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訊息並沒有耽誤太久,便是送到單進面前。

因為這場戰鬥,對於華夏來說確實至關重要,畢竟華夏已經數年未曾發生大戰了,如今卻有人如此狂妄自大,他們膽敢侵佔華夏疆土,不把華夏放在眼裡。

既然他們自尋死路,那就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明白與華夏為敵是什麼結局,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華夏無懼任何挑戰,不管這個對手實力再怎麼強悍,也都無濟於事。

在看到面前這份急報的時候,單進不由得面露笑容。

單進對這個結局早有預料,他相信以羅成等人的實力,拿下吐蕃不在話下。

就算吐蕃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可他們的國力,終究無法和現在的華夏相提並論。

就憑他們這點本事,也敢與華夏為敵,當真是痴心妄想。

現在這一切,終於是塵埃落定了。

此戰的結果足以說明華夏的強大,也足以讓那些宵小之輩明白,他們和華夏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一切不是他們能夠揣測的,如果他們想要苟延殘喘,想要獲得一線生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別來招惹華夏。

華夏沒有對他們動手,就是他們最值得慶幸的事情。

一旦戰鬥開始,就再也沒有緩和的餘地了,單進不可能善罷甘休。

包括如今華夏上下,所有百姓同仇敵愾,齊心協力,他們都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華夏變得更加強盛。

若有人膽敢在前方阻攔,那就是所有華夏百姓的敵人。

雖然此戰華夏大獲全勝,但羅成等人顯然還沒有這麼快歸來,他們既然佔據了吐蕃這塊土地,那就不可能將之拱手讓人。

就算此處位置偏遠,同樣是華夏疆域,當然要穩定局面之後,再做其他的事情。

沒有耽擱,單進立刻下令召來單雄忠。

當傻小子得知此事,同樣是無比驚喜。

雖然大家都確信華夏精銳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但他們不曾想到,這場戰鬥竟也是如此乾脆利落,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正如當初單進領兵橫掃突厥和高句麗一樣,用絕對的實力碾壓了這些外族,讓他們徹底臣服在華夏面前。

現如今,哪怕單進沒有出手,華夏一樣擁有絕對的實力,能夠解決所有的敵人。

而單進讓單雄忠過來,原因也很簡單,自然是要讓他透過華夏報,將這個訊息傳出去,告訴天下百姓。

如今等待這個訊息的,可不只是單進一來,如今華夏無數百姓,都在等待華夏精銳凱旋而歸的訊息。

所以單進並不打算藏著掖著,他就是要儘快將此事公之於眾,也好打消某些人不切實際的想法。

隨著時間推移,華夏只會越來越強盛,而不是變得衰弱。

單雄忠明白單進的意思,他沒有任何遲疑,立即拱手稱是。

可以說,單進一路成長,能夠橫掃天下,建立華夏,單雄忠也是功不可沒。

他在意的並不是皇位,只是希望單進能夠過得更好,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

——

街道之上,人群紛紛擾擾,無數百姓商賈往來,忙碌著各自的事情。

有許多從外地來的遊人,他們看到這般繁華的景象,臉上滿是驚詫之色。

他們早就聽說過大興城的繁華,卻從未親眼目睹過。

直至此刻,他們看到眼前的場景,才能夠理解,傳言之中並沒有誇大其詞,甚至還太謙虛了一些。

眾人驚歎連連,感慨萬千。

他們慶幸自己生在這個時代,是華夏的一員,能夠看到如此繁華美景,經歷這樣的盛世,這是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就在此刻,有賣報的報童從街道上走過,他們大聲的喊道:

“號外,號外,我華夏精銳橫掃吐蕃,生擒吐蕃國王等人,一應王公貴族,已經在送往大興城的路上了。”

那些生活在大興城的百姓,他們看到報童的時候,便是面露好奇之色,也不知今日是有什麼訊息。

可當他們聽得報童之言,頓時瞪大了眼睛,顯得無比驚訝。

華夏報乃是官方報紙,上面的內容都需要透過朝廷驗證稽核,自然不會信口開河,胡言亂語。

所以當週遭百姓聽得報童之言,頓時沸騰了,當初他們得知吐蕃犯境,那叫一個義憤填膺。

想不到華夏安穩這些年,並沒有對外族動手,他們反而來招惹華夏,不把華夏放在眼裡。

對於華夏百姓來說,他們當然無法接受這般結局,所以他們才會不遺餘力的支援單進,他們希望華夏精銳能夠取得勝利。

能夠讓吐蕃付出應有的代價。

雖然當初單進親自領兵橫掃漠北,取得了非凡戰績。但單進乃是華夏之主,總不可能次次都讓單進出手。

而今單進派遣羅成等人領兵出戰,他們並沒有異議,他們也相信羅成等人能夠取得勝利,凱旋而歸。

只是這勝利來的太快,太過突然了,根本沒有幾個人能夠預料到。

有一名讀書人,情不自禁湊上前去,開口問道:

“你剛才說的是真的,我華夏精銳這就滅了吐蕃,還生擒了吐蕃國王嗎?”

那報童臉上露出笑容,他隨手抽出一封華夏報,說道:

“客官如果好奇,不妨買一份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這名讀書人也不含糊,他立刻付了錢,拿起這份華夏報便是仔細翻看起來。

果然在首頁之上,就清清楚楚的寫著,華夏精銳大獲全勝,吐蕃已經亡國。

那些王公貴族都已經淪為俘虜,在送往大興城的路上,這場戰鬥華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用雷霆之勢橫掃吐蕃。

彰顯了華夏的強大實力。

隨著目光掃過,這名讀書人振奮不已,他看向左右,朗聲說道:

“諸位,想不到我華夏精銳沒有陛下親自率領,也能取得這樣的勝利。

也不知這吐蕃是哪來的膽子,竟敢與我華夏為敵,當真自討苦吃,也不知他們現在,是否後悔莫及?”

