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從巴士拉傳來的訊息,曼蘇爾雖然早有預料,但心頭還是在滴血。

那可是大食幾乎所有的海軍啊,竟然一戰就這樣全面。

巴士海之戰的訊息傳出後,整個巴格達乃至中央行省地區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到處都在傳言唐軍登陸的訊息,今天有傳言這裡被屠城,明天又傳言那裡被屠城。

就在巴格達上下還沒有從巴士海之戰的震驚中緩過神來的時候。

曼薩達爾之戰的訊息也傳到了巴格達,隨之而來的還有君士坦丁五世拒絕聯盟,以及巴爾馬克杯被驅逐的訊息。

接連不斷的壞訊息傳來讓巴格達更見混亂。

穆里亞尼鄭重的告訴曼蘇爾必須要與大唐結束戰爭了。

不過此時大食帝國內的激進派並不願意認輸,他們集體向曼蘇爾施壓,要求曼蘇爾下令給前線的法赫德提前與大唐決戰。

曼蘇爾其實也知道戰爭打到此時,已經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一旦唐軍登陸,佔領巴士拉,為了抵禦來自南面的唐軍,帝國就再也沒有力量維持前線的消耗。

他此時也想要與大唐進行談判,與大唐休戰,他甚至願意放棄河中以及呼羅珊東部地區。

他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世俗貴族的認可。

不過大食卻與大唐不同,阿拔斯帝國並非是一個世俗政權,而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在其國內,宗教勢力其實遠在世俗貴族勢力之上。

這些宗教勢力往往也是愚昧的,大部分伊瑪目、謝赫、阿訇、毛拉其實根本不知道大食與大唐的差距。

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大唐在什麼地方,擁有什麼樣的力量。

在他們眼中大唐就是異教徒,按照真主和先知的要求,所有的異教徒都必須被殺死的。

當曼蘇爾有意與大唐停戰,甚至割讓土地的訊息傳出後,這些宗教領袖們頓時憤怒了他們高呼著聖戰的口號帶著自己的信徒湧到了曼蘇爾的宮殿外。

首先提出與大唐停戰的穆里亞尼更是被罵為叛徒。

尤其是穆里亞尼原本可是大食國內強硬派的代表,如今竟然首先提出與大唐停戰,這讓許多人對其恨之入骨。

一些狂熱的信徒甚至衝進了穆里亞尼的府邸,把穆里亞尼的住宅給燒成了白地。

若不是護衛的拼死相救,穆里亞尼恐怕會被當場打死。

“現在該怎麼辦!”

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曼蘇爾此時也是束手無策。

他竟然向自己身邊的黑人太監問了一句。

這個問題,左右之人如何敢回答,他也立即意識到失態了。

他命身旁服侍自己的黑人太監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飲盡後,煩躁的心情還是無法得到緩解。

他又接連飲了三杯這才終於勉強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來人去把阿布·薩拉馬給我叫來!”

這個時候曼蘇爾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以長袖善舞之稱的阿布·薩拉馬。

實際上這個時候收到訊息的阿布·薩拉馬已經在前來王宮的路上。

“還請大家讓一讓……”

阿布·薩拉馬在巴格達的威望還是不低的。

在世俗和宗教兩個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狂熱者們在勸說下很快讓開了道路讓他進入宮殿。很快他就來到了曼蘇爾的面前。

見到阿布·薩拉馬曼蘇爾就如同見到了救星一般。

“我的兄弟你終於來了……”

曼蘇爾親切的拉著阿布·薩拉馬的手,大打感情牌。

“我的兄弟,這一次只能靠你了!”

阿布·薩拉馬沒有多言,當即帶著人前往宮門前進行勸說。

經過再三的保證,圍在宮殿外的狂熱者們終於在諸毛拉的帶領下離開了宮殿。

不過經此一鬧,曼蘇爾也不敢提與大唐停戰之事了。

穆里亞尼也知道自己在巴格達已經待不下去了,在與家人商議之後,舉家遷往埃及。

為了與穆里亞尼撇清關係,穆里亞尼在離開巴格達時,沒有一人前來相送。

穆里亞尼離開之後,回望巴格達道:“恐怕要不了多久巴格達就要被毀滅了!”

