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朕非亡國之君
明末,我小天師怒斬清妖! 韓立大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當張洪偕,正派遣麾下,已經篤信了他的思想的張洪哲,張和庭,諸葛正道等人,拿著《奉天殺妖令》的小冊子,分赴江西各地,傳播信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又讓自己兄長張洪任,派人到廣東採購甲械,白糖,以及大蒜之際。
南京城。
從江西到南京,距離並不甚遠。
所以,曠昭跟張洪偕的這份聯名書信,只幾天的功夫,就送到了南京。
此時的南京城內,也是人心惶惶,原因很簡單。
李自成這會派遣大將劉芳亮,東出固關,過太行山,進入到河南,北直境內,各地州縣無不望風而降,督師大學士李建泰,更是龜縮在保定等死。
江南與北京之間的聯絡,徹底中斷。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城內,對於北方所發生的戰爭,是一概不知。
自然上下是人心惶惶。
在這節骨眼上,江西巡撫曠昭,送過來的這份文書,卻直接在南京城內,引起了八級地震。
“國家危難,必出妖孽,妖道禍國啊。”
史可法咬牙切齒,在臨時召開的會議上,怒斥著道。
史可法如今的身份,可謂是南都官員之首,他是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這會的史可法,正在琢磨著組建一支勤王之軍,北上勤王呢。
當然了,他的勤王之軍還沒組建好,崇禎皇帝就已經在煤山上吊了!
如今,正愁弄來的勤王之軍,憋了一肚子火氣的史可法,看到了這份,曠昭送過來的“妖言惑眾”的文書後,是當即勃然大怒。
旁邊坐著的戶部尚書高宏圖,禮部尚書黃錦,還有刑部尚書胡應臺,工部尚書程注,以及都察院御史大夫張慎言,無不是露出憤怒之色。
態度明顯,跟史可法是一致的。
認為曠昭這個巡撫,是被張洪偕這個神棍給忽悠了,竟然跟著一塊,妖言惑眾,詛咒起了朝廷。
這份檔案,就是他的罪證啊。
只聽高宏圖張口提議。
“應該速速上奏朝廷,請朝廷定奪,將張洪偕等天師府一眾妖人,抓拿歸案。”
“另外,這個曠昭也得革職查辦。”
“不錯。”
胡應臺也表示認同。
“這群妖人,蠱惑人心,散播謠言,還,還說陛下要崩於京師,真是妖言惑眾,斷不能夠輕饒!”
“這個曠昭也是,我觀他素有才學,聲望,怎麼也幹出這糊塗事?”
史可法嘆息說道。
旁邊的張慎言道。
“許是老糊塗了。”
“可他還不老啊 。”
程注說道。
好吧,雖然有太原陷藩這個例子,但南都留守官員,並不認為,張洪偕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南都以史可法為首的大明官員,卻並不信這些。
都琢磨著,要趕緊派快馬,送信給北京,請崇禎皇帝定奪,處置天師府上下。
當然,這肯定是來不及的。
因為今天是初六,奏疏起草好,就得到明天了,而眼下,北直境內,已經是大順天下,這份奏疏,根本就送不到朱由檢手上……
倒是有可能,送到李自成手上,也不知道,李自成看到了這奏疏上面的內容,會做何感想?
……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
當南京城內,諸臣琢磨著,要上疏請其嚴重天師府,張洪偕,還有江西巡撫曠昭時。
北京城內,朱由檢卻距離崩潰,已經不遠了。
距離李自成兵臨京師城下,只剩下十來天。
一個接著一個,壞訊息接踵而至。
朱由檢想請吳三桂入衛京畿,可那需餉百萬的要求,卻把他給直接為難住了——他上哪弄百萬兩銀子?
雖說京師內,存銀頗多,李自成在歷史上,輕飄的就拷餉所得七千萬兩之巨。
但這些銀子,又與他朱由檢,有何聯絡?
這不是,當這天在朝會上,他號召君臣募捐之際。
所得銀兩,卻寥寥無幾。
尤其是國丈嘉定伯周奎這廝,拿了皇后五千兩,本應該在朝堂上,做個表率,結果呢?
他卻只捐了三千兩,還拿了兩千兩銀子的回扣。
國丈如此,諸臣自然有樣學樣。
一時間,朱由檢是瀕臨崩潰,吼出了他那句“名言”。
憤然退出朝堂。
而與此同時。
滿朝文武,除了少數已經心灰意冷,決定死節殉國的外。
大多則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主的準備!
就這麼的,一直捱到了三月十五!
在這一天,居庸關淪陷!
李自成長驅直入,直抵京畿。
朱由檢十六日夜,登煤山向西遠眺,見昌平起火,頓時是驚怖萬分,十七日大順兵臨北京城下。
“萬歲,萬歲,萬歲!”
在無數藍衣白帽,甲械鮮明的大順天兵簇擁下,大順永昌天子李自成,進駐了位於京城西北角的釣魚臺行宮。
這個頭戴著半舊白色氈帽,身穿著藍色罩袍,背後披著大紅披風,只有一隻獨眼的馬上天子,正面露紅光,掃視著遠處巍峨的北京城。
“額可算是打到北京了。”
“皇爺,只要奪取北京,我大順便可以順勢南下,全取天下……”
旁邊的牛金星笑著說道。
宋獻策搖晃著手中的羽扇,也恭維道。
“皇爺,京師垂手可得,我掐指一算,算得皇爺,至多三日,便可破城而入。”
“哈哈哈哈。”
李自成大笑幾聲,面露出來得意之色。
他縱橫天下十幾年,幾年前還被趕的到處跑,如今倒好,終於發達了,可以問鼎天下。
難免的,他是有些得意,是朝周遭的眾將道。
“那便努力攻城,破城之後,朕少不得封賞。”
說罷,李自成又看向了劉宗敏。
“汝侯。”
“臣在。”
劉宗敏趕緊上前拱手,但只聽李自成吩咐。
“把北京圍成鐵桶,莫讓朱賊皇帝跑嘍。”
“也莫讓城裡的貪官汙吏跑嘍,破城之後,你要好生的拷餉,絕不姑息,額們大順創業艱難,國庫空虛,就指望這北京城的財貨發家了……”
“皇爺英明,交給額就是了。”
劉宗敏趕緊保證。
後世總有人說,在北京拷餉,是李自成的一大失誤,因為這使得,他丟掉了士紳之心,進而導致了大順的敗亡。
但這純粹是扯淡。
李自成不在北京城拷餉,只會死的更快,因為大順是一個農民起義政權,沒有自己的穩固根據地,糧餉物資無一不缺,倘若進了北京後不拷餉,李自成就沒錢給追隨自己的百萬順軍發賞賜,沒有維持軍隊政權的資金。
而倘若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他的大順朝,只會崩盤的更快。
所以,拷餉是李自成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