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本天尊已經成為洪荒有史以來實力最強的天尊,即便是當年的‘妖皇’帝俊和‘東皇’太一也不是本天尊的對手啊——”

九九八十一道劫雷降下,強如大天尊者也被轟的灰頭土臉,甚至身上的帝服都破碎不堪。

可是,“九九雷劫”過後,從九天之上降下無數的天道補償,這些補償有三成落向“封神榜”,倒是有七成沒入了大天尊的體內。

“準聖”自然是不會有雷劫的,這本就是“封神榜”的雷劫,更是一種懲罰,只因為它逆了天道的意願。

只是大天尊將自己心頭精血融入了“封神榜”之中,才被無端地牽連進去,沒想到大天尊成為渡劫的主體,而雷劫之後七成的天道補償也給到了大天尊。

這樣的事情也僅僅理論上存在,沒想到今日當著三界眾人的面,這位三界共主居然親身經歷了一遭。

大天尊本就有著斬卻二屍的“準聖”實力,如今更是藉助此次天道補償而斬去了最後的“執念”,如此一來,也策成為“聖人”之下最強的那一小撮。

而被大天尊用來斬卻“執念”的不是別的寶物,恰恰正是半懸在高空之中的“封神榜”。

當然了,經歷了“九九雷劫”之後,“封神榜”已然不是原來的樣子,品級直逼“先天至寶”,已經成為大天尊手中最強大的寶物。

“從今日起,天地之間再無‘封神榜’的存在,既然你乃本天尊證道之寶,今後還是恢復原有的名字,就叫做‘天書’吧!”

“天書”再次飛入大天尊的體內,頃刻之間,整個天庭範圍之內,接二連三的有音爆之聲響起。

“昔日為了天庭的安穩,本天尊納爾等入天庭為諸路正神,整訓綱紀、政通人倫,今日同樣為了三界的安危,本天尊再次恢復爾等自由身。”

“願意繼續留在天庭者,除原有職司外,本天尊自當另有委任和褒獎;不願意留在天庭者,本天尊同樣會禮送爾等出天庭,三界浩渺、修行路遠、常來常往......”

原來,“封神榜”渡劫晉級完成,也就標誌著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魂魄印記悉數被返回到本體。

這些魂魄印記畢竟在“封神榜”中溫養了兩千多年,也算是變相地修行了兩千多年,這一旦迴歸到本體,帶過去的修為可就是一筆極為可觀的財富啊!

隨著大天尊話語的結束,原本已經恢復了正常的天空,此時竟然再次風起雲湧,雷聲轟鳴,這架勢遠不是之前的“九九雷劫”可比擬的。

難道說,這世上還有比“九九雷劫”更加恐怖的雷劫嗎?

“主上,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至少有一百多位道友將要渡雷劫啊——”

當年能上“封神榜”者,並非一定是天資卓絕之輩,在修為和境界上更是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還只是凡人之軀。

隨著在“封神榜”中修行了兩千多年的魂魄印記入體,這些原有的榜上之人,竟然有半數以上都引動了雷劫。

“天仙”劫、“真仙”劫、“玄仙”劫、“金仙”劫.......甚至連“大羅金仙”劫都有十數人。

如此眾多之人一起渡雷劫,也算是開天闢地以來的一道奇觀了。

“朕不得不承認,大天尊此舉還真是裡面兩光啊!這些要渡劫之人也就罷了,完成渡劫充其量也不過是‘大羅金仙’而已,而那些真正的強者,如今恐怕都在衝擊‘準聖’境界吧?”

境界低的可以憑藉魂魄印記之中兩千多年的修為積累渡劫晉升,而那些原本就有著“大羅金仙”境界之人,諸如三霄、趙公明、二十八星宿之中排名靠前的幾位等等,此時卻一點動靜也沒有。

李治卻清楚,那些人得到的實惠可能才是最大的,十有八九正在尋求“準聖”境界的突破。

渡雷劫之事刻不容緩,也沒有什麼能夠比這事更緊迫的,即便李治到天庭是來行“兵諫”的,此時也不得不暫時擱置了。

“恭喜大天尊,師兄如今的修為雖未達‘聖人’境,若是再加上強化之後的‘天書’,立足於天庭之中恐怕不輸於尋常‘聖人’吧?”