“這些都跟咱們無關了,還是趕緊上路吧!”

他的妻子這個時候向他催促道。

“是的,這些都與我無關了!”

穆里亞尼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他最後看了巴格達一眼,隨後轉身登上了馬車。

不過他想要走,卻不是所有人都想這樣放他離開。

他離開巴格達不過一個多時辰,一支人數約百人的騎兵也出了城。

這支騎兵並不屬於曼蘇爾而是屬於曼蘇爾清真寺。

這座清真寺乃是巴格達清真寺,在阿拔斯帝國中是僅次於大馬士革清真寺的存在。

不過這座清真寺雖然冠著曼蘇爾之名,也是曼蘇爾所建,但卻並不聽命於曼蘇爾,而是一個超然的存在。

這個清真寺就如同大唐原本的少林寺一樣,也有著自己的護教軍隊。

這支騎兵就是由曼蘇爾清真寺的伊瑪目所派出的。

他們的目的也很明顯,那就是殺了背叛真主的穆里亞尼。

“得得得!”

馬蹄翻飛,戰馬快速向前。

經過約一個半時辰的追擊,前方終於出現了穆里亞尼一家所在的車隊的身影。

這時領頭的騎士臉上也露出了殘忍的笑容。

他適合已經感受到了,刀鋒劃過穆里亞尼喉嚨時的快感。

“給我停下!”

他呼喊著,指揮騎兵把前方的車隊給攔截下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騎兵,車隊上下皆是惶恐不安。

所有人都是面露驚慌之色的跪倒在地。

這些人顯然也已經認出了追來的這支騎兵的身份。

“護教騎士!”

這是一個令所有人恐懼的名字。

眾人會如此倒不是這些護教騎士戰鬥力有多強,而是因為這些護教騎士的殘忍。

這些騎士其實戰鬥力很是一般,不過其殘忍的手段卻是早就傳揚四海。

這個時候領頭的騎士突然感覺到不對,這些人竟然全部是些普通人,竟然一名真正護衛都沒有。

穆里亞尼作為曾經的帝國三巨頭之一,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護衛。

他打馬快速來到馬車前,掀開車簾卻發現裡面竟然空無一人。

“該死的!”

他罵了一句又馬上命人檢查其他的馬車。

最後的結果與他猜測的一樣,裡面根本沒有穆里亞尼一家的身影。

騎士首領當即把所有人集中起來進行審問。

“說,穆里亞尼去哪了?”

這些人不過是普通的下人,被一嚇就竹筒倒豆子一樣的把所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原來離開巴格達不久,穆里亞尼一家就在一處椰棗林換乘了馬車。

他們這些人則繼續打著他的旗號前進,穆里亞尼告訴他們只要成功到達開羅城就每人賞賜一個金幣。

不過這些人都不是什麼重要角色,穆里亞尼換乘馬車之後去了什麼地方這些人卻是一問三不知。

那騎士首領見問不出什麼有用的問題來,一怒之下就命人把這些穆里亞尼的下人全部給斬殺。隨後這才帶著人返回了巴格達。

……

巴士拉海戰之後,李峴並沒有直接進攻巴士拉,而是選擇了在法爾斯地區登陸。

面對登陸的唐軍,兵力空虛的法爾絲地區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很快唐軍就法爾斯地區的重要攻佔了城市設拉子。

設拉子在阿拔斯帝國中其實算不得什麼,不過此時卻非常重要。

因為如今大食人的後勤基地就設定在伊斯法罕,而設拉子往北不過三百里就是伊斯法罕。

原本整個阿拔斯帝國上下,甚至曼蘇爾本人都以為唐軍的主攻方向會是巴士拉。

畢竟攻佔巴士拉之後,沿著底格里斯河往北就是阿巴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

因此阿拔斯帝國幾乎把所有的防禦力量都佈置在了巴士拉。

為此甚至抽空了其他地區的軍事力量。

就連伊斯法罕如今也只剩下不足八千的駐軍。

設拉子的丟失可以說是給了大食人當頭一棒。

“伊斯法罕絕對不能丟!”

