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方擁有21個州,2234萬人口,南方只有11個州,910萬人(其中380萬為黑奴)。
北方聯邦動員了220萬人,而南方僅為100萬,工業產值北方更是南方的100倍!
所有人都認為這將是一場一邊倒的戰爭,美國應該很快就會結束內戰。
但南方軍隊統帥是傑出軍事家羅伯特·李,他根據雙方力量懸殊的狀況,制定了以攻為守的戰略,集中兵力尋殲北軍主力,迫使北方簽訂城下之盟。
而北方對戰爭準備不足,又採取了所謂的“大蛇計劃”,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長的戰線上,加上同情奴隸主的指揮官麥克萊蘭採取消極戰術,使北軍連連受挫。
林肯政府在內戰初期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恢復南北的統一,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從而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
由於北方政府不肯宣佈解放奴隸。在內戰第一階段,北方在軍事上連遭失敗,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只有傅善坤知道美國的這場“南北戰爭”規模空前,曠日持久!
歷史上美國透過“一戰”大發戰爭財,一下子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從而奠定了自己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
這一次他們不但會徹底失去“一戰”的紅利,還會因為內戰變得元氣大傷!
即便是自己不出手,原本歷史上這場“南北戰爭”也會爆發,這是美國的內部矛盾決定的,自己只是藉著英國人的手輕輕推了一把而已。
李鴻章還感到奇怪,傅善坤這種對於領土極為看重之人,怎麼會將近在咫尺的菲律賓拱手相讓?
原來皇帝陛下還有這麼一著後手,實在是妙!
現在無論是歐洲還是美洲都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只有中華帝國的本土擁有最安全穩定的環境。
隨著美國內戰的爆發,大量的商人將自己的資產從美國以及歐洲轉移到了中華帝國。
大量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華帝國的現代化建設,也促進了國家從農業化向工業化轉型!
不過出於後世的教訓,傅善坤規定對於大型的民生企業,比如電廠,自來水廠等,必須公私合營,國有佔比不得低於50%。
由於此前美國的宣戰,使得西班牙同英法的主力艦隊都集中到了加勒比海地區。
這樣一來英國同西班牙海軍就無力支援遠東了。
在琉球的東海艦隊則是襲擊了英國控制下的奄美大島,擊沉了駐紮在這裡的十多艘英軍戰艦,並將島上的三千英軍全部俘虜!
至此琉球全部被佔領,琉球王上書歸附中華,隨後東海艦隊又佔領了西班牙控制下的關島!
傅善坤將琉球同關島兩地劃歸臺灣省治下!
緊接著傅善坤將東海艦隊中的大部分主力戰艦劃出,組建全新的南洋艦隊,準備進攻東南亞地區。
南洋艦隊包括6艘裝甲戰列艦,其中4艘滿載排水量7500噸的秦級戰列艦,以及2艘滿載排水量10000噸的漢級戰列艦,此外有14艘裝甲巡洋艦,30艘小型的魚雷艇,以及一些補給船。
7月15日,艦隊抵達菲律賓馬尼拉灣口,並封鎖了海灣。
不過他們還是故意放走了幾艘西班牙的巡邏船,讓他們向新加坡的英國皇家海軍求援!
接到西班牙人求援訊息後,英國駐新加坡總督,立刻命令英軍進入戰備狀態,不過皇家海軍並沒有出動,只是派出了幾艘小型的偵查船,試圖摸清南洋艦隊的實力。
眼見狡猾的英國人不上鉤,丁汝昌立即下令對港口內的西班牙船隊發起總攻!
西班牙的老式戰船根本就不是南洋艦隊新式戰船的對手。
僅僅一個小時,港灣內的西班牙艦隊就全軍覆沒!
漢級戰列艦上120磅的主炮,更是完全壓制了西班牙人佈置在岸上的要塞炮。
很快劉銘傳就命令海軍陸戰隊在馬尼拉附近登陸。
此時呂宋島上的菲律賓人也不滿西班牙人的壓迫,島上的土著士兵匯同起義軍開始襲擊西班牙人的補給點以及小股西班牙軍隊。
登陸的中國軍隊更是利用克虜伯野戰炮不斷炮轟馬尼拉城,並逐漸摧毀城外的據點。
此時菲律賓人則在城內趁機放火,導致西班牙軍隊大為混亂!
7月30日,西班牙的馬尼拉總督弗拉明戈下令呂宋島上的西班牙軍隊放下武器,向中華帝國投降!
鑑於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以及當地土著有過不少屠殺華人的惡行,劉銘傳按照傅善坤的旨意,對島上的西班牙人以及土著人進行了大審判!
只要確定有殺害過華人的,全部執行槍決,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則進行凌遲!
若是當事人已經死亡,則從由其直系後人代替其接受懲罰!
若是其祖先殺害過一名華人,那麼從其後代中挑選一人槍斃,剩下的直系後代則發配到西北修鐵路!
《華夏日報》更是大肆報道了此事,雖然部分輿論認為這種由直系後人代為接受懲罰的決定過於嚴苛,但是傅善坤堅持這麼做。
這些人享受了其先輩透過屠殺華人帶來的利益,自然要付出相應的懲罰,血債血償天經地義!
傅善坤用這樣一個藉口,成功的減少了本地土著的人口,然後又下令從朝鮮、越南以及福建同兩廣向呂宋島進行移民,以最佳化當地人口結構。
此時陸地上的中國軍隊也沒有閒著!
曾國藩以恢復明代“三宣六慰”為藉口,下令雲南計程車兵攻入緬甸,向駐緬英軍發動進攻。
此時整個東南亞只有一個獨立的國家,那就是暹羅!
暹羅國王憑藉著自己高超的外交能力,使得暹羅成為了英法勢力之間的緩衝地帶。
不過如今法國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成為了中華帝國領土,儘管暹羅表示自己保持中立,不介入中英之間的戰爭。
但是面對交趾總督馮子材提出的借道要求,暹羅王最終選擇了同意!
於是三萬士兵透過暹羅領土攻入了英國控制的馬來半島!
感謝各位書友的月票、推薦票、評論、打賞、追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