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漢準備發起對額失納思城的進攻時。

李惲率領的西征軍主力也長驅直入,抵達了呼羅珊地區的主城木鹿城。

為了震懾城中守軍,李惲命騎兵在馬後拴上樹枝在木鹿城東、西、南三面進行賓士。

戰馬捲起的塵土漫天飛揚,甚至遮蔽了天空。

同時李惲在北面集結了六萬騎兵,那鋪滿整個原野的騎兵部隊,讓木鹿城的守軍驚恐不已。

整個木鹿城上下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多的騎兵。

就連艾哈邁德見到城外的騎兵之後,都心生絕望之感,更不用說其餘的普通人了。

李惲此時並沒有直接攻城,在親自帶人對木鹿城進行一番探查之後,他發現這木鹿城確實乃是一座堅城。

若是強攻此城,就算是有火炮之助,傷亡也不會小。

在經過一番斟酌之後,李惲派出了一名投降的大食貴族軍官進城勸降。

這名軍官到達城下之後勸說道:“這一場戰爭都是因為艾哈邁德的個人私慾而造成的……”

“大唐皇帝,天可汗,萬王之王有令,只要殺了艾哈邁德開啟城門,就可以保全性命和財產……”

城上的艾哈邁德聽到這些話心中不禁大恐。

“殺了他,給我殺了他!”

恐懼之中,他下達了命令,頓時如雨的箭矢向城外射去。

這些箭雨雖然壯觀,但對勸降之人卻沒有任何影響。

待箭雨停下來後,那軍官又高聲呼道:“好好想想吧,為了艾哈邁德一人而使全城塗炭到底值不值得!”

喊完話,那軍官就打馬返回唐軍軍陣去向李惲覆命。

此時守軍中已然出現了一些騷動,艾哈邁德也準備對城內守軍進行一番清洗。

不過這個時候伊瑪目喬申站了出來。

“我的兄弟們,你們難道看不出來這是唐人的陰謀嗎……木鹿城乃是帝國在東方最堅固的城池,只要我們團結一心那麼唐人就不可能入城來……”

“若是投降,你們知道後果嗎……那將是殘酷的屠城……希瓦城與玉龍傑赤可都是前車之鑑啊……”

“咱們如今有堅固的城牆,有吃不完的糧食,喝不完的水……只要咱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擊敗邪惡的唐人……”

“昨夜真主已經告訴我,在與唐軍作戰中戰死的勇士都將升入天國,享受十二名處女……”

喬申的話讓城內守軍的軍心再次安定了下來。

這時艾哈邁德也趁機向守軍承諾,擊敗唐軍之後,每人都可以獲得一袋金幣的獎勵。

為了增加自己的承諾的可信度,艾哈邁德當即命兒子哈桑從自己的總督府中取出了十萬枚金幣,給每個士兵都發了一枚金幣。

艾哈邁德的做法讓守軍將士計程車氣再次高漲起來。所有士兵也都高聲歡呼起來。

不過艾哈邁德此時內心卻是在滴血,這十萬枚金幣幾乎已經是他這些年搜刮的所有金幣了。

不過更重要的是,艾哈邁德在見到了城外唐軍那赫赫軍威之後卻是已經失去了信心。

……

當唐軍出現在木鹿城下的訊息傳到巴格達之時,曼蘇爾如同遭受到了晴天霹靂差點直接從王座上栽倒下來。

阿拔斯帝國從建立開始就有些先天不足,若是木鹿城被唐軍攻佔,不但呼羅珊就連南方的俾路支都將落入大唐之手。

如果呼羅珊與俾路支兩地不保,那麼波斯之地亦不可守。

大食雖然依靠武力征服了波斯,但波斯人的反抗卻一直沒有停止。

在整個波斯高原到處都有著反抗大食的勢力。

唐軍若是與波斯地區的反抗力量取得聯絡,那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如果再丟了波斯,那麼阿拔斯帝國真正的領頭就已經所剩無幾了。

果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曼蘇爾正擔心唐軍與波斯反抗勢力聯合,結果就收到了李惲任命卡西姆為大唐波斯都護府都護,並命其進軍波斯的訊息。

曼蘇爾得知訊息後當即召集一眾大臣、將軍、顧問商議此事。

顧問首先給出的建議是,必須立即停止與拜占庭人的戰爭。

不過這時曼蘇爾卻是心有顧慮,因為早在唐高宗之時,拜占庭人就已經遣使與大唐結盟,理論上如今大唐與拜占庭人還是盟友。

不過這時巴爾馬克卻道:“陛下不必擔心那君士坦丁五世是一個聰明人,應該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陛下,臣相信只要咱們同意割讓亞美尼亞地區給拜占庭,拜占庭人會同意休戰的!”

