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援軍趕到
開局武痴,我無敵於隋唐 九命滄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雖然單進開創科舉,令無數讀書人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
只要他們才學足夠出眾,就能夠在考場中脫穎而出,取得更高的成就,入仕為官,展現自己的能力。
但也正因如此,科舉的競爭無比激烈,想要取得成功,可不是隨便能夠做到的,需要擊敗眾多對手,才能夠獲得那個機會。
那些真正天賦異稟,能力超群之輩,自然能夠得償所願。
但還有一部分並非平庸之輩,卻無法和這些人競爭的讀書人,他們的處境無疑有些被動。
雖然單進給了他們機會,但他們無法取得成功,這又能怎麼辦呢?
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全力以赴,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識,或許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取得成功。
但這顯然不是輕易能夠做到的,他們需要在此投入更多的時間,同樣也要看運氣如何。
如果華夏每次科舉,都有大量人才湧現出來,他們想要得償所願,依舊是那麼艱難。
而此刻,他們似乎看到了另一個機會。
既然他們無法在華夏大展宏圖,那他們換個地方,或許能夠有更多的收穫,這是無法預料的事情。
就這樣,另一名讀書人表情有些興奮的說道:
“諸位,陛下可是說了,接下來華夏會向這新大陸進行移民,如果有意前往新大陸的,可自行前往官府登記報名。
像我的讀書人,被選中的機率更大。
現在我華夏在新大陸開疆擴土,如果我們能夠去往那新大陸,或許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哪怕我們在科舉之上,無法勝過那些天縱奇才,卻不代表我們能力不行,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機會。
而這就是證明自己的時機。”
聽到這名讀書人之言,旁邊眾人頓時眼前一亮。
他們方才並沒有想這麼多,雖然他們也很好奇,單進為何如此大費周章,對新大陸用兵。
可他們從沒想過,自己也要前往新大陸,但現在不一樣了,在聽到這番話後,他們內心湧現出諸多想法。
現在的新大陸,只是是一片蠻荒之地,還沒有經過開發。
雖然那裡很落後,但這也意味著,他們會有更大的機遇,能夠取得更多的收穫。
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憑藉他們的學識,在新大陸謀得一官半職,問題不大。
到時候,只要他們兢兢業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日後加官進爵,顯然不是什麼難題。
很快,又有一人肯定道:
“兄臺所言極是,如果我們能夠前往那新大陸,或許結果會截然不同。
陛下將此事公之於眾,不就是希望招攬有志之士,前往新大陸開發嗎,這是值得一試的機會。”
眾人振奮不已,他們內心皆是無比期待。
雖然去往海外並沒有這麼簡單,甚至會遇到諸多危險,但世上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難道他們就甘心在這裡,一直庸庸碌碌下去嗎?
科舉固然很好,可是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取得成功,沒有這麼簡單。
既然有另一個選擇擺在他們面前,那他們何不嘗試一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到時候他們就能得償所願。
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於改變家族的命運。
這個訊息傳得越來越遠,不只是讀書人,包括一些工匠,乃至於尋常種地的農夫,他們都有心前往新大陸嘗試。
單進不斷推行改革,改變了天下人的命運。
可是很多東西終究已經固化,想要一步登天,取得更高的成就,顯然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做到的。
然而去往新大陸,那裡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所有人都在同一個起點。
再加上新大陸地域廣闊,競爭壓力無疑要比華夏小得多。
這正是單進想要看到的結果,他也希望更多華夏百姓能夠參與其中,他會從中選拔出合適的人,讓他們跟隨船隊前往海外。
到時候,他們將會在新大陸紮根,作為華夏的第一批移民。
同時,他們此行承擔了巨大的風險,自然也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單進不是摳摳搜搜的人,他自然會給出相應的利益,讓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他們對未來有更高的期待。
有很多人都踴躍報名,遠遠超出單進的預期,對此單進只能讓手下人進一步篩查,挑選出擁有不同技能的人選。
等到船隊準備就緒之後,他們才會真正動身。
這件事情也沒必要操之過急,畢竟華夏的援軍才前往新大陸不久,想要真正開啟局面,進一步開疆擴土需要一定的時間。
單進並不懷疑李世民的能力,但凡事不能操之過急,該冷靜的時候還是要冷靜一些。
如今華夏還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著。
單進自然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
新大陸所在。
李世民來到新大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有些不太適應,但他現在已經完全融入其中。
這是一片廣袤的土地,比起華夏更加廣闊,也有著大量的土著居住於此,他們對於外來者十分抗拒。
在見到李世民率領的華夏精銳之後,便是帶人突襲。
但他們無疑是太過高估自己了。這些土著倒也不算是烏合之眾,但他們面對的可是全副武裝,身經百戰的華夏精銳。
李世民帶來的將士,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被土著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李世民很快冷靜下來,排兵佈陣,將來襲的土著盡數擊潰。
這也是華夏進入新大陸的開始。
在大致瞭解到附近的情況之後,李世民再度採取行動,他親自領兵進行擴張,將附近的土著部落一戰覆滅。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李世民並沒有想過要直接對土著動手,如果大家能夠坐下來好好談談,那也不是不行。
可是既然這些土著如此敵視外來者,李世民也無需猶豫。
他是華夏的一份子,他奉單進之命來到這裡,那他的職責就是保證華夏的利益,他必須將新大陸拿下。
讓這塊土地成為華夏的疆域,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他。
就算這些土著不會束手就擒,但李世民有著絕對的信心,憑藉他帶來的將士以及李元霸,無懼任何對手。
李元霸的實力,自然毋庸置疑,只要李元霸一人在此,足以匹敵萬軍。
事實也確實如此,就算土著聯合起來,想要對抗華夏精銳的進攻,也無濟於事。
要不是李世民麾下兵馬有限,他絕對不會輕易停下腳步。
李世民並非單純的莽夫,他知道以如今的情況,還是不能操之過急,應該穩紮穩打。
他已經取得了場面上的優勢,但那些已經佔據的疆土,卻不能直接空置在那裡,他要建立基地,屯田耕種。
以此維持整支大軍的運轉。
雖然在來的路上,李世民準備了大量的糧草輜重,但這一路上過來也消耗了不少。
他們不可能坐吃山空,當然要建立一個能夠維持軍隊運轉的後勤基地。
等到他們可以自力更生的時候,再對外擴張,無疑會輕鬆許多。
當然了,李世民知道,單進肯定不會熟視無睹的,他在成功穩住局面之後,便是派人乘坐船隻,趕回華夏報信。
他相信單進在得知訊息後,必然派遣兵馬前來支援,到時候他就能輕鬆許多了。
李世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雖然如今的新大陸有些荒蕪,但他相信,等這塊土地真正納入華夏掌控中的時候,一定會發展得無比迅猛。
在一處大帳中。
李世民正在處理政務,他不只需要率領大軍攻城掠地,還需要統籌全域性。
這正是單進看中他的原因,如果李世民沒有這樣的能力,單進怎麼會讓他統領大軍出海,獨當一面呢?
