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聯隊聯隊長富士井末吉正站在指揮部的觀察口前,全神貫注地用望遠鏡觀察戰況。

戰況激烈,他從守軍猛烈的槍炮聲中聽出來,華夏軍教導總隊的機槍和迫擊炮火力確實非同尋常,遠比以往的中央軍部隊強。

“看來進攻前實施的炮火準備效果不佳,未能對其火力進行削減。”他默默地道。

心中亦不由暗歎:“面對進攻竟敢讓我軍接近到一百多米的近距離才突然開火,令我軍重炮失效,這個戰鬥意志絕對不可小覷。”

35聯隊第1大隊發起了兩次攻擊,皆挫敗而退,大隊長三宅少佐不得不向聯隊長富士井末吉請求“戰術指導”:

“村落附近的敵自動武器逞威,我處於熾熱火力下,即以大隊炮、速射炮及機槍壓制之,但敵有掩蓋,偽裝巧妙,靈活機動,捕捉困難,我大隊兩次攻擊未果,預備隊的前進也很困難,幾乎陷於孤立。”

“我聽出來了,敵軍的火力依然很猛烈。”富士井末吉接過話筒對三宅少佐道,“攻擊中隊向後轉進,稍作休整,待我軍炮兵再次對敵陣地實施火力打擊。”

第6旅團旅團長和井書宣少將面色陰沉,不光第35聯隊受挫,第7聯隊對西側徐家衖的攻擊同樣被擊退,兩個聯隊長都向他“請求戰術指導”。

“原先對華夏軍教導總隊戰鬥力的評估有誤。”和井書宣暗忖道,他已沒有了原來那股心高氣傲,一種莫名的煩躁情緒湧在心頭,彷彿唯有不斷來回走動才能減輕那份不安。

和井書宣思索良久,決定向師團長吉住良輔申請再次以大口徑重炮對我軍防線進行又一輪炮火覆蓋。

遮天蔽月的滾滾硝煙使得日月無光,“轟隆隆”持續響成一片幾乎沒有間歇的炮彈爆炸的巨響幾乎令人被震得失去聽力。

天崩地裂般的重炮狂轟濫炸剛剛停歇,加強給第6旅團攻擊方向的2個野炮大隊、2個山炮大隊和2個聯隊炮中隊又猛烈開火,鋪天蓋地的炮彈帶著尖利的怪嘯聲而來,把我軍陣地炸得一片殘破。

在這一片曠野中,本就無險可守,陣地工事倉促修築,甚為簡陋,無法抵擋日軍飛機和重炮的威力。日軍重炮在繫留觀察汽球的觀測引導下,其命中效力相當標準。

在日軍多日的轟炸之下,早已滿目瘡痍,地上遍佈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炮彈炸坑,宛若月球表面的隕石坑。

隨後日軍調整了戰術,在山野炮和步兵炮的徐進彈幕掩護下,步步緩緩推進,每前進一小段就停下來構築掩體工事,以重機槍火力射擊,步兵炮和平射炮隨後跟進,瞄準直射,試圖摧毀我軍重機槍火力點。待構築了穩固的依託陣地後,又再如此重複。

“報告團長,日軍改變了戰術,步步為營,在向我陣地壓進。”前沿向團部報告。

宋鴻飛下令:“注意觀察,加強警戒!”

隨後宋鴻飛來到1營的掩蔽部裡,觀察了許久,皺著眉默默道:“蠶食推進,要是手上有個炮兵團來次炮火覆蓋,日軍這一招也不過就是送人頭。”

“鬼子太囂張了!無遮無掩的,是個絕好的機會呀,團長,請求炮營來次覆蓋吧。”一營長王景雄向他建議。

宋鴻飛卻頗為無奈地微嘆道:“炮兵受敵重炮和飛機壓制,白天不輕易出戰。”

他知道在淞滬戰場上,日軍的飛機和氣球嚴密監視千方百計尋找我軍炮兵,只要一開火,必遭日軍猛烈的炮火反擊壓制。我炮兵白天只能隱蔽,到了深夜利用夜幕掩護進入陣地,每次炮擊後必須迅速撤離轉移。

