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公孫無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唐萬勝!”
使團所有人都怒吼起來,雖然敵軍十倍於己,但整個使團上下卻沒有一個人退縮。
隆隆的馬蹄聲再次震動了大地。
……
自從楊釗被封建為康居侯之後,其就把撒馬爾罕的舊名改為了瀚城。
經過這些年的大力經營如今的瀚城已經是河中地區第一大城。
城中風情也與當年完全不同,漢服漢語已經完全取代原本的夷語。
因為地產絲路要道又有大唐在後面撐腰,瀚城也是如今河中地區的商貿中心。
商業的發展也讓瀚城徹底打破了坊市的隔離,整個城市顯得也是生機勃勃。
城中到處都是商販的叫賣之聲,顯得一片祥和。
可就在這時一名紅翎信使打馬衝入了城中,一下子衝破了這種祥和的氛圍。
見到紅翎信使,眾人皆知定然是發生了大事。
紅翎信使身後,人們也紛紛議論起來,都在猜測到底又是何處生了事端。
“什麼!”
接到紅翎信使的信報後,楊釗一下子從王座上跳了起來。
“君上,出了何事?”
左右之人不由問道。
“我大唐使團被大食騎兵突襲,鴻臚丞杜佑失蹤、昭武校尉尉飛重傷……”
“大食人瘋了嗎,竟然敢直接出兵襲擊我大唐使團!”
“君上,當立即派人出擊……”
楊釗點了點頭,“傳我命令,命楊坤立即出擊,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一定要尋到杜佑……”
“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給陛下!”
“諾!”
……
李惲揉了揉太陽穴,這些時日為了改革之事,他也是頗感疲憊。
不過好在經過這些時日,如今也總算是完成了。
“黃嶠,今日可有戰報傳來?”
李惲這時向隨從在側的黃嶠詢問。
“啟稟陛下,暫時還沒有!”
李惲點了點頭準備交待一番就回後宮休息一下。
就在這時隨侍的郎官前來稟報,“陛下,秀衣御史李公請見!”
“李毅來了!”
李惲笑了笑,讓他進來吧。
很快李毅就在郎官的迎導下入了殿。
一看李毅的表情,李惲就感覺到有問題。
“陛下,西域康居侯與李帥發來八百里加急!”
李惲聞言精神一震,整個人氣勢也為之一變。
“出了何事!”
李惲一字一頓的問道。
“大食人派出精銳騎兵突襲了我大唐使團,鴻臚丞杜佑失蹤,昭武校尉尉飛重傷……整個使團三百人,只有二十七人抵達瀚城……”
李惲此時臉上卻是沒有一絲表情,“傳詔,命諸公入殿!”
“諾!”
……
“杜公可知陛下為何提前舉行大朝?”
大明宮外,久不入朝的岑參向身旁的杜甫詢問道。
杜甫雖然知道發生了大事,但此刻卻也不清楚到底是何事。
“某也不知……”
此時大明宮外,眾多官吏也都在討論到底發生了何事。
“嗡嗡嗡……”
鐘聲響起,大明宮正門終於開啟,眾臣趕緊排班站好,隨後依次進入。
眾臣進入大明宮正殿之後,卻是驚訝的發現政事堂諸公竟然沒有一個在殿中。
此時所有人都意識到定然有了不得的大事發生了。
此時紫宸殿中,李惲在與諸公爭論一夜之後,終於說服了眾人。
隨後李惲帶著太子李憲以及正式堂諸公這才擺駕大明宮正殿含元殿。
“陛下駕到……”
“驅!”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這時眾臣注意到,今日的皇帝竟然沒有穿冕服而是穿著鎧甲,腰間還配著橫刀。
所有人此刻皆是心驚不已,諸國使者更是一個個戰戰兢兢,生怕本國惹怒了大唐皇帝。
“坐!”
李惲登上丹陛之後,只是輕輕說了一個字,就讓所有人感覺到了無窮的壓力。
“諸公可知朕今日為何做此打扮……”
眾人聞言更是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喘。
李惲掃視了殿中群臣。
“就在一個月前,大食人竟然襲擊了我大唐使團……”
“昔日蘇武曾對匈奴人言,有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漢宣皇帝曾言,有明犯我大漢者,其雖遠必誅之……”
“今大食之輩竟殺我使者,諸君以為該如何!”