而在李世民前方不遠處,李元霸臉上露出期待之色,他迫不及待的說道:
“二哥,那些土著又來找事了,你就讓我出手,將他們好好教訓一番吧。”
這段時間,李世民並沒有繼續對外擴張,對於李元霸來說,這樣的生活多少有些無聊。
就在不久之前,在營地的外圍地區,忽然有訊息傳來,是土著一方領兵來犯。
但他們吸取了先前的教訓,並沒有大舉來襲,只是小範圍的襲擾。
雖然土著的發展,完全不能和華夏相提並論,但他們也不是傻子,也能在戰鬥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的成長。
只不過,不管他們再怎麼發展,再怎麼進步,也完全無法和李世民和華夏精銳相提並論。
但不可否認,這樣多少會給華夏精銳帶來一些麻煩。
然而,李世民聽得李元霸之言,卻沒有立刻答應下來,他擺了擺手說道:
“元霸,此事不必著急,這些土著侵擾我軍外圍,他們就是想要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然後逐個擊破。
以我們現在的人手,還不足以和他們決戰,也無法繼續擴大地盤了。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穩紮穩打,等局勢完全穩定下來,再對他們動手也不遲。
現在就讓他們暫時放肆一會,也無關緊要。”
再怎麼說,這新大陸也是土著的主場,這些土著實在打不過,他們可以逃進深山老林去,李世民想要追擊沒有這麼簡單。
否則以李世民的性格,他必然率領大軍長驅直入,將土著徹底覆滅,到時候再來鞏固疆土也不遲。
正因為這件事情,沒那麼容易完成,所以他才會如此冷靜。
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單進對他委以重任,他自然不想辜負單進的期望,他希望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這件事情做到最好。
在被李世民拒絕之後,李元霸顯得有些不太情願,但他也無可奈何。
他最聽李世民之言,既然李世民已經做出決斷,他也不敢違抗。
便在這時,大帳之外忽然傳來一陣急切腳步聲,吸引了李世民注意。
他略顯好奇的向外看去,只見一名士卒匆忙而來,接著拱手報道:
“啟稟總管,沿海巡查士卒發現,有大量船隻朝海岸靠近,看他們的樣式,應當是我華夏的援軍到了。”
聽得此言,李世民頓時眼前一亮,表情都有些激動。毫無疑問,這正是他最期待的事情,如今終於成為現實。
現在限制李世民對外擴張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手不足。
但此刻,援軍終於趕到,李世民便無需再顧及太多,他可以將自己的計劃,進一步實施下去了。
土著雖然狡猾,但李世民也有自己的應對之法,這是此前為了穩定局勢,他才沒有貿然行動。
如果援軍當真趕到,他便可全力以赴,大顯身手。
雖然想要在短時間內,將整個新大陸拿下,還是無法做到,但他卻可以將如今華夏的疆域,再擴大幾倍。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李世民也不遲疑,他立刻說道:
“太好了,我華夏援軍終於趕到,快隨本總管去迎接諸位到來。”
此刻的李世民,已經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華夏的援軍了。
他與一眾親兵,快馬加鞭來到海岸所在,在這裡李世民也留下了一隊兵馬巡查。
他在這裡建造了港口,一方面是等待華夏的援軍,另一方面也是防備土著的突襲。
雖然土著一方,並沒有像寶船這樣的大型船隻,但他們也有一定的水戰力量。
如果他們從海邊繞行過來,突襲李世民後方,那多少有些麻煩,所以他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
當李世民趕到此處,他抬眼看去,果然是看見大隊的船隻,正向著岸邊靠近。
雖然這些船隻的樣式,和他之前的寶船稍有差別,但總體上卻是一般無二。
再看到上面懸掛的旗幟,顯然這就是華夏的援軍。
此刻在最前方的船隻,按照士卒的引導成功登岸,李世民立刻迎了上去。
當他看到為首大將,雖然有些詫異,又感覺情理之中。
李世民也曾為楊廣效力,他自然認得,前前方來將不是別人,乃是昔日大隋赫赫有名的四寶將尚師徒。
現在尚師徒早已歸順華夏,他能力出眾,絕非等閒之輩,單進對他委以重任,讓他領兵前來支援,倒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