炮兵也無法集中使用,多是分散成連、排,以兩門炮甚至一門炮以“遊擊”形式打擊日軍,雖展示了我炮兵的機智神勇,但也體現了無奈的心酸和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宋鴻飛又對王景雄說道:“不管怎樣,我都要試試。”

隨後他就在2營部用電話向總隊長桂率真報告情況,請求總隊炮兵營對日軍進行炮擊。

但桂率真告訴他:“日軍飛機行動頻繁,對我炮兵陣地偵察轟炸,炮營白天活動極為困難。”

“沒轍。”宋鴻飛放下電話,對王景雄道。

兩人都有些悻悻。

總隊炮營營長、“炮神”樓迪善對日軍的囂張氣焰也倍感憤懣,但他也無能為力,炮營已分散成連、排行動,分頭隱蔽待命。

樓迪善看著日軍暴露在空曠野地的絕好炮擊時機雖然心動手癢,但抬頭看到不時飛來的日軍偵察機,只能強忍下那股怒火和慾望。

國軍的處境就是如此艱難,身管火炮無法自產,被打掉一門就少一門,每一門炮都無比珍貴。淞滬戰場上的150mm重炮第10團,親自掌握在第三戰區司令手中,開火權得集團軍司令向他申請。

宋鴻飛只能徒嘆奈何:“蕞爾小日,竟欺我無炮乎!”

教導總隊即便在國軍中最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也僅僅有一個75山炮營,相比日軍大量的飛機、大口徑重炮、野榴炮、山炮、坦克、艦炮,依然火力孱弱,處於被動挨打的弱勢處境。

“光捱打不還手不是我團的風格!我調一個82迫擊炮排加強你營,由你親自掌握,可酌情開火,無需再向我請示。”宋鴻飛思索了片刻,對王景雄道,“但你記住一點,炮手可比炮珍貴!”

“是!”王景雄頓時神情振奮。

此刻3團的步兵炮連和平射炮連為防止被敵偵測到,也只好大部偽裝隱蔽,無法進行炮擊。偶爾偷偷摸摸來上一炮,造不成多大打擊,只算是小心翼翼偷了個腥,打完一炮就立即躲躲藏藏。

3團只能依靠82迫擊炮隱蔽進行“隔山打牛”、“遊擊炮戰”,雖能給日軍造成一定傷亡,但無法達到拒止日軍推進的效果。

每當我軍82迫擊炮發炮轟擊,日軍必以數倍乃至十數倍的炮彈瘋狂還擊,我軍士兵氣憤至極卻又無可奈何,士氣也遭受打擊。

日軍採取蠶食戰術,步步為營,一點一點地向前推進,一直推進至蔡家宅以北,並開始重新構築為依託陣地。

此處位置極為險要,距離教導總隊3團的前出陣地不過短短几百米。日軍據此為依託陣地,就可大大縮短了其進攻距離,並可隨時對我軍發起攻擊,裝甲戰車利用這個出發陣地,更是可以充分發揮強大的機動力。

而對作為防守方的我軍來說,無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教導總隊3團接替屈家橋陣地後,宋鴻飛就下令連夜重新構築了三道防禦地域,加大了梯次防禦縱深。又增加部署了一個前出陣地,一直前出到垮過前方蔡家宅以南的無名小河溝,距離已成平地的蔡家宅不過百米。

宋鴻飛又利用我軍一側離石橋橋頭約50米處的原有壕溝,挖寬挖深,挖成反坦克壕,在兩側也挖了幾道,並佈設了反坦克地雷,構成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精心給日軍坦克設下了一個陷阱。

日軍坦克如果從這座石橋過,只能一次過一輛,在橋上並不能發現什麼端倪,衝下橋頭數十米後會赫然發現陷入一個火力包圍圈中,前進不得又後退無門。

宋鴻飛已打算利用這個火力包圍圈,狠狠給日軍坦克來一次深刻的教訓。

從日軍不論飛機轟炸和重炮轟擊似乎都有意避開了石橋的舉動上看,日軍該是已打算利用這座石橋。