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佛教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只要遇到比他們更加強大的人物,就會不擇手段地讓對方皈依佛門,併為佛門效力。一句“與我佛有緣”使得三界中的眾多仙神不知不覺地成為了佛門的一員。甚至連三清道祖門下的許多弟子也被佛門所蠱惑,背叛道教,成為佛門的走狗。

如今,封言和建木再次聽到觀音菩薩的話語,兩人相視一笑,但心中卻充滿了嘲諷。封言冷冷地看著觀音菩薩,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他並沒有多言,只是發出了一聲冷哼:“滾!”

就在這一瞬間,天空中突然烏雲密佈,狂風呼嘯,電閃雷鳴。一道道恐怖的威壓如潮水般湧向觀音菩薩。

見到這樣的情景,觀音菩薩驚得臉色都變了,心中暗自思忖:“言出法隨,這是什麼樣的大能啊!”要知道,即便是他們佛家的佛祖如來,也不敢輕易使用這種神通。所謂的言出法隨,表面上看似乎是神通大能者能夠調動天地法則,但實際上,卻是以自身的本命法力向天道地道借勢,藉助天道地道的威能來彰顯自已的威風。然而,言出法隨的威能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會根據個人的能力高低而有所差異。

與此同時,言出法隨這門神通並非想用時就可隨意施展,每次動用都需付出巨大代價,要麼導致自身境界滑落,要麼就得燃燒生命本源。即便如此,一般人也無法像封言這般運用自如,其威能更不會如此強大。

觀音菩薩雖也能施展出言出法隨,但她只是在萬不得已時,偶爾拿出來裝個逼,嚇唬一下那些境界不高的修行者罷了。再者,三界之中的大能們所使用的言出法隨,根本毫無攻擊力可言。然而,封言所施展的言出法隨神通,卻擁有著毀天滅地般的威能。

觀音菩薩看到封言使出的言出法隨神通中的可怕門道後,心中暗驚,不敢輕易硬扛。她迅速念動咒語,將手中的玉淨瓶拋向頭頂。

玉淨瓶瞬間變得巨大無比,瓶口朝下,源源不斷地釋放出光芒和能量,形成一道強大的護盾,將觀音菩薩的周身護住。與此同時,她雙手緊握楊柳枝,腳踩蓮花臺,全力運轉周身法力,以增強自身的防禦能力,抵禦封言神通的攻擊。

說時遲那時快,封言的攻擊如同閃電般迅速襲來。只聽得一聲轟然巨響,玉淨瓶劇烈晃動,光芒閃爍不定。而觀音菩薩的身影在這股強大力量的衝擊下,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時,天空中的烏雲消散殆盡,雷電也隨之消失不見。一輪明亮的太陽重新照耀著大地,溫暖的陽光灑遍車遲國每一個角落。原本烏雲壓頂的天空,此刻又恢復了平靜與安寧。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唐僧師徒及紅孩兒這個時候徹底的沒有了逃離這裡的小心思,認認真真地幹活贖罪才是正道。而與觀音菩薩同來的龍女,也是很精明地沒有做任何抵抗,自動加入了修復道觀的工作中去。

而觀音菩薩被一下擊飛以後,昏昏沉沉,一直向西飛行,如一道掠過星空的流星,所過之處,虛空都被劃出了一道長長的裂縫。

與此同時,西方佛教靈山大雷音寺大雄寶殿內,佛祖如來正在講道,一時間整個靈山佛光大起,梵音嫋嫋,佛音大盛。

此時,大殿內除了佛祖如來,還有文殊、普賢等眾多佛陀和菩薩。這些人都是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他們坐在蓮花臺上,靜靜地聽著佛祖如來講解佛法。

“阿彌陀佛!”突然,一聲佛號響起,聲音響徹整個靈山。眾人紛紛睜開眼睛,看向佛祖如來。只見佛祖如來面露驚駭,高聲說道:“觀音尊者受到攻擊,你們速去迎接。”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觀音菩薩乃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地位崇高,法力高強。她怎麼會受到攻擊?難道天界出了什麼大事?於是,眾人紛紛起身,準備向大雄寶殿之外飛去。

