時間和顛簸的馬車就足夠折磨人了。
看到她那俏皮的表情,朱時順接茬說,“坐飛機更快。”
此時,朱元璋注意到高鐵站門口站著全副武裝肅穆站崗的武警。
他眉眼深鎖,“那些人是做什麼的?”
直覺告訴他,這站得筆挺的人身手不凡。
果然就聽朱時順說道,“他是武警同志,專門維護安全秩序的。”
“原來現代也和大明一樣,需要安排巡察。”朱標感嘆。
畢竟他們到現代所聞所見都是開化文明的一面。
在他們心裡,理所當然是天下大同的境界。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都是小case。
朱時順卻告訴他們,“其實到哪裡都一樣,華夏繁榮昌盛起來了,不免有一些壞分子想要搞破壞。”
華夏人當然是文明的,團結的。
但也有想要破壞人民內部團結的。
就像元軍之於大明。
朱時順抬手指著高鐵站的時刻表。
“高鐵站每天進出的高鐵不少,來往的旅客行人都很多。”
“這樣人流聚集多的地方,很容易被人惦記上。”
“所以需要有我們的武警同志站崗執勤。”
“是這麼個道理,”朱元璋很是贊同地點頭,“說起來,咱的前門外大街也應如此。”
前門外建有鋪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貨”,所以也是京師最熱鬧的地方。
那裡來往商販不絕,有很多普通老百姓靠著供給商販也過上了不錯的日子。
試問哪一位皇帝不想看到百姓安居樂業。
朱標卻不是很認同。
“爹說的是,不過前門外大街位置特殊,這件事還要從長計議。”
辦商業的地方最怕的就是管束過多。
要是安排很多士兵巡邏,那百姓和商戶感受到的不是安全感,而是緊張感、壓迫感。
如此一來又如何展開商事?
眼看著父子倆又開始討論政事,朱時順忙不迭將二人拉回來。
“今天最重要的,還是帶著我們的小壽星去樂園玩。”
可朱元璋像是個好奇寶寶,問題沒問完之前是不會停下來的。
“他們手裡拿著的那黑黑的,是什麼玩意?”
朱時順好笑,還好他們的車次還有半個小時才到,否則他真的要崩潰了。
“那是槍。”
“槍?”朱元璋對這個詞陌生又熟悉。
朱時順解釋說,“你可以理解為改良版的火銃。”
“咱也有火器部隊。”朱元璋很是驕傲地說道。
他有一種,差生補習總算沒有落下功課的錯覺。
但朱時順的話擊碎了他的幻想。
“現代的槍械可不是火銃、火槍能夠比擬的。”
“毫不誇張地說,只要型號用對,千米之外取人性命不在話下。”
“哦,‘千米’大約是…三千一百二十尺。”
為了方便朱元璋理解,朱時順甚至換算了一下計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