說到這裡李惲的聲音陡然提高。
“殺……殺……殺!”
群臣此時皆是高呼起來。
“善!”
“昔大秦有言,血不流乾,誓不休戰……今朕在此發誓,我大唐不滅大食亦不休戰!”
這時李光弼上前道:“陛下,臣請統兵西征,為大唐滅此寇仇!”
“臣請出戰!”趙廣漢也站了起來。
“臣請出戰……”劉策、王思禮、僕固懷恩、李野、李樣等人也幾乎同時站了起來。
李惲聞言卻是哐噹一聲拔出了自己的配刀。
“朕為天子,此戰當親自統帥三軍為我大唐滅此寇仇!”
此言一出,眾臣皆是大驚,不過政事堂諸公卻是都默不作聲。
“李融!”
李惲這時喚了一聲。
李融當即上前展開了一道聖旨。
大唐皇帝詔書
朕承天命,統御萬方,德被四海,威震八荒。自繼位以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然今有大食,狼子野心,屢犯我邊疆,侵我疆土,掠我子民,罪不容誅!
朕念及天下蒼生,本欲以德服人,然大食不知悔改,屢次挑釁,欺我大唐無人乎?今朕決意,興師討伐,以正天威,以安黎庶!
詔曰:
大食不臣,屢犯我境,掠我邊民,毀我城池,今又殺我使者,罪大惡極,天地不容!朕今親率六軍,誓師出征,血不流乾,誓不休戰!凡我大唐將士,當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揚我天威,雪我國恥!
朕命天下兵馬,即刻集結,隨朕西征,滅此賊寇!凡有功者,賞賜千金,封侯拜將;凡退縮者,斬立決,以儆效尤!
朕與諸將士,同生共死,血戰到底!大食不滅,誓不還朝!天地為證,日月為鑑,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欽此!
此詔命一下,群臣皆激動起來,齊聲高呼,“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李惲雙手平舉,眾臣皆是立即安靜下來。
隨後他又下詔命太子李憲監國,中書令高適、侍中李岫、大都督府副大都督李光弼三人為李憲之副。
詔命雖然下達但李惲卻也並非是魯莽之輩。
征伐大食最大的問題不在軍隊而是在後勤。
如何解決後勤問題,方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如今西域的馳道已經修通,但僅僅依靠一條馳道還是難以完全解決後勤問題。
原本計劃從海上進攻大食的計劃因暫時還未能完全平定真臘,也還得往後推一推。
開戰之後,大食人也定然會襲擊馳道,如此後勤壓力自然更大。
到底該如何解決後勤問題呢?
思來想去,李惲決定效法後世的鐵木真西征之時的做法。
一個是以戰養戰,另外一個則是不走蔥嶺,而是走當年封常清徵葛邏祿所行之路,繞道熱海從北面進攻大食。
若要如此做那麼就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集團。
大唐缺乏騎兵嗎,自然是不缺的,大唐的騎兵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其實都在後世的蒙古騎兵之上。
在經過一番細緻的準備之後,李惲與洪武九年三月領十二衛騎兵五萬餘人北上北受降城。
同時下令草原諸部集結起本部精銳騎兵至北受降城集結。
皆到皇帝的命令後,諸部紛紛行動起來。
洪武九年四月初二,李惲領兵抵達被受降城,此時諸部騎兵也先後抵達。
契丹人、同羅人、室韋人、回紇人、突厥人、都播、骨利幹、契苾、鐵利、就連渤海人也把其為數不多的騎兵派來了。
這一次諸部都是由其首領親領本部最精銳的騎兵前來,誰也不敢用普通的部族兵糊弄皇帝。
最終各部加上唐軍騎兵一共集結了近十三萬騎兵。
另外諸部還帶來了近二百萬頭牛羊當做軍糧。
洪武九年四月十二,李惲在北受降城郊外舉行了盛大的祭天儀式。
隨後諸部再次請求向他上尊號“天可汗!”