看到大天尊徐徐而下,王母娘娘緩緩迎了上去,看到大天尊在修為上取得如此進境,王母娘娘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甚至不自覺用上了昔日的舊稱。

“哈哈,王母客套了,此次本天尊雖然小有斬獲,想要同‘聖人’比肩卻依然是有些差距的。”

對於王母娘娘的“失態”,大天尊反而有些享受,言語之間難得竟然謙遜了幾分,眼神卻有意無意從李治身旁掃過。

“‘封神榜’已經不復存在,三百六十五路正神重獲自由,想來其中有不少人會離開天庭,大天尊不妨面向三界四洲招募有識之士......”

望著此起彼伏的劫雷,向來不是很關心天庭事務的王母娘娘,居然也忍不住熱心地向大天尊建議道。

“哈哈,王母所言極是,如今的三界已經不是原來的三界,作為三界主宰之天庭,想來也應當來一次大變革了。”

實力驟增的大天尊,似乎還真就沒有把“封神榜”上那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去留放在心上,或者說,兩千多年的真實經歷,有了那些正神又能如何呢?

“‘人皇’,你先前之所請,本天尊已經做到了,不知可還能入得‘人皇’的法眼?”

整整過去了一個多時辰,雲收雷隱,天庭才逐漸恢復正常,陸陸續續有完成渡劫之人前來拜謝,大天尊卻徑直又回到了“凌霄寶殿”當中。

此時的“凌霄寶殿”之內,來的人比方才還要多,有平日裡懶得上殿的,更有前來拜謝的諸路正神。

同在天庭兩千多年,彼此之間也算是熟面孔,此時一個個興高采烈,不僅僅因為徹底脫離了“封神榜”,更是修為大進之後的喜悅。

就連“千里眼”、“順風耳”以及魔家四將這樣的角色,如今也都進入了太乙境界,比起曾經的“金仙”可是強上不少。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人更多的只是拜謝大天尊,暫時居然還沒有提出辭行之人,這一點讓跟在李治身後這些人有些納悶。

要知道,當初趙公明等人找上“瀛洲島”時,他們的所作所為以及立下的“天道誓言”,“瀛洲島”眾人可是清楚的很。

難道說,當“封神榜”的禁制真正被解除了,那些人就不認賬了嗎?

“大天尊此舉功在三界、利達四洲,大天尊的胸襟和犧牲精神連朕亦為之嘆服——”

事實就擺在眼前,雖然對方有迫不得已之嫌疑,李治卻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說出違心之語。

“哈哈,大天尊和‘人皇’皆是我三界擎天之柱,有二位在三界這天才能穩穩當當的,以老道看二位就莫要再謙虛了。”

拂塵一擺,“兜率宮”那位老倌又走了出來,有意無意地站在了李治和大天尊的中間。

“九郎,老夫知道此次你‘瀛洲島’受了委屈,可是,如今外有‘盤’界虎視,內有靈山為禍,還望九郎看在三界蒼生的份上,對大天尊的仇怨暫時擱置了吧——”

李治識海之中有一絲聲音傳來,居然是太上老君在給他暗中傳音。

如今“封神榜”已經名存實亡,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禁制被除,李治來天庭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一半,又有“兜率宮”這位站出來打圓場,李治還真就不會再發作什麼。

要知道,如今的大天尊不僅自身修為大增,在整個三界之中的威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個時候與之翻臉,似乎還真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

“‘人皇’,聽聞靈山那位邀請‘瀛洲島’諸位大能前去參加‘佛宴’,不知‘人皇’是怎麼打算的?”

“凌霄寶殿”之外還停留著六萬天兵天將呢,可大天尊似乎已經忘記了這件事情,在答過眾人的拜謝之後,居然主動和李治提起了靈山邀約之事。

“此事朕已經有了決斷,靈山攻打‘瀛洲島’雖說是有錯在先,卻也被朕留下了三萬餘靈山僧眾的亡魂,細算起來朕也沒怎麼吃虧。”

“原本朕的賢妃娘娘就是出身佛門,此次如來佛祖有意邀請朕入主靈山去做一個副教主,這個誘惑對於朕這樣沒有‘靠山’之人貌似也算是不錯的。”

得,“兵諫”看來是沒什麼可能了,李治索性拿靈山出來說事。

“哈哈,‘人皇’此言差矣,想那靈山先滅‘五莊觀’又屠‘妖師宮’,更是率眾欲平了‘人皇’的‘瀛洲島’,這樣的人與之合作豈不是與虎謀皮嗎?”

