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當北京城內,當大順天兵,進抵北京之際。

南京城內,史可法與南都袞袞諸公,卻接到了兩個壞到透頂的壞訊息。

一個是大同總兵姜瓖,三月初一,投降流寇,代王一系盡皆死於流寇之手。

一個是宣府總兵王承允,也投降了的事。

倘若只是這兩個壞訊息的話,他史可法還能勉強承受。

最壞的是。

這兩個訊息,無不印證了,那張洪偕的一番預言。

是分毫不差啊。

細節都對上了。

一時間,史可法只感覺天旋地轉。

儒門子弟們,向來都是敬鬼神而遠之的。

如今,在目睹了張洪偕的未卜先知的神蹟後。

饒是史可法再嘴硬,也不敢稱呼張洪偕為妖人,妖道了。

“諸君,當如何是好?”

掃視著眾人,史可法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今天是十九。”

高宏圖說。

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會議現場,陷入到了一片死寂。

因為,在張洪偕的那一番預言中。

今天就是他們效忠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死期。

現在,朱由檢的屍體,估計還掛在煤山的那一顆老歪脖子樹上。

“倘若真如天師所料那般,我南京留都,當早做準備。”

“國不可一日無君,咱們得……”

張慎言說道。

禮部尚書黃錦則緊鎖眉頭,似乎在思考著,該擁立何人。

好吧,伴隨著張洪偕未卜先知的能力展現出來,再加上,局勢崩壞的情況,宣府大同,都丟了,北直隸也不保,北京就是孤城一座,遲早得丟,他們都已經意識到了一件事——皇上估計是駕崩了。

他們得早做打算啊。

“不若請張天師過來一趟?”

旁邊的程注提議道。

“哪個張天師?是張天師,還是小天師?”

“自然是小天師,畢竟小天師在玉皇會上,見到了玉皇大帝,還是小天師斷言的華夏天傾。”

張慎言說道。

“也好,請小天師到南京一趟。”

史可法終於拍板了,現在南都諸官以他為首,自然是由他拍板。

“倘若華夏真有天傾之禍,新皇即位後,小天師也正好可以擔任國師,為國出力,對抗清妖……”

“可奪京師的是流寇,韃子還在關外!”

張慎言又皺眉道,史可法也頭疼。

張洪偕雖然預言的挺對,展現出來了他身為天師的神格,讓他們不得不信。

但張洪偕提出來的清妖入關,華夏天傾。

卻與他們的君臣觀,產生了衝突。

倘若張洪偕說,李自成所代表的流寇是妖的話。

是跟清妖並列的妖魔,也就罷了。

可張洪偕不提流寇,只提清妖。

這個華夏天傾,也是清妖為患中原。

這無疑,是把奪了大明京師,逼死他們君父的李自成給忽略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是要先收拾,奪了他們京師,逼殺他們君父崇禎的流寇呢。

還是先收拾,導致華夏天傾,人間大劫的清妖呢?

呃。

這群留都高官明顯是高估自己的能耐了。

他們是既沒有能力,收拾流寇,也沒有能力,對抗清妖。

張洪偕唯一指望的,就是他們別給自己添亂!

當南都留守官員們,正頭疼著,流寇是不是妖這個問題,以及在張洪偕到南京後,能不能讓張洪偕,把流寇也說成妖魔的時候。

……

張洪偕則重返了龍虎山。

時間已經到了三月十九了,張洪偕知道,自己在明末亂世裡面,挺身而出的時間,已經到了。

雖然他已經派了群,接受了自己思想的道士們,在江西各府,賣力的行動傳播他的末世思想,殺妖大道理。

但在張洪偕看來,這還遠遠不夠。

因為這才多少人了?

又能夠動員起來多少信徒?

他要把整個龍虎山給動員起來。

龍虎山八百仙人呢,除去太老的,剩下能下山傳道的,起碼有五六百人。

洪楊起事時,身邊才有幾個,能傳播信仰的?

張洪偕倘若,能夠鼓動龍虎山八百仙人下山。

那麼,離成事就不遠了。

所以,在自己的“神格”一次,接著一次,得到加強的情況下,張洪偕是重返了龍虎山,決定在張洪任的幫助下,在繼自己兩個月前。

七劍下神山的基礎上。

帶領龍虎山的八百仙人。

下山斬妖降魔。

龍虎山八百仙人呢,哪怕一個人只忽悠十個狂信徒,那也能夠得到八千個狂信徒。

一個人忽悠一百個,那就是八萬了。

有這八萬信仰堅定的追隨者,還怕橫掃不了天下?

更何況,連天師正朔,龍虎山的八百仙人都下山了,大明朝的道士們,還不得趕緊下山,追隨他們,去斬殺清妖,斬妖降魔?

張洪任早已經在龍虎山上,恭候多時了。

那個老的,有些老糊塗的顯字輩老道,張顯勝也坐在一張椅子上,等著張洪偕歸來。

當張洪偕步入到天師府內後。

他當即喚起了張洪偕的道號。

“啟靈……”

“老祖,您怎麼也來了。”

張洪偕趕緊上前參拜道。

“咳咳……”

張顯勝咳嗽一聲,然後拉著他的手,當著在此迎接的一眾道士道。

“那日在玉皇會後,我算來算去,也不知是算力不夠,修為不行,還是怎得,這兩個月來,算得的結果,都是華夏天傾,神州陸沉,生靈塗炭,至少三百年的磨難啊,你告訴老祖,玉皇大帝真給你瞭解救之法?”

“給了,給了。”

張洪偕點了點頭,他說道。

“啟靈這番歸來,就是為了號召我龍虎山的八百仙人,一同下山,斬妖降魔,殺盡清妖,拯救蒼生黎民……”

“好好好……”

張顯勝聽罷,趕緊點頭,他說道。

“我有幸,生於嘉靖盛世,如今已經八十有六,而,安享了這麼多年太平,如今華夏天傾,正逢亂世,也該下山斬殺些妖魔了,不枉費了這一身修為……”

“老祖,萬萬使不得……”

聽罷,旁邊的張洪任趕緊勸說——張顯勝已經八十六了,下山降妖?

還不得在山下羽化嘍?

“老祖有這份心便夠了,斬妖降魔,交給我們這些小輩便可以了,您老人家,在龍虎山坐鎮就是!”

張洪偕也趕緊,朝張顯勝道——這老頭一大把年齡了,可別下山降妖未半,而中道羽化了。

還是安穩的呆在山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