巴爾馬克之言顯然說服了曼蘇爾,曼蘇爾當即命巴爾馬克帶隊前去與拜占庭人談判,他的底線就是放棄亞美尼亞,但卻絕不會賠一分錢。

同時曼蘇爾也下達了舉國動員令,他打算在阿拉伯地區徵召五萬騎兵,並在兩河地區徵召十萬步兵。

如果能與拜占庭人休戰則還能從前線調回十萬大軍。

如此加上巴格達及其附近的近衛軍,那麼他的帝國就可以再集結三十萬大軍。

……

巴爾馬克的判斷沒有錯,時間上如今的拜占庭帝國,已經遠不如當年,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戰爭,拜占庭人也已經精疲力盡。

當唐軍大舉進攻阿拔斯帝國的訊息傳來時君士坦丁五世首先想到的同樣是藉機與大食人休戰。

是以當巴爾馬克帶著人前來時正中君士坦丁五世的下懷。

因為大食人在領土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讓步,是以兩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隨後大食人以最快的速度退出了亞美尼亞地區。

結束與拜占庭人的戰爭之後,曼蘇爾當即任命法赫德為波斯總督兼全軍統帥,率領從亞美尼亞撤退回來的大軍增援東方。

接到曼蘇爾的命令後,眾人紛紛恭喜他,但法赫德本人卻是沒有絲毫喜色。

晚上所有人都離開後,法赫德卻是對自己的兒子說,“看來我要死在東方了!”

法赫德的兒子聞言大驚,“父親怎麼說這種話,那唐人也不是不可戰勝的,阿布.穆斯林將軍不就在呾羅斯擊敗了唐人嗎?”

法赫德笑了笑,“那麼我的兒子,阿布.穆斯林將軍的結局如何呢?”

“曼蘇爾可不是一個心胸開闊大度之人……不管是戰勝還是戰敗了恐怕我都難逃一死……”

他的兒子聞言沉默了,半響道:“父親,難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法赫德心中自然有別的辦法,不過此時卻是都不合時宜,若是如此行事恐怕……

他想到可能的後果,不禁搖頭嘆息一聲。

“父親,咱們走吧!”

法赫德看向自己的兒子再次苦笑,“走,咱們又能走到哪裡去?”

“咱們可以去埃及,可以去阿比西尼亞,還可以去天竺……甚至…甚至還可以去大唐!”

法赫德此時雙目圓睜,“你是讓我背叛大食,背叛真主,不……我絕不會背叛大食……”

“父親!”

“不要再說了,大不了就是一個死而已……”

最終法赫德還是選擇了帶領大軍東進與大唐作戰。

……

這木鹿城經過艾哈邁德的苦心經營後確實是一座堅城,如果強攻此城,就算成功拿下,那唐軍的傷亡也不會小。

因此李惲在對木鹿城發動了兩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就改變了策略。

李惲先是派兵掃蕩了木鹿城方圓百里之地,把其周圍的百姓全部抓了過來。

隨後下令在木鹿城外挖掘了一條寬二十丈,深兩丈的壕溝,把木鹿城給圍了起來,只留下幾條有限的進攻通道。

隨後,他又派出三路大軍分別向三個方向進攻,奪取木鹿城周圍的城池以徹底孤立木鹿城。

一開始艾哈邁德還不太在意,因為他早就預料到唐軍會進攻諸城,他也做了相應的安排。

但很快他就坐不住了,他原本以為周圍諸城怎麼都能堅持一兩個月,哪知道才剛剛不過七天時間,木鹿周圍的五座城池就全部被落入了唐軍手中。

更要命的是,這五座城池真正抵抗了的只有一座,其他四座城池根本就沒有做出抵抗,而是直接帶著城中各種物資投降了唐軍。

這五座城池中可是囤積了足夠十萬大軍三月所用的糧草。

獲得這五座城池後,唐軍的後勤問題卻是一下子完全得到了解決。

能夠獲得如此多的糧草對李惲來說也是意外之喜。

有了充足的糧草之後,對西征大軍來說就從容許多了。

……

布哈拉城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歷史悠久,早在大食人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

