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華山也沒什麼好看的風景,山上只有一個三聖母廟,在周圍百姓中有些聲譽,只是廟不是很大,還在山頂上。眼下初春,山路崎嶇陡峭溼滑,不太好過去。”

華陰縣衙,華陰縣令馬周看著巡遊到自已這裡的陛下,面帶難色的回道。

自已陛下是一個難得的明君,上位以來當政勤勉有加,對百姓和臣屬寬厚,重視農耕和教化,對外更是戰功赫赫。

但是,不知道陛下怎麼就動了心思,來到自已縣衙後便要去華山頂上看看。

眼下是春初,去華山頂上的路可不好走。

而陛下要上去,自然不會是一個人上去看風景。

如此一來,這樣就更麻煩了。

所以馬周並不願意讓自家陛下興師動眾的去山上去看什麼風景,沒那必要。

那華山的風景雖然漂亮,但是山路崎嶇且危險。陛下可是大唐的寄託所在,他也不能出什麼問題。

“愛卿怕是忘了,朕曾經也是帶兵打過仗的。只是去山頂看個風景而已,也沒啥。朕一路走來,可是去過不少險峻的山頂看過。”

看了眼馬周,李逸笑著回道。

跟原本的歷史不一樣,馬周現在可是自已一手發掘提拔出來的,今年他在華陰縣的任職也要到期,接下便要升遷回長安城。

他旁邊的縣尉劉仁軌,也是李逸一手發掘提拔出來的。

馬周升遷後,他將接任馬周的位置。

在人才提拔使用上,李逸一直都是偏向提拔寒門和小家族的人才,然後放入基層鍛鍊一番。

說實話,李逸自已也沒想到。

自已穿越過來後,竟然會成為大唐太子李建成!

從小跟著老李,一開始韜光養晦,隨後跟隨老李造反,南征北戰,積累了赫赫戰功。

然而,最後還是免不了跟李二這位天命之子走向了對立。

為了保命,他不得不提前設計了一番,然後把李二一家全部給抓了,那幾個李二的心腹也被李逸全部設計抓了。

如此,李逸便順理成章的以大唐太子李建成的身份登基,成為大唐第二代扛把子,年號照樣為貞觀。

比起李二登基後還需要各種粉飾太平,甚至修改史書,李逸的上位異議就少多了,除了李二的那幫忠實擁護者反對。

對付這些人,李逸的手段簡單的很。

他沒跟李二一樣,為了上位,親兄弟都能射殺。

而是把李二一家,整整齊齊的和高祖安排在一起,一個都沒少。

還提供了各種娛樂活動,什麼麻將,棋藝,還有各種體育活動以及各種後勤保障。

讓他們老有所醫,病有所治,衣食不用愁,還不用勞心費力。

至於參政,那就不用想了。

看看報,偶爾參謀下可以。

李二的那些忠實部下如果想要保李二的命,那就老老實實給自已幹活。

要不然,他們一動,自已就拿李二開刀。

如果他們只是扯李二的名義造反,那就不用怪李逸不客氣了,直接剿滅,還得把他們釘上不忠的恥辱柱上。

行軍打仗自已或許可能不如自帶主角光環的李二,但是自已上位名正言順,手上能打的那就多了。

戰神李靖,門神秦瓊,還有朝廷的那些能臣等等,那都是在爭嫡上持中立態度的。就連那些原本偏向李二的大臣,在穿越者李逸的手段下,都保持了中立。

自已上位後,他們就歸自已所用。

李二跟他們關係再好,只要他沒上位,那也沒什麼意義。

何況,自已手上原本能用的能臣干將也有那麼一些,而且自已還是穿越過來的人。

就李二的那幾個鐵桿忠實部下,再加上長孫無忌和侯君集,尉遲敬德,那也就那樣。

但是,長孫無忌可不敢輕易動。

要不是當初他妹妹年紀小了點,那個時候老李還沒開始造反,李逸那時已經結婚,當初他妹妹就不一定嫁給李二了。

所以長孫無忌一家,包括他舅舅跟李逸的關係一直都不錯。

除了這個之外,他不僅妹妹外甥舅舅什麼的都在李逸手中,包括他自已的一家人也在。

因為這些原因,長孫無忌也只能在李二被圈養後在朝廷繼續做著他的官,不敢有任何異動。

尉遲敬德和侯君集,李逸倒是希望他們造反,然後全部給斬殺了,畢竟這兩人本身就不是什麼穩定因素。

一個可是慫恿李二兄弟相殘的主力,另一個可是連李二都掌控不了,最後還起了異心。

然而他們在李二被圈養後倒是老實,都乖乖的,所以李逸也沒對他們怎麼樣。

只要他們老實好好的幹活,該給他們的李逸也不會少。

但是一旦想要搞小動作,那就別怪自已不客氣了。

畢竟,這兩人在大唐創業的時候,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勞。

剩下的小魚小蝦,那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掀不起風雨。

然而雖然李逸的上位很順利,名正言順,但是上位這些年來,李逸還是花費了不少心思來治理大唐。

他要讓老李和李二都知道,天命之子又怎樣?

大唐交到他手上,不僅名正言順合理,他還能把大唐帶上一個前無古人無比輝煌的層次去。

無論是老李,還是李二,他們都比不了。

要讓他們知道,自已,才是大唐百姓真正的聖皇!

所以,上位後,李逸對內引進高產作物,大興教育科舉,推廣科技發明,慢慢削弱世家門閥影響力,重視民生,鼓勵生育等等,對外則是不斷向外擴張。

而且一反大唐朝廷的什麼外聖內王手段,對待那些心懷二心的異族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

取其財富,佔其土地,獲其人口。

這些年來,大唐雖然征戰不少,但是一直都是以戰養戰,對國內影響很少。

反而疆域擴大了不少,國內政興人和,百廢俱興,讓李逸在天下越發深得民心。

這次李逸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巡遊天下,便是想具體看看天下的情況,發掘那些未曾發掘的問題,到時統一處理。

比如天下百姓真正的生活什麼樣,官道的修建,水利的維護,以及官學的興辦,還有大江南北的開發情況。

回長安的時候路過華陰縣,想起西嶽華山就在這個縣城,便打算登上華山看看。

見識下這古代的西嶽華山,跟後世有什麼區別。

沒想到,馬周這傢伙擔心自已出問題,竟然不太希望自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