說罷,這名讀書人頓時朗聲大笑起來,心情那叫一個暢快。

他們作為華夏的子民,自然希望華夏能夠變得更加強盛,如果有人膽敢騎到華夏頭上,那他們絕不會置身事外。

很快,又有眾多讀書人買了華夏報,所有人在看到這則訊息的第一時間,都是欣喜無比。

原本有些人,他們知道吐蕃的情況,還在擔心華夏精銳能否順利將之拿下,現在看來,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他們太過低估了華夏精銳的實力,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華夏國力突飛猛進,華夏精銳的戰鬥力也隨之增長。

這本來就是一件相輔相成的事情。

隨著華夏報開始出售,街道上到處都傳來議論聲,他們談論著這道最新的訊息,為華夏取得的勝利,而興奮不已。

他們相信,這絕對不是結束。

未來的華夏,還將變得更加強盛,也將走得更遠,雖然單進並沒有肆意擴張,也沒有窮兵黷武,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華夏保持這個勢頭,就無人能夠招惹。

所有冒犯華夏的敵人,都將遭受嚴懲,直至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而這個代價不出意外的話,就是他們的國家將會被納入華夏的控制之中,根本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

畢竟這一切都是他們自找的,如果不是他們主動冒犯華夏,單進也不會如此勞師動眾,對他們動手。

就像此刻拿下吐蕃之後,對華夏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好處,但是既然有人打上門來,單進絕對不會含糊其辭。

他身為華夏之主,必須捍衛華夏的利益,保證華夏的發展壯大。

別說是讀書人了,哪怕是目不識丁的百姓,同樣在為此事議論不止。

在一處小巷裡。

一眾街坊鄰居聚集於此。

只見其中一名中年男子,恨恨道:

“這吐蕃當真是自尋死路,如果不是他們非要與我華夏為敵,也不至於落得這般結局。

不過陛下沒有御駕親征,我華夏精銳還能一鼓作氣將吐蕃覆滅,這足以說明,我華夏比起先前更加強盛。

幸虧我華夏有陛下,否則絕對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迅猛,天下不可能如此安定,我們也不可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

在這男子身旁,另一人笑著說道:

“老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兒子應當是順利進入華夏軍中了吧。莫非他也跟隨羅成幾位將軍,前去征戰吐蕃了?”

方才中年男子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要是我家那小兔崽子,有這樣的運氣就好了,他能夠加入華夏軍中,日後總有機會征戰沙場。

也別說什麼建功立業,只要他到戰場上,不要有損我華夏威名就夠了。”

眾人聞言,皆是大笑起來。

如今華夏經過單進的改革,哪怕是尋常百姓,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想做的事情。

除了參加科舉,入仕為官之外,他們還可以透過工匠,進入工程院工作,又或者是參軍入伍,成為華夏軍隊的一員。

天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條件培養讀書人,或者成為工程院的研究員。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如果能夠入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華夏精銳的待遇並不差。

並且,如今華夏百姓對單進是絕對的支援,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人,能夠為華夏的發展壯大,貢獻一份力量。

沒有多少人喜歡戰爭,可是一個國家想要安穩發展,想要變得更加繁華,那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實力。

這個時候,一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軍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唯有自身實力足夠強大,才沒有人敢來冒犯。

反之,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不管這個國家再怎麼經濟發達,再怎麼繁榮昌盛,也只有一個結局。

那就是被敵人燒殺搶掠,從此繁華變成廢墟,盛世也化為烏有。

在單進公佈這個訊息之後,無數百姓為之振奮,他們在工作生活上也充滿了幹勁。

——

又過了一段時間。

來自吐蕃的俘虜被送到了大興城外,他們從城外緩緩而來,透過囚車看到外面的景象,所有人臉上都是驚駭之色。

他們曾經聽說過華夏之名,此番進攻吐谷渾故地,也是心存試探的想法。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會輸得如此悽慘,哪怕吐蕃竭盡全力,一樣不是華夏的對手,被摧枯拉朽般碾壓。

那巨大的差距,現在回想起來都是絕望。

當他們來到這裡,看到這宛如人間仙境一般的場景,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輸的如此悽慘。

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可他們卻沒有半點自知之明。

他們以為以自己的實力,足以應對華夏進攻,現在看來,這分明就是個笑話。

松贊干布看到來來往往的行人,其中有百姓也發現了他們的存在,在此指指點點。

這些百姓顯然和吐蕃的百姓不同,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期待,而不是面如死灰的麻木。

越是靠近大興城,往來的行人就越多。那高聳巍峨的建築,盡顯華夏的威嚴和氣勢,令吐蕃眾人膽戰心驚。

他們已經來到華夏,再也沒有退路了。

現如今他們只能接受自己的命運,希望單進能夠網開一面,留他們一條生路。

吐蕃已經不復存在,但他們不想就這樣死去,哪怕是苟延殘喘,也好過命喪當場。

可以說,此刻的松贊干布是後悔到了極限,要是早知道華夏如此強盛,如此繁華,他或許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只可惜,他太過鼠目寸光,也難以理解華夏的強盛。

這樣的場景,如果不是他親眼目睹,就算手下人回來描述給他,他也未必相信。

這太過匪夷所思,也太過駭人聽聞了。

沒過多久,吐蕃眾人便被帶到了華夏皇宮,他們即將面見單進。

走在路上,眾人內心是那麼的忐忑不安,決定他們生死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