可沒等眾佛菩薩反應過來,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大雄寶殿的大門被撞開了,觀音菩薩以一個極快的速度向如來的方向衝去。

眾佛菩薩大驚失色,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地看著這一幕,完全不知所措。而如來則更是驚駭無比,他根本來不及施展任何法術或神通,只能本能地起身飛起,試圖避開觀音菩薩的衝擊。

然而,觀音菩薩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如來雖然已經盡力躲閃,他人是躲過了,但佛祖的八寶功德金蓮還是沒能完全避開。隨著一聲“轟”的巨響,觀音菩薩的身體重重地砸在瞭如來的蓮臺上。

可憐的如來所坐的八寶功德蓮臺,在這股巨大的衝擊力下,瞬間被撞得四分五裂。碎片四處飛濺,場面一片混亂。

緊接著,一連串清脆的撞擊聲響起,觀音菩薩身上攜帶的各種隨身法寶紛紛掉落下來,一件接一件地砸在了大雄寶殿之中。這些法寶原本都是她精心修煉和收藏的寶貝,但此刻卻像是失去了控制一般,四處散落。

一時間,整個大雄寶殿內充斥著嘈雜的聲音,彷彿一場災難剛剛降臨。眾佛菩薩們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眼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心中充滿了疑惑和震驚,都在愣在那裡,不知所措。

只見那原本坐在大雄寶殿內閉目養神的觀音菩薩此時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她的身上到處都是傷口,鮮血從這些傷口中不斷地湧出,將周圍的地面都染成了鮮紅色。而她的臉色也變得極為蒼白,沒有一絲血色,氣息微弱到幾乎難以察覺,彷彿隨時都會死去一般。

佛祖如來見狀,心中不禁一陣刺痛,連忙快步走到觀音菩薩身邊,伸出一隻手放在她的額頭上方,一股強大的佛力源源不斷地注入其中,試圖穩住觀音菩薩的傷勢。同時,他另一隻手輕輕撫摸著觀音菩薩的臉龐,眼中滿是心疼和關切之色。

“觀音……”佛祖如來輕聲呼喚道,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暗暗祈禱著觀音菩薩能夠挺過這一劫。

然而,當他看到大殿內滿地的破碎法寶時,心中又是一陣滴血。這些法寶可都是觀音菩薩平日裡精心收藏的寶貝,每一件都價值連城,如今卻都變成了一堆破爛。尤其是那玉淨瓶,上面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裂紋,看上去搖搖欲墜,彷彿隨時都會徹底破裂開來。

“可惡!這個車遲國的道人竟敢傷我佛門弟子,毀我佛門寶物!”佛祖如來怒不可遏地吼道,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殺意。

“阿彌陀佛,佛祖你著相了!”站在大雄寶殿上的彌勒佛雙手合十,一臉虔誠的說道。

“阿彌陀佛,多謝東來佛祖的提醒,本座是著相了。”如來也是雙手合十說道,心中的怒氣不降反升,但是他表面上並沒有像剛才一樣那麼明顯而已。

如來雖然憤怒,可是他知道,目前最重的就是救觀音菩薩,等菩薩恢復以後問清楚情況後,再做決定。

如來佛祖拿出一粒丹藥,喂進觀音菩薩的嘴中,不大一會,菩薩身上的傷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著。

可是菩薩的傷勢太嚴重了,服了丹藥是傷勢是好了,可是菩薩就是不見醒轉。

繼續喂丹藥,如來佛祖又是向菩薩輸送法力,希望觀音菩薩儘快的醒過來。

“東來佛祖,你可有辦法喚醒觀音?”如來問道。

“阿彌陀佛,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等觀音自已醒來。”彌勒佛無奈地搖了搖頭。

“哼,這個車遲國的道士真是不知佛法無邊,竟敢打傷觀音菩薩,等觀音恢復以後,本座定要讓那些道士好看。”如來佛祖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阿彌陀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能僅憑一時之氣就做出衝動的決斷。”彌勒佛勸道。

“東來佛祖說得對,待觀音醒來,瞭解事情真相後再說吧。”如來佛祖點了點頭。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觀音菩薩依然沒有醒來的跡象。

如來佛祖和彌勒佛都有些著急,但又無可奈何,只能無奈地下達命令:“佈陣,為觀音大士療傷!”