整個阿拔斯帝國上下迅速達成了一致。

好在伊斯法赫雖然常備軍不多,但卻並不缺人。

為了給前線轉運糧食,伊斯法赫可是匯聚了從各大行省調集來的二十多萬青壯。

曼蘇爾很快下達命令,把這些青壯全部編入軍隊。

這個訊息傳到馬什哈德後,李惲首先想到的竟然是秦末之時的章邯以及他的那支勞工大軍。

李惲也立即意識到,大食人就要與自己拼命了。

後勤補給出現問題的法赫德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路是放手一搏,趁著還有一戰之力時與大唐進行決戰。

另外一條路則是立即從馬什哈德退兵。

兩軍現在可是數十萬大軍在對峙著,想要退兵談何容易。

當年前秦符堅在肥水之戰時可就是因為想要稍作退後,而導致全軍潰敗。

這法赫德也是大食人中難得的名將,他如何會不知道退兵的危險。

如今法赫德最好的選擇就是與大唐決戰,就如同長平之戰時的趙軍一樣,就算是全軍覆沒也要讓唐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失去繼續進攻的實力。

做出判斷的李惲,很快連續下達了數道命令。

郭子儀、李嗣業、劉策、趙廣漢四人都接到了不同的命令。

趙廣漢在接到命令後,立即開始展開了一個大迂迴的行動。

李惲給趙廣漢的命令就是大迂迴至大食人的後方,切斷其退路。

李惲這一次也是發了恨,打算一舉全殲在馬什哈德地區的大食之軍。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李惲甚至調回了原本用於追擊艾哈邁德的李佑所部。

原本計劃用於進攻喀布林的郭子儀部大軍也全部迴轉。

……

局勢的演變也確實與李惲預料到一樣。

得知唐軍竟然佔領設拉爾,危險伊斯法罕的訊息後。

法赫德立即意識到後勤補給很可能中斷。

他立即召集各軍團將領前來自己的大帳開會討論。

如今法赫德麾下可以說是匯聚了整個阿拔斯帝國所有精銳軍團和有名的將領。這些將領也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幾乎所有將領都已經看出了帝國此時所面臨的危險。

“埃米爾,恐怕伊斯法罕很難抵達唐軍的進攻,咱們必須早做打算才是啊!”

此時說話的正是原南亞美尼亞總督伊布拉欣。

這伊布拉欣在阿拔斯帝國中也是一名將,在亞美尼亞之戰的初期被拜占庭人擊敗,其實並非其能力不行,更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曼蘇爾。

伊布拉欣的戰略眼光在阿拔斯帝國諸將中可以說是頂尖水平。

伊布拉欣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各軍團指揮官的共鳴。

“埃米爾是戰是退,你說說,咱們這些人都聽你的!”

這時所有的軍官都看向了法赫德。

法赫德環顧四周,把每個人的表情都收入眼中。

“諸位將軍,如今的局面大家都很清楚……帝國雖大但咱們已經沒有退路!”

“如今我等只能向死而生,拼出一條活路來,只有擊潰了正面的唐人,咱們才有真正的活路!”

“埃米爾你說的對,咱們現在只能與唐軍決死一戰了!”

法赫德很快就下達了全軍備戰的命令,並約定諸軍團明日黎明之時向當面的唐軍發起進攻。

轉眼之間已然到了第二天的黎明,法赫德騎在自己的戰馬上,向即將出擊計程車兵們發表著最後的演講。

“天堂在左,戰士向右,這一戰將會有許多人死去,或許我也將在這一戰死去……”

“我相信就算咱們死了,千年之後的人們依然會記得我們……因為我們是為了真主,為了帝國而戰……真主萬歲!”

“全軍出擊,我們要讓唐人知道,我大食永不屈服……”

“嗚嗚嗚……”

“咚咚咚……”

在長達近五十里的戰線上,戰鼓和號角聲幾乎同時響起。

這一刻大食各個軍團幾乎同時對當面的唐軍發起了進攻。

“轟轟轟!”

猛烈的炮火聲也幾乎在同時響起。

早有準備的唐軍,也按照戰前李惲的命令展開了行動。

“真是一副美麗的畫卷!”

李惲騎在戰馬上看著前仆後繼不斷衝鋒的大食人臉上卻是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