“在本天尊看來,靈山最終的目的乃是一統三界,本天尊與‘人皇’相識多年,本天尊外甥女看重的人豈能是屈居人下之輩?”

好嘛,這是修為大增帶來的“膨脹”嗎?大天尊居然在“凌霄寶殿”這樣的大庭廣眾之下,公然談起了靈山的野心?

“那也未必!靈山雖然滅不了朕的‘瀛洲島’,朕卻不能時時守在那裡,更有億兆大唐子民在,朕更不能掉以輕心。”

“若是如來佛祖真的有心邀請朕加入靈山,哪怕他能夠不來騷擾朕的‘瀛洲島’和大唐百姓,朕覺得此事就值得考慮一番。”

面對大天尊的胸有成竹,李治居然認真思索了起來,這兩位大佬這般當眾鬥法看得“凌霄寶殿”中所有神仙滿頭霧水,數百人的大殿上居然鴉雀無聲。

“咳咳......‘人皇’,有些話老道也許不該說,如今諸聖被困在外,‘上清聖人’又在‘紫霄宮’閉關療傷,整個三界就只有‘人皇’和靈山兩位‘聖人’。”

“按理說,您二位合則兩利,可靈山先前一反常態,先後覆滅了鎮元道友的‘五莊觀’和鯤鵬道友的‘妖師宮’。”

“會無好會、宴無好宴,此誠三界多事之秋,老道覺得‘人皇’還是多留一個心眼兒為好。”

一向講究清靜無為的太上老君,能夠當眾說出這番話來,還真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師尊,九郎前往靈山一行已經是定下來的事情,弟子不才也會跟著走一趟,有些事情終究還是要有一個了斷的。”

許是豬八戒不想再看著太上老君在這裡和稀泥,忍不住從李治身後發言道。

“哎,好吧,老道別的本事也沒有,這就回去繼續煉自己的丹藥去了......”

太上老君聞言,意味深長地看了老豬一眼,同大天尊和李治分別拱了拱手,徑自退出了“凌霄寶殿”。

太上老君這一走,李治也不想再留了。

“大天尊,今日朕來的唐突,箇中是由想必大天尊也瞭然於胸。‘紫微宮’如今乃是家父修行之所,今後還望大天尊多多照看。”

“兵諫”不成,多多少少總會留下些後遺症的,李治卻不想因為這件事情給自家老爹招來災禍。

“哈哈,九郎多慮了!嚴格來講,本天尊同‘紫微帝君’也算是兒女親家,又怎能會生分呢?”

“‘封神榜’一事剛告一段落,本天尊也有些事情需要處理,今日就不多留九郎了。”

這二位一個是天庭之主,一個是人族之皇,如今心平氣和地在“凌霄寶殿”中說話,彼此心裡卻都明白,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

“大天尊,您真的願意忍下這口氣嗎?瞧瞧今日李治那股張狂勁兒,大天尊還一直對他以禮相待,末將都替大天尊抱不平!”

“凌霄寶殿”之中眾人散去,大天尊迴轉“陶養殿”,身後緊跟著“捲簾大將”禺狨王和蛟魔王。

別看李靖和王靈官當眾被委以重任,卻徹底失去了大天尊親信的身份,而禺狨王也正式成為大天尊麾下第一親信之人。

“禺狨王,你現在也算是位高權重,說話做事還是要多考慮一步,‘人皇’畢竟是‘聖人’之尊,人前人後你都不得無禮。”

大天尊面無表情,卻冷冷地申斥了禺狨王一句。

“蛟魔王,你來天庭的日子雖說不算長,在本天尊看來卻是難得的忠勇兼備之人,本天尊很是看好你。”

“如今,禺狨王要隨在本天尊左右,‘天賜衛’那裡就需要你多盯著點兒,有什麼不決之事可以隨時到‘陶養殿’中來。”

對第一親信冷冷申斥,卻和顏悅色地同蛟魔王說著話。

“遵令!末將一定替大天尊守好‘天賜衛’——”

蛟魔王那是什麼人,偌大一個“妖師宮”都被他打理多年,又豈是野路子出身的禺狨王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