大雄寶殿內,所有佛陀、羅漢、金剛紛紛行動起來,各自站在自已的位置上,雙手合十,口誦佛經,一道道佛光進入觀音菩薩體內。

經過兩個時辰的治療,觀音菩薩終於緩緩睜開了眼睛。

“阿彌陀佛,觀音大士,你感覺如何?”如來佛祖讓眾人停止施法,他關切地問觀音菩薩道。

“阿彌陀佛,多謝佛祖掛念,我已無大礙。”觀音菩薩虛弱地說道。

“觀音大士,到底發生了何事?為何你會受傷?”如來佛祖面露驚訝之色,追問道。

觀音菩薩輕咳一聲,然後將她在車遲國事情的經過詳細地說了一遍。從遇到孫悟空到他師傅和師弟被抓,再到後來的比試,還有對封言實力的猜測,以及她被封言擊退受傷的事,都一一講述了出來。

聽完觀音菩薩的話,如來佛祖皺起眉頭,面色陰沉地說:“這幾個妖道竟敢如此放肆,看來不給他們給點教訓是不行了,再說,西遊的計劃不能耽擱。”

“阿彌陀佛,佛祖,據觀音大士的分析,那幾個妖道實力甚是強大,還需小心應對。”彌勒佛雙手合十,有點擔心地說道。

“嗯,那妖道竟能讓觀音大士沒有任何抵抗就被擊飛,說明那妖道實力強大,我們得想個辦法,在我佛門不受損失的情況下探查一下底細。”如來佛祖語氣深沉地說道。

接著如來深深地嘆了口氣,帶著幾分無奈和責備的語氣說道:“這一切都怪那個孫悟空啊!若不是他衝動地毀掉了人家的道觀,如今也不會有如此麻煩的局面。”

聽到如來的話,觀音菩薩微微皺眉,她覺得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於是,她開口說道:“佛祖,此件事情弟子覺得有些蹊蹺,不能完全歸咎於悟空。畢竟,他的初衷是為了讓車遲國抑道揚佛,弘揚我佛法的偉大。況且,那妖道實力強大,我們需要謹慎思考應對之策。”

觀音菩薩的一番話讓如來佛祖點了點頭,表示認同。他思索片刻後說:“觀音大士所言甚是有理。待我仔細想想,定會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說完,如來佛祖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時,觀音菩薩眼中閃過一絲陰險的笑容,她輕聲對如來說道:“佛祖,弟子有個想法。我們可以利用道家阻撓佛門大興、違背天道的理由,向天庭施壓,迫使他們派遣人手前去試探虛實。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更好地瞭解情況,並做出決策。”

如來佛祖聽後,不禁微微一笑,對觀音菩薩的提議表示讚賞。然而,他心中卻暗自琢磨著,是否還有其他更妥善的方法來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

“阿彌陀佛,觀音大士此計大善!如今觀音大士傷勢未愈,這次去天庭就有勞東來佛祖了!”如來佛祖對彌勒佛說道。

“尊佛祖法旨。”彌勒佛祖聽到如來佛祖的話後,心裡雖然有萬千個不願意,但此時的形勢已經容不得他推辭,只能無奈地應承下來。

彌勒佛慢慢悠悠地踏上前往天庭的路途。一路上,他心中有所思。為了弄清楚車遲國道觀的情況,他決定先繞道車遲國,親自前去探查一番,用以瞭解封言等人的實力狀況,到將來好就制定計劃。

很快,彌勒佛來到了車遲國上空。他小心翼翼地隱匿身形,以免被發現。從高空俯瞰,他仔細觀察著道觀周圍的一切。然而,當他看到下方的情景時,心中不禁一驚。只見道觀前,五個大羅金仙境界的小道士正監督著唐僧師徒幾人的勞作,而封言和建木則坐在一旁,顯得輕鬆自在。

彌勒佛試圖看清封言和建木的面容,但無論他如何努力,兩人始終籠罩在一層神秘的霧氣之中,讓他難以窺視其真實面目。這令彌勒佛越發感到不安,他意識到對方的實力可能遠超出自已的想象。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他不禁心生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