在大食帝國征服中亞的過程中,布哈拉逐漸成為伊斯蘭文化和學術的中心。

此時時,布哈拉是波斯文化和伊斯蘭文化交匯的重要城市,也是中亞地區經濟、文化和宗教活動的核心之一。

李惲在完成對木鹿地區的佈局之後就把目光轉向了此城。

洪武九八月,李惲命僕固懷恩領兵繼續圍困木鹿城,而他則帶領兩萬漢蕃騎兵與趙廣漢軍匯合後,進兵布哈拉。

這布哈拉位於瀚城與玉龍傑赤之間,乃是一座堅城。

其城分為內外兩城,城外還有一條寬闊的護城河。

當三辰旗出現在城外時,城內的大食人頓時慌亂起來。

此時布哈拉城的守將名叫哈林,據說其本來是一名回紇人。

曾經也與大唐在戰場上對抗過,回紇再次臣服於大唐後,他卻是不甘心,是以西逃投靠了大食。

艾哈邁德成為呼羅珊總督後,因為手中缺乏可用之人,因此啟用了他。

面對城下的唐軍,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信心,尤其是知道乃是大唐皇帝親自領兵之後更是如此。

當年在漠北之時,他可是多次與李惲作戰,對這位大唐皇帝他算的上熟悉。

不過他也沒有想過要投降,艾哈邁德待他可不薄,不但給了他高官厚祿,還把布哈拉如此重要的一座城池完全交給了他。

深受大唐文化影響的哈林,同樣有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

他下定決心就算是死也要儘可能的拖住唐軍,給艾哈邁德爭取時間。

李惲在勸降失敗之後,立即下令對布哈拉城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猛烈的炮火,讓城內的守軍一個個心驚膽戰。

不過在哈林的指揮下,守軍還是抵抗住了唐軍的進攻。

連續三天的進攻之後,唐軍上下也露出了疲憊之態。

這時李惲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卻是下達了新的命令。

李惲不再對布哈拉城進行四面圍困,而是圍三闕一,撤走了南面的軍隊。

經過前面三日的戰鬥,守軍雖然擋住了唐軍的進攻,但守軍的傷亡卻是非常慘重,傷亡比例已經達到了三成。

發現唐軍撤走了南面的軍隊後,哈林的部將,以及城中的阿訇和毛拉紛紛前來勸說哈林棄城逃跑。

哈林面對眾人的勸說苦笑道:“這不過是唐人的陰謀,若是出城恐怕立即就會受到唐人的襲擊……”

這時一名軍官反問道:“若是咱們不出城又能擋住唐軍幾日呢?”

哈林聞言沉默了,這三日的戰鬥讓他明白如果沒有援軍,最多七天時間城池就會陷落。

這時另外一個軍官道:“將軍,咱們留在城中是死,出城也是死,為何不出城搏一搏呢?”

哈林雖然有心反駁,但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關鍵是此時幾名阿訇和毛拉也支援出城。

哈林畢竟是外人,甚至都不是真正的穆斯林,雖然被任命為主將,但其實並沒有凝聚城中人心的能力。

最終在當天夜裡,其手下軍官就在幾名阿訇的鼓動下帶著守軍主力趁著夜色開啟南面的城門逃跑了。

得知訊息的哈林嘆息一聲後,也帶著自己的八百親衛騎兵棄城而走。

哈林的判斷是正確的,李惲確實在南面佈置了伏兵。

當守軍主力出城後,埋伏好的唐軍騎兵從左右兩翼向逃跑的布哈拉守軍發動了進攻。

這些出逃的布哈拉守軍,很快被驅趕到了烏滸水畔。

眼見無路可逃,這些大食人向唐軍騎兵發動了絕望的反攻。

哈林見狀也不顧生死的向唐軍騎兵發起衝鋒,希望能夠爭取一線生機。

經過一夜的戰鬥,最終出逃的的兩萬布哈拉守軍全部被殲滅在烏滸水畔。

整個烏滸水都被大食人的鮮血所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