這一次李惲並沒有拒絕,而是坦然接受了“天可汗”的尊號。
隨後李惲對各部騎兵進行了統一的整編,諸部總計八萬兩千人被李惲統一整編為了八十個千騎隊,十六個軍。
隨後分別任命了軍使與副軍使,至於各千騎隊的千騎長則由各軍軍使自己任命,只需要上報備案即可。
……
就在李惲在北受降城統一整編諸部騎兵之時,李惲的宣戰詔書也已經傳到了巴格達。
看著眼前翻譯過來的詔書全文,曼蘇爾只感覺不寒而慄。
他沒有想到唐人竟然會如此,此刻的他恨不得立即殺了艾哈邁德已洩心頭之恨。
木鹿城中,艾哈邁德也沒有想到唐人的反應竟然如此激烈。
“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看著這句話,他也是感覺到了深深的恐懼。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慘烈戰爭,他也開始積極的備戰。
他先是下達了戰爭動員令,隨後就召集顧問和將軍們舉行大型會議,商討對策。
他的將軍和顧問各他提出了四個應對方案。
第一個是集結全軍主動出擊,越過鳥滸水在唐軍主力抵達前攻佔康居,禦敵於國門之外。
第二個則是把兵力佈置於鳥滸水西岸,依託鳥滸水抵禦唐軍的進攻。
第三個方案則是誘敵深入,分兵把手呼羅珊各城,並派出精銳騎兵襲擊唐軍糧道,逐漸消耗唐軍。
最後一個方案則是,放棄其餘諸城集中全力防守木鹿城,與唐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守戰。
對於艾哈邁德而言,最後一個方案是顯然不能接受的,因此第四個方案首先就被排除掉了。
剩下的三個方案艾哈邁德都覺得不錯,一時之間卻是難以抉擇。
這時一向狂熱的伊瑪目扎桑叫嚷起來了。
“我們應該集中所有軍隊,主動出擊,把那群野蠻的唐人消滅在國境之外!”
另外幾名伊瑪目也紛紛起身附和,這些人並不懂得軍事,只是認為決不能向異教徒低頭。
不過將軍們顯然並不這樣認為,相對於這些宗教人士,將軍們更加了解大唐,也更瞭解唐軍的可怕。
這時阿米爾想到了前番襲擊唐人使團那一戰。
三千呼羅珊最精銳的具裝騎兵衝擊僅僅只有三百人的唐人使團竟然無法獲得全勝。
不但讓一部分唐人逃脫,自己傷亡更是過半,若是主動出擊恐怕。
想到這裡,他坐不住了,“以我軍的實力在野戰中恐怕很難擊敗唐軍……”
艾哈邁德此時也慢吞吞的道:“在鳥滸水以東與唐軍大戰,即使獲勝了也要傷筋動骨,不如選擇第二個方案,分兵把手各城,以消耗唐人的力量待其精疲力盡之時我們再發動反攻,一舉擊潰唐人。”
阿米爾首先支援道:“唐人翻山越嶺萬里遠征,定然疲憊不堪,其後勤壓力也大,咱們只要加強各城防禦頑強抵抗死死擋住唐軍,當他們久功不下之時,我們就可以集中兵力對其發動致命一擊,定能大破唐人。”
阿米爾出言之後,其餘將軍也紛紛出言贊同。
扎桑等人失望的嘆了口氣,他們雖然心有不甘,不過也知道此時反對也沒有效果。
艾哈邁德見無人反對當即下令,“傳我命令,各城加強防禦……從現在開始立即行動吧!”
艾哈邁德的命令一下,整個呼羅珊以及周邊地區都開始行動起來。
艾哈邁德隨即又下令加強木鹿城的城防,他計劃在木鹿城外再修築一道高達十五米的城牆。
同時他也開始在城中囤積糧草,他的計劃是在唐軍抵達前在木鹿城囤積足夠十萬人三年之用的糧草。
為了獲取足夠的物資,艾哈邁德不惜派兵洗劫了俾路支甚至波斯地區的一些城鎮。
每天艾哈邁德都如同陀螺一般不停的巡視備戰情況。
阿米爾和他的兒子哈桑也一直跟著他。
看著在建設中的新城牆,艾哈邁德的心也安定了不少。
他對阿米爾和哈桑道:“有了這座堅固的城牆,唐人又能奈我何!”
阿米爾點頭道:“這將是一座永不陷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