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聽著外面悽悽慘慘的聲音,唇角微微上翹,拿出原主以前的書看起來。

宋強現在的待遇,明顯要比原主好許多。原主被打的時候,哭都不敢哭出來。

因為哭出聲被外人聽見,只會招致宋父、宋母更多的毆打。

所以哪怕原主一直承受著,家庭暴力的折磨,家屬院裡卻沒有一絲風聲傳出。

這個秘密就這麼隱藏在了,一扇窄小破舊的木門之後。

住在同一棟樓的那些工人家屬們,或許有一些人察覺到了異常。

然而,原主對大家的關心避之不及,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再多管閒事。

宋宣聽著宋母的罵罵咧咧聲音,有點想不明白。

大兒子不得歡心,是因為差點害她難產。

那她不喜歡小兒子,又是因為什麼緣故?

難道是劇情設定,宋父、宋母的愛,只能給女主一個人?

-

宋強嗓子都哭啞了,宋宣依然不受任何影響。

以前原主捱打的時候,宋強只是冷漠地站在一旁,無動於衷地看著這一切發生。

甚至有時候興致上來,他會加入其中,亦或成為打手,在宋寶珠和宋母的吩咐下,對不敢進行反抗的原主施暴。

嘴上說著抱歉,下手卻毫不手軟。

而如今,輪到宋強自已捱打時。

宋宣同樣選擇冷眼旁觀,就如同他之前,對原主所說的那樣,這都是命他也無能為力。

現在不過是,風水輪流轉罷了。

宋強是個湯圓餡兒的,肯定不會任由他們欺負,這個家以後一定會很熱鬧。

宋宣有點拭目以待,他就這麼聽著宋強,極度悲傷的號哭,繼續翻著書溫習,原主曾經學過的知識。

原主如今正處於初三階段,距離至關重要的中考,只剩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

然而有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宋宣面前。現在使用的課本,與他原世界的初中課本截然不同。

這意味著他必須,爭分奪秒地熟悉,這些新的知識要點,掌握原主所具備的各項技能。

如果他的成績突然間大幅下滑,那麼自已的培訓班計劃,恐怕就要中途夭折了。

連自已都無法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又怎麼能夠教導他人呢?

他敢這樣做,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還會擔心他誤人子弟,不敢讓他教呢。

-

五十年代的學生,從小所學的外語,並非英語而是俄語。

對於宋宣而言,這就有些棘手了,雖說他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多種語言,但偏偏對俄語知之甚少。

究其原因是,在他眼中俄國,可以稱得上“美食荒漠”。

那裡的食物不符合,宋宣挑剔的味蕾。

因此他對前往該地旅遊,總是興致缺缺。沒有為了解那邊的風土人情,就去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

至於語數這兩門學科,對於宋宣來說,倒不是什麼大難題。

不過初中階段所要學習的,遠不止這兩個科目。

其他科目的知識,依靠原主留下的記憶,宋宣應對起來還算輕鬆。

然而,唯獨政治這門學科,著實讓宋宣感到頭疼。

現代人與這個時代的人們,思想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稍不留意便可能犯下,嚴重的政治錯誤,甚至會被抓起來關進班房。

-

值得一提的是,原主是個非常,勤奮好學的孩子。

從那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知識點的課本,就能看出來。

原主為了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痛苦,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優異的成績單,老師的誇獎,算是原主生命中,為數不多的溫暖和陽光。

原主出色的學業表現,讓穿越而來的宋宣,有了還算不錯的起點。

倘若原主的成績糟糕透頂,那麼對於宋宣而言,想要賺取錢財,簡直就是困難重重。

諸如投稿獲取稿酬、從事翻譯工作,或者開設培訓班之類的途徑,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畢竟,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貿然嘗試做這些事情,極有可能會被視為,可疑分子甚至是特務,下場通常不會好。

哪怕公安什麼也問不出,查不出他和敵對勢力有關聯,接二連三的審問,也能讓人去掉半條命。

-

宋宣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個年代翻譯稿件,所獲得的報酬,似乎頗為豐厚。

過兩天他可以去,出版社碰碰運氣,看看能否找到,一份翻譯的工作。

俄語就不要想了,英語還可以試一試。

只是令宋宣心生顧慮的是,出版社方面是否會因,他是個初中生從而,對自已的翻譯水平,抱有懷疑態度,進而將自已拒之門外。

宋宣已經放出狠話,表示要與宋家人互不來往。

可是人在屋簷下,若是不願低頭服軟,等待著他的必然是各種制裁。

包括斷糧餓肚子、禁止他回屋睡覺,甚至不準使用,家裡的任何東西。

這絕對是宋母他們能,幹得出來的事。

宋宣必須儘快掙錢,才能在被趕出家門時,不至於無家可歸。

-

宋宣認真地翻閱著,原主小學六年級,以及初二的課本知識。不時停下來思考、做筆記。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所有的知識點,都被他梳理了一遍。

鬆了口氣之後,宋宣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

緊接著,他想起之前答應,給嬸子們寫的感謝文章還未完成,於是重新坐回去,拿起筆開始構思起來。

經過一番斟酌,他最終確定了題目——《溫暖鄰里間》。

這個題目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新意,但卻最能直接表達出,他想要傳達的情感。

宋宣下筆如有神,將自已生病期間,家屬院的嬸子們,對他的關心與照顧,一樁樁一件件,都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那些晝夜不眠地守候,送來的熱湯熱飯……

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嬸子們的濃濃溫情。

不知不覺中,一篇八百字的文章躍然紙上。

寫完後宋宣從頭到尾讀了幾遍,修改了一些詞句,覺得還算滿意,便拿信紙謄抄了一遍。

至於這篇文章能不能上報,宋宣無法確定。已經兌現了自已的承諾,對他來說就算是,完成了這項任務。

正當宋宣準備起身,去倒杯水喝時,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喧譁聲。

那聲音嘈雜而熱鬧,似乎聚集了不少人。

帶著一絲好奇,宋宣放下手中的水杯,開啟了門。

-

只見屋外圍滿了,前來湊熱鬧的嬸子們,屋內則站著三個陌生的女人。

宋宣微微一怔,目光在這三個女人身上掃過。

其中兩個女人安靜地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唯有那個身著列寧裝的女人,格外引人注目。

她衣著樸素但不失幹練,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一種領導者氣質,此時正在滔滔不絕地跟宋母說著話。

聽談話內容,似乎是在給她做,思想教育工作。

平日裡在原主面前,獨斷專橫的宋母。

此時此刻竟然,連一句話也不敢說,只能老老實實地站在那裡,接受對方的批評教育。

就在這時,站在門口的於明慧,瞧見了走出來的宋宣,連忙招呼他過去:“宣子~宣子,你快過來!”

宋宣抬頭望去,見是於嬸子叫他,便順從地走了過去,看向屋內幾個陌生人,詢問:“於嬸兒,這是?”

“一會兒再給你說。”

說完這句簡單的安撫之後,於嬸子隨即轉身面向,那位講話的女同志,態度恭敬地向其介紹道:“何主任,這就是我之前,跟您提到過的宋家大兒子——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