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神仙
穿越成極品老婦人,我帶全家吃肉 朱弋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她清了清嗓子,神色鄭重地把三個兒子和媳婦還有閨女芳芳叫到一旁:“娘上次不是撞了腦袋嘛!然後當時夢見了一個老神仙,老神仙給了娘好多指點教會了娘這些吃食的做法這些東西也都是老神仙給孃的。”
“就連咱們這些天賣的豬肉,也是老神仙給的。要不然娘哪來的錢去買這些,又哪來的什麼賣肉的親戚。”
“但是,這件事情誰也不能說出去,不然老神仙是要怪罪的,到時候就不幫我們老沈家了。”
說完,沈瑤目光掃視眾人,觀察著他們的反應。
沈家人聽完劉老太的這番話,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的不可置信,隨後又恍然大悟一般。
大兒媳林氏最先開口:“怪不得總是覺得娘醒來以後變了,做事有主意,還特別神秘,原來是得到了老神仙的指點。這可真是咱們家的大福氣啊!”
袁氏也跟著附和道:“是啊,娘,怪不得媳婦跟著您上山不是遇見兔子就是遇見靈芝的。這一定是老天可憐我們,派老神仙來幫咱們了。娘,您放心,我這嘴我絕對管住,誰也不說孃家也不說,不然老神仙不幫咱們家了怎麼辦。”
三個兒子也紛紛點頭。
“娘,您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努力,我們都聽您的!”
芳芳則拉著劉老太的胳膊天真的道:“娘,您說那老神仙還會來嗎?芳芳好想當面謝謝他。”
沈瑤笑著摸了摸她的頭。說道:“只要咱們心誠,好好過日子,老神仙會在天生保佑我們老沈家的。”
定下的牌匾和桌椅要明天才能送到,所以他們還有一天的準備時間。沈瑤坐在堂屋裡,仔細地核算著成本和預期的收益,最終給各種吃食定下了價格。
她神情嚴肅,聲音沉穩地說道:“這綠豆湯,就定價 3 文一碗。芋圓綠豆撈用料講究些,定 8 文。薯條 2 文一份,雞米花 5 文一份。肉腸8文、雞腿、雞排,都定 10 文。”眾人聽著,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媳婦們一刻也沒閒著,拿起掃帚、抹布,忙裡忙外的把鋪子打掃得乾乾淨淨。
孩子們也在一旁幫忙,雖然力氣小,但也拿著小抹布東擦擦西抹抹,為鋪子的整潔出一份力。
----
劉老太的大姐劉翠香和她姐夫張文正在自家開的雜貨鋪裡忙碌著。
張文滿頭大汗地整理著貨架上的貨物,嘴裡忍不住說道:“媳婦呀,昨天娘又過來了,我看她那滿臉愁苦的樣子,你也別老是不理她。不管咋說,她畢竟是你的娘。那件事雖說當時鬧得挺兇,可也過去那麼久了,咱也別一直揪著不放。娘還說,大哥家的大勇馬上要娶媳婦了,正為彩禮和辦喜事的錢發愁呢。”
劉翠香正埋頭算賬,聽到這裡,一下子抬起頭,猛地一擺手,怒聲道:“打住!我都跟你說過多少回了,叫你不要管他們那些破事。她要來鬧就隨她來,反正這街坊鄰居也都知道我劉翠香是啥脾氣啥性子的人。還大勇要娶媳婦,要娶媳婦咋了?這些年我和小妹給孃家的東西還少嗎?咱們辛辛苦苦掙的錢,都填了那個無底洞。就這,還不夠他們娶個媳婦?”
說完,劉翠香憤憤地把手中的賬本重重地拍在桌上,氣得胸脯一起一伏,繼續抱怨道:“哎,說道上次給翠蘭送過去的糧食,也不知她有沒有給沈家人吃,還是又送去孃家了。沈家那些孩子,一個個瘦得跟豆芽菜似的,真是造孽喲!”
張文無奈地嘆了口氣,停下手中的活計,走過來輕輕拍了拍劉翠香的肩膀,勸道:“媳婦,你也別太生氣,氣壞了身子不值當。興許娘這回能改改。”
劉翠香狠狠地白了張文一眼,沒好氣地說:“改?她要是能改,太陽都能從西邊出來!翠蘭就是太心軟,太好欺負,才總被他們拿捏。咱們可不能學她,該硬氣的時候就得硬氣。不然還得被她給坑死。”
張文見劉翠香正在氣頭上,搖搖頭,不再吭聲,轉身繼續默默地整理貨物。
當初,張氏把劉翠香嫁給張家,張家是開雜貨鋪的,便打起了翠香的主意。她們一次次地找翠香要錢要物,絲毫不顧劉翠香自已的家庭狀況和難處。
劉翠香起初念及親情,總是想方設法地滿足孃家的要求。可劉家眾人卻越來越過分,不僅要求的數量越來越多,還對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沒有絲毫的感激之情。
有一次,她自已的孩子生病急需用錢,可孃家這邊又來索要財物。實在拿不出,便拒絕了。結果張氏不僅不理解,還對她惡語相向,指責她不顧孃家死活。
更過分的是,劉家眾人還在外面到處宣揚她不孝,說她嫁出去就忘了本。這讓她在婆家也受盡了委屈和白眼。
從那以後,劉翠香對劉家徹底失望,她看清了孃家眾人的自私和貪婪,決定與他們劃清界限,不再往來。
---
沈瑤鎖上鋪子帶著一家子踏上回家的路程,路過賣衣服的鋪子時,沈瑤無意間瞥到芳芳一直盯著店裡那些花花綠綠的衣裳看,眼神中滿是渴望與羨慕。
沈瑤心頭一軟,說道:“走,咱們進去瞧瞧吧。”
鋪子老闆看到這麼一大家子進來,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心道,生意來了。
趕忙滿臉堆笑熱情道:“各位客官,快裡面請,咱們店裡新到了不少好看的料子,款式也是時下流行的。保證有你喜歡的。”
沈瑤微笑著點了點頭:“行,掌櫃的你給介紹介紹。”
掌櫃的應聲道:“好嘞!咱們店裡有麻布、棉布、還有絲綢的。麻布結實耐穿,價格實惠,棉布穿著柔軟舒適,透氣吸汗,絲綢的那可就高檔了,順滑又光澤。”
“店裡也有成衣,你們都可以看看。”
沈瑤想給家裡人除了小孩每人都買上那麼一兩身成衣,畢竟家裡開鋪子了,也不能再穿得破破爛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